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沙沟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沙沟镇位于苏北里下河腹部地区,是泰州市重点生态湿地保护区。沙沟镇自古以来商业发达,物产丰盈,素有“金沙沟”之称。2009年以来,先后获得“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徐耀新主编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沙沟镇》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全面解读了沙沟镇的历史与文化,向读者展示沙沟镇的特色之处。

内容推荐

21世纪是品牌世纪。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文化品牌,使之走入群众、走进市场、走向世界。近几年来,江苏文化系统致力于打造“精彩江苏”文化品牌,传承精彩、传播精彩、创造精彩,把江苏的精彩传向全国和世界。围绕打造“精彩江苏”文化品牌,“精彩江苏”丛书应运而生。本丛书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江苏画派、博物馆、红色文化、民风民俗、江苏的桥、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老店、饮食文化等十个系列。丛书以“口袋书”的形式,以江苏特有的文化风貌为内容,以文字、图片为呈现手段,讲好江苏故事,弘扬优秀文化。

徐耀新主编的这本《沙沟镇》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

本书是一本通俗读物、休闲读物,它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著作。编者们力图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全面介绍沙沟镇的精彩之处,引领读者前往旅游观光。在那里可游、可看、可怀古、可探幽,可选购富有特色的物产,也可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千年历史话沿革001

 第一节 古镇建置 溯源千年

 第二节 叙里下河 述金沙沟

笫二章 石梁故里美景多015

 第一节 名胜十景 寻古览今

 第二节 物质遗存 丰富多彩

第三章 如数家珍说非遗048

 第一节 “两会一龙”彰显底蕴

 第二节 捕鱼技法 全国罕有

 第三节 古老行当 存世最多

第四章 凤物民俗堪称奇

 第一节 民俗文化 地域特色

 第二节 食在沙沟 风味绝佳

 第三节 独特方言 乡土文化

 第四节 优美传说 流芳百世

第五章 古今人物显风流

 第一节 钟灵毓秀 人才辈出

 第二节 星光灿烂 古镇映辉

第六章 古镇逢春展新颜

 第一节 打古镇牌 做水文章

 第二节 景点推介 渔乡赏梅

 第三节 旅游线路 游客指南

 第四节 特色小镇 风情万种

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光绪年间的《盐城县志》载:“沙沟汛地,多湖荡,南通兴化,北达阜宁,西界山阳、高宝,烟水渺茫,苇莆茂密”。明清两朝,华夏大地祸事多端,战事频繁,而沙沟四面环水,”无舟楫不行”,军队的马车不能到达,自古为避兵佳地。清末岁贡生邑人刘沁区有诗为证:“风土山乡异,烟尘水国稀,向来戎马剧,从未扰剂扉”。

自明初“洪武赶散”至民国初,为逃避战乱的外乡人纷纷来到沙沟落脚谋生,其中不乏有许多富商,他们不仅带来了眷属,带来了金钱,更带来了祖传的经营项目和制作技艺。到沙沟后,他们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和实力,有的重操旧业,有的另起炉灶,有的单独开店,有的合伙经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开始了艰苦的创业。来自安徽的商人开起了茶叶店;来自扬中洲上的商人开起了漆庄、酱园;来自镇江的商人开起了当铺、茶食店;来自江南的商人开起了南货店;来自江西的商人开起了木行;来自北方的商人开起了香店;来自扬州的商人开起了盐栈……

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到了清末民初,沙沟进入了繁华的盛期,成为里下河地区的商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

那时的沙沟镇上商贾云集,商铺林立(图9),行业众多,作坊遍布,批销两旺。许多规模大的商号如义生昌绸布庄有专人在上海等地坐庄采购,每日有货船往返于江南江北。“姜万泰”“姜德隆”渔行把生意做到上海的十六铺,每天最旺时一天收鱼货达四千斤之多。“姜广兴”铁行(图10)下辖百余张红炉,所打铁钉畅销大江南北,专打的一尺长铁钉远销山东青岛造船厂。“正丰”“永丰”两爿蛋厂雇工百余人,除白天上工外,经常晚上点汽油灯加班,所产蛋白、湿蛋黄远销英美等国。

那时的沙沟镇市井繁华,一条自东向西长达一华里的古石梁溪将集镇一分为二。溪河南边还有三条南北向的夹河与之相连,成“山”字笔架形,把古镇分为“五团”。石梁溪东接下官河,西入西塘河,溪河上有七座风格各异的小桥,如道道虹彩卧立在溪河上。河水从桥下淙淙流过,市河上终日舟楫运输繁忙,船埠码头上卸货仓储的号子阵阵。河中渔人划着小篷船,沿河叫卖鱼虾。两岸垂杨依依,宅房青砖黛瓦,鳞次栉比。桥上桥下行人熙来攘往……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不似江南,胜似江南,犹如一幅苏北版的《清明上河图》。

