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爱孩子,就要学会对孩子放手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子女,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今的不少父母,却把这件最可怕的礼物不断地加在孩子身上。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障碍的时候,父母立刻出手,干净利索地替孩子解决问题。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避免让孩子遭受挫折,少受伤害。所以,当孩子去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情时,家长也会小心翼翼地跟在身边,怕孩子做不好,怕孩子会吃苦、受罪……总而言之,他们合不得放手,也不相信孩子能靠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好。
这样一来,孩子会觉得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渐渐地,他们会有恃无恐。反正有父母为自己撑腰,因此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找父母帮自己解决。
邻居家的孩子小馨10岁了,聪明活泼,很懂礼貌,能唱会跳,非常惹人喜爱。
有一次,有人问她:“小馨,你想长大了以后干什么?”她想了半天后回答道:“不知道,我的爸爸、妈妈、老师都没有告诉我。”
上面这个事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如果父母只想让孩子生活舒适,而包办孩子的全部事情,不让孩子动手、动脑,那么父母就等于把孩子的手、脑都束缚起来了,结果只会导致孩子什么事都不会做,也不愿意做。将来孩子长大进入社会独立生活、工作时,可能会没有自理能力,这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他的学习和工作,甚至可能断送孩子的美好前程。所以,家长若真是为孩子好,就应该放开双手,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
美国总统奥巴马,童年时父母便不幸离婚,而母亲忙于工作,不得不将他送到乡下,让他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
只有6岁的奥巴马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甚至听不懂当地人讲的话。外祖母为了生计,每天要忙于织布、编筐等活计,但是。她并没有放松对外孙的教育。
外祖母经常鼓励奥巴马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玩。当时,这位皮肤黝黑、身体发胖、头发卷曲的小子,根本不敢独自出门,他怕大家嘲笑自己。外祖母拍着胸脯向他保证:“孩子,不要怕,他们不会的。他们都是一群善良的孩子。”她鼓励外孙放开玩就可以,只要玩得开心就好。这才是最重要的。在外祖母的劝说下,他主动和小伙伴们交往,并学习他们的语言,还和他们一起玩耍。
只要有人带他去玩,随便玩什么都可以,捉迷藏、土式棒球、摔跤、射击、踢足球,样样他都尝试,虽然他并不出色,可是外祖母却非常欣赏自己的这个小外孙。奥巴马最喜欢的是跑步,但因为跑步姿势不美,当地的村民们常常在路上嘲笑他,大家起哄道:“喂,你这样跑起来像稻田里的鸭子。”“你太胖了,跑起来真逗人。”奥巴马听了这话,非常沮丧地回家了。
可是外祖母认真地看了奥巴马跑步之后,第一句话就说:“你跑得挺好的呀!我看得出你很努力,比以前强多了,只不过下次跑的时候不要再像这样用力左右晃就可以了。”就这样,在外祖母的鼓励和开导下,他终于渐渐地让自己跑步的姿势看起来更优美一些了。
奥巴马上小学的时候,经常和同伴们打架。每次发生了矛盾,外祖母都先给他讲道理,然后放手让他自己去处理。奥巴马渐渐地由起初的不合群,变得越来越善于沟通,而且在别人的眼中,他渐渐变成了一个性格温和的好相处的人。他在这里上学的时候,起初一句印尼语也不会讲,但在外祖母的调教下,他的语言能力突飞猛进,四五个月后,他已经讲得很流利了。
奥巴马上五年级的时候,已经成了班上身材最高的学生。
如果身体瘦小的同学受到了欺负,他还会挺身而出,替这些同学打抱不平。有一次他甚至因为帮受欺负的女同学讨回公道而受到一伙坏小子的欺负,被人家用绳子捆了起来丢到山洞里。但是即使这样,外祖母也从来没有训过他,更没有指责他多管闲事。渐渐地,奥巴马在班上树立了自己的声望,甚至还有了自己的“队伍”,很多同学都很崇拜他,在他们看来,奥巴马就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后来,当奥巴马竞选总统的时候,他的小学同学还组织了一个粉丝团去为他拉选票。他的邻居、同学、老师,殷切希望他们引以为荣的“稻田鸭子”奥巴马,能够成为美国总统。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外祖母包办奥巴马的一切事情,时时刻刻把这个外孙护在自己的身后,想必他只能成为一个怯懦的男人,根本不可能成长为一位总统。可见,家长的放手更容易加速孩子的成长,也更容易塑造他们良好的性格。
有一对夫妇带着他们3岁的儿子去幼儿园的时候,心里非常不安,因为这是孩子上学的第一天,也是他第一次要离开父母这么久。当父母把他从车上抱下来的时候,他紧紧抱着妈妈的脖子,再也舍不得放手。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