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大学生孩子(新父母教材)
分类
作者 孙宏艳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大学生孩子(新父母教材)》由孙宏艳、朱永新、孙云晓主编。

孩子上大学后,有的家长认为“解放”了,从此不用管孩子了,家庭教育的任务也已经完成了;或者总认为孩子还小,对孩子的牵挂过多乃至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感到失落或者焦虑……大学生孩子怎么管,他们有什么特点,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才能跟得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大学四年,孩子完成至少四个方面的转变:人生目标、学习方法、生活方式、心理人格等等,父母与孩子的空间距离远了,但心理距离可以拉近。通过学习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了解与大学生相处的规律与特点,生活上对孩子适度放手,心理上给孩子积极支持,找到与孩子拉近距离的方法,才能对孩子进行指导,为孩子的职业取向,乃至择偶取向等提供指导。

内容推荐

《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大学生孩子(新父母教材)》由孙宏艳、朱永新、孙云晓主编。

伴随大学生四年心态和成长变化,父母的心态、教育内容和方式需要亦步亦趋加以调整。父母的角色需要从扎偶倒照料型转变为智慧导师型。父母要助力大学生子女的成长,首先要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尤其要了解孩子在大学四年的心路变化历程:大一新鲜与忙碌,大二从仿徨忙乱到逐渐平稳,大三更稳定,踏实前行,大四理性与不足,对未来的期待。四年的学习重点在于:大一适应,大二人际交往,大三职业发展,大四新的目标。并非孩子上大学了,父母就无处使力了,相反,父母要懂得孩子的每个关键节点,给孩子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帮助;同时,父母也要分离期的喜悦和担心中,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分离焦虑,尽快走出“空窗期”,减少对孩子的情感依赖,放飞孩子,为孩子的成长鼓掌。

目录

第一章 以喜悦的心迎接双重转变

 1.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2.把握孩子四年的成长重点

 3.用好心态迎接家庭教育新挑战

第二章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活“第一课”

 1.享受独处的美好时光

 2.先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

 3.在团队生活中发展自我

第三章 合理关注孩子的生活方式

 1.不一样的大学生活

 2.好的时间管理造就精彩大学生活

 3.远离大学里“舌尖上的外卖”

 4.让孩子跟“月光族”说再见

第四章 用好情绪滋养好人格

 1.助力孩子的好情绪

 2.识别孩子的情绪困扰

 3.言传身教滋养孩子的好人格

第五章 和孩子谈谈情说说爱

 1.给孩子美好的爱情教育

 2.守护青春性健康

 3.远离危险的异性交往

第六章 精彩人生来自职业规划

 1.从认识自己到准确定位

 2.从认识职业到确立目标

 3.在专业和职业间架起桥梁

第七章 幸福人生的三块基石

 1.强化法制观念,做守法的人

 2.注重美德养成,做可爱的人

 3.提高心理素质,做强大的人

第八章 掌握生命的正确打开方式

 1.守护“象牙塔”里不堪重负的青春

 2.为“青春零艾滋”助力

 3.社交安全要“时刻在线”

第九章 你问我答

 1.上大学后,孩子总是找我们要生活费,怎么办?

 2.孩子和室友相处不融洽,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3.我该不该加入大学生家长群呢?

 4.孩子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会影响学习吗?

 5.孩子不喜欢所读的专业,怎么办?

 6.怎么解决假期亲子矛盾升级的问题?

 7.孩子在学校外面兼职,会有危险吗?

 8.孩子在大学期间要不要多考一些证书?

 9.孩子不愿意跟我聊他的大学生活,怎么办?

 10.孩子在大学里整天玩游戏,怎么办?

 11.孩子挂科了,怎么办?

 12.孩子想出国留学,我们该怎么帮助他?

 13.孩子找不到好的实习单位,怎么办?

 14.孩子大学毕业后,是先工作还是继续读研?

