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创业头条(16位硅谷科技新贵的成功法则)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美)兰德尔·莱恩//福布斯杂志编辑部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全民创业的浪潮中,如何抓住共享经济带来的机遇?没有营收模式还一直烧钱的公司,如何赢得投资人的青睐?一轮死、二轮死、N轮死的魔咒下,怎样才能成功活下来?面对数十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创始人究竟应该如何抉择?没有资金又不懂技术,是否就无法分享互联网创业的红利?兰德尔·莱恩、福布斯杂志编辑部著的《创业头条(16位硅谷科技新贵的成功法则)》一书将为你揭秘上述问题的答案。

阅读本书你会发现,在硅谷最新崛起的互联网亿万富豪身上,有这样一种独一无二、颠覆传统的创业者特质:年轻、大胆,以迅疾的速度、贪婪的野心和先进的领导力,如风驰电掣般接管了这个世界。这些天才少年(当然也包括一部分成年人)拥有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科技公司,他们将一个个巧妙的创意或者产品转化成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巨额财富。他们的初创公司甚至没有获得任何营收,却能实现超乎想象的天价估值。

内容推荐

兰德尔·莱恩、福布斯杂志编辑部著的《创业头条(16位硅谷科技新贵的成功法则)》讲述了硅谷近年来诞生的若干亿万富翁企业家的创业成功法则。他们利用快速崛起的互联网及相关技术,创造了当今世界最热门的公司。书中不仅有创业理念的分享,盈利模式的思考,也有管理方法的介绍,对于当下立志于创业的年轻人而言,极具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互联网海盗颠覆世界

第1章 如何抓住共享经济带来的机遇:布赖恩·切斯基与Airbnb 商业模式

第2章 如何在没有营收的情况下吸引投资:凯文·斯特罗姆与Instagram

第3章 如何借助开源与众筹的力量:帕尔默·拉奇与Oculus VR

第4章 如何拯救每况愈下的传统产业:丹尼尔·埃克与Spotify

第5章 如何实现从免费到付费:简 ·库姆与WhatsApp

第6章 如何让小众产品走向主流市场:尼古拉斯·伍德曼与GoPro

第7章 如何将初创公司做大做强:德鲁·休斯顿与Dropbox

第8章 如何在与传统巨头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亚伦·列维与Box

第9章 如何在商业竞争中坚守道德底线:亚历克斯·卡普与Palantir

第10章 如何面对创始人之间的矛盾:埃文·斯皮格尔与Snapchat

第11章 如何从创业者转型为管理者:大卫·卡普与Tumblr

第12章 如何兼顾创业与家庭:阿迪·塔塔科与Houzz ?

第13章 如何成为行业的颠覆者:肖恩·帕克与Facebook

第14章 如何成为创业多面手:杰克·多西与Twitter、Square

第15章 如何进行连续创业:埃隆·马斯克与特斯拉、SpaceX

第16章 如何搭建一个创业平台:佩吉曼·诺扎德与天使投资人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第1章 如何抓住共享经济带来的机遇:布赖恩·切斯基与Airbnb商业模式

美国政府5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美十几个行业均未实现充分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全面停滞。63岁的摄影师弗雷德里克·拉森(Frederic Larson)就是这份统计数据的一个典型代表。2009年,拉森被《旧金山纪事报》裁员,还要供养一对正在读大学的子女。如今,他在旧金山艺术学院(Academy of ArtUniversity)教书,时不时地去夏威夷兼职授课,薪水、福利和工作用车都大不如从前。

同时,拉森也是一场新兴经济革命的典型代表。这场经济革命打破了有关消费和所有权的旧观念,不动声色地把数百万人转变成兼职创业者。每个月有12天,拉森在房屋租赁网站Airbnb上把他位于旧金山马林郡(Marin County)的房子以每晚100美元的价格出租,自己到手97美元;每周有4个晚上,通过私家车搭乘共享服务应用Lyft,拉森那辆丰田汽车摇身变为城市出租车,每晚能再收入100美元。

