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里都明白战争即将发生,可是没有人知道它究竟具体何时开始,如何发生。从孩提时代开始,我们就从一战老兵那听说欧洲政坛的混乱,世界其他地方的问题也尚未解决,大国之间的战争还会卷土重来。希特勒是欧洲事务讨论的焦点。20世纪30年代,西方世界看着日本的大肆侵略,内心充满惊恐与惊愕。可是这时候的美国,主要的兴趣显然还在欧洲。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此时美国参与战争变成一个何时加入而非是否参加的问题。美国国土上的近乎每一个人都目睹了希特勒统领的军队,按照既定计划精确无误地横扫西欧的战争场景。不列颠之战使得美国参战的时间更近一步。温斯顿·丘吉尔的发言激动人心,听来似乎吹响了战争的号角,他说:“我们将在沙滩上战斗……我们将在大地上战斗。”当他描述英格兰皇家空军在极其不利条件下取得的重大胜利时,他讲道:“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为这么多的人做出过这么大的贡献。”为了自由而战的迫切愿望感召着人们,参加空战的梦想深深根植在无数年轻美国人的内心中。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珍珠港的空袭震惊了所有人,让战争成为事实。——战争!——终于来了!现在,潜在的美军力量终于可以完全投入于争取自由的抗争中。那个本该安静怡人的星期天不复存在,振奋人心的无线电广播通告响彻整个美国。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处于学龄或年纪更大的每一个人仍清晰记得首次通告时,他们所在的位置。次日,当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告知国会1941年12月7日是“充满耻辱的一天”的时候,整个世界似乎陷入了安静。不出预料,国会投票通过了参战决议。这是一场对轴心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的伟大战争。
现在怎么做?参军!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成年人,你已经等待了许久。现在行动吧!但不该是加入步兵部队,也不是加入炮兵部队,美国陆军航空队才是你该去服役的地方。这里你可以驾驶P-38战斗机、P-41战斗机,还有那些体积庞大、外观优雅的B-17轰炸机。是的,就是它了——陆军航空队!此外,在陆军航空队还能获得更多钱:飞行津贴。一个二等兵每月薪资是30美元,但你如果是军校学员,每月可以拿到50美元(以后会升到75美元),然后你就成了军官——他们确实会为你的驾机飞行支付薪酬!诀窍是你主动提出,而不要等到他们来征你入伍。
这样的故事,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讲法。
好的,你做到了!在感性的道别过后,你与其他500个军校学员上了火车,一起踏上了通往加利福尼亚州圣安娜城的漫长旅程。在那里,建筑队正在热火朝天地摧毁柑橘林,建造陆军航空队训练中心。那是1942年2月,只有几百个学员来到了这里——练兵场尚是一堆烂泥——但每天都会有一趟火车抵达。在7月1日42-14班离开这里之前,将有50,000名年轻人在此行军,巡逻,练习射击;行军,敬礼;完成20英里(1英里=1。0693公里)远足,参加心理测试;行军,大笑,写信回家;行军,行军。
见到新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爱好、他们的工作以及他们的故乡,这些都令人兴奋。我们都记得,这时的美国才刚刚摆脱大萧条的阴影,赚钱多的人极少。有一次开会,我们在营房欢迎新到的学员。首先是向所有营房的兄弟们介绍自己,说说自己的故乡和成为学员前是做什么的。一个人被问到参军前的工作。“我曾经在伊利诺伊州斯科基捡垃圾。”这是他的回答。“是这样吗?”他被问道。“你通过捡垃圾赚了多少钱呢?”“20美元一周,还有我需要的所有食物!”就是这样,笑声、玩笑、严肃的工作,伴随这些我们逐渐成为战士——行军、阅兵、检阅、训练——这就是在一个全然陌生的新世界里一种全然陌生的新生活方式。
分配的时间到了。最终,我们终于明白虽然我们人数众多,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有机会驾驶P-38战斗机的。陆战航空队还有其他事情可做,比方说领航、学会借助精准无比的诺顿轰炸瞄准器投弹射击、操作无线电设备这些重要事宜,都来自那只可爱的大鸟——“空中堡垒”B-17轰炸机。
