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人剪影文人印象(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赵景深
出版社 三晋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文人剪影文人印象(精)》由民国时期著名作家、编辑赵景深的两部著作《文人剪影》、《文人印象》组成。赵景深作为民国著名作家、编辑,与文坛上名人交往颇多,于是将个人对文坛名人的印象写下来,即成此书。此书由优美的小品文文体写成,兼具史料价值与文学欣赏价值。

内容推荐

民国著名文人赵景深先后主持开明和北新编辑事务,与鲁迅、郁达夫、沈从文、老舍、丰子恺诸人多有交往。他把交往经过及对文人的印象以小品文的形式写出,登于民国报刊专栏,后集结成《文人剪影文人印象(精)》,广受欢迎。现重印出版,希望能与读者共同领略民国文坛旧事,重温现代文人印象。

目录

文人剪影

 序

 鲁迅

 茅盾

 郁达夫

 叶绍钧

 王统照

 巴金

 丁玲

 沈从文

 张天翼

 苏雪林

 黎锦明

 叶鼎洛

 文士三剑客

 曦社三友

 曾氏父子

 田汉

 洪深

 李健吾

 胡适

 于赓虞

 焦菊隐

 钱君訇

 孙福熙

 徐霞村

 徐蔚南

 林语堂

 徐祖正

 钱歌川

 洪为法

 郑振铎

 傅东华

 谢六逸

 阿英

 汪馥泉

 陈子展

 徐调孚

 王礼锡

 成仿吾

文人印象

 序

 老舍

 孙席珍

 鲁彦

 庐隐

 冰莹

 倪贻德

 彭家煌

 刘大杰

 朱雯

 索非

 郭沫若

 徐志摩

 白采

 朱湘

 冰心

 汪静之

 穆木天

 王独清

 白曙

 宋春舫

 顾仲彝

 许幸之

 于伶

 周贻白

 姚克

 石灵

 左明

 丰子恺

 钟敬文

 曹聚仁

 易君左

 陆侃如冯沅君夫妇

 芦前

 刘半农

 胡山源

 孙偎工

 胡云翼

 胡怀琛

 陈望道

 夏丐尊

 耿济之

 伍光建

 东北作家群

 记蜀中文人

 笔会的一群

 曲友

试读章节

调孚则是仙霓社最好的朋友,差不多仙霓社所演的几百出昆曲,他没有一出不曾去看过,并且很耐烦地替仙霓社编了一个《戏目索引》,详细注出见何曲谱,在第几册,第几卷。他自己似乎不会唱,除了《千钟禄·八阳》里《倾杯玉芙蓉》“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以外。但他的开明同事中,宋云彬是会唱的,圣陶的令郎至善也许会唱《长生殿》里的《迎像哭像》。有一次偶然遇见何炳松,他说他正在请笛师教他唱《长生殿》里的《弹词》。

我有两位曲友(并非曲中之友)是“不打不成相识”的,一位是北大曲学教授顾随,一位是《中国戏剧史略》和《中国演剧史》的作者周贻白,他们俩对于我的《元人杂剧辑逸》和《读曲随笔》都有很好的补正;我一方面感谢他们,一方面便与他们成了朋友。我以为,研究学问必须互相砌磋,一个人的才识是有限的,无论时间、环境都不允许。我在戏曲方面,时常批评同道者的错误,同时也诚恳地接受同道者对我的批评。如果是别人错了,我只指出其错处所在,不加一句感情用事的废话,说明其意即止;如果是我错了,我也毫不掩过饰非,立刻谦和地承认。彼此倘有什么错误,只是像忙中写错了字一样的平常,实在不值得小题大做。

还有两位东瀛曲友,一位是《中国近世戏曲史》的作者青木正儿,一位是长泽规矩也;前者由姜亮夫介绍,后者由钟敬文介绍。他们俩对于友谊之情重,我可举一二事为例。青木钞寄《西厢》所引元曲逸文给我,长泽钞寄《鸳鸯冢》家门和出目给我,都耗废了他们很多的时间。我把我自己的著作送给他们,他们都有赠答,青木回赠他自己的《中国文学思想史》和《中国文学发凡》;长泽则回赠他自己的《支那文学史纲要》,以及影印的《橘浦记》和《娇红记》。长泽知道我也喜欢谈谈大鼓,又送了我两张大鼓书场的舞台面给我,他在北平时,马廉尚未逝世,常问他:“你逛了天桥没有?”可见他是常去听北方俗曲的。

曲学大师吴梅也与我通过两次信,与青木同样地谦逊。我们青年人难免火气,对之不胜愧恧。他的学生钱南扬、卢冀野、王玉章也都先后与我相交。我尝戏谓他们三个与任讷、蔡莹是“吴门五学士”。南扬精于南戏辑逸,编有《宋元南戏百一录》;冀野擅制作,有杂剧《饮虹五种》,又有散曲《饮虹甲稿》,辑印《饮虹移丛书》和《元人杂剧全集》也极便学者;玉章专研谱调,编有《元词斟律》,上卷已出;任讷致力散曲尤勤,编有《散曲丛刊》;蔡莹则专研套数,编有《元剧联套述例》。任讷虽说想做教育家,去年似还在大夏教文学,大约不曾十分忘旧吧?我几次向冀野提起,请他介绍相识,终于不曾得着机会。

还有中华戏曲音乐研究院整理玉霜移藏曲的杜颖陶,国剧学会整理缀玉轩藏曲的傅惜华,编辑《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的张次溪,新近出版《南戏拾遗》的陆侃如冯沅君夫妇,以及最近常写《读曲小记》的胡适,都与我时常通信讨论戏曲史上的问题。此外还有许多朋友,我不必在此开列名单了。

最近很幸运地,振铎介绍我与孙楷第和赵万里会面。

是这样愉快的一晚,我见着了《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的编者孙楷第,他是河北人,无论走路和说话都很缓慢,似乎脚步也在那儿深思,使人想到他有绅士的风度。那样的不苟言笑,不慌不忙的沉静,我想,他是适宜于做记录版本的工作的。

P241-243

序言

我自己颇喜欢这一本小书,胜过以前所刊行的《小妹》(一九三三)和《琐忆集》(一九三五)。因为这里面有我梦幻一般的欢乐。每次我写一篇记事,就要重温一次过去的友谊的梦。我不把它当作文坛消息之类来看待,我是百分之百的以严肃的态度写下来的。其中记黎锦明、叶鼎洛、焦菊隐、孙福熙的四篇都可以算作絮语散文。

自然,我得感谢六逸、万秋、拂霞、许瑾和雄勋,没有他们的催促,要我写文人印象刊在《立报》、《大晚报》、《十日杂志》、《文艺大路》和《上海报》上,我或许不能很快的出这第三本小品文集。

这一本一共记了四十四个作家,另有一些朋友已经在前两本里记过了。也有一些我所认识而不曾记的;本想继续写下去,因为兴致已阑,所以便搁了笔。还有几篇写景和感时的小文,想收到第四本小册子里去。我有意写小说和诗,结果只留下一本《为了爱》和一本《荷花》。我无意写小品文,因了各刊物的邀约,却“奉命执笔”的得到三册的收获。或许为了小品文是对于老实人的最方便的一种文体吧?我希望出第四本时,能够写出比前三本满意一点的文章。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