 15.孩子没考上研究生,也没找到工作,怎么办?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2.先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

一位网名为“前途未卜青年”的大学生在“知乎”上写道:

大一时学习成绩还不错,尽管一个人也经常会去图书馆,和室友相处得也还算融洽。事情的转折发生在大二,我拿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而宿舍里的其他人都挂科了。再加上我经常去图书馆,和室友们在一起的时间有点少,室友D和W开始孤立我。我害怕被孤立,于是整个大二上学期几乎没有去过图书馆,整天和室友们混在一起,成绩也下降了很多。大二下学期,意识到自己上学期过得太颓废,再加上要准备四级考试,我早出晚归在图书馆待了两个月。这时D和W对我更加不满了,晚上回到宿舍后都没有人跟我说话。和我说话的人会被D骂,W有点像是D的小跟班,所以在六人间尽管只有D不喜欢我,但我的日子并不好过。

有一次,朋友来宿舍找我,我不在,问我去哪儿了,W满脸不屑又阴阳怪气地说:“她呀,除了图书馆还能去哪儿!”最让我感到尴尬的一件事情是:一个周末,我在图书馆看书看得头昏脑涨,于是下午就回宿舍了。两个本地的室友回家去了,另一个去找男朋友了,宿舍里只有我、D和W。我打开电脑准备看点综艺节目放松一下,刚看了几分钟,D和W就在宿舍里煮起了火锅。六人间就那么点大,在我身后啊,两人边吃边聊,全程没有跟我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尴尬就到隔壁宿舍避难去了,等到她们吃完才回来。

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会遇到类似的事情。这些事情看起来不大,但是却很堵心,甚至让他们害怕、厌恶大学生活,给大学记忆蒙上了一层阴影。

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微型社会,孩子进入大学后,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人际交往。大学的人际交往与中学不同,人际关系既松散又紧密,有着独特的大学特色。说大学的人际关系松散,是因为大学不像中学那样,同学们一整天都在一个班级上课,几乎形影不离。大学里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因为选课不同、活动不同,一天内同学间往往相处时间并不长,甚至几天都不在一起上课、活动。大学的人际关系又很紧密,这是因为上大学后大多数学生是要住宿舍的,日常生活的很多环节都与宿舍同学在一起,而不像中学那样,放学后各回各家。紧密生活在一起既会带来亲切感,也易引起摩擦,也许会使孩子遇到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例如,因为地域、文化、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等与同学相处不够融洽,甚至被欺负、被孤立等。这也是很多大学生父母担心的问题。毕竟孩子在进入大学前大多在父母眼前生活,现在远离父母,如果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处理不好,有可能成为孩子大学生活的“拦路虎”。

宿舍是大学生操练人际关系的演练场

孩子进入大学后最先遇到的挑战往往是与宿舍同学的相处。有的孩子在上大学前一直在家里居住,没有住过宿舍,一下子几个人住在一个房间,非常不习惯,更难以适应。宿舍是大学生操练人际关系的演练场,夸张点说,宿舍可以是一个汇集大大小小矛盾、随时硝烟四起的“小战场”,也可以是一个温馨和睦的新家庭。孩子学习在宿舍里和大家相处,是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第一步。

所以,父母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孩子与本宿舍、本班、本年级同学和谐相处,从身边的交往做起,逐渐扩大到更大范围的人际交往,智慧地解决各类人际交往障碍。父母既要了解孩子的心态与想法,也要了解孩子的生活状态,这样才能给孩子有效的成长指导。大学期间虽然是学习知识、形成观念、培养能力的重要阶段,但是人际关系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活及未来人生的美好礼物。

父母要做到“知己知彼”

在孩子中小学时,父母对孩子的朋友大多了如指掌,对孩子一天的行踪也很清楚。但是,孩子上大学后,父母认为孩子长大了,孩子也大多不在父母身边,多数父母并不太了解孩子的朋友圈子,也不太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心情,因此往往难以给孩子有效的帮助。父母要了解孩子与朋友交往的习惯、特点、性格等,做到“知己”;父母也要善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孩子的朋友圈子——室友、同学、同乡、校友、老师、辅导员,甚至孩子在网络上、社会上交往的朋友,做到“知彼”,并经常给孩子一些提点。

P28-31

序言

把幸福还给家庭

父母的教育素养,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孩子的发展。

在教育中,家庭是成长之源。一个人的一生有四个重要的生命场:母亲的子宫、家庭、学校和职场。其他三个场所随着时间改变,家庭却始终占据一半的分量,是最重要的场所。孩子的成长,最初是从家庭生活中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滋养。人生从家庭出发,最后还是回到家庭。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成长是孩子成长的前提。家庭教育不只是简单的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没有父母的成长,永远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家庭教育最美丽的风景,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态!抚养孩子并不仅仅是父母的任务,也是父母精神生命的第二次发育。对孩子的抚育过程,是父母自身成长历程的一种折射。如果父母能够用心梳理孩子的教育问题,就能回顾和化解自己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就能实现精神生命的第二次发育,再次生长。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朝向。“幸福”不仅仅是教育的目标,更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幸福教育是幸福人生的基础。新教育实验的理想,就是让人们快乐、自主地学习,真正地享受学习生活,发现自己的天赋与潜能,在和伟大事物遭遇的过程中发现自我、成就自我。教育本来就是增进幸福的重要途径。挑战未知,合作学习,应该是非常幸福的。所以,家庭应该和学校、社区一道,努力创造让孩子幸福成长、快乐学习的环境。把童年还给孩子,把幸福还给家庭,是我们这套教材的核心理念。

