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7)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孟繁华主编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玛多娜生意

那些年,我也做过生意。

我和庞德合伙的鸢尾花花广告公司开张了五个多月,人气很旺,庞德每天都在公司接待好几拨客人,咖啡机烧坏了两台,一次性纸杯用掉了好几箱,但我后来得知,并没有谈成一份像样的合同,那些人都是来找庞德谈艺术的。有一个摇滚乐手喝啤酒喝醉了,捏着乐器在公司里跑来跑去,对着每一盆植物撒尿,嘴里高喊,Come on!come on!那些杜鹃、龟背竹、发财树不知所措,没几天,就一盆一盆地枯死了。

必须介绍一下庞德。他是我的朋友,一个业余诗人,一名音乐发烧友,本业则是美术设计,他是朋友圈公认的最有艺术才华的人。但现在,他是我们公司的经理,才华不能挣钱,要它何用?大家可以想见我的恐慌,五个月颗粒无收,我对庞德的敬佩已经变成了愤怒。我多次奚落庞德的无能,也顺带抨击了他所热爱的一切事物,诗歌的酸腐、音乐的无用,甚至诋毁了庞德最崇拜的大师毕加索,说他不过是个色情狂。也许是类似的电话接多了,庞德的抵御非常理智,逻辑性很强,他说,我请问你,失去一点金钱,就有资格诋毁艺术吗?然后我听着他对经营的失败做出流利的辩解:一切都归咎于一个香港天皇巨星的爽约,朋友介绍来的合作伙伴极不可靠,其中一个是诈骗犯,还有一位洽谈户外广告的家具商人,竟然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后来不知怎么提到了公司的名称,他埋怨我们盲目听从一个女画家的建议,注册了鸢尾花花这个倒霉的名字。鸢尾花的花季很短很短,知道吗?凡·高画了鸢尾花就疯了,知道吗?现在可好,鸢尾花的诅咒应验了,我也快被你们逼疯了。说到这里,他旧事重提:我本来是要叫南方草原的,记得吗?庞德大声嚷嚷,南方,草原,多么开阔,多么好听的名字,是你们反对的。

那一阵子庞德还坚持续租太平洋酒店裙楼的写字间,悉数保留所有雇用的员工,每天西装革履,开着他的桑塔纳轿车出没在太平洋酒店。他对人心惶惶的员工说,放心吧,苹果树上的最后一只苹果,一定是最红最甜的。有人告诉我,他女朋友桃子生日的那一天,他给桃子送去了九十九朵玫瑰,这让我怀疑他对浪漫与享乐的追求,会把公司账户上最后一点余额挥霍一空。我再一次打电话谴责了庞德,也就是那一次,庞德与我翻脸了。我听见庞德电话里的声音变得傲慢而尖锐,你那点钱,可以撤走,我根本不在乎。然后在一阵蓄意的沉默之后,他向我亮出一张底牌,令人难以置信。玛多娜,玛多娜你知道的吧?庞德清了清喉咙说,我透露一个消息给你,玛多娜要来了,我们的大生意,马上就要来了。

我在太平洋酒店的咖啡厅里看见了庞德。

他和一个陌生姑娘面对面坐着,喝咖啡,说话,耸肩膀。与以往一样,庞德与姑娘在一起的时候显得格外帅气,意气风发,耸肩的动作也会极其频繁。我走过去的时候,他似乎忘了之前的不悦,很大度地向我介绍了身边的姑娘。深圳来的简玛丽小姐,玛多娜生意的合作伙伴。他这么说着,看我猜疑的表情,用胳膊肘捅了我一下,轻声补充道,简老大的侄女啊。

庞德嘴里的简老大,我当然知道是谁。所谓广告界的大鳄和教父,一个传奇的成功人士,白道、黑道还有红道,路路皆通。我只是本能地怀疑这笔大生意的真实性,庞德社交生活的浮夸与芜杂,多少让我对这个陌生姑娘心存戒备。我记得很清楚,简玛丽当时没有站起来,似乎是回敬我多疑的眼神,她皱皱眉,将一只手懒懒地伸出来,让我握一下,明显是作为恩赐的。她将嘴里的咖啡渣吐在纸巾里,团了团扔在烟灰缸里,愤愤地说,这叫什么咖啡?瞟一眼远处的侍者,又宽宏大量了,说,什么样的地方做什么样的咖啡,不计较了。什么时候我带你去喜来登,那儿的蓝山咖啡还算不错。

这是一个时髦、高贵而且神秘的姑娘,穿皮裙、短靴、白衬衫。肤色微黑,脸形稍显方正,谈不上多么漂亮,但是有某种说不出的动人之处。当她的面孔朝向庞德,眼神单纯清澈,微笑着的时候,那一丝妩媚与羞怯,似乎还属于一个少女。但她的目光偶尔朝我瞥过来,一切都又不同了,我从她的脸上发现了某种明显的骄矜与冷酷之色,我相信那是刻意流露的,对我的多疑,她给予了必要的报复。