这种生活谈不上浪漫。在房屋租出去的夜晚,拉森不得不搬到临时搭建的一间小屋里居住,只能在健身房里凑合冲个凉。但是通过这种把固定资产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现金流的方式,拉森每月能多挣3000美元。“我的丰田汽车和房子就是我拿出来共享的产品,也是我的两个收入来源。”拉森说。

欢迎来到“共享经济”时代。在这种经济模式下,资产所有者以网络共享应用为平台,通过共享自己未被充分利用的东西赚钱,而消费者从其他个人手里租用产品和服务,非直接与商业公司交易。Airbnb是这种经济模式的典范和先驱,在过去5年里,100多家此类公司纷纷涌现,为数十种实体资产的所有者提供数目不大但却持续不断的收入,这种共享观念为那些从前被认为没有获利可能的闲置资产创造了新市场。例如,通过车位租赁网站ParkingPanda,一户人家私人车道上几平方米的空间就能为户主带来收入;通过宠物寄养平台DogVacay,普通住宅里适合养狗的一个小房间就能成为寄养宠物的乐园;通过自行车租赁网站Liquid,家中闲置的自行车可以让游览城镇的外地旅客以每天20美元的低廉费用四处骑行。

“以各种方式提供这些服务的人,都可以认为是创业者或者小型创业者,”Airbnb联合创始人布莱恩·切斯基表示,“他们更加独立,更加自由,在经济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2013年,Airbnb公司实现了约2.5亿美元的营收额,其中一大部分来自网站交易的佣金。仅Airbnb一家网站,就帮助在线提供服务的用户赚得数十亿美元。一项研究数据表明,该公司当年仅在纽约市就创造了6.5亿美元的经济交易额。这为美国不景气的劳动市场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形成了一股具有颠覆性的经济力量。

然而,这种经济模式并不是只在东西海岸潮人聚集区盛行的新鲜事物。切斯基迅速在地图上指出一个点,这是位于美国本土中心地带的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县(Peoria),该县有三名用户愿意以低至每晚40美元的价格在Airbnb网站上出租他们的房屋。

疯狂的想法,有效的模式

现代共享经济模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8年的旧金山。当时,刚刚从美国东北部的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毕业的切斯基和乔·吉比亚(Joe Gebbia)来到西部闯荡。为了赚点零花钱,他们在自己的公寓里铺上气垫床,为一次工业设计会议的参会者提供住处。为此,他们建立了一个名为Airbedandbreakfast.com的网站来推销自己的留宿服务,那个星期有三人入住。此后,两人决定使用信用卡,打造一个更大、拥有更多房源的网站。“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投身到了一种新型经济模式中,”切斯基说,“我们只是想挣点钱而已。之后,我们发现这种服务大有市场。”

为了增强技术实力,两位设计师拉拢了吉比亚以前的室友内森·布莱卡斯亚克(Nathan Blecharczyk)。三人将网站更名为Airbnb,起初着眼于大型活动的住宿招待,因为那时酒店往往都客满了,例如,2008年的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大会期间。2009年,他们加入了硅谷热门创业孵化项目YC创业营(YC ombinator),但当时该项目的联合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对Airbnb的运营模式仍然存疑。不过,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大会期间,Airbnb的三位合伙人发明了奥巴马奥氏(ObamaO’s)和船长麦凯恩氏(Cap’n Mc Cain’s)谷物早餐,他们先是把这些谷物早餐赠送给知名博客作者用作宣传,然后以每盒40美元的价格出售该纪念品以资助公司运转,这种具有政治趣味的新奇商业策略给格雷厄姆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曾对Airbnb的经营理念存有疑虑,但对这几位创始人却颇有好感。”格雷厄姆说。后来,切斯基及其团队赢得了红杉资本的资助,获得了60万美元的种子基金。

然而,Airbnb起步缓慢,面临着所有新兴产业都存在的群聚效应问题——买家想要更多卖家,卖家也需要更多买家。当时很多人也很难接受“共享”这个概念。不少人向切斯基表示,把房子租给陌生人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是一个“疯狂的想法”。为了吸引更多的出租人,2009年,几位创始人到纽约与当地用户进行面对面交流,并了解如何改进网站,而传统互联网公司的行为模式恰恰相反。

