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名家双语阅读文库(叶兆言卷)》是《当代中国名家双语阅读文库》之一,精选叶兆言最具意义和价值的优秀短篇代表作,遴选英语为母语的汉学家或英语水平等同于母语的翻译家进行英文译介,并附评论及访谈,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凸显其文化性、时代性和趣味性。
| 书名 | 当代中国名家双语阅读文库(叶兆言卷) |
| 分类 | |
| 作者 | 叶兆言 |
| 出版社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名家双语阅读文库(叶兆言卷)》是《当代中国名家双语阅读文库》之一,精选叶兆言最具意义和价值的优秀短篇代表作,遴选英语为母语的汉学家或英语水平等同于母语的翻译家进行英文译介,并附评论及访谈,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凸显其文化性、时代性和趣味性。 内容推荐 《当代中国名家双语阅读文库(叶兆言卷)》汇集叶兆言《左轮三五七》《作家林美女士》《凶杀之都》等作品以及对其的评论和访谈文章,再配以优秀学者翻译的英文译文,形成这本中英双语对照的图书。本书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有着重要意义。 目录 左轮三五七 作家林美女士 凶杀之都 夜游者侯冰 紫霞湖 附录 评论 耐得住叙述的寂寞:我看叶兆言小说/阎晶明 访谈 叶兆言:写作给我带来了快乐/曹寇 试读章节 警卫员说:“她不在家。” 老王便带着助手在离小七子家不远的地方等他回来。小七子是在天快黑的时候才回来的,他当时和他哥小五子走在一起。老王上前拦住了他们。老王简短地说明来意,小七子立刻脸色惨白,打摆子似的直哆嗦。老王说:“你跟我们一起去派出所吧。”小五子蛮横地说:“什么大不了的鸟事,干吗要去派出所?”老王反问说:“难道到你们家的客厅去谈?” 小五子在大院西头的营房后面有一问房子,谈话便在那里进行。小七子精神全线崩溃,把自己的所作所为,一丝一毫没有遗漏地通通交待出来。小五子在一旁听着,突然冲上前狠狠地抽了弟弟一个耳光,暴跳如雷:“你真他妈丢人,什么事不能干,出这样丑!”小七子被打懵了,也不哭,一只手捂着被打得红肿起来的脸颊,心虚地看着门口。他害怕这时候会突然有人走进来。 小七子的哥哥小五子在老王所在派出所的管辖区里,很有些名气,号称“东区一霸”。早在上中学的时候,他就是打架的好手。他整日背着一个旧的军用书包,书包里塞着锃亮的菜刀,动不动就亮出菜刀来准备跟别人拼个你死我活。他没想到十四岁的弟弟小七子会那么没出息,恨得咬牙切齿,威胁小七子说等派出所的人走了,要好好地收拾他。 老王的助手说:“这是很严重的流氓案件。” “有什么严重的?”小五子气鼓鼓地说,“用不着吓唬人。又不是干什么别的事,自己玩玩自己的东西还不行?” 老王哭笑不得地说:“这是什么话?” 小五子在事情过后的第三天,让小七子领着,挨个拜访几个和他一起干坏事的人。小五子像揍贼似的,把参与做坏事的人一个个都收拾了一顿。最后收拾的是袁勇军。小五子把所有的人都召集在了一起,翻窗户进了大礼堂。他让小七子留在窗口望风,然后命令其他人把袁勇军绑在舞台侧面的柱子上,脱下他的裤子。小五子从旧军用书包里拿出已经生锈的菜刀,走到袁勇军面前,恶狠狠地说:“小狗日的,你要是不给我说老实话,我就割了你的小玩意,让你变成个小丫头片子。”袁勇军吓得顿时大叫起来。小五子扬了扬手中锃亮的菜刀,不耐烦地喝道:“不许哭!” 袁勇军不敢再哭,但是死活不肯承认是自己告的密,他是当时在场的唯一没有干成坏事的小男孩。小五子说:“不是你,还能是谁?” 小七子他们干的坏事是一件大丑闻,这丑闻在后勤大院到处流传,最终也没弄明白是谁把事情捅出去的。一个月以后,暑假结束了,学校里的宋老师偷偷地把小七子叫到一边,看看周围没别的什么人,十分好奇地问他当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年轻的宋老师是代课教师,她的年龄还不到二十岁,个子很矮,脸红红的,眼睛不大,看人时,喜欢久久地盯着别人看,与女学生混在一起,都以为她也是学生。