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读章节 Trekking,关于徒步旅行 去尼泊尔旅行,如果不把自己扔上天空几次,固然会是一件很遗憾的事,但要是不去山野之地走走,只是待在海拔较低的城市里,那就无法领略到尼泊尔,乃至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真正魅力所在。 与令人几欲崩溃的城市环境相比,尼泊尔的山区更像是一个超凡脱俗的国度,那里既没有嘈杂的人群,也没有随处可见的垃圾,静谧的村庄、远处连绵的雪峰、来自不同国度身着各种奇装异服的徒步者就是它的全部。在国内我们总是说这个净土、那个净土,可身临其境之后不得不承认的是,没有哪片净土能与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区相提并论。 当然,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环保机构和人士不遗余力的努力。以我们前往的安纳布尔纳保护区为例,它建立的时间是1985年,那时的我还是个学龄前儿童。以我沿途实地观察的情况来看,作为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而言,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之好令人惊叹,无论是村落的小型水力发电机,还是保护区周边形成缓冲带的社区森林等措施,无一不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如今,安纳布尔纳保护区计划是由尼泊尔国内的国家信托自然保护基金(National Trust for Nature Conservation,NTNC)来进行管理。它是一个非政府组织,并获得了加拿大、英国、日本等东西方国家的技术和资金援助。在这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带动下,尼泊尔便成了世界上顶级的徒步旅行(Trekking)目的地。 对于Trekking(徒步旅行)的意义,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好比很多朋友一听说我要去尼泊尔徒步,就会不解地问一些令人很难回答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到山里面去吃苦? 由于不少媒体在宣传上将“徒步”的概念很不严谨地专业化,以至于有人一听到“徒步”二字,就会条件反射式地打退堂鼓,是因为他们单纯地将徒步想象为枯燥乏味地背着个沉重的大背包去走路,像是一种纯粹的吃苦自虐、花钱买罪受的行为。那么对于一些平时工作、生活本身就非常辛苦,希望借着难得的假期休闲放松的人而言,在对徒步旅行缺乏了解的情况下,自然是要退避三舍了。 但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实际上,“徒步”是个广义的概念,它包含了非常多的形式,根据时间跨度、行走距离、活动地点等多种因素的不同,我个人把它分成三个种类。 比较初级的徒步形式,我们一般称之为“健行(Hiking)”,例如,国内知名的背包客网站——磨房网,它的域名就叫做“你徒步吗(Do you hike)”。健行通常代表一些强度较低的户外行走活动,持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天,轻量负重或者不负重,行走的区域也都会有建设良好的设施以及后勤保障条件。 健行是一种老少咸宜、涵盖范围非常大的徒步形式,比如你吃完饭到外面去散个步、周末到公园去走一圈,又比如你去杭州西湖环湖步行游览,甚至去阿尔卑斯山麓走一圈,这些都可以称为健行。 徒步活动是一种民间开展的旅行方式,因此最高级别的徒步形式并没有定论或公论。我个人的观点应该是野外探险(Wild Adventure),指的是在完全或者接近没有后援的情况下,以自力负重所有装备和给养的方式,长距离徒步穿越一些气候条件多变、自然环境恶劣,且人迹罕至,足以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区域,需要参与者具备相当高的野外生存技能、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强大的身心素质。 较为典型的例子,比如中国新疆的狼塔河源峰C线,纵穿天山的夏特古道,西藏波密的墨脱线,川南滇北的木里、亚丁线,都可以勉强算是野外探险式的徒步。判断是否属于野外探险的标准有两个,第一看活动是否在无人区或者准无人区进行,第二就是是否有随行的车队、驼队、牦牛队这种后勤保障措施,只要不符合其中一项,就不能称之为野外探险。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Trekking,这个单词来自荷兰语,翻译过来就是徒步旅行,但这个词还有“长途跋涉”的意思,所以,可以将其看作一种开展难度介于健行和野外探险之间的徒步形式。 与健行相比,Trekking的持续时间和距离要长得多,并且需要应对完全天然的复杂地形、气候变化,对参与者的持续作战能力将形成一定的考验。