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过500个NGO组织指定心理辅导书!畅销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14国。
威廉·马丁著的《原谅就是力量》是一本探讨“原谅”这种 心理行为的实用工具书,指引读者如何做到“原谅”。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原谅得到自由、平静与内心的快乐。本书绝不试图说服你接受原谅是“应该的”,而是让你明白、体会原谅的好处,体会原谅所带来的轻松、舒心与活力后,摆脱过往伤痛,开创全新的人生。
极强的实践指导性。本书每章结尾处附有 “原谅小练习”“原谅分享包”等活动设计,独创“四段式原谅法”,让原谅变成切实可行又轻而易举的行动。
威廉·马丁著的《原谅就是力量》是一本关于“为何原谅”及“如何原谅”的自我疗愈指南。收录近五十篇短文,巨细无遗地阐释了关于“原谅”的心理行为状态。例如:为什么要原谅,不原谅的后果;原谅的好处、对象、技巧;如何克服原谅的阻碍等等。书中提出“与自己和解”“假原谅”“原谅的介入”等深刻概念,佐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展现出练达深厚的人生智慧。每一章结尾处附有“原谅小练习”“原谅分享包”等活动设计,方便读者在阅读轻松实践,走出原谅第一步,在肯定自我、理解他人中尽享美好的人生。
第2节 原谅是什么?
原谅就是选择快乐
我们所认为的“原谅的定义”也许不尽然正确。让我们先对原谅是什么而非什么有个清楚的概念,作为有效原谅的最佳起步。当然,原谅有诸多定义,在此先从一个简单的基本定义说起——原谅就是放下责罚人的渴望。
原谅是放下责罚自己以及责罚他人的渴望。原谅与和解并不同,和解是选择重新与某人建立关系,而原谅只是让自己摆脱想要责罚的念头,这种意义重大的自由会带来许多其他的自由。请先暂停手上的动作几分钟,想想你希望惩罚的某个人。留意当你冒出报复或处罚的想法时,身体有什么感觉。你会发现这些想法在身体内产生了紧张与负面感。这时候你会不会纳闷,这样一来,被处罚的人岂不是自己?不愿原谅的心态并非中性无害的,顶多只是暂时让心情处于麻木状态,最糟时极可能带来满布荆棘的负面感,显然不是一种快乐的状态。
不原谅将负担昂贵的机会成本
我们因为不原谅而付出高昂的代价——失去快乐。商场上讲究机会成本,也就是选择投资某件商品、而不选择另一种商品的代价。如果有了处罚的念头,就会连带产生昂贵的机会成本。只要我们处在这种状态,每一刻都会损失快乐与创意,失去享受人生,以及与身旁亲友和乐相处的机会。
坚持不原谅他人的状态会让我们落入悲惨的魔咒,因为不断埋怨、生气或讽刺,甚至摆出臭脸拒绝沟通,让别人不敢亲近我们。如果一直处于希望处罚别人的心态,即使不发一语、闷不吭声,仍然得付出机会成本,因为我们的表情、态度或姿态都会明显受到影响——而且都是负面的影响。
我们也会因为分心而无法活在当下,因为有一部分的注意力潜行于不愉快的事件中,并死命确保往后不会重蹈覆辙。然而,这种态度反倒会蒙蔽内心,导致旧事重演。如果我们注意到自己想处罚的渴望,以及为了保有和实现这种渴望而必须做的事,就会发现不愿原谅的心态是如何毁了我们的快乐与平静。只要我们内心抱有惩罚的念头,就会立刻因为这个念头所产生的紧张感而伤害到自己。如果紧紧抓住想让某人不快乐的欲念,我们自身也会失去真正快乐的机会。所以换句话说:原谅就是选择快乐。
己所欲而施干人
