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著的《老残游记》是晚清时的一部社会谴责小说,暴漏了晚清时代封建制度的弊端和阴暗。它是十大古典小说白话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
小说通过对玉贤、刚弼两个所谓的“清官”滥用私刑、草菅人命的罪恶的描写,得出“清官比贪官更可恶”的结论。晚清社会并不只是像我们所知道的官场腐败那样,它更反映了整个社会的腐败和黑暗现象。
| 书名 | 老残游记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清)刘鹗 |
| 出版社 | 华文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鹗著的《老残游记》是晚清时的一部社会谴责小说,暴漏了晚清时代封建制度的弊端和阴暗。它是十大古典小说白话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 小说通过对玉贤、刚弼两个所谓的“清官”滥用私刑、草菅人命的罪恶的描写,得出“清官比贪官更可恶”的结论。晚清社会并不只是像我们所知道的官场腐败那样,它更反映了整个社会的腐败和黑暗现象。 内容推荐 刘鹗著的《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小说以郎中老残的种种经历为情节主线,从老残这个特殊人物的视角,透视腐败衰朽的晚清时代奇特的社会图景,通过对官僚群像的塑造,抨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富于谴责的力度与深度,同时歌颂了普通民众的善良、正直与热情,从而使上层社会的丑恶与下层社会的清新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目录 自序 第一回 土不制水历年成患 风能鼓浪到处可危 第二回 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 第三回 金线东来寻黑虎 布帆西去访苍鹰 第四回 宫保求贤爱才若渴 太尊治盗疾恶如仇 第五回 烈妇有心殉节 乡人无意逢殃 第六回 万家流血顶染猩红 一席谈心辩生狐白 第七回 借箸代筹一县策 纳楹闲访百城书 第八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树峪雪中访贤 第九回 一客吟诗负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谈心 第十回 骊龙双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声叶箜篌 第十一回 疫鼠传殃成害马 痢犬流灾化毒龙 第十二回 寒风冻塞黄河水 暖气催成白雪辞 第十三回 娓娓青灯女儿酸语 滔滔黄水观察嘉谟 第十四回 大县若蛙半浮水面 小船如蚁分送馒头 第十五回 烈焰有声惊二翠 严刑无度逼孤孀 第十六回 六千金买得凌迟罪 一封书驱走丧门星 第十七回 铁炮一声公堂解索 瑶琴三叠旅舍衔环 第十八回 白太守谈笑释奇冤 铁先生风霜访大案 第十九回 齐东村重摇铁串铃 济南府巧设金钱套 第二十回 浪子金银伐性斧 道人冰雪返魂香 老残游记续集 自序 第一回 元机旅店传龙语 素壁丹青绘马鸣 第二回 宋公子蹂躏优昙花 德夫人怜惜灵芝草 第三回 阳偶阴奇参大道 男欢女院证初禅 第四回 九转成丹破壁飞 七年返本归家坐 第五回 俏逸云除欲除尽 德慧生救人救澈 第六回 斗姥宫中逸云说法 观音庵里环翠离尘 第七回 银汉浮槎仰瞻月姊 森罗宝殿伏见阎王 第八回 血肉飞腥油锅炼骨 语言积恶石磨研魂 第九回 德业积成阴世富 善缘发动化身香 老残游记外编 卷一(残稿) 试读章节 第一回 土不制水历年成患 风能鼓浪到处可危 话说山东登州府东门外有一座大山,名叫蓬莱山。山上有个阁子,名叫蓬莱阁。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面看城中人户,烟雨万家;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千里。所以城中人士往往于下午携尊挈酒,在阁中住宿,准备次日天未明时,看海中出日。习以为常,这且不表。 却说那年有个游客,名叫老残。此人原姓铁,单名一个英字,号补残。因慕懒残和尚煨芋的故事,遂取这“残”字做号。大家因他为人颇不讨厌,契重他的意思,都叫他老残。不知不觉,这“老残”二字便成了个别号了。他年纪不过三十多岁,原是江南人氏。当年也曾读过几句诗书,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教书没人要他,学生意又嫌岁数大,不中用了。其先,他的父亲原也是个三四品的官,因性情迂拙,不会要钱,所以做了二十年实缺,回家仍是卖了袍褂做的盘川,你想,可有余资给他儿子应用呢? 这老残既无祖业可守,又无行当可做,自然“饥寒”二字渐渐的相逼来了。正在无可如何,可巧天不绝人,来了一个摇串铃的道士,说是曾受异人传授,能治百病,街上人找他治病,百治百效。所以这老残就拜他为师,学了几个口诀,从此也就摇个串铃,替人治病糊口去了,奔走江湖近二十年。 