而与极端艰险的野外探险相比,Trekking一般不会在无人区进行,这就意味着随时可以寻求支援和帮助,也基本不需要风餐露宿,生命基本不会受到威胁。 由此,我们可以对Trekking下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义,即持续3天以上,步行距离较长、海拔跨度较大,有一定量的负重,需要应对较为复杂多变的地形和天候,有后勤保障和辅助支援手段,且不以登上山顶为目的的徒步旅行。 有人或许会想,满足这一大堆条件的地方还真是不好找。确实,如果斤斤计较到要把这些条件全部严丝合缝地对上,那么可以说,世界范围内可能只有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区才是完全符合“徒步旅行”标准的目的地。 P66-68 书评(媒体评论) 读镜子的游记,每每会惊叹于他的博学。作为一个旅行者,他不仅仅是看风景,不仅仅是体验人文风俗,他还会对目的地的地理、历史作深入的了解和解读。读这样的游记,我们的收获也不仅仅是美景和美食,还有文化,还有更多的思考。 ——虞敏华 这是需要正襟危坐来阅读的一本游记,又或者不能算作游记,因为严谨得几近科普读物。长久以来,他是我在路上见到为数不多真正胸怀悲悯和敬畏去行走的人。他每次都结伴,但每每读他的游记却又从字里行间捕捉到关于孤独的气息。犹记上个月与友人齐聚一堂,聊兴与夜色并浓,至子时方散,与他就此别过,看他消瘦的身影消失在魔都潋滟霓虹中,恍若一座绝美之地的静默孤岛,兀自发出熠熠的光,而下一秒已不知所向。 ——Joanne 这不仅是一篇游记,也不仅是一篇攻略,更是一种负责任的旅行。 ——队友小K 后记 关于本书的内容,我曾专门结合途中的航拍经历,详细介绍了喜马拉雅山脉各方面的情况,并对各个独立山峰的名称和海拔在照片上进行标注,以及对整条喜马拉雅山脉进行抽丝剥茧般的详细分析。为此,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研究、核对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在国外,有很多山岳发烧友去做这些事,并把研究的成果无偿分享,可在国内还没有先例。中国是一个山岳大国,喜马拉雅山脉的北坡均在我国西藏境内,是上天赐予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可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国人对其知之甚少,我个人在颇觉惋惜之余,这也是促使我去做这项义务工作的动力。 山岳文化目前虽然是小众文化,可感兴趣的人却并不在少数,很多时候只不过是缺少深入了解的途径或者平台。这部分内容发表在我个人博客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了解一下。 我写这篇尼泊尔游记的初衷,是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我的文字,去了解喜马拉雅山脉,了解徒步旅行的意义,它不同于“征服”或者“走遍”这些带有强烈个人色彩和占有欲望的概念,而更趋向于体验和理解。 我认为,通过徒步旅行能有助于我们更为理性地看待如今略显浮躁的旅行环境,能用更平和的眼光看待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既正视存在的问题,又能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才是真正的坚强,才是我们这些小人物能为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尽的微薄之力。 行文至此,我的安纳布尔纳大本营徒步旅行算是正式结束了,我又能腾出精力,着眼于下一次的旅行。我有一个宏大的梦想,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喜马拉雅山脉的专家,在有生之年,能徒步去到所有14座8000米级山峰的登山大本营,或者在山脚下仰望它们一眼,然后把旅途中的经历与见闻和喜马拉雅山脉这个同样属于中国的宝贵财富带回家,撰写成文与大家分享。 毫无疑问,如果我真要将这个计划付诸实践,肯定要面对难以想象的困难。尚且不论高额的旅行费用,除了已经完成的安纳布尔纳大本营徒步,要去其他任何一座8000米级山峰的大本营,需要的时间至少都在半个月以上,而且这些大本营的海拔均不低于4500米——时间、财力、身体状况,无一不是严峻的考验。 不过,即便注定了在这个领域我要孤军奋战,我都会为了完成这个梦想而继续行走下去。就像我每次离开高原,都坚信着某一天一定会再回去;就像我一点都不会怀疑,自己在不远的将来会再去喜马拉雅山区徒步。 人的一生很短暂,时间、精力、资源基本是一个定量,但只有按照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愿去行动、去运用这些定量的时候,人活着才是有价值的。 世上很多事就怕“坚持”二字,或许相比于事情的结果本身而言,对于梦想的永不放弃才是更重要的。