我其实插不上什么话。他们在热切地谈论玛多娜——她的音乐、她的舞台、她的造型和头发的颜色。甚至谈及她新婚的丈夫,一个英国导演,他最近拍了一部什么黑帮电影,杀人,杀得很浪漫。我急于打探玛多娜巡演的代理细节,庞德明确地阻止了我,称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商谈细节,鸢尾花花能否承接这笔生意,还要等简玛丽回到深圳再说,一起都得由简老大决定。听起来这是可信的。我问简玛丽,简老大是你叔叔还是伯父?她抿了抿嘴唇,用征询的眼神看看庞德,庞德照例耸耸肩。她突然凌厉地看着我,你猜呢?我并没有从她眼睛里发现任何的心虚的痕迹,倒是看到一丝孩子气的调皮。我像庞德一样耸了耸肩,这怎么猜?她发出了一声突兀的冷笑,其实你猜得出的。然后她从包里掏出一支口红,开始补唇妆,问我,吕先生,你听过玛多娜吗?我说我听过,就是一时不记得她唱了什么了。她斜睨我一眼,忽然灿烂地一笑,我知道你们这款男人最喜欢什么,《像一个处女》,你肯定喜欢吧?

玛多娜那笔生意后来不了了之,这在我们很多人的预料之中。好在事情并未向前推进,除了庞德陪同简玛丽去黄山和杭州的那点旅游费用,鸢尾花花公司并没有什么损失。那个简玛丽究竟是不是骗子,暂时成了我们心底的一个悬念,难以揭秘。

朋友圈内有人在上海遇到过简老大,有幸与他攀谈了几句,自然问起了玛多娜那笔生意,回答是确有其事,只不过中间人太多,演出承包商那边的预付款没有谈拢,生意最后黄了。后来问起简玛丽这个人,简老大矢口否认,说他从来没有什么侄女。大家对简老大浪漫的私生活都有所耳闻,他身边美女如云,否认是其侄女,却并不否认是他的其他什么人,简玛丽与简老大的关系尚待多方查考,那朋友只好自己找台阶下,说,一定是碰巧了,姓简的人不多,那姑娘恰好也姓简。

鸢尾花花真的很快凋谢了,广告公司关了门。庞德愤怒了几天,又沮丧了一阵,最后一次去公司的办公室,他枯坐在办公桌前,对着一本画册发呆,手里把玩着一把美工刀。有人注意到那是凡·高割耳后的自画像,立刻引起了警惕,告诫他道,庞德你别想不开,公司开开关关很正常的,割了耳朵你怎么泡妞?割了耳朵你怎么听音乐?庞德说,别吵,我离发疯还早着呢,我不过是在体会什么是背叛,什么是悲伤。还好,庞德最后化悲痛为力量,他只是用美工刀在办公桌上刻了四个大字:壮志未酬。刻得缓慢艰难,因为是篆体的。之后他把美工刀扔在纸篓里,扬长而去了。

有一段时间庞德销声匿迹了。谁也找不到庞德,包括他的女友桃子。庞德向我们描述过他的好多人生计划,最惊人的莫过于去青海塔尔寺做喇嘛,其中并不包括失踪这一项。有人猜他是设法去美国了,那是他多年的梦想。但桃子说庞德被美国大使馆拒签了,无论是去拉斯维加斯听玛多娜的演唱会,还是去哈佛大学留学的计划.暂时都还是庞德的空想而已。P1-3

目录

玛多娜生意

火烧云

那边

熊猫

求诸野

一双小白鞋

人人都应该有一口漂亮的牙齿

肺鱼

蒋近鲁的艺术人生

西去楼兰王

好快刀

透析

畸道

诸葛莉莉的隐秘和孤独

英哥四幕

愿人人都有一个悠闲的午后

吃喜儿

阿拉伯婆婆纳

会游泳的溺水者

安宫牛黄

失重

序言

今年说说张楚

今年我想集中说说作家张楚,他是当下一位出类拔萃的作家。张楚,燕赵俊男。人长得魁伟、英武。善饮。我对善饮的男人有好感,可以迅速成为朋友,而不论长幼,然后推心置腹,大喝一场后约好下一场的时间、地点。张楚从未爽约,对信守承诺的朋友我尤有好感。但张楚说话不多,他说话时似乎还有些许腼腆,还没说话就先笑了。他还像个男孩子一样。

