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话分寸:赞美奉承要有度
赞美、恭维的话人人都爱听,但“真理向前跨越一步就是谬误”,适度的恭维,会使人心情舒畅;反之,则使人十分尴尬。为了使赞美和恭维达到应有的而不是相反的效果,合理把握赞美的“度”就是一门技术活。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夸奖朋友取得的成绩时,他会说: “你不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心血!”言语间仿佛有你不知其艰辛、看结果不看过程的意思。相反,假如你说:“真不错,一定花了你许多的心血吧!”他就会觉得心里舒服,认为你很了解他。可见,夸奖劳动的付出比直接夸奖成绩效果更佳。
其实,很多人做事并不仅仅在乎结果,更注重过程。如果你人云亦云地夸奖他取得的成果,不但有势利之嫌,还会让人这样想:“如果我失败了呢?”因而也许对你心生厌恶也未可知。很多名人讨厌记者的采访,也许有此同感。
赞美的效果在于因时因人、见机行事、适可而止,真正做到“美酒饮到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作为丈夫,当你下班后走进家门,看见娇妻已经为你备好晚餐,你只要深情地望她一眼,说一句“看到桌上的菜我就饿了”,她一定会心花怒放的。倘若你酒足饭饱之后才说一句“你今天回来得真早”,这样的效果已经是雨后送伞,她还能感受到你当时就有的那份赞许吗?
另外,恭维男性和女性的赞美词一定要有所区分。倘若你对一个男人说:你长得真漂亮!相信没有几个男人会容忍这样的“侮辱”,你的言下之意就像是在说他缺少男子汉气概一样。
所以无论是赞美、恭维还是拍马屁,过分地或不分对象、时机地出言,很容易造成“不逊”的效果。
(1)赞美和恭维一定要在适合的时机说,要看清对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对方是不苟言笑的人,那么就要注意自己的措辞。
(2)赞美和恭维的频率要适中。这里的频率是指相对时期内对一个对象赞扬的次数。次数太少,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次数太多,也会削弱应有的效果。而赞扬的频率是否适中,是以受赞扬者优良行为的进展程度为尺度的。如果被赞扬者的优良行为同赞扬的频率成正比,则说明恭维的频率是适度的;如果呈现反比的现象,则说明恭维的频率过高,已经到了“滥施”的程度。
(3)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有些东西具有相对稳定性,比如人的容貌、性格、习惯等,这方面比较容易称赞。而有些东西则不稳定,如人的行为、成绩、思想、态度等,若从长远考虑,赞美时要谨慎。
(4)恭维的角度要新,但绝对不能怪,否则就成了拍马不及,又或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5)要根据所恭维对象的性别、年龄、性格、职业、教育背景、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因素来与之谈话或奉上赞美。P2-3
说话,是我们每个人每天乃至处处、事事都离不开的,因此看上去似乎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但是,正因为我们时时处处都离不开,因此它每天乃至处处、事事都在决定着我们的做事效果、人际关系,所谓润物细无声。留心观察一下我们便会发现,生活中那些人缘好、做事成功的人,虽然不是全部,但大部分往往都有非常好的口才。可以说,谁掌握了会说话这个看似“常规”的武器,谁便站在了做人做事的制高点。因此,有意识地提高我们的说话水平,是一件很有必要的大事。
但是,想要会说话,却并不容易,有许多技巧乃至知识需要掌握。孔子在《论语’季氏》里说: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不该说话的时候说了,叫做急躁;二是应该说话的时候却不说,叫做隐瞒;三是不看对方的脸色变化,贸然信口开河,叫做闭着眼睛瞎说。你看,说话可不是嘴一张这么简单,不仅是一门技术,而且还是一门艺术。
首先,说还是不说,这就需要拿捏。要看场合,要看对象,要看自己的角色,不该说的时候说了,说得再好,恐怕也惹人嫌。
其次,怎么说才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更是需要掌握技巧。这就要看你的目的、角色以及当时的场景、对象,需要随机应变,随时调整。比如说在开会场合,因为是公共场合,你说话的关键就是简洁有条理,这样才能让别人高效地理解你传达的信息。这时如果你长篇大论,滔滔不绝,恐怕只会说得热闹,听者却一头雾水,什么也记不住,尤其如果被领导不耐烦地打断了,那就难堪了。再比如说,作为领导指出下属的缺点,其关键是先要肯定下属的优点。而当你想要恭维一个人时,其关键则是要把握好对方自鸣得意之处,挠到痒处,同时把握好分寸。可以说,不同的场景下,都有一个对应的关键之处需要把握。
另外,说话时的语气、节奏、措辞、分寸、禁忌……都是需要掌握的知识,本书也都为你一一讲出。
最后,要想有效地与人沟通,不仅要会说,更要会听。有时候,表现得恰如其分的倾听,比滔滔不绝地旁征博引,更能得到你想要的效果。有个恋爱达人曾经说过,一个女孩子开始对你有所接受的表现,便是开始对你倾诉,这时候,你只要耐心地倾听,等她倾诉得差不多了,你们的关系也就水到渠成了。许多时候,我们与客户沟通何尝不是如此。因此,倾听也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了听的技巧,你才能真正了解对方的想法,才能在信息上处于主动地位,从而做到进退自如。
总之,本书从说与听两个角度为你讲述沟通的技巧。相信通过本书,你一定能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你的人缘突然变好了,你的工作更流畅了,你的客户越来越乐意与你合作了。
作者
张利娜著的《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从说与听两个角度为你讲述沟通的技巧。相信通过本书,你一定能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你的人缘突然变好了,你的工作更流畅了,你的客户越来越乐意与你合作了。
说话,是我们每个人每天乃至处处、事事都离不开的,因此看上去似乎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但是,正因为我们时时处处都离不开,因此它每天乃至处处、事事都在决定着我们的做事效果、人际关系,所谓润物细无声。
张利娜著的《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从说与听两个角度为你讲述沟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