因此这篇游记既是一种抛砖引玉式的尝试,也是我朝着这个梦想前进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由于本书的文字写作、数据整理、图片处理以及信息校对等工作繁重,加上有限的业余时间和个人能力所限,仓促之下难免有所错漏,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在此,我必须特别感谢广东旅游出版社,若没有你们提供给我这样展示自己的舞台,那么以上这些想法再美好,也仅仅是空中楼阁。 我也要感谢一直在身边给予我关心、支持的亲友,以及本文中提到的所有在旅行中遇见的朋友。我相信世间的一切皆因果,也相信迄今为止我生命中相知相识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本书得以写成的必要条件。无论少了你们中的任何一环,我都无法走到今天这一步。 最后,向所有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读完本书的读者,鞠躬致谢。 镜之形而 于上海 目录 自序 Chapter 1 众神的大地 我与山峰的缘分,始于19岁那年 先找信仰,再寻未来 带着敬畏之心上路 飞越喜马拉雅 观光飞行航拍指南 Chapter 2 另一个世界,加德满都 成功的执念 动荡的城市 信仰的背面 加德满都自由行指南 Chapter 3 博卡拉,在神的怀抱里 与天堂最接近的地方 昔日皇家领地萨朗科 背夫是门技术活 博卡拉自由行指南 Chapter 4 从纳亚普尔到上甘杜克,我闯进了古荣族人的世外桃源 Trekking,关于徒步旅行 “徒步天堂”安纳布尔纳 轮流坐庄的古荣族人 上甘杜克的星光与晨曦 Chapter 5 从甘杜克到多万,徒步是门技术活 必须跨越的天堑,基姆隆河谷 “圣地的门户”乔姆隆 发力,从今天开始 最后的驿站多万 Chapter 6 从多万到安纳布尔纳大本营,雪崩断路的梦魇 我的背夫阿明 遭遇雪崩断路 有名无实的鱼尾峰大本营 那一刻的回头,我泪流满面 暴风雪,安纳布尔纳的招呼 Chapter 7 你好,安纳布尔纳 围炉夜话 “叹息之墙”一号峰 第一个被攀登成功的“鬼门关” 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Chapter 8 走出喜马拉雅 别了,安纳布尔纳 在漫长的旅途中 阿明的烦恼 柏林与纽卡斯尔 安纳布尔纳的眼泪 Chapter 9 巴克塔普尔,生活在此处 伪善的代价 昌古纳拉扬 最长的一夜 巴克塔普尔自由行指南 Chapter 10 在生命的长河中 喜马拉雅的宠儿 不灭的希望 后记 附录1:尼泊尔历史大事年表 附录2:尼泊尔著名徒步旅行线路列表 序言 在徒步前往安纳布尔纳大本营的途中,曾遇到过不少来自全球各国的旅行者,有过或多或少的交流,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都很喜欢问同一个问题——你的职业是什么? 尽管我并不清楚他们这么问的用意,不过,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我有时会让他们猜一下,有时会直接给出答案,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结局都是对方表示不可思议。 他们无法想象,一个扛着价值上万的单反相机这般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很奢侈的摄影器材,能对喜马拉雅山脉各个山峰如数家珍,对各种地理历史侃侃而谈、翻山越岭乐此不疲的人,其职业会是整天窝在狭小的办公室,对着电脑屏幕上一堆堆令人头大的数字,还得把它们整理出个一二三四来自圆其说,这般枯燥乏味、理性无情。 在大本营遇到的德国人柏林在知道了我的职业和旅行经历之后,曾在温泉村问过我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问题——你喜欢你的工作吗? 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从来没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甚至从没有人关心过这件事。从呱呱坠地到年过而立,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基于“我应该”而不是“我喜欢”,因为与很多同龄人一样,我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做人要按部就班,所谓什么年纪做什么事,从上学、考试、就业、恋爱到结婚生子等等,不一而足。 久而久之,不仅是旁人,就算是我自己也将之遗忘。因此,当这个在内心深处的角落里束之高阁已久的问题突然被翻了出来摆到面前时,我有点语塞,继而顾左右而言他——我需要这份工作给我提供旅行的费用。 