小七子没想到宋老师会向他提这样的问题,羞得无地自容,恨不得立刻在地上掘一个洞,一头钻进去。自从那件事败露以后,他最担心的就是宋老师最后会知道。不可能有比这更丢人的事了。 小七子不吭声。宋老师轻声地又问:“你们真干了别人说的那种事?”小七子仍然不吭声,他觉得今天是他有生以来最糟糕的一天。他最担心的事果然就发生了,一阵悲哀像一群蜜蜂一样围着他嗡嗡直叫。宋老师摇了摇头说,你们这些人怎么搞的,怎么这么无聊,怎么这么不要脸。 P28-32 序言 如今的大学生还读书吗?当然。可是他们又都读些什么呢?上网,看短信,深陷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那大海般的巨量信息中。他们看似阅读广泛,可他们所读和热爱阅读的东西,大都纯粹是垃圾。他们什么都懂一点,可懂的那点东西却缺少实质的深度与广度。他们整天手机不离手,对周围的一切置若罔闻。小小的一部机器已然进入教室,取代教科书,成为最吸引眼球、最引人注目的玩物,令教师们绝望地目瞪口呆。“反正教科书也充斥了不地道的文字”,我回忆起多年前曾就中国的大学教育问起过先师JessieChambers,她就这么说过,当时令我大感意外。 所以,如今的大学生似乎更喜欢来自新媒体的碎片化阅读,严肃文学因此令人悲哀地受到轻视或藐视,被遗忘在图书馆的书架上,满是尘埃,仅成为少数书生的精神食粮。而论及英语学习,情况同样令人沮丧。中国学生不再阅读严肃文学,他们学到的是满口“kindof”的莫名其妙的一堆“废话”、网络用语、流行歌曲和夸张的耸肩行为。他们常常自以为英文流利,完全不知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必须建立在大量阅读各种优秀文学作品的基础之上。 说起课外阅读,我想起十一年前我和我太太在纽约看望她的表妹时所见到的情形。她表妹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Franklin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本科生;女儿Shelly刚小学毕业。Shelly当时正激动地等待着毕业典礼的到来,次日我们全都参加了她的毕业典礼。出于好奇,我随手翻阅了Shelly所看的书。我看到她的书桌上散乱堆放着莎士比亚、弥尔顿、马克·吐温、海明威等人的书,当然还有一册《哈利·波特》。我问Shelly:“你在读这些书?”“看着玩。”小姑娘随口答道。一个小学生,课外在阅读莎士比亚、弥尔顿、马克·吐温、海明威!而且是“看着玩”!我们的大学生们在看什么书?多年来,这件事一直如铅块一样压在我的心头。 或者拿美国学生来比较不太合适?那好,咱们来看一下战时中国西南联大的本科生用的教材《大学一年级英文教本》的内容。注意了,这可是西南联大所有大一学生的必读教材,并非英文专业的学生所专有。该书由出生于夏威夷的哈佛大学教育硕士陈福田教授编写,总共遴选了43篇文章,几乎全都出自大家之手,具有浓郁的人文博雅气息,与时下风行大学课堂的所谓“实用英语”“商务英语”“法律英语”“文秘英语”等教材内容大相径庭:《贫瘠的春天》(赛珍珠)、《负重的牲口》(毛姆)、《河之歌》(毛姆)、《妹妹的出生》(邓惜华)、《论烤猪》(查尔斯·兰姆)、《乐观看中国》(胡适)、《生活的目的》(林语堂)、《圣山》(高兹沃斯·洛斯·狄金森)、《花事记忆》(诺拉·沃恩)、《致青年》(安德烈·莫洛亚)、《一对啄木鸟》(佚名)、《红蚂蚁大战黑蚂蚁》(梭罗)、《论自由》(伍德罗·威尔逊)、《何为科学?》(里拉·雷姆森)、《对生活的持久满足》(查尔斯·艾略特)、《妄想的病人》(哲罗姆·K。哲罗姆)、《泄密的心》(埃德加·爱伦·坡)、《孤儿寡母》(华盛顿·欧文)、《呼噜王》(佚名)、《通识教育》(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民主社会中教育之功用》(查尔斯·W。艾略特)、《教育的目的》(罗素)、《民主的力量》(沃尔特·李普曼)、《技术文明》(查尔斯·奥斯丁·比尔德)、《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威廉·詹姆斯)、《自由与约束》(阿伯特·劳伦斯·洛维尔)、《民族生命力的解放》(伍德罗·威尔逊)、《习惯》(威廉·詹姆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阿诺德·本涅特)、《时代变迁》(约翰·高尔斯华绥)、《加利波利战役》(约翰·梅斯菲尔德)、《半英里》(T。