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荆门卷)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所编的《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荆门卷)》是一部展现湖北人民在长期革命战争中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一首首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反映了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期间,湖北人民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革命故事。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都见证着枪林弹雨的严酷考验,展示着军民团结、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的大仁大义、大忠大爱、大善大勇的心怀和品质,读来令人刻骨铭心、荡气回肠。它是众多党史、军史的续篇,也是童叟皆宜的革命历史文化读物,更是一部以故事形式讲述老区革命文化和精神的爱国主义的传统教材。

内容推荐

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所编的《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荆门卷)》通过搜集和整理近百个革命斗争故事,真实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民族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的波澜壮阔画卷。本书既是一部珍贵的党史资料,也是一部可读、可传、可藏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目录

荆门市革命老区概况

贺龙挥师取石牌

张自忠郢北显神威

刘景素阻击日寇立战功

陶铸点将

“抗日十人团”

三民女擒鬼子

“沙洋”号飞机的由来

异国恋

鬼子的徽章

史沫特莱视察医院

智闯“鬼门关”

喋血建阳驿

坟园的黎明

丁洪老勇斗鬼子

活捉土顽李用民

洋梓河伏击战

除奸

鸿门宴镇敌

儿童团巧“撒”传单

虎口脱险

傈秋收

活捉大汉奸

父子英雄

陈玉莲忠贞不渝

借枪

截船

“苦肉计”

和谈

智取孔艾山

“毛凯去,准行!”

许猛“寻蛇打”

三条枪救人

鼓里避险

侵略者的下场

送驾咀借船

“父子”情援兵

除夕夜的枪声

夜送情报

草场堵溃敌

寻队伍

痛击

“以牛换入”

智破圈套

红色交通站

活捉“三杨”

智取盐池庙

以少胜多

“李同志,快随我来!”

运枪

大闹婚宴

“我挨您一顿打,值!”

后记

试读章节

1939年4月,日军第十六师团向守备钟祥县城的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阵地发起进攻,并在钟祥及汉宜公路正面佯作强渡态势,牵制第五战区右翼兵团转移,另以第六师团一部配合骑兵第四旅团由钟祥北进,猛攻大洪山西麓的襄河东岸地区。此次战火一直燃烧了三天三夜。钟祥城以北地区生灵涂炭,满目疮痍。

那天日寇来犯之时,国民党领导层还误以为日军只是虚张声势,完全没有引起重视,当发现敌军的真实作战意图以后,为时已晚。为了挽回战局,国民党军重新拟好作战方案,令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领所属部队,立即进入襄河东岸阻击敌人。

4月22日晨,日军第十三师团配合两个联队和骑兵旅,在飞机、坦克掩护下,集中炮火又向国民党军第一八。师第五三八团阵地猛攻。第五三八团全体官兵浴血奋战,顽强抵抗,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阵地多次被敌人攻陷,第五三八团又多次从敌人手中夺了回来,这样的拉锯战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经过一天多激战,最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国民党军阵地防线还是被日军突破。

第二天,得胜的日军继续向长寿店(今钟祥市长寿镇)前进,但他们没有料到的是,当他们刚到达长寿店以南周家畈时,第五四。团突然从大路两边的树丛中跃起,长枪、短枪、手榴弹等一齐向他们猛烈开火。正在高兴的日军遭到两面夹击,一时慌了手脚,他们的先头部队立刻大乱,纷纷向后败退,而后面的大部队则在继续前进,顿时,前后人车拥堵,溃不成军。

24日清晨5时,日军不甘心失败,又组织全力向第五三八团、五四。团阵地反扑。张自忠见敌人来势凶猛,审时度势,立即令第五三八团、第五四。团主动放弃阵地,故作败相,一直向北后退;令第一八。师刘振三部撤至丰乐、转斗,以诱敌深入;同时,命第七十七军冯治安部经贺集、石牌东渡汉水,侧击敌人右后方,第二十九集团军贺绪部配合作战,从大洪山以西向敌右侧背后进攻,并派一部兵力向荆钟公路阻击日军增援部队;命一八。师在丰乐(今钟祥市丰乐镇)以东地区集结阻击日军,以截断敌人后路,协同三十八师、骑兵师夹击敌人,歼敌于田板店。

