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新史学之隐翼/相山学术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作者 李勇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目录

导论

 一 “中国新史学”的界定

 二 中国新史学几个重要问题

 三 大陆新史学研究成果举例

 四 台湾新史学研究成果举例

 五 本书总体设计与构想“

隐翼一 欧美史学在中国

 第一章 欧美史学在中国传播总论

一 救亡图强和“新史学”的倡导

二 欧美史学中“科学”、“民主”观念的输入

三 社会转型与输入域外史学中的抉择

 第二章 梁启超、李大钊:传播欧美新史学的先驱

一 梁启超《新史学》与美国新史学

二 李大钊传播近代欧美史学

余论

 第三章 美国鲁滨逊新史学派在中国的传播

一 鲁滨逊新史学派及其论著被介绍和翻译到中国

二 中国学者对鲁滨逊新史学派的研究

三 鲁滨逊新史学派的主张成为中国学者阐述史学理论的重要思想内容

四 鲁滨逊新史学派的主张在中国学者的史学实践中得以贯彻

 第四章 “中国社会史论战”:唯物史观的传播

一 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兴起

二 共产国际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争论在中国的反响

三 争论和传播中的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四 唯物史观经典著作的运用与翻译

余论

 第五章 年鉴学派与中国史学的重塑

一 年鉴学派史学传人中国

二 中国学者对年鉴学派的热烈响应

三 中国学者以年鉴学派理念重塑史学

 第六章 后现代主义史学在中国大陆

一 后现代主义讯息在史学以外的透露

二 中国史学界对后现代主义史学论著的翻译

三 史学界以多种形式促成后现代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

四 中国学者所探讨的后现代主义史学中的主要问题

五 中国史学界了解具有欧美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历史著作

六 从后现代主义角度研究历史成为一些中国学者的自觉行为

隐翼二 大陆世界史学界

 第七章 不可偏废的一翼:中国新史学中的世界史研究——限于1949年以后的大陆(上)

一 新中国世界通史研究一波三折

二 深化了世界历史写作的区域和国别史研究

 第八章 不可偏废的一翼:中国新史学中的世界史研究——限于1949年以后的大陆(下)

三 走向深入和突破的专门史研究

四 中国学者主体意识的觉醒(上)

五 中国学者主体意识的觉醒(下)

余论

 第九章 不可或缺的一翼:中国新史学中的欧美史学研究——限于1949年以后的大陆(上)

一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资产阶级史学·学科建设蓄势待发(1949—1978)

二 重新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学科建设重整旗鼓(1979—1989)

 第十章 不可或缺的一翼:中国新史学中的欧美史学研究——限于1949年以后的大陆(下)

三 继续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欧美史学研究正常化·学科建设新空间(1990年以来)(上)

四 继续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欧美史学研究正常化·学科建设新空间(1990年以来)(中)

五继续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欧美史学研究正常化·学科建设新空间(1990年以来)(下)

隐翼三 台湾历史学界

 第十一章 1949年后台湾新史学(上)

一 1949年后台湾史学的分期发展

二 教学研究机构与专业期刊皆各有千秋

三 欧美后现代主义史学在台湾的反响

 第十二章 1949年后台湾新史学(下)

一 台湾新史学中的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著作

二 台湾新史学中的欧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著作

三 台湾学者的中西史学比较、传播与会通研究

 第十三章 民族认同与乡土情怀:连横和《台湾通史》

一 连横的著述及相关文献

二 《台湾通史》的撰述

三 连横对于旧说的纠谬与辨伪

四 连横的史识尤伟

五 《台湾通史》中的乡土情怀

 第十四章 引领史料搜求派:傅斯年史学的理论与实践

一 傅斯年学术生涯、著述和其他相关材料

二 傅斯年的史学贡献

三 关于傅斯年学术的总批判

 第十五章 借人类学、考古学以究中国古文明:李济的上古史学

一 李济的学术渊源

二 李济的历史著作和其他相关材料

三 李济的人类学、考古学成就

四 李济的中国古史研究

五 李济的治学理论与方法

 第十六章 张贵永的欧美史学研究

一 治西方史学的师承:从孔云卿到梅尼克、古奇

二 阐释一般性史学理论:含义、对象、范围与方法

三 一以贯之的历史主义:从先驱到梅尼克

四 世界文化视野:汤因比的史学,西洋外交史学

五 张贵永关于欧美史学研究的学术意义

 第十七章 胡秋原的欧美史学写作——以《历史哲学概论》为中心

一 在世界史框架中写作西洋史学

二 关注欧美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

三 受巴恩斯、肖特韦尔等人之影响

四 胡氏欧美史学写作的局限与意义

内容推荐

李勇著的《中国新史学之隐翼》聚焦于欧美史学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学者的世界史研究、中国学者的欧美史学研究、台湾地区的新史学这些中国新史学研究中通常容易被忽略的方面。

第一编,选择梁启超和李大钊作为传播者的典型,论述他们对欧美史学的传播,分析其共同的实证主义史学特征。选择鲁滨逊新史学派和年鉴学派作为被传播的学派的典型,选择唯物史观和后现代主义作为被传播思潮的典型,述其传播情况,说明其对于中国新史学的影响。

第二编,结合社会变革,概述新中国的世界史研究、欧美史学研究,表明这两种研究完全受中国社会变迁和主流思想流变的制约,尽管曾经或现在仍然面临困难和问题,然而还是取得辉煌成就,并为未来留下巨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编,总体上讨论中国台湾史学阶段性特征、欧美史学思潮特别是后现代主义史学的传播,以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著作之一斑来窥其史学整体之豹。以连横作为中国台湾当地史学家代表,选择傅斯年、李济作为海归学者代表,选择张贵永和胡秋原为研究欧美史学的代表,分别加以探讨。

编辑推荐

李勇著的《中国新史学之隐翼》是相山学术丛书之一,聚焦于中国新史学史中通常容易被忽略的方面,被喻为“中国新史学隐翼”的主题。本书分为三编,具体为关注外国特别是欧美史学在中国的传播,概述中国新史学中的世界史研究和欧美史学研究,用心于台湾地区史学发展状况。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