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萧红情传(民国言情小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邹吉玲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消息传开,东北三省群情激愤,抗日浪潮空前高涨。为了响应中共满洲临时省委提出的“反五路”号召,哈尔滨成立了“学生维持路权联合会”,并于11月9日实行了全市大中小学生总罢课,全体出动,上街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

女一中的校长孔繁书认为女学生不宜与男学生混杂上街,故竭力封锁消息,拒绝罢课,关闭校门,强行维持上课秩序。结果“学联会”组织的童子军翻墙进校,砸开了校门。

男生们冲进一间间教室,呼吁女生们行动起来。于是在高仰山和一些进步老师的带领下,女一中的400多名女学生冲破校方的重重阻力,迅速集中到操场上,加入游行这支生力军中,浩浩荡荡地走出了校门……

冰天雪地中,张廼莹自告奋勇地站出来,担任起宣传队员,大声地宣读起她刚刚得到的传单。

这时,游行队伍遭到了警察的疯狂堵截,他们有的荷枪实弹,有的手持高压水龙头,步步逼近学生游行队伍……

“学联会”的主席苏宏手持话筒大声宣传着:“诸位同学们!我们是不是有血性的中国人?我们愿不愿意丧失主权?我们怕不怕死?”

“不怕!”势如排山倒海的声浪回应着。

“我们要国家主权!”

“我们绝不当亡国奴!”

同学们喊着口号,迎着警察的枪口和高压水龙头,冲了上去……

枪声响了,十几名同学倒了下去……

这时,有几名女生慌了,慢慢地向后退缩着。张廼莹勇敢地冲到这几名女同学的前边,向警察喊道:“你们当警察的也是中国人,你们家里也有父母和妻小,你们应该将枪口对准侵略我国主权、杀害我们同胞的日本关东军,你们怎么忍心对自己同胞开枪?你们摸着自己的良心想一想!”

有的警察羞愧地把枪口垂了下去……

刚才后退的几名女生又重新鼓起了勇气……

警察长见事不妙,立即带头向学生队伍开枪,又有几名同学倒在血泊中……

在与警察的顽强斗争中,有一名男生闯入了张廼莹的眼帘,她发现这名男同学不仅长得高大英俊,而且不惧强暴,敢打敢冲,总是站在战斗的前列,因此,当她发现这名男同学也被子弹击伤倒了下去时,她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扶起了这名男生,然后她掀起了自己的外衣,“刺啦”一声把里边的白衬衫撕下一块衣襟,给他包扎伤口……

“你是女一的?”男生感激地看着张廼莹,问道。

张廼莹点了点头。

“叫什么名字?”

“我姓张,名廼莹,你呢?是哪个学校的?”  “我叫陆哲舜,哈尔滨法政大学二年级学生。今天真谢谢你了!”

“不用谢,你真英勇!”张廼莹夸奖道。

“你不也一样嘛,认识你,我真高兴!”

“我也很很高兴!”

“咱们交个朋友吧!”陆哲舜激动地说着,把右手伸了出去。

“好呀!”张廼莹落落大方地回答,侧着头,有些腼腆地将手伸过去与陆哲舜相握……

为期三天的学生爱国运动最终被镇压下去了,那五条铁路还是修成了。但这次事件使张廼莹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军阀的卖国行为有了更具体而深刻的认识。从此,她封闭式的学生生活也被打破了,社会接触面扩大了,她与陆哲舜之间的来往也多了起来。他们常在一起探讨文学、哲学以及人生的诸多问题。他们发现,彼此之间竟有那么多共同语言,彼此都将对方视为知己。渐渐地越走越近,互相爱慕了。

1929年6月7日,张廼莹最亲爱的爷爷病故了。一封加急电报送到了她的手中。如晴天霹雳一般,张廼莹顿时感觉天旋地转,她趔趄了一下,支撑着没有倒下去,可控制不住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张廼莹含泪向校方请了假,立即登上去呼兰的夜车。一路上,张廼莹想起爷爷生前对她的疼爱,沉浸在童年时的回忆中……

原来,张廼莹原是出身名门,父亲张廷举乃地方开明士绅,在呼兰县教育局担任局长。可是,张廼莹9岁时,生母就不幸病逝了,父亲不久迎娶了继母。所以,张廼莹的童年主要是在爷爷的呵护下成长的。

爷爷很爱小廼莹,张廼莹就喜欢跟爷爷在一起。白天,爷爷常常带着张廼莹在后花园里玩耍。小廼莹一进园中就会乱蹦乱跳,一会儿追蝴蝶,一会儿扑蜜蜂。爷爷会带上锄头,在园中干些活儿。祖孙俩在后花园快活无比。(P8-10)

后记

萧红的家乡是呼兰,我的家乡正好与其一江之隔——松花江的南岸。因此,我一直把萧红当作自己的老乡并以此自豪。萧红《呼兰河传》里的家乡场景,很多地方跟我小时候的记忆大致吻合。作品的字里行间流露着远方游子对家乡一草一木的追忆和爱恋。萧红的孩提时代是忧郁的,也是快乐的,以致可以追溯到她整个暂短的悲剧人生,但并没有影响她对家乡的热爱。她是我敬重的作家之一。

而作者邹吉玲女士作为江南女子,跨越时空为萧红树碑立传,文章精于描写,贴切感人;善于措辞,诗文并茂;工于抒情,荡气回肠!每使读者遁入佳境,曲径通幽,欲罢而不能,受益良多……带着对萧红的同情和敬仰,令我这个萧红家乡的邻居由衷地敬佩!

