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为英雄正名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赵锋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赵锋著的《为英雄正名》选取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刘胡兰、赵一曼、江姐等英雄人物、革命烈士,以及在中国革命和抗战的艰苦岁月中,毅然来到中国,并做出重大贡献的斯诺、白求恩、柯棣华等国际友人,以他们传统的英雄形象为蓝本,查阅大量的档案资料、亲历者口述、回忆录等一手材料,并借助国家博物馆对于这些英雄人物丰富的馆藏文物及图片资料,重新回忆和记录这些人物的人生历程、英雄事迹和卓著功勋。以物证史,以史树德。

内容推荐

赵锋著的《为英雄正名》讲述了:近代以来,在多灾多难的中国大地上,在任人宰割的百年屈辱中,无数仁人志士勇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牺牲……他们中有董存瑞、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有刘胡兰、江姐等英勇就义的英雄,有白求恩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有张思德、雷锋等“为人民服务”的英雄。他们牺牲的方式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意义归宿,即“为人民而死”。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英雄是民族的希望。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涌现了英雄,而不知爱戴和崇仰,是愚蠢的;向英雄泼脏水,调侃英雄,更是失道德、少良知的行为。守卫英雄,是每个正直公民的历史责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让我们为英雄正名,捍卫民族的历史,守望国家的未来!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抗美援朝四烈士

 血肉作干城——黄继光

 烈焰中永生——邱少云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孤胆英雄——杨根思

第二章 壮怀激烈,巾帼英雄

 伟大的妇女领袖——向警予

 抗联军中女英雄——赵一曼

 红岩上红梅开——江姐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

第三章 那些永不消逝的“老番号”

 狼牙山五壮士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

 刘老庄连

 八女投江

第四章 伟大的援华国际友人

 闪耀世界的“红星”——埃德加·斯诺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诺尔曼·白求恩

 大地的女儿——史沫特莱,

 人民军队的臂助——柯棣华,

第五章 一切为了人民

 人民永远的“螺丝钉”——雷锋

 时代英雄,爱民模范——欧阳海

 “为人民服务”——张思德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

后记

试读章节

只身堵枪眼

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反击战即将开始,上级决定由六连担任突击。参谋长张广生召开了六连全连大会。坑道里摆着一个大沙盘,沙盘中央是一个标高597.9的高地。这是一个被敌人占领了的战略要地,它的周围是标有“6”“5”“4”“0”等数字的小山包。在最后反击的0号阵地前,六连将士碰上了最难啃的硬茬子。敌人的三个地堡接连喷出火舌,密集的弹雨把六连死死地摁在了地上,抬不起头来。

张广生和万福来决定将剩余的九名战士编为三个爆破小组,对三个地堡实施强行爆破。

第一组冲上去,倒下了,第二组立即跟上,紧接着是第三组……很快,九名战士全部牺牲。攻击线距离地堡近在咫尺,却像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吞噬着一个又一个战士的生命。

万福来急眼了。他和指导员冯玉庆一起向张广生请战,准备亲自去实施爆破。就在此时,在他们身后隐蔽的黄继光爬了过来,坚决地说道:“参谋长,让我上吧!”六连通讯员肖登良和吴三羊也随之过来主动请战。参谋长沉思片刻,当即任命黄继光为六班班长,带领肖、吴二人去执行最后的爆破任务。三人在密不透风的枪林弹雨中,默契配合,交替掩护前进,机智勇敢地连续摧毁了敌人的几个火力点。然而,负责掩护的吴三羊不幸中弹牺牲,紧接着肖登良和黄继光二人也在扔完最后一颗手雷后,相继在敌人密集的弹雨中倒下了。

此时,人们都以为黄继光三人所担负的对最后一个地堡的爆破任务失败了,万福来、冯玉庆等人已经开始准备孤注一掷,自己上阵。忽然,在敌人的照明弹和爆炸火光的照耀之下,地堡旁伏在地上的一个身影忽然动了一下,继续向前蠕动爬行。

“那是黄继光,他还活着!”万福来激动地叫起来。

此时的黄继光手中已经没有手雷了,但他依然向着地堡坚决、缓慢地前进着。他爬到地堡一侧的射击死角,用力支起上身,侧转过来向坡下的战友们招了招手,张嘴似乎喊了什么。

没有人能听得到黄继光的喊声,但冯玉庆似乎一下子意识到了黄继光那个手势的含义,扭头向身后的张广生、万福来喊道:“快,黄继光要堵枪眼!”

