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发掘报告体例设计合理,资料发表全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长治市文物旅游局、屯留县文化局编著的《屯留后河(战国至西汉墓葬考古发掘报告)(精)》分为七章,第一章是关于屯留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的介绍。第二章介绍了工作背景、发掘经过及资料整理情况,第三至第六章是发掘报告的主体,编写者采用先分述再综述的方式对136座战国至西汉墓葬进行了介绍和研究。首先,按墓葬单位分别叙述,内容包括墓葬形制、葬式、葬具、随葬品位置及随葬器物分类描述等,从而保证了每个墓葬资料的完整性。然后,再根据墓葬的内容进行分类综述,内容包括墓葬方向、形制、葬式、葬具、随葬品位置、随葬器物分型、分式和墓葬的分期断代。两者结合,既完整地发表了每座墓葬的材料,又体现了报告编写者对于墓葬各方面的总体概括和研究认识,这种编排方式也便于引导读者根据不同的兴趣,自己去总结和发现更多的问题。最后,编写者在第七章中对墓地成因、文化因素分析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整体而言,发掘报告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翔实,符合目前发掘报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