他就生活在唐山滦南小城,所有的记忆应该都是小人物。后来他走南闯北,外国也去过了。这两样经历对他都很重要:小城生活让他有了对真实生活的了解,尤其是那些最细微的生活细节;后来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照亮了滦南小城的生活。照亮就是重新发现。于是,张楚专事小人物的传记。现在他的小说已经名满天下。他专攻中短篇小说,还没有长篇发表。他没有急吼吼的功利,好像就想做好一件事情,慢慢做。他果然做得好。其实他的小说不大好评论,他的小说真实生动,但也诡异,甚至有难以望穿的模糊。也许这就是张楚小说的魅力。他的小说很难用谱系的方式找到来路,那里有诸多元素:他深受西方十八十九世纪文学、现代派文学和后现代文学的影响,也受到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甚至受到《水浒传》以及其他明清白话小说的影响。经过杂糅吸收和重新铺排,诞生了这个奇异的张楚。他的每篇作品,在生活的层面几乎都无可挑剔,生活的质感、细节和真实性几乎达到了“非虚构”的程度,但是整体来看,其虚构性甚至诗性又都一目了然。在亦真亦幻、真假难辨之间,张楚的小说像幽灵一般在我们眼前飘过。

这里选的《人人都应该有一口漂亮的牙齿》,与张楚以前的小说不太一样。

这是一部与“叙事”有关的小说:关于牙齿,三个人讲了三个故事。女性讲的是奶奶假牙的故事。孝顺的父亲为奶奶装了假牙,“那副假牙她只戴了一天就偷偷摘掉了。她觉得这副牙齿太昂贵了,如果整日里戴着,不仅要咀嚼大米小米、谷子高粱、花生红薯,还要咀嚼黄豆、绿豆、蚕豆、野枣跟核桃,逢年过节了,还要咀嚼猪排、羊排、牛肉和鱼肉,就是老鼠的牙齿也禁不住如此折腾,何况是副洁白的瓷牙?”奶奶要省着点用。奶奶九十六岁那年的一天,假牙突然不见了,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父亲知道奶奶不用假牙,力劝其不必伤心。可奶奶硬是一病不起,半月后便离世了。那假牙是奶奶的“念想”,“念想”没了人也就失了心气。于是奶奶不在了。男二因喝酒摔掉了两颗门牙,居然因祸得福在剧组被台湾籍的女化妆师看上了。他们度过了一段柔情蜜意的时光——除了上床他们做了所有的事情。男二想到了结婚,于是去北京装上了两颗门牙,而且是进口烤瓷的。可是装上门牙之后,女化妆师的眼神变了,行为变了。后来竟不辞而别去了别的剧组。残缺这东西在不同人眼里竟然如此不同。女化妆师是出于什么考虑离开男二的,我们不得而知。男一的故事更令人匪夷所思:一个女人嫁给了高中同学,郎才女貌。只是男人经常在外工作,半年回家一次。她寂寞难耐,在手机里认识了一个男人,为男人做了一顿饭,同时也有了鱼水之欢,然后又断了联系。不日,女人在床脚突然发现了一颗牙齿——一颗白净的牙齿。丈夫没有掉牙,母亲没有掉牙,自己没有掉牙。这颗牙齿成了神秘之物。后来女人丈夫的朋友讲了一件事:这位朋友曾到这位丈夫的老家出差,丈夫毫无防备地将妻子的手机号告诉了这位朋友,并让妻子请这位朋友吃顿饭。朋友说她确实请自己吃了饭。这时他已经从丈夫的公司辞职多时了。小说没讲这位朋友的牙齿是如何遗落在朋友家里的。但

一切都已真相大白。张楚就这样用非常现代的方式书写了一篇与牙齿有关的世情小说,这是张楚的一大发明。

此前,他的《良宵》一鸣惊人。那位被儿子认为命比草还贱的老太太,曾经是红极一时的舞台上的名角,但舞台上的她只是昙花一现。晚年的她只身从大都市逃离到了乡下。乡下不是她的世外桃源,生存的困窘以另一种方式如影随形。此时的老太太遇到了同样逃离出来的孤儿。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时被骗去卖血染上了艾滋病,父母、奶奶相继身亡。这个“有毒”的孩子为了免于追打,也逃离至村外的黄土岗。孩子一次次偷吃老太太的食物,老太太一次次视而不见佯装不知。当老太太得知孩子的身世后,又一次次请孩子吃饭。两个被生活遗弃的一老一少的相遇,使绝望的生活成为“良宵”。良宵美景不在物的豪华中,它构建在人的心里和对其的感知与想象中。让我惊异的不是张楚组织情节和故事的能力,而是他发现了现代化过程中最稀缺乃至消失的人心和情感。人心和情感已经退缩到我们生活的边缘处,物的增长与人心的退化是这个时代最为触目惊心的景观。我们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张楚在他的麻湾村黄土岗上重新发现了它。《良宵》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授奖词说:“张楚的叙事绵密、敏感、抒情而又内敛,在残酷与柔情中曲折推进,虽然并不承诺每一次都能抵达温暖,但每一次都能发现至善的力量。《良宵》以细腻平实的手法描写了一位颇有来历、看惯人世浮沉的老人与一个罹患艾滋病的孤儿之间感人至深的情意,在寂寞的人物关系中写出了人性的旷远。在一个短篇的有限篇幅内,张楚在白昼与夜晚、喧哗与静谧之间戏剧性地呈现当下的复杂经验,确立起令人向往的精神高度。”文如其人,情义是《良宵》的内聚力量。张楚对情义的理解一如他为人的情感方式。