因为讲述的是有关第95轰炸机大队的故事,很不幸,实际上很多内容都无法囊括在内。战争故事读者爱看爱听,飞行员也爱讲(有的人说这样的故事历久弥新,有如好酒越陈越香)。可是故事发生于40多年前,一个人要能记得住故事中的那许许多多善良、幽默、奉献的人,必定是记忆深刻的故事。人们无法得知的人,同样将受到众人爱戴,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第95轰炸机大队的成功就是一部关于许许多多的人众志成城、共同合作的故事。他们是不同领域的专家,将不同方面的努力汇聚到一起,为的是共同实现终极目标:将待命的机组人员送上待命的飞机,按计划驾机飞行完成任务。所有的人——无论是驾机飞行的人还是使顺利飞行成为可能的人——都学会互相爱护尊重对方,并将在他们有生之年将此继续下去。
在大部分战争题材故事中,战斗中驾机飞行的人获得了最多的版面、关注和喝彩;而地面上的那些工作人员,那些为确保人机顺利飞行处理过数百万个细节的人们,值得更多的赞誉。我们飞行的时间越长,就越感激那些让我们能保全性命和在高空飞行成为可能的人。第95大队是一个骄傲的团体,完完全全地骄傲于自己的卓越不凡,每一个人都为自己对胜利做出的贡献而自豪。
我们从地处华盛顿州斯波坎市和华盛顿州埃夫拉塔的盖革机场开始,逐步描绘着蓝图,从中可以看到我们令人不可思议的“勇气”,完美完成所有困难工作的“荣耀”,以及为我们深爱的国家和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自由而战取得的“胜利”。
P6-8
篇幅虽小,却承载的了人类所有的情感……害怕与恐惧、幽默与欢乐,并行不悖,贯穿始终……你将爱不释手。
——《剑桥晚报》
一部杰出的作品,蕴含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与宝贵的历史记载。本书聚焦第95重型轰炸机大队——美国第一支在白天空袭柏林的作战部队,并获得过三次总统杰出集体嘉奖奖章,讲述他们英勇的传奇。
——《第八航空队军报》
书中故事生动具体,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激烈的空中打击、严重的坠毁事故、惊心动魄的逃亡经历以及终生难忘的友情。传奇的第95重型轰炸机大队的战士们,身处世界大战的洪流,用自己的勇气改写了历史的进程。
——美国航空历史协会
1 第95轰炸机大队
2 柏林——“大B”
3 战争!早期生活
4 飞向欧洲
5 奥尔肯伯里的灾难
6 纪念基尔
7 在那里
8 被击落
9 罗伯特·本德尔的故事
10 值得缅怀的一天
11 逃生之路
12 被出卖
13 绅士歌手们的外出狂欢
14 雷根斯堡往返任务
15 短文轶事(一)
16 “冷面”的轻松一刻
17 高空大气污染
18 你们的战争结束了
19 让它们飞
20 办公室一日
21 预兆
22 “轻骑队之战歌”
23 前往明斯特的单程票
24 地下组织的附言
25 致有关人员
26 地勤人员之见闻(一)
27 时光静止的那一天
28 直面灾难
29 美好的慰问者
30 多纳圈盛宴
31 给妈妈的信
32 克雷姆斯事故——赢取紫心勋章之路
33 漫漫回家路
34 黑尔戈兰岛事故
35 一天的所有工作
36 好久不见
37 观察报告
38 发生在不伦瑞克的故事
39 事情就是这样
40 回忆霍勒姆机场(1943—1945)
41 “情况正常”轰炸机
42 为吃早餐而来的人
43 “大B”:1944年3月4日
44 柏林:1944年3月6日
45 基地通信
46 短文轶事(二)
47 我们是战斗集体
48 重大的一天
49 一个地勤组长的战争
50 柏林:1944年4月29日
51 与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合作的“探路者”夜间空袭
52 诺曼底登陆日的后一日
53 给第95轰炸机大队装上轮子的人
54 从英格兰到苏联的第一次往返任务
55 地勤人员之见闻(二)
56 在盟军的炮火中
57 三场可怕的行动
58 成就、损失与自豪
59 集束器、热气球、轰炸机与战斗机
60 轰炸瞄准器、自动驾驶仪及阿弗洛狄忒
61 重返波尔塔瓦:1944年8月7日
62 保罗·菲斯成为将军的那一天
63 一次短途旅程的短故事
64 短文轶事(三)
65 40年之后回忆战俘生活
66 “火球”的最后一次飞行
67 阿纳姆——飞越领空,参与战斗
68 欢迎参战!一位机组成员的首次任务
69 给妈妈的信(1944年)
70 约翰·布朗博格的故事
71 回忆霍勒姆机场
72 三个杰出的人
73 到访柏林
74 短文轶事(四)
75 对莫斯科的一次访问
76 航空军医
77 英勇到底
78 反思
79 献礼
80 “凯迪拉克行动”与“校队行动”
81 短文轶事(五)
82 命运捕手
83 在17B战俘营
84 天赐/大肚汉行动
85 地勤人员之见闻(三)
86 敌方之所见
87 一位东英格兰人之所见
88 追忆:1942年10月至1945年6月
89 嘉奖令与引文
90 再见了,英国!故乡,我回来了!
