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草原上的小木屋/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推荐书单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美)罗兰·英格斯·怀德
出版社 西安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罗兰·英格斯·怀德著,雷清漪主编,温淑真译的《草原上的小木屋/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推荐书单》是一部非常质朴的作品,无论是无情的寒冰、劲吼的疾风、成群的蚊虫,还是湍急的水流、泥泞的黄土,在作者笔下都是那么美好而自然。

打开心灵,走上草原这种生活,在文明过度发达的今天,已然成了人们最为遥远的梦想。然而,罗兰一家人传递的勤劳、勇敢、顽强和智慧的精神却值得每一代人学习。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样具有深意的作品。

内容推荐

罗兰·英格斯·怀德著,雷清漪主编,温淑真译的《草原上的小木屋/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推荐书单》记录了在美国西部拓荒热潮中,罗兰从两岁开始,就跟着爸爸妈妈四处迁移,艰苦开拓的生活。他们走在迁徙的路上,沿途除了美景,更多的是危险。但是那些危险在温馨的基调下,都只像一片片树叶,纷纷落在地上,声音很轻。他们跋山涉水,却在每一段路上诗意地栖息。这是一个朴实的故事,字字质朴,却句句是诗。

目录

离开大森林

渡溪

在草原上过夜

草原上的一天

盖房子

不再赶路了

被狼群包围

坚固的门

新壁炉

小木屋大功告成

来了两个印第安人

挖井

母牛和小牛

印第安人的营区

热病

烟囱着火了

爸到镇上去

友善的奥萨格人

圣诞老公公的礼物

深夜里的尖叫声

印第安人聚会

草原大火

日夜不停地呐喊

印第安人走了

爸的决定

挥别大草原

试读章节

离开大森林

很久以前,当我们的爷爷奶奶还是个小孩子或小婴儿,甚至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玛莉、罗兰和小宝宝琳琳的爸爸妈妈,就带着她们离开威斯康星大森林中的小木屋了。他们驾着马车离开,让空空的小木屋孤独地留在林间的空地上,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曾见到这间小木屋了。

他们要到印第安人住的地方去。

爸说现在大森林里来了太多的人。罗兰常听到斧头砍树的重击声,那却不是爸的斧头声,她也常听到射击的响声,但那也不是爸的枪声。木屋旁的小路已经被人走成一条大路了。几乎每一天,罗兰和玛莉在玩的时候,都会惊讶地停下来,看着马车慢慢地、叽叽嘎嘎地沿着这条路走过去。

森林里有了这么多人,野兽就待不下去了。爸也是,他喜欢看着小梅花鹿和鹿妈妈从树荫之间好奇地望着他,也喜欢看懒惰的大胖熊在田里吃野草莓。

在冬日漫长的夜晚,罗兰听到爸对妈提起西部的大草原,爸说西部的土地很平坦,那里没有树,青草长得又高又密,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就好像生活在牧场一样不愁吃喝。那一片草原延伸到你看不到的远方,除了印第安人,没有其他人住在那儿。

冬天快要过完了,有一天爸对妈说:“既然你不反对,我决定要去西部看看。有人出价要买我们的小木屋,如果我们现在就卖,可以卖到最好的价钱。有了钱,我们就可以出发到一个新的地方。”

“噢,查尔斯,我们非得现在就走吗?”妈问他。天气还很冷,他们的小木屋里又暖和又舒服。

“如果我们今年要去,现在就得走。”爸说,“等到密西西比河的冰开始融化,我们可就过不去了。”

于是爸就卖了小木屋,也卖了母牛和小牛。他砍下山胡桃树的树枝,绑在马车上,再把这些树枝弯成半圆形,来做篷车的骨架,妈帮他把帆布撑开来,绑到骨架上去。

有一天清晨,天还没亮,妈轻轻地把玛莉和罗兰摇醒,在炉火和烛光下帮她们洗好脸,梳好头发,穿上暖和的衣服。在她们红色的法兰绒长内衣外,妈帮她们套上羊毛衬裙、羊毛连衣裙,又让她们穿上羊毛长袜,还有外套及连着外套的兔皮帽和红色的毛线手套。