他的《野象小姐》同样是一篇杰作。在一个“病态”的环境中,张楚塑造了一个被称为“野象小姐”的清洁工形象。这个坚韧、强大和至善的女性,用她的方式书写了人的真正尊严,也用她的方式照亮了灰暗绝望的病房。杨庆祥说张楚是县城里的契诃夫,说得真是好。因为张楚赋予了他笔下所有小人物丰富的人性和情感世界。外部世界不美好,没有人能改变它,但人的内部宇宙是可以按照个人的方式建构的。这个形如慵懒大象的清洁女工,就这样让我们在几重比较中感受了人的另一种可能。他的《老娘子》写的是年迈的老人,她们遇到的问题不是生老病死,却比生死更为严峻。小说开篇平淡无奇:为给刚出生的重孙子做衣裳和虎头鞋,老姐俩聚到了一起,画样、剪裁、缝衣。这是老年人平和的日常生活。但是这平和的生活是如此的短暂,一股强大的力量从天而降——拆迁开始了。各种说辞、各种人物粉墨登场,但老娘子处乱不惊,依然为重孙子纳鞋缝衣。最后,铲车来了——他们不知道,老娘子是见过阵势的,她们过去有英武的历史,鬼子汉奸都不在话下,铲车算什么呢?只见那“苏玉美缓缓坐进铲斗里。她那么小,那么瘦,坐在里面,就像是铲车随便从哪里铲出了一个衰老的、皮肤皲裂的塑料娃娃。这个老塑料娃娃望了望众人,然后,虎头鞋放到离眼睛不到一寸远的地方,舔了舔食指上亮闪闪的顶针,一针针、一针针地绣起来”。《老娘子》在谈笑间完成了历史与当下的讲述,不动声色却有千钧之力:老娘子的生活破碎了,但老娘子的形象却巍然耸立。《略知她一二》是一篇色调抑郁的小说。一个二十岁的在校大学生与一个看楼的女宿管——一个半老徐娘发生了不伦关系,这种本应是浪漫、有情调的男女之事,却无论如何让人难以祝福。表面看这是一篇多少有些“色情”的小说,但“色情”只是这篇小说的外壳,里面包裹的是惨不忍睹的人生。宿管安秀茹的生活如果没有这表面的色情是无法揭开的。小说写得沉重,读过之后一点色情感都没有,它意在言外。读到后来我们发现,张楚将一个根本不会被人注意的普通女人的善良、隐忍甚至浪漫,写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在一个最边缘、最底层的地方,绽放出了一朵茁壮、夺目的文学花朵。张楚小说人物的处境都不乐观,有的甚至在危机的边缘。但他们最后都可以化险为夷。因此,张楚的小说和他的人物,是“绝处逢生”的典范。

张楚的《长发》《七根孔雀羽毛》等名篇,早已被读者熟悉。他现在是炙手可热的作家,但张楚懂得节制,一如他的为人,低调、毫不声张。于小说来说,他却“居高声自远”。

2017年10月15日于北京

内容推荐

《中国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7》由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主编,精选包括苏童、张悦然等名家在内的2017年全国各媒体、报刊所发表的优秀短篇小说,描绘当下社会的的众生之相,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内容简练,余韵深远,对社会有教化意义。无论是在语言、结构还是意蕴的传达上,都有着强烈的独特性和高超的艺术性。短篇小说处在文学观念与文学创造的前沿,是文学中最绚丽多姿的浪花。

编辑推荐

本套选编由孟繁华、贺绍俊、李朝全、耿立等诸名家编选,从全国数百种文学报刊当年发表的千万字的代表作品中精选出部分精华篇目,向大众读者呈现中国年度文学创作的成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作品。其中不乏王安忆、梁晓声、张炜、李敬泽、叶永烈、周晓枫、苏童、双雪涛等名家之作。通过这些作品反映出2017年度中国文学领域的风貌和突破,让读者感受到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变化。共同铸造2017年度文学盛宴。本册为孟繁华主编的《中国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7)》。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8: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