整整一个世纪,报纸充当着各种资产交易的媒介。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Airbnb及其业内同行们才得以把握机遇,呈指数级迅速发展和扩张。购物网站易趣推出的租赁服务为个人服务提供者赋予了商业信誉,这种商业模式也被广泛复制;Facebook出现后,用户还可以在承租业务前查看出租人的个人资料,从而提高了商业信任度;而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程序,能够让共享者随时随地进行交易,比如查看附近可分享的服务,并且能够现场完成支付。

……

P3-6

序言

互联网海盗颠覆世界

2011年10月4日,在纽约高级社交俱乐部 Monkey Bar举办的媒体聚会上,肖恩·帕克(Sean Parker)一脸落寞地踱进角落,在热闹的派对上似乎显得形单影只。就在两周前,帕克成为我回到《福布斯》杂志重任编辑后登出的第一期封面人物,鉴于这个事实,我觉得有必要向他做番自我介绍。

“我知道你是谁。”帕克迅速回答道,从而避免了我接下来要陈述的一系列个人背景、 《福布斯》杂志的市场定位以及我代表杂志前来打招呼的目的。接着,他有点儿强迫症似的自言自语,做了一大通解释,基本内容可以被概括为一句话:谢谢你们。

他之所以有如此表现,并非是出于登上杂志封面的激动之情。那期报道的确展示了这位曾创建在线音乐共享服务 Napster、社交网络 Facebook和流媒体音乐服务 Spotify 的科技奇才的故事,不过,也并不讳言其怪癖和失误。该文在网络上获得了 70 万次的点击量,发行的纸质杂志也吸引了数百万名读者。但在这篇报道发表之前,拜其饰演者贾斯汀·汀布莱克(Justin Timberlake)在导演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的电影《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中塑造的形象所赐,帕克被世人看作“互联网流氓”的典型代表。即便是 Facebook 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也承认,这部电影塑造的形象对真实的帕克而言有失公允。被“妖魔化”成邪恶奸商的帕克深受打击,他躲到洛杉矶半岛酒店(Peninsula Hotel),足足有两个月没露面,体重暴增了13千克。

最终,帕克 21 岁的未婚妻帮他排遣了抑郁,减去了赘肉。所以,帕克现在得以再次站在我面前,这一次,他是作为和 Facebook 几乎无关的故事里的强势男主角出现,形象也瞬间高大了 100 倍:他作为硅谷一群年轻的“互联网海盗”的典型代表,展示了他们如何避开经济大萧条、颠覆整个行业,最终赚得盆满钵满的创业故事。

天才的年轻人与闪耀的美国梦

就在我和帕克聊天后的第二天,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前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去世了。作为上一代“新发迹阶层”的代表人物,乔布斯和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戴尔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并称为“科技界三巨头”,他们在 20 多岁时就成了科技界的颠覆性力量。如今,乔布斯驾鹤西去,盖茨成了全职慈善家,而戴尔公司和苹果、微软一样,被最新崛起的一代看作肥美的猎物而非凶残的捕食者。

这种说法并不新鲜。 美国计算机时代的前半个世纪见证了持续不断的、新旧更迭的浪潮。20 世纪 90 年代,我大学毕业之初在《福布斯》杂志做第一次专题时,曾对科技界天才的“X 一代” (Generation X)的特质进行了梳理,比起公司内部的升职加薪,这代人更珍视创业精神,他们促进了互联网发展的繁荣,也见证了互联网泡沫的破碎。那一代人中产生了以谷歌和易趣为代表的大赢家。

然而,到了如今这一代,内部驱动力正在呈指数级增长。这一代年轻有为的从业者对科技已经习以为常,因为他们本就出生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如今,不管是酒店、音乐还是运输业,几乎所有产业的运营都离不开科技。因此,年轻人不满足于仅仅征服科技领域,他们踌躇满志,准备向各个行业发起大举进攻。

