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伤痕文学研究资料(中国当代文学史后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丛书
分类
作者 白亮编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前言/序言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2009)有“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之分期。后三十年中,又有“七十年代文学”“八十年代文学”和“九十年代文学”等不同段落。本丛书的选编对象,是后三十年文学。然而,文学发展脉络除不同段落之外,还应有先后出现的流派、现象和社团将之串联成一个整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仅二十年代的文学就有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沉钟社、未名社等大大小小的社团或流派,从这些现象中,既可观察这一段落文学的起伏跌宕、相互排斥与前后照应,也能对它们的纹理组织和贯穿线索有清楚的了解。

由于当代文学史的历史沉淀不够,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历史距离还较短,它作为一个历史河床的激流险滩就来不及显露出来,供研究者做准确的测量、计算和评估。按照我做历史研究的习惯,凡是漂浮在文学批评和各种文坛传说中的文学现象,都不会列入研究目标,我会耐心地等它逐渐沉淀下来,待纹理组织和脉络线索都清楚显露出来之后,才把一个个作家作品这种单位摆放进去,设置一个位置。观察思潮,也应该强调它的历史稳定性,否则宁愿放着不做。但是我们知道,自所谓新时期文学开始运作之后,被文学批评推出的文学现象就层出不穷,例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女性文学等等,而且它们大都被已经出版的许多文学史著作所采用,在大学中文系文学史课堂上讲授了几十年。我没做过统计,关于它们的各种论文不说上千万字,少说也有几百万字。更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研究论文详细讨论它们之间的承传关系①,或者对某现象的内涵外延加以界定②,也分析到某现象在向另一现象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③,如此等等。由此说明,当代文学史历史分期、段落传承、概念界定、现象、社团和流派等等的历史化研究,也并不像有些悲观者认为的那样犹如散兵游勇,布不成阵。④

因资料整理和学术研究没有跟上来,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先锋话剧、朦胧诗、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女性文学、第三代诗歌、文化散文、九十年代长篇小说到60后作家三十年来的文学史序列,除作家主动提倡、文学批评和杂志组织等推动因素外,是否还有社会思潮的刺激、外国文学的影响和文学圈子的催发,还都没有被认真清理和反思。关于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太阳社、沉钟社、新感觉派、乡土小说、京派、海派等社团和流派的文献史料,是经过几代学者数十年来默默无闻地爬梳、搜集、辑佚、整理和研究,才逐渐浮出历史表面,□后被确定下来,成为学科的概念、术语、范畴的。而我知道,对当代文学史上这些重要现象文献史料的收集整理,还只是处在启动的状态,更不用说以一所大学之力,几代学者之力,开辟为研究领域了。虽然如上所说,零星的“关系”“转型”“段落传承”等研究已有不错成果,但与现代文学史如此大规模、长时段和投入几代学者之力的宏大工作相比,远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个事实,必须引起学界同人足够的重视。

作者简介

白亮,男,1981年生于宁夏银川。本、硕、博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师从程光炜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当代文艺思潮、80年代以来的文学与文化现象等。迄今已出版学术专著一部——《新时期初期文学中的历史记忆——以戴厚英和遇罗锦为研究中心(1978—1984)》,并先后在《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当代文坛》《长城》《现代中文学刊》《文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1|从《伤痕》讨论谈文艺的真实性问题/徐俊西
9|革命的现实主义力量——读近来的若干短篇小说/洁泯
15|对生活的思考—谈刘心武的《班主任》等四篇小说/朱寨
23|生活的创造者说:走这条路!/刘心武
34|艺术家的责任和勇气——从《班主任》谈起/西来蔡葵
43|《伤痕》也触动了文艺创作的伤痕!/荒煤
47|谈谈我的习作《伤痕》/卢新华
54|“伤痕”文学小议/陈恭敏
57|的确出现了一个新流派——从“歌德”与“缺德”谈到“伤痕文学”/王振铎
63|蚌病成珠-—论“伤痕文学”/何西来
78|日本战后初期文学与中国新时期伤痕文学/陈泓
90|论“解冻文学”与“伤痕文学”的差异性/黎明
100|伤痕文学:戴着镣铐跳舞/周绍华
109|深切痛创的虚假愈合——“伤痕文学”重评/朱寿桐
118|伤痕文学:兴起、演进、解构及其意义/张法
128|“伤痕文学”二十年记/周明荣
132|公共痛苦中的历史信赖——论“伤痕文学”时期的小说历史叙事/路文彬
141|从“伤痕”到“反思”——新时期文学回叙之一/毕光明
149|穿越当代经典——“伤痕文学”热点作品局限评述/吴炫陶文婕
165|写在“伤痕文学”边上/旷新年
178|“伤痕文学”的历史局限性/程光炜
187|“伤痕文学”的三种体验类型/王一川
196|胡耀邦与“伤痕文学”的争论/徐庆全
202|“伤痕文学”:作为话语的权力书写/王琼
210|伤痕文学再思考/刘东玲
216|“伤痕文学”的历史记忆/程光炜
227|打开“伤痕文学”的理解空间/张业松
240|“伤痕文学”□□人卢新华/汪建强
245|党的文艺路线调整与伤痕文学的生成/王烨
253|声音:细读伤痕文学《班主任》/李淑霞
260|中国当代文学体验结构的整体性考察——以“伤痕文学”为例/任翔
268|真实及其效应:伤痕文学的文本策略和治愈机制——以《班主任》《伤痕》为例/李明彦程革
274|“伤痕小说”的经典化与新时期文学叙述的起点——以《人民文学》1978年全国
优秀短篇小说评奖为例/黄璐毕文君
283|附录伤痕文学研究资料索引

内容简介

《伤痕文学研究资料》是《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丛书》中的一种。本书选取了伤痕文学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论文数十篇,编者以“选家”的眼光把值得发掘和发现的文献史料呈献出来。书后附有更加详尽的研究资料索引以便读者参考。选择精当,视野开阔,展现了文学研究的丰富材料和历史信息,学术价值重大。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了伤痕文学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论文数十篇, 编者以“选家”的眼光把值得发掘和发现的文献史料呈献出来。书后附有更加详尽的研究资料索引以便读者参考。选择精当, 视野开阔, 展现了文学研究的丰富材料和历史信息, 学术价值重大。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5: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