除了床、桌子和椅子,小木屋里的东西几乎都搬上了篷车。不过有些东西他们不需要带,因为爸还可以做新的。

地面上还有一层薄薄的雪,空气很冷,四周寂静无声,天还是黑的。透过光秃秃的树枝,可以看见几颗寒星,不过东方已经渐渐发白。在灰暗的森林中,可以看见篷车上的灯笼,慢慢向他们靠近,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和堂弟堂妹们都来了。

玛莉和罗兰紧紧地抱着她们的布娃娃,什么话也不说。堂弟围在旁边看着她们,奶奶和几个婶婶抱着她们亲了又亲,和她们道别。

爸把他的枪挂在帆布篷架上面,这样他能很快地从座位上把枪拿到手,他把弹药袋和火药筒挂在枪下。然后,他还把小提琴盒仔细地放在枕头中间,以免一路颠簸,把小提琴震坏了。

叔叔帮爸把马匹套到马车上,叔叔婶婶要堂弟堂妹亲亲玛莉和罗兰,和她们说再见,堂弟堂妹都照做了。爸把玛莉和罗兰抱上了篷车,把她们放在篷车里的床铺上,接着!他扶妈爬上篷车前面的座位。然后奶奶走过来,把小宝宝琳琳交给妈抱好,爸也跳上车,坐在妈旁边,他们的牛头犬阿吉则在篷车下跑来跑去。

他们离开了小木屋,小木屋的窗户都拉上百叶窗扇,所以小木屋看不见他们离开的情景,它被围在竹篱笆里,静静地站在两棵橡树的后  面。夏天的时候,玛莉和罗兰常在这两棵橡树下玩耍。他们越走越远,最后连小木屋也看不见了。

爸告诉罗兰她们,等到西部以后,可以看到“帕普斯”。

“什么是帕普斯?”罗兰问爸。爸回答说:“帕普斯是一个小小的、红彤彤的印第安婴儿。”

他们的篷车在积雪的森林中走了一段很长的路,到达了百品镇。玛莉和罗兰来过这里一次,不过现在这个小镇看起来不太一样了,商店的门和所有房子的门都是关着的,树桩被雪盖着,没有小孩子在外面玩,在树桩之间堆着一堆堆的柴火。只有两三个穿着皮靴,戴着皮帽,穿着鲜艳呢格子外套的男人在路上走着。

妈和罗兰、玛莉在篷车里吃面包和糖蜜,他们的马也吃着挂在马头前袋子里的粮食。爸走进一家商店,用毛皮和老板交换他们在旅途上需要的东西。他们不能在镇上停留太久,他们要在当天通过一个湖面。

大湖的表面又平又光滑,一直延伸到灰色的天边,湖面上有马车的车轮走过的痕迹,这痕迹延伸得好远,远到你没办法看清它一直延伸到哪里,远到你什么也看不见。

爸把篷车驾到结冰的湖面上去,跟着以前的车轮痕迹走下去。马蹄走在冰上,发出单调的嗒嗒声,篷车车轮也叽叽嘎嘎地响。背后的小镇越来越小了,高高的商店也变成小小的一点。在篷车的四周,除了一片安静和空旷之外,什么都没有。(P1-3)

序言

曹文轩说:“儿童文学是培养高雅趣味与高贵品质的文学。”在美国,提起《草原上的小木屋》,几乎没有哪个儿童没有读过它。它是美国国家图书馆推荐的中小学生必读书,也是孩子们赞不绝口的童书之一,更是培养儿童高雅趣味与高贵品质最契合的文学作品。