“完整”的内涵比较丰富,但最重要的精神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现在教育很大的问题,就是用统一的大纲、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价,把本来具有无限发展可能的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我们的教育是补短,就算把所有的短补齐了,也只是把所有的孩子变成一样了,而不是扬每个孩子所长。其实,真正的教育应该扬长避短。人什么时候最幸福?发现自己才华,找到自己值得为之付出一生努力的方向,能够痴迷一件事情,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人在这时才是最幸福和快乐的。这就是新教育所说的完整幸福。

如今,教育是父母最关注的问题,但家庭教育却在父母的焦虑中常常脱离了正确的轨道。为了“幸福完整”这一目标,我们的父母应该建设一个汇聚美好事物的家庭,自身也应该成为美好的人,从而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理念比方法更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方法没有价值,相反,只有好的方法才能让好的理念真正落地。因此,我们邀请了知名教育研究机构的相关专家,精心编写了这套新父母系列教材。这是国内第一套从孕期开始直到孩子成为大学生的父母系列读本,希望能够为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孩子的父母提供蕴藏正确理念的有效家庭教育方法。

父母对孩子的爱,再多也不嫌多。父母如何爱孩子?随着时代的变迁,方法也在不断改变。如何才能更好地爱?我们以“智慧爱”的理念,探索着充满智慧的、恰到好处的爱的方法,对此还在不断研究之中,这套书也会不断修订。希望广大父母读者及时提出意见与建议,让我们一起完善这套书,让我们对自己、对孩子、对世界,都能爱得刚刚好。

朱永新

2017年6月16日写于北京滴石斋

后记

《这样爱你刚刚好》是自孕期开始至大学阶段一套完整的新父母教材,全套共20册,0—20岁每个年龄段一本。之所以如此设计,是基于向不同年龄孩子的父母提供精准专业服务的需要。与常见的家庭教育图书相比,它不是某一位作者的个人体会和心得,而是40余位国内家庭教育专家集体研究和讨论的结晶,具备完整、科学的体系,代表了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主流。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最先提出了编写如此庞大规模的新父母教材的设想,并且担任了第一主编。我和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蓝玫一起,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主编刘秀英编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研究员和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燕教授三位分主编,讨论并确立了本套教材的编写框架。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领域,已经有多种多样的教材或读本,但水平参差不齐,而决定质量的关键因素是编写思想与专业水准。因此,新家庭教育研究院联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一起组建高水平的专业团队,来完成这一重大而具有创新意义的任务。具体分工如下:由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承担孕期及学前教育阶段的编写任务,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承担小学教育阶段的编写任务,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承担中学教育及大学阶段的编写任务。

大学阶段的作者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宏艳。

我与刘秀英、孙宏艳和李燕三位分主编担任了审读与修改任务,在我突患眼疾的情况下,蓝玫副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文道博士承担了部分书稿的审读任务。第一主编朱永新教授亲自审读了每一册书稿,并提出了细致的意见,承担了终审的责任。

湖南教育出版社在黄步高社长的坚强领导下,不仅以强大的编辑团队完成了出版任务,而且创办了一年一度的家庭教育文化节,为推进我国家庭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学术支持,展现了优秀出版社的远见、气魄和水准。

作为一个从事教育事业45年的研究者,我撰写和主编过许多著作,却很少有过编写新父母教材这样细致而艰巨的体验:从研讨到方案,从创意到框架,从思想到案例,从目录到样章,等等。尽管如此,这套教材还存在很多不足。同时我也深知,一套教材的使命,编写与出版其实只是完成了一半,另一半要依靠读者完成。或者说,只有当读者认可并且在实践中发展和创新了,才是一套教材的真正成功,也是对作者和编者的最高奖赏。

我们诚恳希望广泛听取读者和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我们对您深怀敬意和期待!

孙云晓

2017年9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6 9: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