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儿”。老舍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老舍经典/统编教材名家人文经典丛书》收录老舍各个时期的散文代表作。老舍的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 书名 | 老舍经典/统编教材名家人文经典丛书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老舍 |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儿”。老舍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老舍经典/统编教材名家人文经典丛书》收录老舍各个时期的散文代表作。老舍的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内容推荐 《老舍经典/统编教材名家人文经典丛书》精选了著名作家老舍的经典篇目50篇,涵盖作者自述、散文以及小说,作为新版部编教材的补充,有利于青少年读者进一步深入理解名家名篇,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老舍的作品多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用亲切的口头语言传达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目录 前言 大明湖之春 济南的冬天 吊济南 趵突泉 青岛与山大 北京的春节 想北平 养花 林海 抬头见喜 还想着它 又是一年芳草绿 春风 小动物们 我家的猫 母鸡 我的几个房东 东方学院 我的母亲 一封信 宗月大师 诗人 大发议论 考而不死是为神 避暑 读书 西红柿 文艺与木匠 英国人 滇行短记 敬悼许地山先生 吴组缃先生的猪 青蓉略记 夏之一周间 一天 吃莲花的 观画记 小病 写字 我的理想家庭 兔儿爷 多鼠斋杂谈 谈幽默 怎样读小说 家书一封 春联 习惯 大智若愚 落花生 忙 附录 阅读回望 试读章节 大明湖之春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地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记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开的时候,也就是下午两三点钟吧,屋中就非点灯不可了;风是一阵比一阵大,天色由灰而黄,而深黄,而黑黄,而漆黑,黑得可怕。第二天去看院中的两株紫丁香,花已像煮过一回,嫩叶几乎全破了!济南的秋冬,风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 有这样的风在这儿等着,济南简直可以说没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无从说起。 济南的三大名胜,名字都起得好: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都多么响亮好听!一听到“大明湖”这三个字,便联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现出一幅美景来。事实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湖中现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坝划开的多少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即是逛湖。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无波。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艇行沟内,如穿高梁地然,热气腾腾,碰巧了还臭气烘烘。夏天总算还好,假若水不太臭,多少总能闻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绿叶儿。春天,则下有黑汤,旁有破烂的土坝;风又那么野,绿柳新蒲东倒西歪,恰似挣命。所以,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话虽如此,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湖之不大与不明,都因为湖已不湖。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开土坝,挖深了湖身,它当然可以马上既大且明起来:湖面原本不小,而济南又有的是清凉的泉水呀。这个,也许一时做不到。不过,即使做不到这一步,就现状而言,它还应当算作名胜。北方的城市,要找有这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千佛山满可以不算数儿,配作个名胜与否简直没多大关系。因为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难找的东西呀。水,可太难找了。济南城内据说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还非有个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俱备,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这个湖是少不得的。设若我们游湖时,只见沟而不见湖,请到高处去看看吧,比如在千佛山上往北眺望,则见城北灰绿的一片——大明湖;城外,华鹊二山夹着弯弯的一道灰亮光儿——黄河。这才明白了济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这样多呀。 况且,湖景若无可观,湖中的出产可是很名贵呀。懂得什么叫作美的人或者不如懂得什么好吃的人多吧,游过苏州的往往只记得此地的点心,逛过西湖的提起来便念道那里的龙井茶、藕粉与莼菜什么的,吃到肚子里的也许比一过眼的美景更容易记住,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还真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不论怎么说吧,这些东西既都是水产,多少总带着些南国风味;在夏天,青菜挑子上带着一束束的大白莲花出卖,在北方大概只有济南能这么“阔气”。 我写过一本小说——《大明湖》——在“一·二八”与商务印书馆一同被火烧掉了。记得我描写过一段大明湖的秋景,词句全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是什么什么秋。桑子中先生给我画过一张油画,也画能的是大明湖之秋,现在还在我的屋中挂着。我写的,他画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这里大概有点意思。