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中得心量,无往不胜
拥有无尽的财富,不如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这样不愁没有财富;拥有高深的智慧,不如拥有纯洁的善心,这样不愁解决不了问题。
学者问禅师:“你常教人慈悲为怀,慈悲有什么用呢?”
禅师答道:“慈悲能给你无边的力量。”
学者又问:“我怎么才能感受到这种无边的力量呢?”
禅师道:“慈悲能助人,福报围绕着你;慈悲能润心,嗔怒的火气就灭了;慈悲能护卫,贪欲杂念进不来;慈悲能宽慰,痴心的执念能放下。”
慈悲远比怜悯还要伟大和高贵,因为慈悲的力量没有边界。如果我们的动机是慈悲,那么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他人的利益。在对抗最强大的敌人(烦恼和困惑)的战争中,再没有比慈悲更好的盟友了。
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他能获得的能量就有多大。
禅师曾说:“慈悲是一种高尚的心态,是一种智慧的表现。”然而,在人世间对物质利益与名誉的追求之中,根本无法去理解和体会慈悲的真正的内涵。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能改变自私自利的后天形成的观念,就无法做到慈悲待人。
慈悲的心可以沟通无限的能量;慈悲的行为可以引发无限的能量;慈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
一个人如果慈悲心常在,那他的心量也能像宇宙一样博大,他就会拥有无坚不摧的巨大能量;一个人修炼到真正放下生死的时候,心中怀着的是永恒的慈悲。
人世间的以恶治恶,无法起到根除邪恶的效果;当一个人能用他的慈悲心去感化敌人的时候,那种能量是比刀剑更强有力的武器。
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们的讽刺与挖苦,以包容对待他人的误解与过失,不急不躁,忍辱不辩,对众生之苦充满恻隐与怜悯之念,淡然而无畏,慈悲而祥和,那就是觉者永恒的心态。
慈悲待人并不需要过多的话语,微微一笑就能把慈悲的善念传达给他人。慈悲是一种真实的能量,它能融化人们内心的冰雪。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隔阂,无论人们如何用人的办法努力去消除,都不会得到彻底的解决,这是因为人的办法缺乏能量。
但是慈悲的力量却能化解一切冤结,使人世间的一切因果回到善解。慈悲之光胜过千言万语,它能使心灵之间的怨恨与间隔顿时消失于无形。
所谓对人慈悲,并非允许别人对我们或其他人使用暴力,而是要我们做出有智慧的决定。激起慈悲心的有效方法,就是把别人想成完全跟你一样。把心完全打开,去感受无常强大的威力,就能生起无所不包和不惧的慈悲心。
慈悲是最好的护卫,它也是一切治疗的源头。若我们能好好把握,日常生活就有许多开放我们心胸的机会。看看世界上无穷的苦难,不要浪费它所引起的爱与悲伤。
爱有两种:迷恋与慈悲。迷恋的对立面是憎恨,多数人就陷在这个循环里。慈悲的背面是宽容,一个佛是慈悲的,但他更是宽容的。遵循自然起伏变化规律,合拍自然生存节奏,顺遂缘分而安乐,你才能寻求到属于自己生活的真正幸福快乐。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看破不如看开。红尘繁复,看破世间种种的七窍玲珑心又有多少呢?一颗慈悲的心,才可以让生命如虎添翼,抽干一切浮躁在心中的恶水,注入一股清新的泉流,还一个清静的灵魂,容江海之天下。
当慈悲心涌现的那一刹那,不要将它扫到一边。不要耸耸肩,然后当作什么都没有看到,而是要有作为,因为慈悲让你有能力去展现慈悲的力量。要保持敏感,运用那一闪而过的慈悲,集中注意力,进入内心深处,观想它、发展它、强化它、深化它。
当有人正在受苦,而却不知如何帮助他时,要勇敢地把自己放在他的位置去想,想象我们正遭受同样的痛苦,而要怎么度过。
当我们以慈悲心与智慧装备自己时,所要对抗的不是别人,正是内心想要侵略、掌控与剥削别人的倾向。一旦戒行清净,对他人就会有一种诚实和慈悲的感觉。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