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安驾庄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焕新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时值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

安驾庄村西头张家街上一户普通的农家,土坯垒就的西厢房里,东窗的窗棂刚透过一丝曙色,随着一声火柴擦燃的声音,房间内亮起了灯光。年轻的母亲已经穿束停当,正在唤醒熟睡的儿子。

母亲叫陈桂枝,三岁的儿子叫张其昌。其昌睁开了惺忪的双眼,极不情愿起身,母亲不由分说,三下两下给孩子套上了衣服,拿起了旁边早已经收拾好的一个包袱,锁上了土坯房的木门,母子二人便急匆匆踏入了夜色之中。

天渐渐亮起来,房屋道路的轮廓渐次分明。时已深秋,地上有霜,踩上去发出轻微的声响,倘若遇到石板地,便会有些滑。天晴得很好,一弯斜月挂在西天,是下弦月,已近月底。

其昌几次张嘴要问,母亲都止住了他,其昌凭路径判断,这是通往姥姥家的路。

姥姥家住在陈家城官,在安驾庄的东南方向,走直线,即所谓三角形的斜边,有十八里路,如果先往南,再折往东,即走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则有二十余里。母亲现在走的就是第一个直角边,往正南方同。 母亲拽着其昌,走得很急,还不时地回头看,像是担心有人追上来。出村后,曾经一度仿佛听到了村子里有杂乱的声音,两个人停下脚步凝神谛听时,大地又复归寂静。天完全亮了,地表飘浮着一层薄薄的岚气,庄稼都已收割,有的地头垛着没有运走的玉米秸秆。种下的冬小麦还没有冒芽,偶有一畦晚收的白菜,绿油油的,点缀着深秋褐色的大地。直到离开村子八里地,快接近前边的李家村时,母亲的脚步才放慢下来。

进村敲开了一家的门,主妇迎出来,其昌才有些回过神来,他跟母亲下地的时候见过这人,这家人的地在李家村北,和其昌家的地相邻,两家有一个共同的地方——男人都不在家。其昌的父亲在关外当工人,这家人的男人在外做手艺,自然,庄稼活都落到了女人身上。几年相处,两家的女主人很是熟络,竟处成了姐妹一般。

“叫姨。”陈桂枝吩咐其昌。

“叫姨。”女主人从身后拽过来一个揉着双眼的男孩,同样吩咐道。

男孩高鼻梁,大眼睛,肤色稍黑,名字叫李向东,长其昌一岁。这次结识,令两人在半个多世纪里成为莫逆。

李家准备了早饭,两个孩子每人一碗面条,各放了一个鸡蛋,大人是面条汤就窝头,外加一小碟咸菜。

中午时分,陈桂枝母子二人才到了陈家城宫。

这次逃难的原委,其昌过了好多年之后才知晓。在安驾庄聚族而居的张家,从其昌这一辈往上数五代有兄弟三人,其昌这一支是三支,二支传到其昌的上一代,已经没有男人了,长支人丁兴旺,因此,二支为了继承宗祧,就产生了过继的需求,按说,二支在长支和三支的孩子们中应该有选择的自由,众孩子中,二支偏偏就看中了其昌,认为他比其他孩子要聪慧一些。所以,二支的妯娌们频频向陈桂枝明示:“赶紧再要个孩子吧,把其昌给我们。”陈桂枝只当玩笑话,浑没有在意,却有有心人将话听了去,就是长支的张文灿。

张文灿有文化,在村办窑场当会计。按辈分,他是其昌的二叔,并且是五服内。他认为过继应该就长不就幼,有长支的孩子在,就轮不到三支的其昌,他要维护传统宗法的正统性,就策划了这一次的上门寻衅事件,以使得三支的人知难而退,好在消息泄露,陈桂枝母子避过了。 过继的表象是宗祧子嗣,实质是家产,为了一处农家的房产,亲情被撕裂了。

事情很快平息,张文灿的行为受到了当时安驾庄中共党组织的批评和制止。

此事从此不再提起,但直到其昌离开安驾庄,他的整个青少年时期,始终伴随着二叔那一双阴郁的眼睛。

其昌在陈家城官一住就是半年,直到他七岁回到安驾庄读小学,每年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陈家城宫比安驾庄要小得多,但村子之间挨得非常紧,沿汶河北岸排开,陈家城宫的西边是汪家城官,是个比较大的村子,东边叫郝家城宫,大小与陈家城宫差不多。这一片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河网交织,是泰西有名的粮仓。