一本好书,不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还能得到全世界读者的认可。《草原上的小木屋》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首先,它是美国历史上一部标志性的著作,展现了一首波澜壮阔的拓荒者史诗。1862年,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国会_颁布了《宅地法案》,拓荒者可以申请获得公有土地(放领地),从而开创了西部大开拓的壮阔时代。而书中的小主人公罗兰一家人,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带着梦想去西部的千千万万个拓荒者家庭的代表。

然而,这部作品之所以流传至今,并将继续流传下去的原因,并不单是它的光辉的历史背景,更多的是它对自然的崇敬,对劳动的热爱,对生活的尊重,对家庭凝聚力的展现……这些足以令人永远地热爱它,珍视它。

想如今,有人居住在舒适、奢华的家里,心却始终空虚、流浪,而罗兰一家人一直奔波在路上,却有如生活在温暖的家里,让人心安。

当时,他们只有一辆篷车,载着全家穿过冰湖、险滩、悬崖……他们的足迹从威斯康星州的大森林离开,经过明尼苏达州、艾奥瓦州、密苏里州,最后到达堪萨斯州大草原短暂定居。头几个月,他们每一天都在颠簸的篷车上度过,每顿吃的都是玉米饼加腌肉,但是妈妈善良、温柔,爸爸果敢、能干,一家人无时无刻不透露出温柔的爱。

如果说有房子的地方才能称之为家,那么罗兰一家人从始至终都没有一个像样的家。但是,深入文字,却又觉得他们的每一天都是在一个特别温馨的家里度过的。他们抵挡过狼群的袭击、遭遇过草原大火,他们受到过印第安人的骚扰恐吓,也挨过了热病的死亡威胁……然而,什么也没有打垮他们。整部书,好像应该是一部苦难史,理应充满抱怨、不安、悲惨,而事实恰恰就没有这些。因为罗兰拥有一对充满“魔力”的双亲,妈妈的笑容就能驱赶寒冷和黑暗,爸爸的琴声便能击败劳累与恐惧。

虽然处在蛮荒之地,但是罗兰一家人的举手投足无不充满了文明和仪式感。迁徙路上的一日三餐也是系上了餐巾开始的,孩子们穿着的衣服都是母亲用熨斗用心烫过的!物资匮乏的年代,圣诞节也是精心准备过的!作品所投射出来的美国人就像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评价的那样:“这真是一个既会开辟又分外讲究的民族,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家,路途的日子也非得精心、一丝不苟。他们是那么知道自己是一个人!知道自己的力量,也知道生命要诗意地安顿。结果我们就看见了,他们走过的路途,把威风树立了,又都是有精致的气息和布置,它们就成了后来的美国!”

这是一部非常质朴的作品,无论是无情的寒冰、劲吼的疾风、成群的蚊虫,还是湍急的水流、泥泞的黄土,在作者笔下都是那么美好而自然。我想每一个看完故事的人,都会想亲历一遍作者的经历,走进大自然,靠自己的双手去搭建一个小木屋,亲自缝一床松软的鸭绒被,亲自去采摘浆果,躺在夜晚的草地上,倾听风的声音。

写这本书的作者罗兰·英格斯·怀德,也是一位质朴的老奶奶,她从六十五岁才开始儿童文学创作,经过十余年,陆续完成“小木屋”系列小说。《草原上的小木屋》是其中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荣获过美国纽伯瑞文学奖银奖、首届怀德奖、波士顿号角儿童经典图书奖等多种奖项,畅销全球80多年,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出版,在世界各国还被翻拍成了同名的电影、电视、动画片等。此次,我们精心挑选了读者最喜爱的温淑真的译本,译文优美,富有情感。

打开心灵,走上草原这种生活,在文明过度发达的今天,已然成了人们最为遥远的梦想。然而,罗兰一家人传递的勤劳、勇敢、顽强和智慧的精神却值得每一代人学习。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样具有深意的作品。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2: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