话音未落,黄继光已将自己微微尚存的最后一丝气力,化作了气壮山河的壮举:他张开双臂,如大鹏展翅,扑向了那个正在喷射火舌的机枪枪眼,用并不宽阔的胸膛,严严实实地堵在了射击孔上。敌人机枪狂暴的射击声骤然变了调,闷闷地响了几声后便彻底哑了。万福来等人就在这一瞬间跳出掩体,几步冲到黄继光身旁,把所有的子弹都狂射进了地堡……

此时的黄继光趴在地堡上,两手还紧紧地抠着麻包。敌人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腹,血肉模糊,背肌被子弹打飞了,留下一个碗口大的窟窿。脊骨裸露出来,依然保持着挺立的姿势。

英雄不容抹黑

战争结束后,因上报材料过于简单,黄继光最初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1953年4月,志愿军总部决定,追记黄继光特等功一次,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时至今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获得过这一殊荣的只有杨根思和黄继光两人。

中朝两国战士在五圣山主峰背后一块高大的石壁上,刻下了黄继光的名字。如今,上甘岭战役留在阵地上唯一的有形纪念物就是黄继光烈士用胸膛堵过的地堡枪眼,在它的周围,则盛开着美丽的金达莱。

其后不久,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政令,将黄继光的故乡中江县石马乡改名为“继光乡”。

1953年至1963年的十年间,毛泽东主席曾多次接见黄继光的妈妈邓芳芝,还请邓芝芳到中南海自己家中做客,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意。邓芳芝后来写信给毛主席,“光儿光荣牺牲之后……大家亲切地喊我‘黄妈妈’。大家都说愿做我的儿女,请我到他们工厂、机关、学校、乡村去耍……”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祖国、为朝鲜人民捐躯的英雄,在今天,却不时被“黄继光堵枪眼真实性”的网络杂音所质疑。有些“说法”看上去好像还头头是道:子弹可以打穿人体,机枪可以把人体打碎、打飞,所以黄继光的事迹是不可能出现的,“黄继光堵枪眼之说是为鼓舞士气编造的”。’

对于这种抹杀甚至诋毁英雄事迹的说法,众多有识之士纷纷给予批驳和回击:黄继光堵枪眼的意义不在于挡住子弹,而是挡住地堡中敌人的视野和射界。即使子弹能够打穿黄继光的身体,也只能是“瞎打”。黄继光用自己的身体为战友赢得了冲锋的时间和空间。

而且,当年曾与黄继光并肩作战并目睹黄继光壮举的许多战友:黄继光的生死兄弟李继德、营参谋长张广生、连长万福来、指导员冯玉庆、一起炸地堡的肖登良等人,纷纷讲述当年战场上的真实经历,以此捍卫黄继光的英雄形象。

黄继光的战友肖登良在其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一共做过200多场讲述黄继光堵枪眼的报告。他的女儿肖冬梅说:“黄继光堵枪眼时,父亲离他只有十来米。父亲常说,我亲眼看见战友牺牲,英雄就是英雄,不允许任何人抹黑我的战友!”P11-13

序言

中华民族英雄辈出,特别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了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一大批革命烈士,还有无数的无名英雄。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恶搞、丑化甚至亵渎英雄的现象时有发生。类似“黄继光是摔倒了才堵枪眼的”“刘胡兰勇敢地站出来是因为乡亲们都后退了一步”“邱少云被火烧违背生理学常识”等,这类亵渎英雄的“段子”在网络上屡见不鲜,流传一时。

