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罗姆·克·杰罗姆著的《闲人遐想录(插图本)(精)》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幽默文集。作者将日常生活中最普遍、最平常的话题,如吃喝、天气、服装、虚荣、恋爱等等做成文章,读来颇耐人寻味。我国三十年代著名散文作家梁遇春曾这样评价此书:“集里所说的都是拉闲扯散、瞎三道四的废话,可是自带有幽默的深味,好似对于人生有比一般人更微妙的认识同玩味。
| 书名 | 闲人遐想录(插图本)(精)/慢读译丛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英)杰罗姆·克·杰罗姆 |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杰罗姆·克·杰罗姆著的《闲人遐想录(插图本)(精)》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幽默文集。作者将日常生活中最普遍、最平常的话题,如吃喝、天气、服装、虚荣、恋爱等等做成文章,读来颇耐人寻味。我国三十年代著名散文作家梁遇春曾这样评价此书:“集里所说的都是拉闲扯散、瞎三道四的废话,可是自带有幽默的深味,好似对于人生有比一般人更微妙的认识同玩味。 内容推荐 杰罗姆·克·杰罗姆著的《闲人遐想录(插图本)(精)》为“慢读译丛”系列之一种。这是一部颇为有趣的随笔集。内容涉及生活中最普遍、最平常的话题,诸如恋爱、缺钱、虚荣、服装、吃喝、猫狗等。作者立论往往有独到之处,阐述也精彩,贯穿全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笔调的幽默和耐人寻味。 目录 谈悠闲 谈爱情 谈闷闷不乐 谈拮据 谈虚荣 谈出人头地 谈天气 谈狗和猫 谈害羞 谈婴儿 谈吃饭和喝酒 谈“带家具出租的屋子” 谈穿着和举止 谈记忆 译后记 试读章节 谈爱情 你当然谈过恋爱!如果没有的话,你得想方设法让它来。爱情好比麻疹,我们人人都要经过这一关。而且如同得麻疹一样,我们获得爱情也只有一次。以后就不必害怕再得第二次。谈过恋爱的人可以进入最危险的场所,可以玩弄最莽撞的诡计,而自己却完全安然无事。他可以去绿荫掩映的树林里野餐,可以在落叶覆盖的小径上漫步,可以逗留在满是青苔的座位上观赏落日。对乡间的安静的小屋不再感到害怕,正如对自己的俱乐部不觉害怕一样。他可以参加旁人的家宴一直去莱茵河。为了最后一次跟朋友会面,他可以走进婚礼这个危险的虎口里去。他可以在一阵旋风般令人陶醉的圆舞中保持头脑清醒,然后躺在黑暗的温室里休息一会儿,仅因为得了暂时的感冒。他可以在月光下勇敢地经过那些香气四溢的小巷,或在黄昏时分划船驶过阴森森的急流。他可以越过梯凳而毫无危险,可以穿过枝条缠绕的篱笆而不致被卡住,可以走在滑溜溜的小径上而不致跌倒。他可以逼视那阳光般明亮的眼睛而不致头晕目眩。他听到海上妖女的歌声,却可以继续航行,而不致改变航向。他把雪白的手儿握在自己手里,可是并没有像卢卢小姐那种触电般的力量能把他轻轻压在手掌下而受到束缚。 是啊,我们决不会害两次相思病,爱神丘比特不会对同一颗心射出第二支箭。爱情的侍女成了我们终身的朋友。我们虽然永远敞开大门恭候尊敬、崇拜和爱慕光临,但它们的主人像国王一般在天上巡游时只下访一次,然后就告辞而去。我们可以喜欢呀、珍视呀、非常非常喜爱呀,但决不再是爱情。男人的心是一朵烟花,它到一定时候会爆发出灿烂的光辉,直冲云天。它像流星一样暂时喷射一阵强光,用自身的光芒把下面整个世界照得通亮。然后那可怜的普通生活的黑夜便逐渐包围它,燃完的烟花外壳落到地上,躺在那里,毫无用处,也无人理会,它慢慢儿烧着闷火,变成灰烬。我们只有一次能挣脱监牢的束缚,而像了不起的老普罗米修斯那样敢于攀登奥林匹斯山,从太阳神的车上夺走众神之火。幸运的是这些人,他们在火尚未熄灭以前便匆匆赶回来点燃地上的圣坛。爱情的火光太纯洁,在我们呼吸的有害气体里不可能燃得很久,可是趁爱情尚未窒息之前,我们不妨用它作为火炬来点燃舒适而惬意的亲情之火。 说到底,这种温暖的微火比熊熊燃烧的爱情更适合我们这个世界,因为这世界就像屋后小客堂一般阴冷。爱情应是供奉在巨大神庙里的贞洁的火焰,那是一座广阔阴森的神殿,里面管风琴奏出的音乐就是天体隆隆的滚动声。在爱情的白光闪烁不定、终于熄灭的时候,亲情之火便会愉快地燃烧起来。亲情这种火可以日复一日地增添燃料,而且随着严冬岁月的日益临近,燃料还可以愈积愈厚。老年夫妇可以坐在它旁边,互相握住彼此瘦弱的手,小孩子可以偎依着坐在他们跟前,邻居也受到欢迎,可以在它旁边找到座位,即使毛茸茸的菲多和全身光滑的蒂蒂也可以把鼻子伸在炉栏边烤烤火呢。 让我们把仁慈的煤炭添加在火上吧。把动听的话语,温柔的握手,考虑周到而不自私的行为投向那里吧。用好脾气、耐心和容忍把火扇旺吧。这时候你就可以任由风吹雨打而毫不在乎,因为你的炉火边又温暖又光明;外面虽然乌云满天,但炉火周围的面孔却是阳光灿烂。 P12-15 序言 这些文章的手稿我给一两位友人看了,他们认为很不错;我亲戚里还有人答应如果出版准购置这本书,所以我觉得没有权利延迟发表。