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尼·罗大里著的童话《假话国历险记》讲述了海盗当上了一个国家的国王,因为嫌海盗的名声难听,就想出个办法,把字典全部改过:海盗变成了圣人,圣人变成了海盗;面包叫墨水,墨水叫面包;早晨起床说晚安,睡前道你早……颠倒黑白,歪曲事实,正直真诚的人们要坐牢。一天,假话国来了男孩小茉莉,还有一个小画家,一只三脚猫……他们都不愿说假话,不愿人们受欺压。小茉莉用自己高亢的声音震跑了假话国的国王,震塌了“疯人院”,也解救了许多无罪的、敢说真话的人们。
除了《假话国历险记》,本书还收录了作者的另三个童话故事:《打字机里出来的故事》、《爱丽丝历险记》和《锤王马克麦克》。
“洋葱头儿童文学精选”系列,是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将数年来陆续引进的25部罗大里经典作品,精心结集成的一套丛书(共7册)。这套书收录了罗大里的童话、小说、诗歌等,是最全的中文版罗大里儿童文学作品集。
“洋葱头”是罗大里最知名的代表作《洋葱头历险记》中的主人公,也是全世界最广为人知的童话形象之一,在中国更是家喻户晓。罗大里的作品新奇、幽默,富有哲理,充满智慧,孩子们能从中学到正义、勇敢、善良,学到做人的道理。罗大里主张孩子们应当笑着学习,在笑声中明白事理,这是他创作的初衷,也是这套丛书的出版宗旨。希望大小读者能从这些美好的作品中获得持久的启发与滋养。
让我们一起为童心喝彩,为想象力加油!
贾尼·罗大里著的这本书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收录了《假话国历险记》、《打字机里出来的故事》、《爱丽丝历险记》、《锤王马克麦克》四个童话故事。
假话国历险记
第一章 小菜莉一开口,黑板窗户都震破;小茉莉大声吼,足球飞进网里头
第二章 千万不要告诉四方邻里,你的声音能让梨子落地
第三章 快和小茉莉去瞧瞧,居然有一只三脚猫
第四章 引述三脚猫讲的故事,说一说假话国的真相
第五章 三脚猫一不小心,看见假发上百顶
第六章 蠢国王发表丢人演说,三脚猫被玉米大婶活捉
第七章 说干就干的三脚猫,教其他猫学喵喵叫
第八章 著名画家小香蕉,扔掉画笔拿起刀
第九章 小菜莉开口歌唱,剧院经理热泪盈眶
第十章 小茉莉登台献唱,歌剧院彻底垮塌
第十一章 名副其实的好画家,笔下的动物能说话
第十二章 三脚猫看报纸,看到最后很生气
第十三章 在假话连篇的国家里,说真话成了一种毛病
第十四章 他叫本韦努托,为何站着不坐?