更有甚者,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我国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不时发出与主流价值观极不协调的声音。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丑化领袖,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抹黑崇高。其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企图诋毁我党的历史,“分化”“西化”我们的国家;企图让社会大众放弃思想和精神的最后防线、放弃我们曾经坚守的信仰和真理、放弃我们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从而陷入对自身的怀疑、失望、恐惧和自卑当中。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这是郁达夫当年在纪念鲁迅先生大会上讲过的话,至今读来依然振聋发聩。

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防线,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没有魂。我们绝不能容忍诋毁英雄的丑行愈演愈烈,绝不能让质疑英雄的情绪泛滥成灾。

因此,本书选取了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杨根思、向警予、赵一曼、江姐、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人物、革命烈士和在中国革命和抗战的艰苦岁月中,毅然来到中国并作出重大贡献的斯诺、白求恩、史沫特莱、柯棣华等国际友人,以及张思德式以身殉职的英雄和在和平年代舍己为人的雷锋、欧阳海、王杰,以他们的英雄形象为蓝本,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回忆录等,聆听亲历者口述,并借助国家博物馆对于这些英雄人物丰富的馆藏文物及图片资料,重新回忆和记录这些人物的人生历程、英雄事迹和卓著功勋。

以物证史,以史树德。重新树立和捍卫我们的英雄形象,消除坊间的流言蜚语,打击各方面敌对势力的险恶用心。让我们永远和英雄在一起,捍卫民族的历史,守望国家的未来!

后记

2015年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向中国抗战老兵和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的仪式上特别强调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

近代以来,在多灾多难的中国大地上,在任人宰割的百年屈辱中,无数仁人志士勇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牺牲……他们中有董存瑞、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有刘胡兰、江姐等英勇就义的英雄,有白求恩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有张思德、雷锋等“为人民服务”的英雄。他们牺牲的方式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意义归宿,即“为人民而死”。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英雄是民族的希望。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涌现了英雄,而不知爱戴和崇仰,是愚蠢的;向英雄泼脏水,调侃英雄,更是失道德、少良知的行为。守卫英雄,是每个正直公民的历史责任。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国家博物馆的文化工作者,宣传英雄,弘扬正义,责无旁贷。

于是有了这本小书。

从无数的英雄群体中选择有限的英雄人物来书写,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有些英雄人物,如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雷锋等,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直学习膜拜的榜样,但非常遗憾的是,如今在网络上及各种媒体上,对于这些英雄的诋毁、亵渎甚至侮辱之声时有发生,此起彼伏,有必要对这些不负责任甚至别有用心的言论予以回击;二是有些英雄如向警予、柯棣华、八女投江、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刘老庄八十二勇士等,他们的英雄事迹,很多都不为人所熟知,有必要广为宣传。

非常难得和庆幸的是,在国家博物馆中,保存有大量英雄人物的珍贵实物和图片影像,以及与英雄人物有关的当事人、亲历者、目击者的口述资料或回忆记录,这些文物、影像及第一手的档案资料,是见证英雄事迹、重塑英雄形象的最好物证,也最具说服力和可信度。于是,笔者将这些宝贵的资料整理一番,缀述成书,希望能尽一点绵薄之力,缅怀英雄;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英雄事迹,以虔敬之心去爱戴、崇尚英雄,传承精神,弘扬道德。

当然,由于本人的能力和智识所限,书中难免有纰漏和错误之处,随着工作学习的不断深入,笔者一定会努力去修正其中的不足。而且,如果有机会,笔者还会继续搜集更多英雄人物的有关文物和档案资料,不断完善和充实这本书。

最后,要特别感谢馆里和部门的领导及同事们,在我写作的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指导和帮助;还要感谢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的孙轶老师和她的团队,把这本弘扬正能量的小书做得如此严谨和精致!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共同为英雄、为民族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0: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