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慈溪名人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由童银舫主编的《慈溪名人故事》分为三类:

一类是历史故事。这类故事一般都以史料为依据,或加以梳理、剪裁,或加以系统化、通俗化。如《董孝子与慈溪》、《一代文人高士奇》、《“民国船王”虞洽卿》。

另一类是民间故事。这类故事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具有生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可以表达人民大众的意志,反映普通老百姓的情感和愿望。本书大部分的篇章都属此类。

还有一类是创作故事。这是当代作家根据时代背景和人物个性进行的艺术加工。此类故事情节复杂、形象丰满,可读性较强,如《洋场斗智》。

内容推荐

由童银舫主编的《慈溪名人故事》收录了慈溪现境的名人故事,分为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和创作故事三类,共选编了从东汉到现代的25位慈溪名人的故事约80篇,展示名人富有传奇性的事迹。其中有严光、董黯、虞世南、黄震、虞洽卿等再中国历史上留下足迹和印痕的人物,他们的故事饱含丰富的人生哲理,有很好的启示和教化意义。

目录

序 余秋雨

前言 童银舫

[东汉·严光] 严子陵的传说

 试妻闯祸

 隐落陈山

[东汉·董黯] 董孝子与慈溪

[唐代·虞世南] 虞世南缘结唐太宗

[南宋·黄震] 黄震的传说

 巧对绝联

[明代·孙燧] 忠烈公

 孙燧与王阳明

[明代-徐爱] 横山的来历

[明代·杜文明] 父子抗倭

[明代·孙如游] 孙阁老巧治道台

[明代·孙如法] 孙如法其人其事

 孙鬼头的传说

[明代·孙嘉绩] 孙嘉绩抗清史略

[明代·沈宸荃] 沈宸荃抗清逸事

[清代·高士奇] 一代文人高士奇

 高士奇平地起官

[清代·沈贞] 胜山抗英

[近代·马宗汉] 辛亥革命先烈马宗汉

[近代·吴锦堂] 爱国侨商吴锦堂

 吴锦堂的故事

[现代·杨贤江] 杨贤江的一生

 杨贤江轶事

[现代·费德昭] 人民英雄费德昭

 费德昭的传说

[现代·胡杏芬] 邓颖超与胡杏芬

[现代·虞洽卿] “民国船王”虞洽卿

 洋场斗智

 虞洽卿的传说

[现代·陈之佛] 一代画师——陈之佛l

 艺术大师陈之佛的故事

[现代·张静庐] 出版家张静庐轶事

[现代·林汉达] 林汉达勤工俭学的故事

 林汉达的青少年时代

 教育家林汉达轶事

[现代·包容] 农学家包伯度的故事

[现代·陈登原] 历史学家陈登原轶事

[现代·吴耕民] 园艺学家吴耕民二三事

后记

重版后记

试读章节

严子陵的传说

流经石堰的那段东横河上,长虹般飞架着一座单孔石拱桥,名叫安山桥。安山桥桥东一箭之遥,崛起一座挺拔突兀、犹如被巨斧平削去顶尖的大山。它,就是陈山。

其实,安山桥的正名应该是“客星桥”。在它那斑驳走色的桥栏石上,至今还认得出镌刻着的“客星古渡”四个字。就连桥畔的陈山,也该称作“客星山”哩。

为啥又是“客星桥”,又是“客星山”呢?只因为这里流传着一个“客星”的历史故事。

西汉末年,我们这座形态奇伟的陈山下,出了个很有名望的人物。他,姓严,名光,字子陵。这位严子陵先生年轻时,曾去外地投师求学,和南阳人刘秀结识,两人成了很要好的同学。

后来,王莽篡位,政治败坏,天灾加上人祸,弄得民不聊生。于是爆发了赤眉、绿林等农民大起义。严子陵见天下纷乱,便回乡隐居不出。刘秀却凭着他的雄才大略,逐渐接收了起义军的胜利果实,最后做了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

治理天下,急需人才。光武帝立即想起了那位满腹经纶的好友严子陵,就派使者前来聘请他出山襄助。严子陵只得应诏进京,来得洛阳。光武帝优礼有加,殷勤接待,少不得设宴接风,像当年切磋学问那样,在席间探讨安邦安国的大计。

夜深了,光武帝便和严子陵在御榻上抵足而眠。严子陵因为鞍马劳倦,不一会儿便沉沉入睡,竟把脚搁在光武帝的肚皮上。光武帝不忍惊破老朋友的酣梦,让他搁了好多辰光。

次日天未大亮,值班的钦天监官员慌慌张张地传进话来,说有大事启奏万岁爷。御榻上,严子陵高卧未起,光武帝却被内侍的脚步声响惊醒,轻手轻脚地起了床,来到便殿,问有何事禀奏。

钦天监官员道:“小臣昨夜仰观星象,三更时分,看到有颗客星冲犯帝座,形势危急十分,故不待天明,冒昧闯宫面奏。”

