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
虽说也做了不少面包,却极少使用面包机。对于面包机制作面包,实际上还是一片茫然。从来都不太在意面包机关于欧包、法包、米包等等,在程序上的区分。总喜欢管面包程序叫傻瓜程序:投料——摁键——收菜——吃——OVER。要多简单有多简单,傻瓜都会。面包机说明书也从来都不会告诉你这些程序究竟有什么差异。直到不经意间瞥见一句法式面包发酵时间比较充分,而6800对自编程序的简要说明似乎也从旁说明了那些总耗时看起来没什么区别的各类面包程序,其差异或许是来自对各工序用时的不同控制。温度或许也是一个方面,但却无从推定。
由此,是否可以说,面包机就是通过控制面包制作各步骤的时间来制作不同风味口感的面包?这其实很好测定:启动不同的程序制作不同的面包,并守在面包机旁根据显示屏的闪烁记录下各程序在各步骤中所用的时间。不过,吃货们在意的并不是数据,而是口感与味道。于是,问题就变成了,这些看似相差不大的食谱使用不同的程序制作的面包,究竟有怎样的差异?
当然是抽样,哪有那么多肚量去一一尝试?就从程序一开始。——就食品配料表来说,第一顺位的食材用量最大,是否可以就由此推测,排在面包程序之首的欧风面包受众面最广呢?不必东张西望去找所谓经典配方。就用柏翠6800标配食谱——既然它是为面包机而生。选择最小分量,缩短周转周期。
其实看着这食谱还是挺犹豫——这20克糖与2克盐,对于220克面粉来说,究竟是显得甜呢?还是咸呢?几欲减糖,终究还是按捺住,全方照抄。最后的结果是,既不显甜也不显咸。事实再次证明,糖盐互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