O。比奇克罗夫特)、《长长的阴影》(约翰·汉普森)、《萨梯跳舞的田野》(邓萨尼勋爵)、《人人想当别人》(塞缪尔·麦考德·克罗瑟斯)、《哲学家》(毛姆)、《俾斯麦》(埃米尔·路德维希)、《希特勒之谜》(斯蒂芬·H。罗伯茨)、《英国外交政策》(约翰·根室)、《美国人对自由之热爱》(埃德蒙·伯克)、《什么是大学?》(约翰·亨利·纽曼)、《通识学院的理论》(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英语学习的自我培养》(乔治·赫伯特·帕玛)。而这还仅仅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试想一下,经过四年对人文材料这种螺旋式不断上升的精研细读,学生们会变成什么样? …… 仅此一点——如果我可以这么说的话,就足以使本文库成为对于翻译感兴趣的读者的一个很好的阅读材料。读者们也许会对我的话抱有怀疑,但我绝不是自吹自擂。作为《中华人文》和本双语文库的主编,我对这两份出版物中的每一篇文章的每一个字都仔细拜读、研究过,所以我对本文库的鼓吹不是基于初步的印象,而是肺腑之言。事实上,编辑这些材料对我自己而言,也是一个了解两种语言以及全面提升自己的极好机会。 文学评论家吴义勤、学者及翻译家许钧、作家苏童都从他们各自不同的视角出发,对本文库的出版表示了强有力的支持。三位都是他们各自领域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意见更增加了本文库的权威性。 《当代中国名家双语阅读文库》是开放性的,它会不断地出下去。它以五位作家为一辑,每位作家为一卷,每卷包括五个短篇并附有一篇评论和一篇访谈,其中个别卷会略有变化。为了本文库的出版,各方面的人员做出了很多努力或给予了很大支持,其中包括我们杰出的翻译家、作家、评论家,《中华人文》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领导、编辑等,可以说这是一次令人快乐又组织有序的大合唱。 是为序。 杨昊成 2017年12月16日 书评(媒体评论) 《当代中国名家双语阅读文库》为中国当代文学名家提供了长期系统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汇集了一批当代国内著名的文学大家,为深入传播中国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提供了重要支撑和载体,呈现了当代中国文学发展历程的缩影与动态。 我很高兴看到有能集中展示中国当代文学风貌、价值及发展成就的文库出现,该文库必将极大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此外,我也很高兴看到在图书附录中增加了评论和采访文章,它们有利于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化地深入了解所选作家及其作品。 ——吴义勤 《当代中国名家双语阅读文库》的特别之处在于邀请母语为英语的汉学家、职业翻译家或长期生活在国外、英语水平等同于中文水平的专业双语学者进行英译,这就确保了语言文字的纯正地道以及在海外的可接受性。 就文化而言,翻译可以传承、丰富我们的文化;就个人而言,一个人的翻译能力越强,感知世界的能力就越强,对世界的认知也就越透彻。所以,我认为该文库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可以大力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还在于可以作为国内翻译专业的重要学习资料,进一步推动和提高我国的外译水平,从而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许钧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