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有较高学术水准的文化普及读物,内容涉及考古、历史、生活、艺术、科学等领域。由让·韦尔古特著的《古埃及探秘(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发现之旅》主要介绍古埃及的考古发现和历史,以及发现的过程,并对其中的人物、事件给予了较为客观的评价,配有约200幅珍贵的彩色插图。
| 书名 | 古埃及探秘(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发现之旅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作者 | (法)让·韦尔古特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套有较高学术水准的文化普及读物,内容涉及考古、历史、生活、艺术、科学等领域。由让·韦尔古特著的《古埃及探秘(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发现之旅》主要介绍古埃及的考古发现和历史,以及发现的过程,并对其中的人物、事件给予了较为客观的评价,配有约200幅珍贵的彩色插图。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石头的世界: 金字塔的石头,神庙的石头, 雕像的石头, 都已陷入千年泥沙,被人遗忘。 这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雕刻的符号,叙述的符号, 神秘莫测,不可理解. 游客、冒险家,学者、考古学家, 他们的目光、铅笔、锹斧和量尺, 将使这个沉睡的无声世界恢复生机。 《古埃及探秘(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发现之旅》由让·韦尔古特著。 目录 第一章 消失的法老 第二章 古代的旅行者 第三章 尼罗河畔的十字军、僧侣和收藏家 第四章 冒险家和盗贼 第五章 学者的时代 第六章 考古学家抢救埃及 第七章 重新发现埃及 见证与文献 图片目录与出处 索引 试读章节 在希腊史诗《奥德赛》里,诗人荷马谈到希腊海盗在尼罗河三角洲的一次袭击行动。海盗杀死男人之后,把妇女和儿童当作奴隶带走。后来,埃及人包围了海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海盗们或者被杀,或者被俘;《奥德赛》的主人翁尤里西斯,就在许多俘虏当中。 继海盗之后来到埃及的,是雇佣兵和商人。第26王朝的法老为了对付亚述人和波斯人,雇用了一批亚洲的希腊移民,特别是爱奥尼亚人。有些希腊商人乘机定居埃及,住在尼罗河三角洲的诺克拉提斯,或者埃勒芬提尼这类的军队驻地附近。 希腊士兵虽然英勇,却未能阻止波斯王冈比西斯的人侵。他于公元前525年在佩吕斯打败埃及军队,并占领埃及。埃及虽然成了波斯的一部分,却并未向外国入关闭。波斯人当时是整个中亚的主人,他们的臣民中有许多希腊人,包括爱奥尼亚海岸及附近岛屿上的人。杰出的希腊史学家和旅行家希罗多德,于公元前450年到达埃及 他在旅行之前,仔细阅读了希腊著作中有关埃及的一切,为一次值得预期的旅行做充分的准备。他从不隐瞒自己对埃及人的好感。他以巨著《历史》的第二卷整卷描述埃及,其中有许多部分乍读之下似乎是想象力的产物,或他误解埃及人意思的结果,实际上却是符合事实的。因此,他的著作到今天仍常为埃及学学者所引用。 他的著作中最有用的资料,乃是他对于日常生活、宗教,以及这个国家本身的观察。关于埃及人生活中的许多特征与细节,光靠绘画或石碑铭文,我们实在很难获得清楚的认识。多亏希罗多德的敏锐眼光和生花妙笔,我们才能进一步了解这一切。确实,他这个希腊人对埃及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这样写遭:“在其他国家里,祭司都留长发。埃及的祭司却把头发剃光。其他民族在服丧期间,死者的近亲都要剃光头。埃及人却让平时剃光的胡子和头发,在这时长出来。”这段说明,解释了一张非常漂亮但是未刮胡子的法老肖像。这幅肖像画在一块白色的石片上.显然是一个正在为前任法老服丧的新法老。 希罗多德对埃及和希腊诸神所做的比较,往往出于随兴的联想,谈不上严谨。但他将目睹的埃及的民间宗教节日活动,描述得十分详细、准确。例如,他这样写尼罗河三角洲上帕普雷斯一年一度的节日:“仪式像其他地方一样,以献祭和别的传统程序开始。然后,太阳一下山,少数一些祭司就在战神的雕像周围忙碌起来。另一群祭司则拿着粗短木棍,站在神庙门口。多达上千名的信徒也拿着粗短木棍.聚集在门口这些祭司的对面。神像放在一个贴金的木盒里,前一天已经从神庙移送到另一幢房子。节日当天,负责守卫神像的祭司就准备一辆四轮车,将装神像的木盒放到车上,企图进入神庙。站在神庙门口的祭司不让他们进去。于是,全体信徒都冲上去援助自己的神,攻击看门的祭司。双方挥舞木棍,大打出手。虽然埃及人向我保证,从未有人被打死,但我还是相信,一定有人受伤至死。” P20-22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