陈桂枝姐弟五人,姐妹中陈桂枝行二,大姐也嫁入安驾庄,在其昌还没有出生时病故,三妹和小弟都在外参加工作,大弟陈瑞田在家务农。其昌发现,姥姥家在陈家城宫人缘很好。P3-5

目录

第一章 瑞田家的外甥

第二章 落凤坡的传说

第三章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

第四章 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

第五章 蛇诱惑了夏娃

第六章 多少楼台烟雨中

第七章 “洪太尉误走妖魔”

第八章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第九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十章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第十一章 望北山而流涕兮

第十二章 莫小瞧了山里人

第十三章 陈桂枝的困惑

第十四章 赏心乐事谁家院

第十五章 空翠湿人衣

第十六章 只因为那一湾清水

第十七章 晴空一鹤排云上

第十八章 东新开胡同

第十九章 泼洗澡水倒掉了澡盆里的孩子

第二十章 没有开张不了的油盐店

第二十一章 一马离了西凉界

第二十二章 扶不起来的刘阿斗

第二十三章 鹡鸰在原,兄弟急难

第二十四章 单骑走山东

第二十五章 祸兮福所倚

第二十六章 灯火下楼台

第二十七章 近乡情更怯

第二十八章 天泽路60号

第二十九章 一霎时把前情俱已昧尽

序言

这个村子的名字叫作安驾庄。

安驾庄位于泰山西麓,肥城市南部。现在已近万余人口,几乎成了泰西最大的乡镇,素有泰西名邑之称。北部和西部均倚泰山余脉,绵延起伏,东面和南面则是沃野平畴,一望无际。过安驾庄十余里地,大汶河蜿蜒西去。济兖公路和泰平公路在这里交叉,实为通衢重镇。单按地势来讲,竟有些和首都北京相似。于是又有人叫它为“小北京”。

据史料记载,安驾庄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自夏朝始即有人在此定居,曾经用过的名字有袁家洼、永安寨、古风丘等,安驾庄的历史几乎等同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其实,齐鲁文化本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大地上最不缺的,便是拥有千年历史的村落。

安驾庄的名字始于何年,已不可考。比较可靠的说法倒确有一例,宋朝的宋真宗赵恒,在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去泰山祭天的时候,曾经在此驻跸,此地或许以此得名。

既然曾经有皇帝驾临,理应聚起物华天宝,但却没听说村子里出过什么大人物,村子里既没有状元府邸,也没有御史匾额。乡民们倒也释然,四千余年的耕读劳作、绵延生息,绘就了安驾庄的壮丽图景,形成了安驾庄独有的一方文化。参天松柏,可作栋梁,崖畔和田际的榛莽,也是大自然万物生息的一部分,榛莽的葳蕤与勃勃生机,亦是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诠释。“六亿神州尽舜尧,万千乡民皆俊彦”,便是乡民们的美好希冀。

本书中的主人公就从这座村镇走出,辗转山东、东北、北京,随大时代一路起落颠簸。而他一生的行为理念皆拜这座村镇所赐。

安驾庄已经不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村镇名字,而是和齐鲁大地上千千万万的村镇一样,成为了山东文化的一个符号。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充满现实主义情怀的小说。

小说中故事发生的地方叫作安驾庄。安驾庄是山东省肥城市的一个村镇。据史料记载,安驾庄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自夏朝始即有人在此定居,曾经用过的名字有袁家洼、永安寨、古风丘等,安驾庄的历史几乎等同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在此,安驾庄可被视为乡土中国的一个符号。

陈焕新著的《安驾庄》中的主人公张其昌就从这座村镇走出,辗转山东、东北、北京三地,他是原生于黄土地的中国农民,他是穿梭于东北林海雪原的知青,他是高考恢复后的北大学子,他是中国自然科学学术机构的期刊编辑,他是中国早期获得律师资格证的执业律师……

他是一个来自社会最底层完全靠自我奋斗而一路成长的小人物,他是大时代在个体身上的投射与缩影。他用六十年时间,书写了一个凡人的史诗,也向读者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中国农人的耕读梦。

编辑推荐

陈焕新著的《安驾庄》是一部小人物的成长史诗,这是一段激荡人心的芳华岁月。这里有乡土中国的雄奇画卷,亦有大变革时代的命运沉浮。这是一个来自社会最底层完全靠自我奋斗而一路成长的普通人的故事,这是大时代在个体身上的投射与缩影。

如果你将要沉沦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那么请你翻开这本书;如果你对命运的不公发出深沉的怒吼,却仍旧手足无措,那么请你翻开这本书——你将看到自己的影子,看清未来要走的路。

在这熙熙攘攘的大时代里,每个活着和活过的生命个体,如你、如我,都值得被记录、被纪念。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