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ers 50 领导力获奖作品,Harper Business 年度佳作,《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推荐作品。
谷歌(Google)运营高级总裁拉兹洛·博克、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特、 Salesforce.com 董事长CEO马克·本诺夫等等,内众多名人、学者、企业家诚挚推荐。
在《新鲜感(如何保持工作的永久激情与动力)》中,领导力专家莉兹·怀斯曼介绍了其自身以及众多成功人士,以职场新人身份取得事业成功,并在事业进入高原区后成功转型,重获年轻活力与好奇心的经历,系统归纳提炼了四种新人心态的“新鲜感模式”,通过介绍具体的做法和详实的案例教给读者如何一步步重获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
经验有限的新人们如何才能脱颖而出?而那些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老手们,该如重获年轻时对挑战的热情、好奇心,以及勇敢与无畏?你需要重新改变思维设定——《新鲜感》将教给你如何保持工作的年轻激情。
全球著名管理学家莉兹·怀斯曼和她的团队,经多年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些行业中新人可能比老人更富竞争力。在快速改变的现今社会,经验可能会成为你继续向前的绊脚石,让你事业停滞、创新终止,疲于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与社会。新鲜的、天真的,甚至是不懂规矩的新人们成为了企业的财富。对于那些脑力劳动者来说,持续学习的能力变得更加重要。
在《新鲜感(如何保持工作的永久激情与动力)》中,领导力专家莉兹·怀斯曼介绍了其自身以及众多成功人士,以职场新人身份取得事业成功,并在事业进入高原区后成功转型,重获年轻活力与好奇心的经历,系统归纳提炼了四种新人心态的“新鲜感模式”,通过介绍具体的做法和详实的案例教给读者如何一步步重获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她揭示了新人们获得成功的不同心态模式,无论是职场新人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亦或是人力资源从业者,学习这些心态都将帮助你重获事业激情,领悟职业提升的关键。
我并不是说经验在职场中没有一席之地,而是说缺乏经验的价值也许在很大程度上说是一种尚未开发的资源。我也不是说纯粹的无知比学习过的更聪明,而是说,新人在努力工作以弥补知识技能空缺时,有一些真正可贵与不同的东西,他们的心态和行为方式,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也许是资深员工应该好好学习的东西。
为了得到答案,我的研究团队研究了近400个职场场景,对比了新人与老手处理工作的不同方式。我们给新人的定义是从来没有做过那种类型工作的人,给老手的定义是之前曾有过那种类型工作经验的人,两种人都撇开年龄不说。我们通过表现水平分析了数据,寻找新人与老手处理工作的关键差异以及他们在何种情况下表现出优势(关于研究过程的全描述,详见附录一)。我们的工作产生了四个主要观察结果,都是十分令人吃惊的。
首先,新人有较好的执行力。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广泛行业中老手略有优势,但如果单独只看知识行业的结果,我们发现新人的表现水平比老手略高一点。_1引尤其是,新人在创新和截止日期方面一直优于老手。
其次,新人有独特的成功典范。我们的数据表明,新人和老手走向成功的道路非常不同,但失败的方式却几乎没什么不同。表现最好的新人从别处获得专业知识和连接点,进行试验,从失误中学习,然后集中获得额外收益。相反,表现最好的老手有他们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们行动迅速,可以迅速整合资源,发现简单的解决方法,坚持沿着一条方案,集中精力正确解决问题。而表现差的经历看起来却惊人的相似,不管经验水平如何,表现差的人常怀一种战无不胜的感觉,表现得好像他们要证明一些事或要维护声誉一样。表现差的人共享一副有色眼镜,而表现好的人拥有截然不同的成功方法。
第三,新人会不断进步。正如你可能已经猜到的,我们的研究证实了,新人倾听得更多,更有可能请求帮助,相信他们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而且学得较快。州而老手更有政治智慧,运用更多直觉,更有可能默认过去的行为。也许在你的印象中,没有经验的新人还应该是有很多想法、愿意冒险的人,而老手应该是谨慎、逐步积累的人。然而我们发现事实正好相反。老手带来更多点子,追求更清晰,而新人工作得更小心谨慎,采取小的步骤,经常与利益相关者核对,以把风险降至最低。我们还发现:
·尽管我们通常认为新人没有线索,但他们实际上比老手有更高的自我意识水平。
·尽管新人的人际网络不广泛,但他们比老手寻求的专业知识更多。而且当他们伸出手时,通常会寻求许多人的帮助,数量多得令人惊讶。
·尽管新人的学习曲线更陡峭,但他们倾向于更及时地提交解决方案。 ·新人更倾向于搞政治(尽管老手拥有更灵敏的政治触觉)。
新人不会被绝望驱使而带着错误的虚张声势工作。他们处于劣势,这使他们可以对新信息敞开心扉并欣然接受;他们担心自己的生产力,这驱使他们把自己看成既是参与者又是学习者。因为天真无邪,新人完全不受先人为主的观念或根深蒂固的假设阻碍。