25日晚,日军果然中计,他们一路追击着国民党军,占领田板店后,其主力继续北犯,而另一部分兵力则向三十八师猛攻。日军岂知是计。这时,国民党军早已布好局正等着他们往里钻呢。经过一昼夜激战,日军伤亡很重,只好向后撤退。于是,张自忠又命三十八师乘胜追击,将敌人逼进“口袋”——田板店西北地区,迫使他们与我交战。再狡猾的猎物,也斗不过好猎手,日军完全按照三十八师意图行事,糊里糊涂地进入我们的“口袋阵”。张自忠一见时机来临,果断下令,命一八。师刘振三部火速从丰乐赶到田板店以南郭家冲,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向敌猛攻。该部在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坚持与敌激战三个小时,并以较小的损失,将日军全线击溃,取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

28日,国民党军全部收复了洋梓镇以北地区。当地老百姓顿时欢欣鼓舞,杀猪宰羊,敲锣打鼓将食物送到军营,慰问打了大胜仗的全体官兵将士,其场景令人感动。

郢北之战,充分体现了张自忠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指挥才能,也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而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军民抗战到底的士气。此次战役后,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受到重庆统帅部和战区长官部嘉奖。

P5-P7

序言

斗转星移,岁月如歌。恰逢新中国成立66周年、即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在我国第一个法定的“烈士纪念日”来临之时,由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以下简称“两会”)倾力打造的《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即将面世。这是宣传湖北老区历史,缅怀革命先贤先烈,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的力作;是对抗战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的最庄重的纪念和礼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教材。

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称为“苏区”.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创建的根据地称为“边区”和“抗日游击区”.统称为“革命老区”。它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中国梦、人民梦最早从这里策源。

湖北,一方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殷红沃土,曾经发生过许多震惊全国、闻名世界的重大革命事件。1911年10月1(1日。辛亥革命,武昌是首义之区。1920年8月,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刘伯垂等革命先驱成立的武汉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全国最早建立的6个共产党地方组织之一。1923年2月,著名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工人抗议军阀暴行,武汉成为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焦点。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支武装——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从广州一路誓师北伐,鄂南民众参军参战,在成宁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城下的激战中,铸就了“铁军”的赫赫威名。6个月后,这支“铁军”主力从武汉出发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中共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在这里吹响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号角。紧接着,黄麻起义创建了鄂豫皖根据地,组建了红四方面军。荆江、洪湖暴动,武陵山革命,中共又创建了湘鄂西根据地,组建了红二方面军。彭德怀、罗荣桓领导了鄂南秋收暴动。创建了湘鄂赣根据地,成立了鄂东南的红三军团,与“朱毛”指挥的红一军团璧合,成为红一方面军的主力。红军长征后,徐海东、程子华、吴焕先领导的红二十五军,留在大别山坚持游击战争,历经艰难,最终到达延安。抗日救亡运动中,被称为“战时首都”的武汉,汇集了各路抗日力量。1941年4月5日新四军第五师于,随县洛阳店九口堰诞生,成为中原抗战的中流砥柱。震惊中外的宣化店中原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启了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反攻,迎来了全国解放的最后胜利。

综观湖北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从1911年…月到1949年1n月,从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荆楚儿女在历时38年峥嵘岁月里,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为全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

在湖北这块殷红的沃土上,相继走出了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中国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列举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2大块革命根据地中,以湖北为主和与湖北相关的就有鄂豫皖、湘鄂赣、湘鄂西和湘鄂川黔4块,此外还有鄂豫陕、鄂豫边革命根据地。这些革命根据地遍及湖北的山区、丘陵、平原、湖区。按照国家民政部关于确定革命老区的标准,全省有老区乡(镇、办)855个,遍及全省83个县(市、区),分别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83.5%和乡(镇、办)总数的73%;老区人口394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数的63.9%;老区乡村人口占全省乡村人口数的70.1%。湖北,基本上就是一个革命老区省。

在湖北这块殷红的沃土上,荆楚儿女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节衣缩食,支前参战,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全省有70多万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捐躯,其中载入《中国共产党革命英烈大典》的英烈就有387名。我省登记在册的烈士有16万人,无名烈士更多。被称为“全国烈士县”的阳新牺牲了20万人,红安县牺牲了14万人,大悟县牺牲了7万多人,开国大将徐海东一家26位亲人为国捐躯。巍巍大别山,滚滚长江水,滔滔洪湖浪,湖北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到处洒有先烈的热血。埋葬着革命者的忠骨。

