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育红主编的这本《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监测与评价--理论方法与经验研究》致力于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为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保证政策目标达成提供可资参考的政策建议。
本书不仅是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中一些重要问题的回应和分析,更是公共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价方法体系的一次综合应用。
| 书名 |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监测与评价--理论方法与经验研究/京师教育经济研究丛书 |
| 分类 | |
| 作者 | 杜育红主编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杜育红主编的这本《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监测与评价--理论方法与经验研究》致力于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为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保证政策目标达成提供可资参考的政策建议。 本书不仅是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中一些重要问题的回应和分析,更是公共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价方法体系的一次综合应用。 内容推荐 为切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务院于2005年启动了在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政策。科学客观地对新机制展开监测与评价,是政策执行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为此,杜育红主编的这本《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监测与评价--理论方法与经验研究》严格设计了新机制监测与评价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工具,利用全国和省级层面教育公共数据、三省六县实地调查数据以及个案省县级经费数据,全面地评价了政策执行效果。研究发现,新机制的政策目标得到较好的实现,但在农村教师人员经费、学生资助以及财政管理制度等方面仍有很大改进空间。 目录 第1章 引论 1.1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背景与实施内容 1.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监测与评价 第2章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历史与现状 2.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迁 2.2 农村义务教育的重大工程及其成效 第3章 “新机制”的实施:步骤、总体成效与问题 3.1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实施步骤 3.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总体成效 3.3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第4章 “新机制”的监测与评价体系:理论、实践与改进 4.1 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 4.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监测体系的现状分析 4.3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评价的现状分析 4.4 “新机制”监测与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 4.5 本研究所构建“新机制”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5章 “新机制”实施效果: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和均衡性分析 5.1 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评价 5.2 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状况的生均指标评价 5.3 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支出的城乡差异分析 5.4 总结与讨论 第6章 “新机制”实施效果:三省六县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状况的评价 6.1 样本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6.2 样本县义务教育发展状况 6.3 样本县义务教育投入整体状况 6.4 样本县义务教育政府投入努力程度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新机制”实施效果:三省六县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评价 7.1 样本县办学条件基本状况描述 7.2 样本县办学条件达标状况评价 7.3 抽样学校办学条件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新机制”实施效果:三省六县农村家庭义务教育负担状况的评价 8.1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负担文献综述 8.2 入户调研样本的分布情况 8.3 样本学生家庭义务教育支出及负担状况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新机制”实施效果:黑龙江省县级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模型评价 9.1 黑龙江省“新机制”实施情况梳理 9.2 评估的研究设计与数据描述 9.3 “新机制”政策对黑龙江省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 9.4 “新机制”政策对黑龙江省办学条件的影响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新机制”实施成效总结 10.2 “新机制”改进方向分析 10.3 完善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的对策思路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