第十五章 小香蕉,坐了牢,画出美味吃个饱
第十六章 小香蕉当上大官没几天,就被国王关进了疯人院
第十七章 三脚猫出手相助,最后变成一幅画
第十八章 本韦努托豁出老命,救下朋友撒手归西
第十九章 小茉莉放开嗓子高唱,引得众人闻声大逃亡
第二十章 小茉莉只凭一首歌谣,把国王吓得落荒而逃
第二十一章 小茉莉不偏不倚,把公平坚持到底
小茉莉的歌谣
打字机里出来的故事
◎阔老爷和穷会计
◎邮递员大力士
◎钢琴比尔和稻草人的秘密
◎威尼斯与鸽子的谜团
◎泰里比利斯老师和恺撒遇刺事件
◎诗人们的战争与失去的韵脚
◎博士现在不在办公室
◎加里波第桥上的钓客与万能咒语
◎K先生与《约婚夫妇》
◎请说火星话
◎玩具娃娃的怪脾气
◎一年里的十二个故事
◎曼布雷迪老爷的花园
◎命运的纺线
爱丽丝历险记
◎爱丽丝·卡斯盖丽娜
◎掉进海里的爱丽丝
◎掉进肥皂泡里的爱丽丝
◎掉进插图里的爱丽丝
◎掉进墨水瓶里的爱丽丝
◎掉进小灯笼里的爱丽丝
◎掉进蛋糕里的爱丽丝
◎掉进球里的爱丽丝
锤王马克麦克
◎马克麦克与倒霉贼
◎马克麦克与古堡幽灵
◎马克麦克与歹徒
◎马克麦克与婴儿梅利
◎马克麦克与魔王
◎马克麦克与妖怪
我要讲的是小茉莉的故事。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就是他本人。为了从头听到尾,我往耳朵里塞了快一斤重的棉花。不过就算是这样,我还是差点儿没变成聋子。小茉莉的嗓音太有穿透力了!就算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刻意“压低”了嗓门儿说话,那声音也能直冲到一万米高空,传到恰巧从他头顶经过的飞机乘客的耳朵里。
如今的他,是举世闻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从南极到北极,简直无人不晓。说到他的艺名,那是如雷贯耳,你们一定在报纸上见过不下一百次,在这里我们就不提了。至于小茉莉,则是他当年的小名。我们的故事也就是围绕这个叫“小茉莉”的家伙展开的。
很多年以前,有一个小孩,他看起来很普通,甚至个头比其他孩子还稍稍矮那么一点儿,但自打他发出第一声啼哭,人们就立刻明白这孩子的嗓门儿不寻常。
小茉莉出生在深更半夜。那一瞬间,村里的人全都被惊醒了,以为听见了工厂上班的汽笛声,其实那只不过是小茉莉在试嗓门儿,就跟其他刚出生的宝宝一样!好在小茉莉很快就学会了像正常人那样(除了记者和值夜班的人)一觉睡到大天亮。每天早晨,他的啼哭都会准时在七点钟哇哇响起,这正好是人们起床上班的时间。这么一来,工厂的汽笛就用不上了,久而久之都生锈了。
六岁时,小茉莉去学校上学。老师点到他的名字,叫:
“小茉莉。”
“到!”这个新生答得精神抖擞。
咔嚓!黑板突然四分五裂,无数碎片哗啦啦落了一地。
“是谁朝黑板扔石头?”老师举起了教鞭。
教室里鸦雀无声。
“我再点一次名。”老师说。
老师真的从第一个同学开始,从头问起:
“是你扔的石头吗?”
“不是我,不是我。”同学们吓坏了,一个个怯生生地回答。
当老师再次叫到小茉莉时,小茉莉站起身来,若无其事地回答:
“不是我,老……”
“师”字还没说出口,窗户上的玻璃就跟黑板一样,在一瞬间粉身碎骨。这一次,老师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清楚了,四十个学生里,谁也没拿弹弓。
“准是教室外面的捣蛋鬼干的。”他断定道,“不去上学,净干些掏鸟窝的蠢事!我一定要抓住他,拎着他的耳朵,把他送到警察局去!”
那天上午就这样结束了。第二天早晨,老师照例开始点名,再次叫到了小茉莉的名字。
“到!”我们的小英雄应声答道,自豪地看了看四周。 噼啦啪!窗户的破裂声再次响起。半小时前,校工才把玻璃安好,现在又变成一堆碎片,哗啦啦地落在院子里。
“真是怪事!”老师嘀咕起来,“每次一叫到你的名字就出事。我明白了,你这孩子的声音太尖,会让周围的空气像刮大风那样震动。如果不想把学校和市政府都拆了的话,从今往后你就得小声说话,明白了吗?”
小茉莉又难为情又糊涂。他红着脸反驳道:
“老师,真的不是我!”