要不是这种可称之为公众的要求,我也许不会大胆地把这些只是自己的“胡思乱想”作为精神食粮奉献给全世界讲英语的各国人民。现代读者要求一本书应能发挥教导人、改善人和提高人的作用。这本书呢,连奶牛也不会有所提高。我无法真心实意地推荐它,说它有什么用处。唯一能做的只是建议你在阅读“一百本最佳著作”感到厌倦的时候,不妨拿这本书来看半个小时。这也是换换口味。 后记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散文集。它的内容涉及生活中最普遍、最平常、最一般的话题,比如恋爱、缺钱、虚荣、服装、吃喝、天气、猫狗等等。作者立论往往有独到之处,阐述也很精彩,所以文章题目虽然各异,但每篇读来都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而贯穿全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则是笔调的幽默。从书名、副标题、献辞、序等等一开始,我们就立刻被带进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接着读正文,便越发感到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可是作者并不是一味调侃,惹人发笑;除开幽默诙谐外,文章里还穿插了不少感人的抒情描写,比如对穷苦小孩前途的哀叹,对少年时等待情人到来的回忆等等。这样,幽默诙谐和抒情成分相结合,更使文章增添了动人的力量。作者虽然戏称他这本书是供假日消遣的闲书,但就人情世态的分析而言,它却能给我们不少启迪和教益。 杰罗姆·克·杰罗姆(Jerome K.Jerome) 1859年出生于伦敦,他是商店老板的儿子,曾就读于马里利博恩文法学校,当过职员、教师、演员,最后才选择写作作为自己的事业。由于长期为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Punch)撰稿,所以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幽默风格。1885年出版《舞台上下》 (Onthe Stage and Off) ,后来随着两本著作的相继发表而名声大噪,顿时成为国内知名的幽默作家,而这两本著作也被视为他的代表作。一本就是这里译介的散文集《闲人遐想录》 (Idle Thoughts of an ldle Fellow,1886) ,另一本则是小说《三人同舟——不用说还有一条狗》 (Three Men in a Boat;To Say Nothing Of the Dog,1889) 。关于散文集,上面已谈过,不再赘述。这里谈谈小说。《三人同舟》叙述三个朋友乘船在泰晤士河上旅游时所遭遇的种种荒唐可笑的奇事,以及后来如何奇迹般地从灾难中解脱出来。这种喜剧性的幽默叙述深受广大读者欢迎。1900年出版的《三人同游》 (ThreeMen on the Bummel ) 则是讲述在德国度假时的故事,尽管其中滑稽可笑的场面不如《三人同舟》那样丰富多彩,但也取得了同样的成功。除开散文、小说外,他还从事戏剧创作,写过独幕剧《巴巴拉》(Barbara) ,并在剧院上演,但使他真正享有剧作家声誉的却是后来发表的剧本《经过四楼而归》(The Passing Of the Thind Floor Back) 。在从事写作的同时,还担任杂志编辑。他于1927年去世。 关于译文,这里不妨指出一点。作者是以幽默文笔著称于世的。为了达到幽默的效果,他巧妙地调动和运用了各种语言手段,包括语音的、语法的,以及修辞的等等。这就为翻译造成了不少困难。为了保留原作的风格,译者努力克服这些障碍,试图尽量使这些语言上的特点有所体现。 假如读者通过译文也大体上能领略到作者独特的幽默风格的话,那么这就是译者最大的愿望和最满意的事了。译文中如有不妥或错误的地方,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书评(媒体评论) 《闲人遐想录》里所说的都是拉闲扯散、瞎三道四的废话,可是自带有幽默的深味,好似对于人生有比一般人更微妙的认识同玩味。 ——梁遇春(现代著名散文作家) 历来的文人中并不乏见识“通透”之人。但我以为,世事通透之后,人也好比站立于危崖边,只有两条路可走了。一是指向了广大的虚无,卡夫卡、佩索阿,都是这一类翘楚人物,他们越走越远,世人远远瞻望到的是他们清冷而永恒的背影;而另一条路,却是如杰罗姆般复返喧嚷尘世,让市声作为他写作的背景音。……这类通透是温暖的,听得见隐约人声,也有蒙尘的光芒。因而是更与我们可亲的。 ——王晓莉(《书城》) 杰罗姆在艺术上是个多面手,也是个多产作家。但他想不到的是他*看重的小说戏剧作品*终湮没无闻,倒是视作小技的散文随笔百年来却从未停止印行。他的文章幽默、睿智,写作手法不拘一格,遣词造句信手拈来,不避俚俗。如果以中国现代作家比之,杰罗姆可说是兼有林语堂、梁实秋的闲适与鲁迅的幽默和讽刺。 ——来自豆瓣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