这年刚刚走到山东古千乘地方,有个大户,姓黄,名叫瑞和,害了一个奇病:浑身溃烂,每年总要溃几个窟窿,今年治好这个,明年别处又溃几个窟窿,经历多年,没有人能治得。这病每发都在夏天,一过秋分,就不要紧了。 那年春天,刚刚老残走到此地,黄大户家管事的,问他可有法子治这个病,他说:“法子尽有,只是你们未必依我去做。今年权且略施小技,试试我的手段。若要此病永远不发,也没有什么难处,只须依着古人方法,那是百发百中的。别的病是神农、黄帝传下来的方法,只有此病是大禹传下来的方法。后来唐朝有个王景,得了这个传授,以后就没有人知道此方法了。今日奇缘,在下到也懂得些个。”于是黄大户家遂留老残住下,替他治病。却说真也奇怪,这年虽然小有溃烂,却是一个窟窿也没有出过。为此,黄大户家甚为喜欢。 看看秋分已过,病势今年是不要紧的了。大家因为黄大户不出窟窿,是十多年来没有的事,异常快活。就叫了个戏班子,唱了三天谢神的戏,又在西花厅上,搭了一座菊花假山,今日开筵,明朝设席,闹的十分畅快。 这日,老残吃过午饭,因多喝了两杯酒,觉得身子有些困倦,就跑到自己房里一张睡榻上躺下,歇息歇息。才闭了眼睛,看外边就走进两个人来:一个叫文章伯,一个叫德慧生。这两人本是老残的至友,一齐说道:“这们长天大日的,老残,你蹲家里做甚?”老残连忙起身让坐,说:“我因为这两天困于酒食,觉得怪腻的慌。”二人道:“我们现在要往登州府去,访蓬莱阁的胜景,因此特来约你。车子已替你雇了,你赶紧收拾行李,就此动身罢。”老残行李本不甚多,不过古书数卷,仪器几件,收检也极容易,顷刻之间便上了车。无非风餐露宿,不久便到了登州,就在蓬莱阁下觅了两间客房,大家住下,也就玩赏玩赏海市的虚情,蜃楼的幻相。 次日,老残向文、德二公说道:“人人都说日出好看,我们今夜何妨不睡,看一看日出,何如?”二人说道:“老兄有此清兴,弟等一定奉陪。”秋天虽是昼夜停匀时候,究竟日出日入,有蒙气传光,还觉得夜是短的。三人开了两瓶酒,取出携来的肴馔,一面吃酒,一面谈心,不知不觉,那东方已渐渐发大光明了。其实离日出尚远,这就是蒙气传光的道理。三人又略谈片刻,德慧生道:“此刻也差不多是时候了,我们何妨先到阁子上头去等呢?”文章伯说:“耳边风声甚急,上头窗子太敞,恐怕寒冷,比不得这屋子里暖和,须多穿两件衣服上去。”各人照样办了,又都带了千里镜,携了毯子,由后面扶梯曲折上去。到了阁子中间,靠窗一张桌子旁边坐下,朝东观看。只见海中白浪如山,一望无际,东北青烟数点,最近的是长山岛,再远便是大竹、大黑等岛了。那阁子旁边风声呼呼价响,仿佛阁子都要摇动似的,天上云气一片一片价叠起。只见北边有一片大云,飞到中间,将原有的云压将下去,并将东边一片云挤的越过越紧,越紧越不能相让,情状甚为谲诡。过了些时,也就变成一片红光了。 慧生道:“残兄,看此光景,今儿日出是看不着的了。”老残道:“天风海水,能移我情,即是看不着日出,此行亦不为辜负。”章伯正在用远镜凝视,说道:“你们看!东边有一丝黑影,随波出没,定是一只轮船由此经过。”于是大家皆拿出远镜对着观看。看了一刻,说道:“是的,是的。你看,有极细一丝黑线,在那天水交界的地方,那不就是船身吗?”大家看了一会,那轮船也就过去,看不见了。(P1-3) 序言 婴儿堕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环绕,其哭也号啕。然则哭泣也者,固人之所以成始成终也。其间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盖哭泣者,灵性之现象也,有一分灵性即有一分哭泣,而际遇之顺逆不与焉。 马与牛,终岁勤苦,食不过刍秣,与鞭策相终始,可谓辛苦矣,然不知哭泣,灵性缺也。猿猴之为物,跳掷于深林,厌饱乎梨栗,至逸乐也,而善啼;啼者,猿猴之哭泣也。故博物家云:猿猴,动物中性最近人者,以其有灵性也。古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断人肠。”其感情为何如矣! 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哭泣计有两类:一为有力类,一为无力类。痴儿骏女,失果则啼,遗簪亦泣,此为无力类之哭泣;城崩杞妇之哭,竹染湘妃之泪,此为有力类之哭泣也。有力类之哭泣又分两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尚弱;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甚劲,其行乃弥远也。 《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王之言曰:“别恨离愁,满肺腑难陶泄。除纸笔代喉舌,我千种想思向谁说?”曹之言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意?”名其茶曰“千芳一窟”,名其酒曰“万艳同杯”者:千芳一哭,万艳同悲也。 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 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内千芳,人间万艳,必有与吾同哭同悲者焉!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