对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济南的四季,惟有秋天最好,晴暖无风,处处明朗。这时候,请到城墙上走走,俯视秋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惟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断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确是有些画意。“庄稼”已都收了,湖显着大了许多,大了当然也就显着明。不仅是湖宽水净,显着明美,抬头向南看,半黄的千佛山就在面前,开元寺那边的“橛子”——大概是个塔吧——静静的立在山头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还生着短短的绿叶。往南往北,往东往西,看吧,处处空阔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这时候,我们真得到个“明”字了。 桑先生那张画便是在北城墙上画的,湖边只有几株秋柳,湖中只有一只游艇,水作灰蓝色,柳叶儿半黄。湖外,他画上了干佛山;湖光山色,联成一幅秋图,明朗,素净,柳梢上似乎吹着点不大能觉出来的微风。 对不起,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教亢德先生出错了题呢! (载1937年3月《宇宙风》第三十七期)P1-3 序言 老舍先生1899年生于北京。父亲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阵亡,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来维持全家生活。所以,年幼时候的老舍就饱尝生活的艰辛。所幸的是,幼年的老舍得到宗月法师等人的资助进入私塾求学,后因经济困窘失学,又公费考入北京师范学校。由于深处内忧外患,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开始了新的生活和革命事业。 老舍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创作颇丰,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骆驼祥子》等,话剧《龙须沟》,短篇小说《赶集》等,合计四十七部。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融进了他的作品,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幽默有趣,创造了一个完整丰满、“京昧”十足的文学世界。 他对所生活的济南、青岛和北京都有不少自然风光的渲染和对民风民俗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俗情趣,也借此抒发了他的革命情怀。例如《吊济南》,济南“平淡而可爱”的滋味,天然的美丽风景,本该成为作者的骄傲,此时却成为内心的激愤。“五卅惨案”的鲜血还在马路上,“勿忘国耻”的破布条在那儿含羞的立着”,可见国民都像一层灰土,“废弛委弃”,“不生不死,一层灰色”,令人压抑!《大明湖》的明丽风景中,隐藏了他在“九一八事变”后“对国事的失望”。《趵突泉》写自己的济南成为日货的集散地,美丽的趵突泉成为日货销售场,只能“说点别的吧”。真是爱之愈深,悲之愈切!而在《青岛与山大》中,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发出山东大学在青岛的使命,可见一颗滚烫的爱国心!《抬头见喜》这幽默的笑里有多少忧愁多少泪呢?这种温和的混合着辛酸悲郁的幽默中,蕴藉着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还想着它》写的虽是在异国他乡的遭遇,其实是对民众要团结起来、祖国要强大起来的呐喊,洋溢着的还是浓浓的爱国情怀!这一类作品都让我们见证了~个看似平和,却有一颗炽热的心的老舍! 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老舍先生曾说过:“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老舍作品的人物语言正是加工提炼过的北京白话。他的作品语言的“俗”是建立在精细的思考与研究的基础上的;他的“白”,是用通俗、平白的文字来反映时代和生活,“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文字颇有深度却又让读者易于理解。 老舍的作品也是幽默的典范。他的语言深深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具内蕴的“京味”。幽默风趣,是老舍作品语言的总体风格特色。他认为:“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因此,老舍的小说、戏剧、散文等也都充满了幽默风趣色彩。例如像《大明湖之春》这样的写景散文都洋溢着浓郁的幽默味:“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济南的秋冬,风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还有《抬头见喜》,题目就有幽默的味道。第一次喝醉,“第一把牌将立起来,不晓得——至今还不晓得——我怎么上了床。牌必是没打成,因为我一睁眼已经红日东升了”;第二次是在天津喝醉,“这回决不是酒的作用,毛病是在月亮”;第三回是在伦敦喝醉,“一上公众汽车,我的脚忽然长了眼睛,专找别人的脚尖去踩。这回可不是月亮的毛病”。幽默的语言里,读着读着就能让人忍不住流泪。《考而不死是为神》中,诙谐戏谑的笔触,对考试融入了深刻的反思,妙趣盎然,耐人咀嚼,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你看老舍先生把考试写得多幽默:“在午饭的前后你得把脑子放在两个抽屉里,中间连一点缝子也没有才行”;“全身的血脉都是X和Y。”轻松幽默的语言背后,却让人不轻松。 老舍作品中也贯穿着一个“爱”的主题。爱自己的家庭和家人,例如《我的理想家庭》《我的母亲》《家书一封》;也有对师友的怀念与敬仰,例如《宗月大师》《敬悼许地山先生》;爱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土地,例如《想北平》《北京的春节》《济南的冬天》《趵突泉》《还想着它》《春风》《滇行短记》等;还有爱生活,例如《养花》《我家的猫》《小动物们》《母鸡》《落花生》等。 本书所选取的老舍作品,多是短篇佳作。《骆驼祥子》已经成为统编教材推荐的必读书目;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也都是老舍先生的用心之作,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读一读,了解一个更全面的老舍先生,了解老舍先生笔下的祖国和那个时代的生活。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