接下来就是资金问题了。这到底会不会引发新一轮金融泡沫呢?时间自会给出答案。成立仅 5 年的打车软件 Uber,在风投资金注入后竟然实现了 170 亿美元的估值,从这一点来看,很难说人们的担心会不会成为现实,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见证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惊人的财富积累过程。扎克伯格在30岁时身价已高达 300 亿美元,或许可以成为这一代的典范,但他并不是唯一的例子。接下来的 5 年多时间里,又有 10 多名美国少年早早当上公司总裁,并成为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年轻人对突如其来的财富和地位安之若素,他们几乎都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应当的。

与此同时,年轻再也不是劣势,反而具备了颠覆人类全部文明史的力量。过去,不管你是铁匠还是律师,智慧和经验都是随时间逐渐积累,年纪越大就越有价值。然而,现在情况改变了。过去 20 年来,如果你的电脑出了问题,你宁愿找 25 岁的毛头小子也不愿找 55 岁的老练大叔来修理。近 10 多年来,风投资本家更喜欢年轻的“互联网原住民”,而不是业内老兵,只要前者有一位“成年监护人”搭档就行。如今,成年监护人也变得可有可无。少年们已经完全占领了舞台。

和上个时代那些空手套白狼的对冲基金经理们不同——他们虽然富有但却惹人厌恶,这些年轻的亿万富豪们坐着私人飞机,像超级英雄一样飞来飞去。

这些“白帽黑客”(white hats)源于精英制教育的培养。他们的成功依赖创意和技术水平,而非人脉关系和推销术。阅读本书时,你会发现这些身价上亿的互联网天才们取得的成功,往往与他们少年时代的黑客经历有很大关系,而不是因为他们有一个能够为哈佛大学捐赠奖学金的富爸爸。换句话说,程序员打败了销售员。此外,程序员群体中的性别歧视依然存在,本书并非是故意选取了诸多男性创业者,主要还是因为由女性创立的科技创业公司实在太少。问问书中出现的海外移民或者非美籍人士,比如,简·库姆(Jan Koum) 、佩吉曼·诺扎德(Pejman Nozad)或者丹尼尔·埃克(Daniel Ek),你就会知道,美国梦从未像现在这样闪耀。这些故事中能称得上“裙带关系”的元素,就只有那些创始人的室友、朋友或者兄弟会的伙伴,在 21 世纪的头 10 年,没有哪个头衔比“联合创始人”更动听、更诱人了。毕竟曾经同甘共苦过的人,日后自然是“苟富贵,无相忘”。

尽管如此,对我来说,这些风云人物有一个终极共同点,那也可能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关键,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特立独行”。我们当前还处在经济危机后的疲软时期,就业市场的表现仍然很不景气。其他人眼中不温不火的经济态势,在互联网新一代看来却是新一轮淘金热,他们迅速开始行动起来。他们抱着这样的信条:宁愿以后后悔自己干过什么,也不愿后悔自己没干过什么。有了乔布斯、盖茨和戴尔的先例,从大学退学的举动变得可以接受,在这个圈子内,退学是一件很酷的事,甚至是一枚荣誉勋章。Snapchat 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是在一节课中途直接退学的,那时候离他毕业只有一个月。

成功一次就够了

失败也是可以被接受的。在本书中,几乎所有人都尝过失败的滋味。事实上,风投资本家们把失败看作一种财富,他们出钱给你机会犯错,赌的就是运气。整个风投生态系统似乎都建立在“每秒浮点运算次数” (FLOPS)上:一个创意成功的概率只有 1/10 ?没问题!只要它取得的成功能够一鸣惊人就行。失败再多次都无所谓, 只要 “成功一次就够了”。

当人们不再害怕失败,就是最伟大的成功即将到来之时——这条典型的美式励志名言或许能够解答互联网时代几乎所有创新都在这个国度内喷涌迸发的原因。

过去三年来,我的职业为我提供了一个观望科技界风起云涌的绝佳位置,《福布斯》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记录者,也是我向全世界介绍自己的最好名片。本书中大部分章节都来自《福布斯》的专题报道,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封面人物”专栏。每一章涉及的事实都被核实与更新过,具体时间可追溯到 2014 年夏天本书付印之前。尽管这些文章的跨度有三年之久,其中的核心特征仍然一以贯之,只是文中出现的数字仍在不断增长。