接着,我看了邹女士的其他许多作品,包括她的诗词歌赋和对联,简直是文采飞扬。我深受熏陶,更深深体会到作家邹吉玲女士犹如玉树临风,潇洒自如,蕙质兰心,高风亮节,不为杂念而趋于媚俗,写出了自己的风格,用优美的文字描绘精彩的人生和世界!

目录

文章报国

祭萧红

序·一 何人绘得萧红影

序·二 严谨的态度

开卷语

一 民国时期新女性

二 情场初尝愁滋味

三 落花无主任漂流

四 一朝身许薄幸郎

五 关雎易赋恨难写

六 多情总被无情扰

七 是谁春闺梦里人

八 百年修得同船渡

九 千年修来共枕眠

十 左翼文学试锋芒

十一 山雨欲来风满楼

十二 千里月明千里恨

十三 新朋旧友会青岛

十四 五更风冷五更愁

十五 东方明珠大上海

十六 拜见鲁迅先生面

十七 高朋雅座春风宴

十八 自古文章亦报国

十九 胭脂狼藉花失色

二十 万人争读《生死场》

二十一 难绘师生一段情

二十二 何以春闺空对月

二十三 东渡扶桑雁孤飞

二十四 何处子规啼夜月

二十五 不堪桃李泣春风

二十六 人到盖棺方定论

二十七 英雄难过美人关

二十八 今宵端的云雨来

二十九 旧时伊人春闺梦

三十 抗日洪流滚滚来

三十一 寄送芳心白玉堂

三十二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三十三 劳燕分飞各自愁

三十四 再回首时情已逝

三十五 点额催妆待嫁时

三十六 不知不觉泪成行

三十七 一宵春暖石榴裙

三十八 流水如郎去不来

三十九 香港焉能无战火

四十 病榻前识骆宾基

四十一 此情不关风与月

四十二 战火硝烟摧落红

四十三 红尘还有情未了

四十四 红颜泪洒奈何桥

四十五 故友肠断浅水湾

附:为了永恒的纪念

序言

严谨的态度 邹亦明

《萧红情传》是邹吉玲女士的又一部力作。关于写萧红生平的书籍,鄙人见过不少,大多属于资料性、学术性和评论性质的篇章。但当我读到邹女士这部书稿时,真如空谷足音,眼前一亮,把我吸引住了。

该书采取传记小说的形式,形象生动,非是枯燥的资料罗列,也没有高谈阔论的评说。我以为,衡量一部作品的价值,不能不看这部作品有没有特色。

邹女士的文学作品,已经形成了她的风格特色,比如文辞流利简练,诗文参差,读来琅琅上口。架构颇费匠心,但又不着痕迹。读她的作品,口齿留香,真是一种美的享受。更难得的是作者那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书中出现的已故人物的塑造,都是尊重史料,褒贬恰如其分。就拿本部书中的一位关键性的人物端木蕻良来说吧,自从萧红去世,端木蕻良负载的太多、太重。承受世人的不解、冷眼、指责甚至谩骂。许多人都认为端木抛弃了萧红,对他贬多于褒。但本书的作者邹女士是抱着严谨的态度,没有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是多方查阅史料,得到的事实是萧红临终时,端木蕻良是在她身边的,并没有抛弃萧红不管。

在邹吉玲女士笔下的端木蕻良形象,是一位有道义的,有忏悔心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形象,有别于其他作品,读后我不禁拍手叫绝,这才是—位传记小说家应有的严谨而公正的态度!我想,如果端木蕻良九泉有知,一定会感激邹女士呢。

另外,书中有许多感人的场面,生动得像影视剧一般,叫人过目难忘。三十年代的风云人物,一个个跃然纸上,经作者妙手裁剪,赋予典型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个性,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内容推荐

邹吉玲著的《萧红情传(民国言情小说)》是一部传记小说,作者以史料为依据,以萧红曲折的情感经历为主线展开描写,将萧红身边的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把读者带回到20世纪30年代那个风雨飘摇的时期。本书是众多的萧红传记作品当中具特色的,并能填补萧红传记的品种空白的一种。在对萧红的评价的几十年的纷争当中,本书用形象和事实肯定了萧红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把萧红的精神、思想艺术化、具象化、大众化,更广泛、更深刻,更便于广大读者理解、把握与接受。

编辑推荐

邹吉玲著的《萧红情传(民国言情小说)》是迄今为止众多的萧红传记作品当中具特色的,填补萧红传记品种空白的一种。在70多年对萧红的评价的纷争当中,本书用形象和事实确立了萧红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把萧红的精神、思想艺术化、具象化、大众化,更广泛、更深刻,更便于广大读者理解、把握与接受。文章精于描写,贴切感人;善于措辞,诗文并茂;工于抒情,荡气回肠!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20:5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