青少年时期,学校有一群凶悍分子蛇鼠一窝,我经常不确定自己是否要加入其中以得到保护,于是好几次隔着一小段距离观察他们。不久,我发现他们似乎并不快乐,因为,当他们没有对小圈圈之外的人找麻烦时,就在小圈圈内彼此找碴。于是我选择让自己快乐,而不是像他们一样;况且我很确定“凶悍”并不适合我。
当然,这种“凶悍分子”的姿态可能是为了掩饰不安感。电影或电视剧经常刻画出一个重点,那些靠暴力攻击过活的人,经常害怕受到暴力的攻击。这些案例显示,我们对别人有什么想法,就会成为我们所认为别人对我们的想法。真诚、开朗、大方、快乐的笑容很难在“凶悍分子”脸上出现——至少无法长久。尽管我们并非如此极端(希望如此),但这说明了一件事:我们都活在自己为别人营造出来的经验中。
如果处于不愿原谅的心态,怀抱愤怒、悲苦或恶毒的想法,最后受苦的就是自己。因为这些想法和感受都带有极度不悦的成分存在。感觉痛恨的人能快乐吗?心中充满酸涩的悲苦能快乐吗?如果一心想复仇,有可能真正得到快乐吗?根本不可能。复仇所带来的是病态的满足,而非真实的快乐。
“无法原谅”和“变得快乐”这两件事无法共存,因为就某层面来说,原谅正是放下痛苦的过程。
P12-14
你能像自己所期待的那样原谅他人吗?如果很难做到,本书内容正是为你量身打造。因为本书旨在使原谅变成切实可行又轻而易举的行动。
每个人都想得到自由、平静与内心的快乐,这些都是原谅可以带给你的礼物。不过,希望原谅并不等于实际上就能做到。本书提供了四个简单步骤供你运用,可以借此练习原谅的技巧。此外, 书中也设计了许多额外的妙招和练习,帮助你增加对原谅的理解,并改善原谅的技巧。
这是一本探讨“原谅”这种心理行为的实用性工具书,指引读者如何做到“原谅”。书中每节都附有若干“原谅小练习”,让读者可以从中体验该节所阐述的重点,并且学会如何原谅,摆脱过往的伤痛而得到自由,开创全新的人生。
这本书并非一味的说教,也绝不试图说服你接受原谅是“应该的”,而是让你明白、体会原谅的好处。当你体会到原谅所带来的轻松、舒心与活力后,自然会想做到更多。你无须透过某种宗教信仰的力量,或服膺某些哲学门派的真理,也能从本书的论述中获益。因为无论你所尊奉的是何种信仰,你都会发现,当你更娴熟于原谅,就更能实践“自己的”信仰。
本书的某些节可能让你觉得有些诧异。有许多节的内容是为了让你建立起某些态度,以及营造出某种内心的气氛,使原谅的动力能够由内而外旺盛滋长。它们中有许多是关于与自己和解、坦然接受自己等主题,让你有一种自发去原谅的感觉。
将原谅视为一股力量,或当作一种自我赋能的工具,乍听之下似乎不太寻常。不过,当你深入本书的见解,尤其是运用“四段式原谅法”做到原谅时,就会发现,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方法足以描述原谅是如何彻底且戏剧性地美化了我们的人生。
威廉·马丁创造了启迪人心的“原谅指南”,论点透彻、洞见深刻,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
──罗伯特·霍尔登 畅销书作者
这本书让我欲罢不能,原因很简单,它的内容贴近我自己的生命经验,我也在字里行间发现自己可以有所作为之处。
——陈毓文 台湾大学社工系教授
《原谅就是力量》一书对受伤、受害的心情描述得细腻贴切,分析原谅的利弊及阻碍原谅之因,教人调整心态,自加害人身上学习并从中获得智能,在自我鼓励中成长。
——林慧瑛 东吴大学心理系兼任副教授
原谅不会矮化你的地位和自尊,相反,它会彰显你强大的正能量。
——贵妇奈奈 台湾著名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