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与万奶妈
四个粉嘟嘟的小娃娃犹如四位淘气的小天使,陆续来到张家,带给张家几多欢喜几多忧愁。老大元和是张家第一个孩子,虽然是个女孩,但老祖母还是乐得合不拢嘴,把元和当成心肝宝贝般宠着。父亲张武龄和母亲陆英更是从来不打骂元和,即使她淘气任性的时候,也不会对她过分责备。仆人们对这位小主人更是千依百顺、万般迁就。小元和快乐地成长在这种“特权’’里,但温馨、松弛的环境并没有把她宠坏,反而把她熏陶得愈发善良懂事。
忙碌的陆英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们,因此每个孩子刚出生就由一个专门的奶妈负责喂养、看护,断奶后再改由干干带。
“干干”这个称呼是相对于奶妈来说的,她们是在孩子断奶后就接替奶妈的工作,不但要细心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还要负担起严格管教孩子的重任。忠厚善良的干干们将自己的热情、耐心和爱都给予了孩子,因此孩子们都习惯了叫母亲为“大大”,却亲热地叫干干为“妈妈”。
元和一出生,寡言少语但忠厚沉稳的万奶妈就被指派做了她的奶妈。万奶妈时常坐在元和的房间里,满面笑容地看着元和玩耍。元和常常玩一会儿就跑到她跟前,小嘴儿抵在她的胸前吃几口奶,然后接着玩。这样反反复复许多次,万奶妈从不嫌烦。
元和是四姐妹中与奶妈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一个,万奶妈就像对待自己亲生孩子般宠爱着元和,教导元和,也深深懂得这个看似被娇宠坏了的小丫头内心的善良。
有一天,万奶妈陪着小元和在屋子里玩。玩着玩着,元和淘气地打了一下万奶妈的手背,万奶妈也回打了小元和一下。小元和大概没想到平日里那么疼她的奶妈会反过来打自己,生气地撅起小嘴儿,又打了万奶妈一下。万奶妈见小丫头有些不懂礼貌了,心里便想小小地教训她一下,就又回打了过去。这样来来回回好几个回合,主仆两个都紧绷着脸,一声不吭地较着劲儿。不知是手被打疼了还是什么原因,小元和“呼”的一下从床上跳下来,气鼓鼓地说:“我要去告诉奶奶。”说完,扭身就走出了房间。
恰巧看见这一幕的朱干干顿时慌了神,她担心万奶妈会被老太太责骂。朱干干负责带兆和,在张家工作多年,她清楚元和是老祖母的掌上明珠,是碰不得的。万奶妈却淡淡地笑着,低声对朱干干说:“你放心,她不会去告状的。”朱干干瞧着万奶妈从容淡定的神情,将信将疑地悄悄走到门口,伸长脖子朝楼上瞧。果然,元和只是气呼呼地坐在楼梯转角处,并没有真的上楼告状。
生长在富裕家庭的小元和自然是很“富有”的。她拥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新式玩具,其中有一列神奇的小火车是她最喜欢的。几节不同弧度的轨道拼装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椭圆形轨道。万奶妈给小火车上足发条后,将小火车放在椭圆形的轨道上,“哧”的一声响,小火车便沿着轨道一圈又一圈飞快地行驶起来。小元和目不转睛地盯着不停绕圈圈的小火车,高兴得拍着手又叫又跳。
还有一只漂亮的洋铁蝴蝶,也是元和非常喜欢的。蝴蝶的背脊上有一根长长的杆儿,抓住长杆儿向前推动,蝴蝶那对彩色翅膀就一张一合地扇动着,一副跃跃欲飞的样子,同时发出“嗒嗒嗒”的响声。小元和常常兴奋地推着铁蝴蝶一路跑一路笑,快活极了。
为了给这些玩具建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家,心灵手巧的万奶妈找来了一个火油桶,改造成一个既好看又实用的玩具箱。她把元和所有的玩具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里面,并要求元和玩过后要照原样重新收到箱子里,这样就不会因为乱放而丢失。
元和七岁那年,万奶妈因家中有事,不得不回合肥。却没想到。这一去竟是永别。回家乡后不久,万奶妈不小心染了急症,抢救不及时,撒手而去。
突然失去了最熟悉、最依赖的奶妈,小元和有些焦躁不安。老祖母不放心自己这个宝贝孙女,就让元和搬到楼上自己的房间,由跟随自己多年的陈干干照顾。陈干干在老祖母身边伺候了许多年,负责打点老祖母的饮食起居。老祖母一般不与其他人共进早餐,而是自己在楼上的厢房吃,由有一手好厨艺的陈干干准备。元和搬过来后,也跟着老祖母一起开小灶,这种“特权”让几个妹妹羡慕得不得了。
允和的奶妈和干干
也许是为了弥补初临人世的安静吧,小允和那细若游丝的哭声唱响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半夜惊醒了闭着眼哭,早晨天还没亮一睁眼就哭,白天无缘无故说哭就哭。日子久了,大家不再同情这个泪珠不断的小人儿,反而有点害怕这个瘦弱多病、整天眼泪汪汪的小家伙,只有允和的奶妈和家里的厨子例外。奶妈很是宠爱小允和,无论她怎么哭闹,始终将她当作自己怀中的宝。而厨师之所以喜欢这个难缠的小家伙,是因为他每天要早早起床为全家人准备饭菜,有允和这个免费的小闹钟叫他起床,他自然对允和“情有独钟”了。P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