光武帝听后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没事儿,没事儿,寡人不是好好坐在这里么?昨夜和好朋友严子陵先生同床而卧,三更时分,并无他事,只不过是他的大脚搁在寡人肚皮上罢了。”那位饱受一场虚惊的官员听后,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传说虽然荒诞,但严子陵这个“客星”,却因此出了名声。

再说光武帝非常赏识严子陵的人品才学,破格任命他为谏议大夫。这样的厚禄高官,别人都求之不得,然而严子陵却喜欢过自由自在的平民生活,对官场那套礼仪应酬很觉庸俗难堪,坚决推辞,不肯就职。最后逃出洛阳,返回老家隐居起采。

这年隆冬的一天,瑞雪纷飞,大地素裹银装。严子陵久静思动,冒雪出门访友。归来时,渡河上岸,猛回头瞥见远处有五匹-5,直往渡口疾驰而来,那第二匹马上骑坐的官员,正是前番来访他的使者。眼看自己两条腿跑不过追赶上来的四条腿,于是他心生一计,赶快把脚上的麻鞋倒过来穿好,踏着遍地的碎琼乱玉,来到陈山边,拐过山嘴,向着山顶迤逦而去。

这一行人果然是来找他的。原来光武帝仍然想念严子陵不止,再次派人前来聘他进京辅政。他们已经去过他家,扑了空,现在正循着雪地上的脚印四处查访找寻。

不一会儿,使者们来到河边,问摆渡老汉有没有看见一位先生模样的人。他们得知严子陵刚过去不久,便迅速摆渡过去,紧追前面那个在狂风大雪中踽踽独行的背影。追到陈山边,影影绰绰的人影忽地不见,低头细看,雪地上只有一串十分清晰的脚印,却是从山上下来的,就是不曾有上去的。使者们十分纳闷,莫非这位先生会遁土?还是插翅飞啦?只好嘴里连呼“怪事怪事”,到别地方去寻找了。

为了躲避朝廷的纠缠,后来,严子陵带着家人辗转迁徙,来到桐庐县富春山上。在这里,他和家人一起耕田种地,过着自食其力的清贫生活,农闲时设帐讲学,著书立说。今天,富春江边还有子陵濑、子陵钓台等遗迹哩。

严子陵先生这种不为权势所屈、弃富贵如敝履的气概,一直受到后人的广泛赞扬。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在出任严州(桐庐县属严州府治下)太守时,特意建造了祀奉他的祠堂,并写下了传诵一时的著名文章《严先生祠堂记》,以表达对这位前贤高尚道德和杰出风范的仰慕。这篇文章的结尾四句是雄浑深沉的颂歌;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为了纪念这位严子陵先生,乡亲们便把陈山称作“客星山”,并在他倒穿麻鞋上岸的渡口建造了一座高大的“客星桥”。过去,安山桥周围这一带地方叫做“高风乡”,可能也是出于对这位古贤的高风亮节无限的企慕之情吧。

胡洪军搜集整理

P2-5

序言

余秋雨

慈溪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童银舫先生主编的《慈溪名人故事》一书出版问世,我谨以这篇短序表示祝贺。

慈溪是我的家乡,地处杭州湾之南岸,浙江东北部,典型的海滨沃土、江南水乡,又富有文化传统,历来出过不少名人。近年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重新产生了文化自觉,力图找回历史上的健全根脉。这本书的出版,是这种努力的一个部分。

童银舫先生长年固守乡里,以搜集古今乡贤的资料为己任,并写了大量研究文章,日积月累,所藏所撰,已蔚成气候。平日他经常给我来信,告诉我他对拙著收集的近况,连盗版都一本不肯漏过。事实一再证明,他在乡下收集之全,竟远远超过身处大城市的我本人。因此,不能不一再让我感动。我想,远离家乡的其他游子,一定也有与我类似的感受。

山水默默,桑梓无语。但是如果拥有了童银舫先生这样的人,不必多,哪怕是一个,家乡也会立即变得丰厚多情起来。这对同代人是如此,对异代人也是如此。《慈溪名人故事》收录的是己故之人,因此也可以说是先辈,先辈之灵若在九天之上看见家乡的热心人,也一定会欣喜莫名。这批家乡的热心人,除了童银舫先生之外,还包括本书各篇的整理者,以及促成本书出版的各位家乡朋友。

对童银舫先生和其他家乡朋友的多年努力,我想用这样一句话来褒扬:是你们,让家乡更成其为家乡。

是为序。

2002年3月于上海

后记

重版后记

《慈溪名人故事》初版于2002年3月,当时印了2000册,受到读者的欢迎,当年即告罄。据说在本市的书店里,排上了本土作品的销售榜之首,并获得2001—2002年宁波市优秀民间文艺作品创作银奖。

在以后的十多年间,慈溪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先后编辑出版了《孙鬼头一一历史与传说》《慈溪爱国民间故事选》《慈溪民间歌谣集》《慈溪民间故事集》等民间文学作品集,今年还将出版《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慈溪卷》。这些成果的取得,是上级民协和慈溪市委宣传部、慈溪市文联的指导、支持和全体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本书的再版,除了个别文字的修订之外,基本保持原貌。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童银舫

2015年3月18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