最后,经验会制造危险的盲点。在有些领域,经验会让老手一叶障目,缩小他们的关注泛围,让他们停滞不前,我们的分析确定了这些领域。经验慢慢成为习惯,一旦我们形成一个习惯,我们的大脑也就停止工作了。[2。’杜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45%的日常行为往往是习惯性的、几乎每天都在同一地点重复。心引随着我们积累经验(并开始依赖经验),我们对周围世界也变得不再敏感。先前所获知识可能会让我们看不到新发展,而且我们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多时,通常会停止追求外部的视角。丹尼尔·平克在他的书《销售就是人类》中描述了权力与他所谓的换位思考之间的反比关系。权力或地位越高,越不可能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我们拥有的权力越少,手头资源越少,我们越容易理解周围的人和事。当我们爬到了学习曲线的顶峰,我们也就倾向于停止追求反馈。基于这种倾向,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④得出结论:经验最少的飞行员开飞机更安全,因为如果有什么事情出错了的话,初级飞行员会倾听来自更高级的副飞行员的反馈。因为有经验我们还可能会停止探索新领域和新方法。经验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受伤的经验,当这些伤疤愈合之后,我们通常不会再考虑那些可能会重新揭开这些伤口的想法与冒险。
我们生活与工作所在的社会环境痴迷于年轻,谁不想看起来年轻些,感觉年轻些?但是,真正的活力来自思想的年轻。幸运的是,不管年龄多大,有多少经验,你都可以再次以新人的敏锐与灵活思考每天学习新的知识。你可以使自己的心态具有新鲜感,汲取年轻的智慧之泉。我们的研究表明,新鲜感的心态有四个明显的模式特征,即背包客、狩猎采集者、火行者以及拓荒者。当我们面对新任务,即首次做某事时,我们的思考和行动中包含每种新鲜感模式。接下来详细分析这四种新鲜感模式。P10-12
什么时候,不知道反而比知道更有价值?
为什么面对一份新任务、第一次做某事时,人们往往能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
我也曾有过这些疑问。24岁那年,我刚从商学院毕业一年,便被推上一个管理岗位,更多是环境所致,而非能力使然。我当时在甲骨文公司④,那时公司还只是一个年轻、特立独行的软件公司,不过却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快步成长。我在甲骨文的第一年,工作是教新进员工使用甲骨文软件,之后,我便被推向一个更高的岗位——负责全公司的培训,以及建立一所新的企业大学。我对建立大学这事儿绝对一无所知。我当时受宠若惊,觉得自己无法胜任。尽管我这样想,但是刚开始职业生涯就拒绝晋升,这似乎有点儿不明智。
除了上司指出的一点儿方向以外,我就再没有其他任何东西了,没有企业大学的宏伟愿景,也没有如何建立大学的线索,我就这样开始工作了。但是,我清楚自己的任务对公司未来而言至关重要。如果我们的销售队伍不能彻底了解我们的新产品,那很有可能会毁了这家年轻的公司。因此,我必须想出办法来,这十分关键。我的工作十分重要,直接关系着公司的未来。这个残酷的事实加上自己对创建大学的无知,督促我向所有人请教,以弥补这个知识缺口。我的知识就是绝望之下的谦卑。
我们的团队成员都是一些最近毕业的大学生,他们也不熟悉企业教育,我们所有人都缺乏经验,但都有一颗追求上进的心。于是,我们一起去采访产品经理和高级经理,寻求与他们对话的机会,试图了解哪些信息需要教、教给哪些人、什么时候必须完成。鉴于资源有限、教学时间紧张等原因,我们采取更为简单的教学模式:企业大学将调动现有专家和资源,创造一个学习环境,把技术知识传授给那些与客户打交道的人。
我们决定借用现有大学校园,不再成立独立校园,因为建立校园既费钱又费时。没有独立的位置,我们的校中校必须更有特点、更加严肃,因此我们决定使用正式校徽和拉丁语座右铭。我不懂拉丁语,于是给公司附近的斯坦福大学打电话,希望能得到人文科学系的帮助。很快,我就接到一位拉丁语教授的来电。我向他解释了我们的需求,请他把我们的座右铭“知识就是力量”翻译成拉丁语。他似乎被我天真而真诚的请求逗乐了(如果不能算特别高兴的话),很认真地拼出来“Sapere Est Valere”(正是“知识就是力量”的对应拉丁语)。我对教授表示感谢后,又与T恤供应商联系,订购了几百件印有我们大学校徽的T,1血。于是,甲骨文大学正式成立了。
一年不到,公司要求我扩大甲骨文大学,让它为全世界100多个国家服务。这一次,我仍然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实际上,我从来没走出过美国,但我的老板们似乎并不为此担心。当我提到自己没有护照时,他们让我办个护照,飞到欧洲,把问题解决掉。
我们的团队是东拼西凑的,但甲骨文大学依然继续快速发展。在我看来,似乎一切都十分顺利,直到有一天,我的顶头上司人力资源总监跟我说,由于公司发展迅速,现在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经理来领导甲骨文大学。他告诉我,这个工作的候选人明天过来,由几位高级管理人员进行面试。当时我极为震惊,不过我能理解,雇用一个更有经验的经理是明智的。第二天,一个叫杰伊的人与我见面了,他很符合我期望中的经验丰富的培训1主管形象。几个高级管理人员面试了他。其间,我思量着自己该如何选择:是应该离开公司呢,还是应该留下来,跟着这个代替经验不足的我的人学习?