噼啦啪!这回是黑板,一块校工今天早上刚从仓库里搬出来的新黑板。
“我说得没错吧。”老师说着,注意到大滴大滴的泪珠从可怜的小茉莉脸上滚了下来。于是,他走下讲台,来到小茉莉身边,像父亲一样摸了摸他的脑袋说:
“孩子,你听我说,你这样特别的声音可能会造成可怕的灾祸,也可能带来很大的成就。不过,现在你要尽量少用你的嗓门儿。再说了,沉默是金嘛。”
……
P3-5
走向罗大里
梅子涵
其实在罗大里的书前,是不需要写任何话的。如同在安徒生、林格伦们的书前一样。非要找一个人来写,这个人应该会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如果林格伦在安徒生的书前写些赞美和推荐的话,可以不要不好意思,罗大里在林格伦书前写,也完全可以信心十足,因为他们是高山对高山,大河看大河,同为天空星斗,而且是异常亮的,抬起头,不用手指,已经知道哪颗是哪颗。可我们不是,我们只是站在高山下抬头看他们,也许看得还很不清楚,说着说着可能就说出瞎起哄的话,还把自己当成是“专家演说”和“权威论文”,弄不好被他们听见,他们会说:“你在瞎说什么啊,把我的童话糟蹋了!”
所以我不敢糟蹋。我永远只想很恭敬地对人们说,去读读他们的书!不仅对孩子,也对大人。不要以为他们的书是只属于19世纪和20世纪的,他们的书属于很多世纪;不要以为他们只属于年幼和天真,他们更属于长大和已经世故已经浑浊;不要以为他们不是语文,更不是数学,他们给生活的是大启蒙,给童年的是大教育,给生命的是大培养、大智慧、大浪漫,而不是一点儿小聪明、小嬉笑、小甜蜜;他们给一个人的是很多很多的丰富!
我希望自己这样说,不是在瞎起哄、瞎赞美。书籍的经典,童话的经典,是很多人,很多国家,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的阅读的动人感觉渐渐罗列、增高并逐年庞大起来的灿烂归结,而不是哪个人可以赠送的,也不是自己可以在书的封面上写的。安徒生童话的封面上不需要写“经典”两个字,罗大里的童话本身正是经典!
我们的快乐和运气是,这样的高山,我们可以往上走!那样的大河,它们的岸沿就在我们的脚下!我们为什么不像洋葱头一样开始走呢?他是为了去解救天下的,而我们的行走首先是为了解救自己的眼睛和童年浊气。我们的孩子们的眼睛不能只盯住教科书和那做来做去老一套的题目,他们的心里的确是有着一股不明不白的浊气的呢。让我们、他们和洋葱头一样,在路上把它呼出来,洋葱头是去解救地呼出,我们是在读着他的路上故事呼出;也像洋葱头之前的同样是意大利的匹诺曹一样,把天生而来的“不好”丢掉,把良知和健康养成,成为真正的童年人,真正的优秀入,真正的世界花园的一片绿叶子、一朵鲜花。我们和世界的最完美的关系存在了,生命就可以减少很多愧疚。
阅读罗大里,阅读他的杰出前辈,阅读高山、大河的童话祖父和祖母,世界的孩子几乎没有不高兴、不留下一生记忆的。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奇迹,但是我们习以为常,已经不把它当成奇迹夸耀,我们好像觉得:事情就是这样的啊,难道还会有别的意外吗? 没有意外,只有无穷乐趣,只会成为生命回首里的绵绵闪耀,于是闪耀在一生的路上。
我在想,我这么说是不是有些瞎起哄呢?
罗大里,你听得见吗?
童话的高山经典、大河经典们听见了吗?
我一直在阅读着你们,在往山的高处移动,我总有一天会确信,你们听见我的话的时候,不会说我是在糟蹋。因为,毕竟,我是很努力地在接受你们的养育,我是你们的童话学校里的最好的学生,肯定是最好的。我们中国的一代一代的孩子也都希望自己是的。现在,又有数不清的中国孩子朝你们的故事走来。
亲爱的罗大里先生,你可以为自己的童话安心。
谢谢你。
我永远只想很恭敬地对大人们说,去读读罗大里的书吧!不仅对孩子,也对大人。不要以为他的书只属于20世纪,他的书属于很多世纪。罗大里给生活的是大启蒙,给童年的是大教育,给生命的是大智慧。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童书阅读推广人梅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