让我们再次回到开篇时派对上的肖恩·帕克身边。在电影《社交网络》中,汀布莱克饰演的帕克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显然是他第一次与扎克伯格见面时脱口而出的那句话:“100万美元并不酷,你知道什么才酷吗?10亿美元!”帕克告诉我,那句话纯粹是好莱坞编剧的手笔,他从来没有那么说过。就算他说过,你在读完本书后,也会明白那句话并不可信。在新一代技术精英的世界里,10 亿美元已经不算什么了,100亿美元还差不多呢!

后记

最初接手翻译时,我的编辑吴悦琳给我提供了好几个选择,最终我挑选了这本书。因为它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让我特别想把这本书读一遍。毕竟,富人的传奇就像明星的绯闻一样,哪!、白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你也情不自禁一探究竟。而这本书里的富人,拥有的不只是惊人的资产,还有青春、才华、胆识和个性,这或许是这个时代特有的现象之一。而谈论新时代的商业模式,就无法避开去谈论这些特别的创业者们。

他们,是一群年轻的“互联网海盗”,胆大包天,肆意妄为,野心写在脸上,行动风驰电掣,对于此间少年来说,才华不只是追女孩和写诗的工具,而且可以变现为数十亿美元的财富;创意也不再是躲在车库里心血来潮的改装,而是对一个旧行业的彻底颠覆。

他们往往“一夜暴富”,而且有钱的吓人,扎克伯格30岁时的身价就已达到300亿美元,这可能是以往商界前辈们历经几代还无法企及的高度。但他并不是特例,接下来的数年内,又有十多个青少年靠白手起家成为亿万富豪。他们的经典台词是“什么才是酷?100万美元不算酷,10亿美元才是”。

他们年轻,乳臭未干就开始指点江山。过去人们常说,各行各业都是资历越老越值钱。但现在,毛头小子已经代替老练大叔占领了硅谷。社交派对上,西装革履三件套不再吃香,牛仔裤帆布鞋帽衫才是标配。年轻,有钱,无所畏惧,还有什么做不到?

他们不靠“拼爹”靠创意,不玩人脉玩技术。的确,大部分年轻创业者们都接受过良好的精英教育,不管来自家庭环境还是名牌大学,但他们最终取得的成功,绝不只是靠有钱老爸或者人脉关系。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少年富豪都是创意天才和技术专家。这一切,是好出身和商学院不一定能够提供的东西。

他们还特立独行,天生不懂得什么是低调。买豪宅,玩私人飞机,泡狂欢派对,扮超级英雄……这些并没有什么令人意外的,如果特斯拉老板埃隆·马斯克不承认自己是“钢铁侠”原型,那没有第二个人敢夸口了。从大学退学也没什么,毕竟前有盖茨和乔布斯带头,所以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敢在大学毕业前一个月从斯坦福课堂上掉头就走再也不回头。

他们也曾历经挫折,深受打击非议,一度陷入失落沉寂,这本书里没有一个创业者是一帆风顺、没有尝过任何失败滋味的。事实上,创业就像一个赌局,赌的就是一把运气。风投人拿钱下注,创业者出创意和技术,成功的概率有多大不要紧,因为只要有一线机遇能够一鸣惊人,那就是一本万利的事。这是一场冒险,处处荆棘迷途,但哪十白另辟蹊径,只要夺宝在手就是成功。因此,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概括本书内容就是:失败再多无所谓,成功一次就够了。

在这本书的成书过程中,我要感谢我的妈妈和弟弟孙奥,男朋友刘彬,感谢我的至交好友李思忆、侯雯雯、沈杏怡、华靖,你们的陪伴和支持是最宝贵的礼物,让我能够坚定自己选择的道路,离梦想更进~步,我爱你们!

最后,感谢您购买本书,如有不当之处还请不吝指正,祝您阅读愉快!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6: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