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与汉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一道,成为中国古代文人聪明才智的见证。元曲盛于元代,它不同与唐诗宋词的典雅瑰丽,而是大量使用口语方言,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以其广阔的题材、独特的风格,以及直白押韵的语言,深得历代文人的青睐。
《元曲三百首》以近人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为底本,参校以《阳春白雪》、《太平乐府》、《乐府新声》、《乐府群珠》等元、明刊本,择善而从,不另出校记。从总体来看,元曲小令文体的规范性不及宋人词,但若从表情达意看,元曲因其形式体制的不拘一格,其题材及风格表现方面也可能容纳多样性的丰富性。弘丰编著的《元曲三百首(古典文学全注全译)(精)》在考虑入选曲家及曲作时,力求兼顾元曲创作的历史实际,在选目方面有重大调整,基本上是重起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