在湖北这块殷红的沃土上,培养和孕育了一大批优秀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国家、人民军队的领导人和高级将帅。中共一大13名正式代表中,有5位是湖北籍(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包惠僧、刘仁静);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有6位(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向前)在湖北浴血奋战过;从湖北境内走出了230多位开国将军,其中“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县就有61位;新中国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从湖北走来。

在湖北这块殷红的沃土上,发生了难以数计的惊天地、泣鬼神,刻骨铭心、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历届各级党委、政府主导编写党史军史,编纂地方志书,修缮革命遗址等,为保护和传承湖北老区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有形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革命史料,也包括无形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关中不足的是,上述内容和形式多为史料记载,对那些流传于民间绘声绘色的革命历史故事,却少有部门和老区工作者专门搜集整理。时至当下,战争年代的幸存者已为数不多,并随着岁月流逝会越来越少。这是浩瀚的红色历史珍迹,也是刻不容缓的民间革命故事抢救工程!受武汉市老促会成功编辑出版《武汉老区革命故事选》的启迪,吸纳各市县老促会的建议,省“两会”以对革命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成立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组织专班全系统部署,全面搜集整理、编辑出版《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这是激励当代,传承未来,历久弥新的“湖北革命故事史记”,工程十分浩繁,意义极其深远。

这是一部展现湖北人民在长期革命战争中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一首首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系列丛书中选编的1000多个故事,反映了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期间,湖北人民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革命故事。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都见证着枪林弹雨的严酷考验,展示着军民团结、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的大仁大义、大忠大爱、大善大勇的心怀和品质,读来令人刻骨铭心、荡气回肠。它是众多党史、军史的续篇,也是童叟皆宜的革命历史文化读物,更是一部以故事形式讲述老区革命文化和精神的爱国主义的传统教材。

“唯有张扬先烈风骨,才能挺起民族的精神躯干;唯有传承先烈遗志,才有国家更加光明的未来。”革命老区培育了革命,保护、支持了革命。革命老区是革命的靠山,革命的母亲,革命的源泉。现在国家建设欣欣向荣,改革开放步步向前,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在当前大好形势下,“不要忘山乡水村那些母亲,不要忘一同睡过炕席的兄弟,不要忘一起缝缝补补的姐妹的情谊。他们的烦恼和困难,要多多了解,这是我们的本色,也是我们的来历,更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有感恩之心,报恩之德,帮扶之行,进一步关心老区、支持老区、发展老区,让老区人民过上同大家一样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基层和革命老区促进工作的党员干部,我衷心希望《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成为广大群众喜爱阅读的通俗读物,成为广大青少年思想道德和传统教育的良师益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教材。系列丛书在手,能自觉接受生动、具体的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我们要继续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秉承先烈遗志,发扬先烈精神,引导社会价值取向,为推动湖北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加速“五个湖北”建设,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工作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

后记

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组织搜集整理、编辑出版的《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自2013年初开始筹划,历经两年多时间,于2015年8月面世。

《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是一部以讲述老区革命故事为题材的历史文化作品。它有别于党史军史,有别于战役战例,有别于人物传记,更有别于地方志书。该书的内容是通过讲述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建立,主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北革命老区的革命斗争故事,以展现英雄人物的风采。这些故事里有人物、有时间、有地点、有真实生动的感人情节,读后颇受教育和鼓舞。

因为时隔久远,当年参与革命的老红军、老八路军、老新四军的指战员和军烈属、老房东等志士仁人健在的已很少。各县(市、区)及乡镇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同志们花大力气,下大工夫,广泛组织力量,抢救性挖掘、搜集、整理,获取了大量极其珍贵的史料。各市州老区建设促进会适时指导县(市、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聘请宣传、史志、扶贫等部门和文联、作家协会、记者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专门人员编选,形成了高质量、高水平的丛书专卷报送稿。

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为编辑出版此丛书专门制发文件,统一部署安排,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编辑部成员在编委会的领导下分工负责,积极协作,共同开展工作。各市州老区建设促进会的书稿集中后,组织专门编辑人员认真编校,形成送审稿,报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经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专家审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武汉出版社出版。

《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的出版,是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系统诸多老领导、老同志共同努力的成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怀,更得到社会各界有志之士的热心帮助和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由于我们编辑水平有限,少数故事是民间口口相传,难免有不妥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3: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