结果证明我的思量是不必要的。第二天,老板来到我的办公室,郑重地,更确切地说是有点尴尬地宣布:“我们决定不雇用杰伊或其他人来接管甲骨文大学了,我们希望你能继续做这个工作。”什么?我脑子一时半会儿还没反应过来,他高贵优雅地道歉说:“我判断失误了。当我征求几位管理人员的反馈意见时,他们都十分困惑我居然想聘请其他人。他们让我确信,你和你的团队表现很棒,他们坚定地认为我们不用聘请其他人。”他当时的高贵与优雅至今仍让我难忘。
……
《新鲜感》也是为保持员工活力与竞争力的公司领导而著。它是为企业人才管理、学习和培训专业人员而写的,这些人要保证公司内部的人才精力充沛、充满生气。聪明的领导在团队里利用新鲜感,是因为他明白新手带来的价值:新风、熟练使用网络、敏捷灵活、孜孜不倦的创新以及更强的主人翁意识,而不是出于一种要“指导”管理实践的义务。这个天才库通常被流放到企业的外边缘,忽视这个天才库的经理会发现自己和团队已经落伍了。
硅谷作为技术创新中心,是许多新公司和咖啡馆的诞生之地,洋溢着最新、最热门公司的谈论氛围。但是,一个公司处于白热化状态时,你凭什么几乎能够确定,它们在18—24个月之后就会冰冷如石呢?2011年末,游戏制作者星佳公司(zynga)刚刚开始首次公开募股就一下子火了。到2013年春天,他们已经难以维持之前曾成功闪烁的火焰。17’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它傲慢狂妄了吗?它自鸣得意了吗?它随着规模渐大,停滞不前,滋生官僚主义了吗?的确,这些力量的一些组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公司成长成熟,许多人被困在成功的外表之下,失去了自己的新鲜感——促成他们最初成功的天真质朴与肆无忌惮这两大力量。大型企业甚至比正在成长中的初创企业更需要注入新人思维,以保持它们的竞争优势。也许,领导能够灌输给企业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新陈代谢与不断学习的能力。新鲜感帮助你的员工加速新陈代谢。 本书的承诺很简单:你可以成为永久的新人。你可以更新自己的思想和技能,综合得之不易的智慧、经验与新人的单纯、光彩、活力。你可以在学习曲线陡峭面持续攀登,使自己总是处于最佳状态,创造一个永不停止成长的企业或职业。
我至今仍保留着为甲骨文大学创造的第一件血,不过它现在只代表着时代的遗迹,只是提醒我知识已经不再够用了。信息往太多方向流动,知识更迭日新月异,权力变得危险。现在,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而言,学习能力比知识更关键,最有价值的货币是影响力,而不是权力。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新座右铭,一个能够反映这些新现实的座右铭。
再次转换到新人模式,我召唤出自己的天真质朴,拨通斯坦福大学总机。这次,我联系到了神父格雷格·哈克,他是语言系的博士生(同时也是美国圣母大学的圣十字教父)。他贴切地翻译了我的新座右铭:Quaerere Eruditionem。管理者们要维护与加强员工的智力活力,这应该成为他们的新口号:追求学习。
如果你想掌握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自我,那么《新鲜感》是必读之作。
——拉兹洛·博克(LaszloBock)
Google运营高级副总裁
怀斯曼的大师级作品《新鲜感》将告诉你:经验如何蒙蔽你的眼睛,以及怎样像新人一样锐意进取,出其不意取得胜利。这是一本职场必读之作。
———亚当·格兰特(AdamGrant),沃顿商学院教授,《沃顿商学院受欢迎的成功课》作者
对一个企业来说,没有什么比保持一种创新企业文化更加重要。《新鲜感》将告诉你大企业如何冒险、创新,挑战未来。
———马克·贝尼奥夫(MarcBenioff),Salesforce。com董事长、CEO
怀斯曼精彩绝伦地展示了如何挑战经验、变得与众不同,建立动态工作模式。
————罗伯特·萨顿(RobertSutton),斯坦佛大学教授、ScalingUpExcellence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