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刘重民传/雨花台烈士传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陆亚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考察江苏讲话精神和江苏省委要求,铭记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促进文化建设上新台阶,根据江苏省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和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等单位联合编纂《雨花台烈士传丛书》。陆亚著的《刘重民传》是其中之一。

内容推荐

《雨花台烈士传丛书》包括《李得钊传》《骆何民传》《许金元传》《蒋云传》《张应春传》《陈履真传》《刘重民传》《程履绎传》八本,丛书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写党史人物传记的手法客观真实地记述了八位雨花台烈士的人生轨迹和革命事迹,再现了雨花台烈士光辉的革命的一生,充分展示他们的崇高精神。陆亚著的《刘重民传》是其中之一。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学生时代

 父母宠儿

 金陵才俊

 接受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革命之初

 创办钟山中学

 投身宣传

 国民会议运动

第三章 五卅风暴

 上海执行部新身份

 坚持“十七条”

 工商学联骨干

 最后的奔走

第四章 砥砺前行

 潜心撰文

 进入国民党江苏省党部

 矛盾的爱情

第五章 风雨无畏

 与国民党右派作斗争

 参加国民党二大

 分裂时期的抗争

第六章 北伐生涯

 担任国民革命军党代表

 重回省党部

第七章 舍生忘死

 胜利中的危机

 山雨欲来

 血染秦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学生时代

父母宠儿

江都县位于江苏省中部,境内长江、京杭大运河、通扬运河纵横,是苏北地区的水利枢纽和交通要道。1902年,刘重民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小村庄——仙女镇陈行村大刘庄。①当这个男婴呱呱坠地时,他的母亲李氏欣慰地舒了一口气,父亲刘祝三因为紧张的等待而变得凝重的脸上也终于展开了笑颜。夫妻俩对于新到来的小生命,感到欢欣鼓舞。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但在当时的中国,重男轻女风气极为浓厚,农村尤甚。因此在大多数家庭眼里,生一个男孩,才是光耀门楣的事。刘重民刚出生时,家里为他取名“刘盛宝”。他们对这个孩子,确实视若珍宝,用无尽的爱,呵护他长大成人。

刘重民出生那年,中国还处在腐朽的清政府统治之下。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中包含了一系列苛刻的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条约签订以后,中国的主权遭到比此前更严重的侵犯,巨额的赔款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满目疮痍的中国,孤立无援地面对侵略者的铁蹄,一次次经历战火的蹂躏,已是伤痕累累,不堪一击。

在内外交困、危如累卵的形势逼迫下,清政府无奈采取了一些应变措施,力求缓解危机,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逃往西安。1901年初,尚逃亡在西安的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了一道“变法”的上谕。上谕提出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政策,政府统治应顺应时事加以革新。上谕中称,国家弄到如此田地,是近数十年来积习相仍、因循粉饰所致,指出了旧习太深、文牍主义、压制人才等弊端,要求军机大臣、大学士等高级官员,就如何富国强兵、选拔人才等,各举所知,各抒己见。自“变法”上谕颁布,众多高级官员纷纷条陈上奏,提出关于改革制度及行政管理的意见。清政府由此相继推行一系列新政措施。“清孝钦后①之回銮也,复貌行新政,以敷衍人民,然绝无诚意。”②刘重民出生时,正是清政府“貌行新政”之时。

江都气候温湿,土壤肥沃,为农业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但雨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也时常给靠天吃饭的当地农民带来灾难。像千千万万普通的中国劳动者一样,刘重民的父亲刘祝三起初在大刘庄务农,过着早出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母亲李氏是传统的农村妇女,除了帮刘祝三做做田里的活计,就是在家操持家务。她勤劳善良、俭朴整洁,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1903年,在刘重民尚未记事的时候,刘祝三在南京新街口开棉花席子店。中国的农耕文明孕育了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念,这种观念使人对土地有一种深厚的依赖和眷恋,希望落叶归根,不愿背井离乡。刘祝三选择离开故土,迁居南京,且是在儿子十分年幼的时候,究其原因,应该是生存压力所致。20世纪初的中国,饱经战乱之苦,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农村中水、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匪患不断,租税繁重,农民们食不果腹,朝不保夕。大量农村人口流动到其他地区,到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谋生。刘祝三的迁居也是为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P2-4

后记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考察江苏讲话精神和江苏省委要求,铭记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促进文化建设上新台阶,根据江苏省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和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等单位联合编纂《雨花台烈士传丛书》。《刘重民传》是其中之一。

自2015年7月接到《刘重民传》的写作任务,到书稿付梓,前后有两年多时间。这两年多时间,因种种原因,写作时断时续,所幸最终成书。本书的基本框架,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中共扬州市江都区委党史办公室此前对烈士生平事迹的介绍为基础,在采访烈士后人、到档案部门查阅档案后,对烈士生平加以补充,形成书稿。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等单位领导和同事给予了关心和支持,提供了相关材料。烈士的外孙女刘月明、刘月清也提供了相关线索与资料。扬州市江都区委党史办公室领导及专家对书稿提出了具体建议。在此,向所有为书稿写作和修改提供帮助的人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学识有限,本书在文字和史实上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7年12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9: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