前大街和南大街是老字号商铺云集的两处,各种经营的店铺约有200家。有南货店、中药店、绸布庄、土烟店、酱园、十八家米行等大批老字号。单说澡堂就有四爿,分别是又新池、白石泉(图11)、小蓬池和天一池。

商业的兴旺使得其他服务行业应运而生,凡是县城有的行业沙沟镇上都有。发达的商业带动了宗教兴盛。一平方华里的小镇上,寺庙庵坛竟多达三十余座。这在里下河地区的集镇中是绝无仅有的。

商业的兴起带动了水路客运交通的发展。光绪三十四年(1908)冬天,大达公司在盐城设局,看中了沙沟商业中心的位置,在其后陆续开设的近十条燃煤燃油客轮航班中,就有益泰班(益林至泰州)、益邵班(益林至邵北)、湖泰班(湖垛至泰州)停靠沙沟。

过着“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生活的富商们,不惜耗巨资建造豪华私宅,形成了沙沟水乡民居的独特风格。至今,民间还流传着沙沟首富赵大房重金雇用苏州工匠砖雕门楼的故事。现存的益民巷古民居群都是当年富商家的豪宅。这些豪宅高墙深院,厅堂宽敞,雕花格扇相当考究,虽历经四百余年沧桑已斑驳破旧,但仍不失当年的豪华气派。

沙沟地处水乡,盛产稻米蔬菜,有着独特的水产自然资源:鱼虾蟹鳖、螺蚬菱藕、苇莆荻草……农副产品极其丰富。沙沟湖荡内盛产芦柴,从明代起就为盐城煮盐提供大量的燃料。沙沟柴行掌握着柴草征集、储藏、估价、运输、买卖中介等多种职能,提供一条龙服务。沙沟的柴草价格甚至左右着淮盐价格的上涨与下浮。每到冬天,草农们将柴草收割回来,按用途将其分类,茅柴为燃料出售,用柴则出售给无业居民做各种编织品。一度芦苇编织品成为沙沟的支柱产业,各种编织品远销大江南北。在外地人的眼里,沙沟遍地是金。凡是来沙沟做生意的没有一个不发财,凡是来沙沟落脚的外地人,没有一个再想回原籍去。就算大字不识一个的北方汉子,到沙沟当个脚班,靠力气也能挣钱养家糊口。从此,“金沙沟”的美名不胫而走,越叫越响,远扬大江南北。

金沙沟的富有让隐蔽在建湖马家荡的土匪头目马玉仁垂涎三尺。出于内外交困,又因与沙沟望族赵大房结怨多年,马玉仁于民国十九年(1930)农历八月十七日,带领千名土匪对沙沟实施了抢劫。马匪在沙沟专劫商铺,掳走金银财宝、细软古玩、绫罗绸缎、红木家具十几船,抢走民女数人。抢劫得手的土匪们欣喜若狂,叫嚣“以后要抢就抢金沙沟”。土匪马玉仁的这次抢劫,使得沙沟的商业大伤元气,长时期内一蹶不振,处于低谷。

P10-14

序言

沙沟镇位于苏北里下河腹部地区,五县通衢,居兴化、盐城、高邮、宝应、建湖五县市交汇处。沙沟镇属浅洼平原区,四面环水,宛如荷叶漂浮水面,故又名“荷叶镇”。域内水草丰茂、鱼翔虾嬉、鹭鸟飞翔,一派天然无琢的水乡景观,是泰州市重点生态湿地保护区,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江苏省的地理中心,里下河文化发祥地。

沙沟镇自古以来商贸发达,物产丰盈,素有“金沙沟”之称。凡是来过沙沟的人,都会被这里的水乡胜境和独特的民俗、美食所吸引。沙沟一年四季风景如画,仲春菜花金黄;盛夏荷香苇青;金秋稻香蟹黄;隆冬荻雪飞舞。其美食,有“游在苏杭二州,食在水乡沙沟”之说。2009年以来,先后获得“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2015年11月,被列为泰州市生态旅游小城市。2016年12月,被列为泰州市首批培育旅游风情特色小镇。

后记

本书是一本通俗读物、休闲读物,它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著作。我们力图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全面介绍沙沟镇的精彩之处,引领读者前往旅游观光。在那里可游、可看、可怀古、可探幽,可选购富有特色的物产,也可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

此书的编写,得到了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物局、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与沙沟镇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董记、朱友光、罗志、陈瑾等提供了图片资料;管世俊、赵亮、马晓平为本书统稿;书中引用了部分已经出版或发表过的关于当地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的专著、志书、文章的相关资料;我们还得到了其他热心宣传精彩江苏、精彩沙沟镇的相关群体和个人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加之时间较为紧迫,书中难免会出现疏漏和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8年2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0: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