91 第95大队的回归
92 最后的使命
93 伯里克利的演说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曾经在战争中与之紧密相连,我不会主动要求写下有关强大的美军第八航空队的相关史实活动。
1943年10月,这是美国第八航空队人员伤亡惨重的一段时期,也是决定何时发动对施韦因富特所在地的轴承滚珠厂攻击的关键时期。英王乔治六世和首相丘吉尔十分关心美国人可以承受的重大损失数是多少,因为这些远远超过英格兰皇家空军可以接受的范围。随后,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指挥官、空军中将亚瑟·哈里斯(轰炸将军哈里斯)接受指示,执行美军总指挥官的命令,皇家空军考虑放弃白天轰炸的策略,改为夜晚发动轰炸。
当时我隶属于英格兰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是其空军中队指挥官中的一员,并达到了飞机航行操作要求。我与莱昂纳多·彻希、盖伊·吉布森一道,接受第八航空队的指挥,我们通过与英军轰炸政策有关的有效手段,让众多的美国轰炸机大队及轰炸机师逐渐放弃糟糕的白天行动的想法,并慢慢接受夜间进攻的提议。
我隶属于吉米·杜立德将军麾下,来到美军驻地后受到热烈欢迎,他们为我提供参观所有美军轰炸机大队的机会以及针对轰炸政策做报告的所有条件。报告特别强调逐渐上升的死伤人数,意图使他们逐步接受夜间攻击的提议。时值第八航空队死伤相对较多之际,我们原本的猜测是众轰炸机大队会欢迎这个提议。谁承想到,却出乎意料地遭到反对,尽管损失惨重,支持白天进攻的人却占绝大部分。
在美军攻击的尾声,我目睹了一辆辆的军车拉着伤员和死者以及残破的飞机回到英军基地的骇人景象。
47,000的死伤人数加上哈里斯方面的57,000人让我们不禁内心沉痛,同时我们也反思丘吉尔和埃克将军推行的全天候轰炸政策。尽管我对继续白天攻击的政策表示遗憾,但坦白讲,只要P-51远程“野马”战斗机和喷火战斗机能够为第八航空队护航,一起参与所有针对德国的行动,那么纳粹德国空军的空中反击将形同虚设,希特勒所统治的第三帝国终将被盟军的轰炸打击所粉碎。
我们一回想起共100,000多的死伤人数,这种沉重的代价就让我们难以承受。但是同时我们也得知,在我们1943年7月对汉堡市的联合打击过后,阿尔伯特·斯佩尔说过:“再出现6个汉堡市这样的情况,我们在战争中就玩完了。”但是那样的行动削弱了我们双方的轰炸实力,我们必须停止这种被其他战场“榨干”实力的行动了。
我们的搭档和战友——强大的第八航空队——可以为他们全天候的打击成就而自豪,而我们对他们的损失感同身受,为之哀悼。
作为第八航空队中唯一一个被授予3次总统杰出集体嘉奖奖章的轰炸机大队,第95轰炸机大队可以为其对盟军在欧洲的胜利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感到尤为自豪。
空军上校哈什·马哈迪
伊恩·霍金斯编著的这本《轰炸柏林(第95重型轰炸机大队亲历者回忆录)》是一部关于二战欧洲空战的真实故事书,由二战亲历者生动讲述。本书聚焦第95重型轰炸机大队——美国第一支在白天空袭柏林的作战部队,并获得过三次总统杰出集体嘉奖奖章,讲述他们英勇的传奇。书中故事生动具体,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激烈的空中打击、严重的坠毁事故、惊心动魄的逃亡经历以及终生难忘的友情。传奇的第95重型轰炸机大队的战士们,身处世界大战的洪流,用自己的勇气改写了历史的进程。
伊恩·霍金斯编著的这本《轰炸柏林(第95重型轰炸机大队亲历者回忆录)》力图站在公允的角度,讲述第95轰炸大队的故事,讲述相关历史的内容、时间及过程。
约50年前,年轻的美国公民突然被卷入世界战争的漩涡中,本书内容正是围绕着他们的经历而展开,讲述他们如何快速适应军旅生活,如何生存,如何奋战以及如何失去生命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