柏林表示难以理解,只不过出于礼貌,他没有选择进一步问下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我明白他的想法,作为一个在发达国家长大、对东方世界缺乏了解的欧洲青年,他当然不知道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要面对多大的生活压力,与做自己喜欢的事、活出自己认同的价值相比,生计或者迎合身边人的眼光往往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每当大家谈论起这个话题时总是会说起童年时代的梦想是什么。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见我面露难色,柏林有点不合时宜地希望用一个玩笑来打破尴尬,他说,凭我这水平,别回家了,就在这山里当个向导也不错。 确实,我有时觉得自己更适合去做一个能在冰川上一呆就是好几个月的地理学家,或者是扛着器材穿梭于各个国家的记者之类。今天在安第斯,明天在好望角,后天去巴尔干,哪天又会跑去克什米尔,掌握十几种不同语言,能与各种不同的群体交流,并把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告诉世人,那才是我该过的日子,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某些与生俱来的天赋能力。 然而,与这些远大而美好的憧憬相比,事实从来都是如此骨感,我只是一个与寻常人无异、每天重复着朝九晚五的工作的城市蚁族。 自21世纪初期踏上徒步旅行的道路,10年间我走过了神州大地24个省级行政区域和海外8个国家、地区。我所有的旅行都是利用假期、使用工资积蓄自费前往,我累计撰写的70余万字游记、包括现在的这本书均来自自己的业余时间。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热爱徒步旅行。实际上,徒步旅行与我的人生道路一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它确实在客观上改变了我的命运。 人的一生很短暂,时间、精力、资源都是有限的,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选择乃至抉择,选择意味着需要付出机会成本,意味着放弃,有取必有舍,先舍才能得,从某种程度上说,取舍是一种终极智慧。 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那样生命才有意义。怎么找呢?其实很简单,选择你认为重要的,舍弃你认为不重要的。就像有些人选择结婚生子,有些人选择专注于专业工作,有些人选择投身公益,有些人选择献身艺术。那么换到我自己,徒步旅行也与上述这些选择无异,只是一种对生活的选择和取舍的结果而已。 这本书所讲的既是我在尼泊尔的徒步旅行,也是谈我对人生的理解。旅行本身或许并没有意义,每个旅行者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走入另一个陌生的世界,都有各自的缘由,旅行的意义正是由不同的人对生活的迥异理解所赋予的。旅行是一面镜子,而旅行的意义就是映射出镜子里你自己的样子。 我只是寻常人,但这并不构成无所作为的借口。无论是去喜马拉雅地区徒步,还是写下这本书,既是出于对高原雪域的深厚情感,也是为了用事实说明,即使是无法采取间隔年或者辞职去旅行那样极端方式的普通人,也能在面对世俗的生活压力之余,将自己所钟爱、擅长的事情做到极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 出世容易入世难,隐于野易隐于市难。或许,正如佛法所提点的那样,在凡尘俗世间历练才是真正的修行,人生才是最大的冒险。 最后,我想把这篇游记献给我的一位朋友——阿里猪,他曾经是某著名旅行论坛的版主,我们虽素未谋面,却因共同的爱好神交已久。 不久之前,他在一次意外中驾鹤西去。我不想用“不幸”这样的字眼,因为我从不认为死亡是终点。在另一个世界,他还会是那个背着相机四处游荡,为自己,也为身边的人们带来快乐的“猪头”,我始终如此坚信着。 祝福他,也祝福所有在路上的人。 内容推荐 离身体很远,离心灵很近,这就是尼泊尔,一片与众神同在的土地,一片充满记忆、故事和命运的土地。作者在众神和众生的大地上徒步修行,感受着加德满都的喧嚣与躁动,见证着帕斯帕提那神庙前生与死的一河之隔,徒步攀爬在雪域圣地之中,只为朝见安纳布尔纳神峰的真容……《旅行直到另一个世界在尼泊尔》作者镜之形而为我们展现了喜马拉雅南麓举世闻名的ABC等徒步线路的全景,分享了徒步过程中的趣事和思考,也为我们提供了详细难得的徒步参考数据,让我们得以从别样的角度感受这个“众神之国”与“徒步天堂”的魅力。 编辑推荐 《旅行直到另一个世界在尼泊尔》是关于作者镜之形而2013年2月赴尼泊尔徒步的所见所闻,展现了冬季徒步ABC的整个详细过程以及徒步攻略,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尼泊尔徒步的深度游记和攻略。作者有着十年的徒步经验,保证了本书关于徒步的专业性,另外,途中遭遇雪崩、遇到疯狂的店主萨克塞斯、背夫阿明逃跑、话唠墨西哥小伙子……这些或惊险或有趣的经历也增加了本书的趣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