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女人是一场修炼/悠季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尹岩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北大才女、天之骄子、留法精英、《ELLE》主编尹岩,悠季瑜伽……一个女人从一颗原石修炼成钻石的过程!

内心脆弱时,前进乏力时,必重读这本《女人是一场修炼》。女人是一场修炼!

因为印度,知道尹岩,一个树一样坚韧,风一样自由的女人。风采如文才,活的舒展,写的酣畅。

内容推荐

《女人是一场修炼》是尹岩女士的一部自传,讲述了作者从青涩的少女蜕变成悠季瑜伽创始人的过程,作者在书中用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告诉所有女性,生命中的每一步都构成了一个个的“明天”,万点成线延至今天。而接踵而至的每一个“明天”,又会不断地更新今天的人与事,继续延续下去,要越过苦难,穿越失败,创造自己的“成功”,寻找自己的幸福。无论你的起点在哪里,你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炼和努力,由“原石”修炼成“钻石”。

目录

再版序 在靠近太阳的地方住下

第一章 此间的少年——北大生涯

第二章 爱上电影

第三章 巴黎玫瑰

第四章 海归之后

第五章 穿Prada的女魔头

第六章 在印度,与瑜伽的第一次相遇

第七章 我的悠季瑜伽

第八章 创业是一个攀岩的过程

第九章 创业是一个修行

第十章 我至爱的宝贝

第十一章 生命是一种凝视

后记

试读章节

尹家有女初长成

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还懵然不懂事的时候,父母身边发生了很多令他们心痛但又无奈只能接受的事情。但一切仍然不能阻止我降临到这个世上。我的准确出生地是国家计委大院。我在这里读幼儿园、上小学,每天从这里走出去,读中学,又在这里举着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欢快地冲向家里报告喜讯,再从这里告别父母去法国求学……终于有一天,穿着白色旗袍,登上红旗轿车去往我的婚礼。计委大院把我送进了另一种生活。

我的爸爸妈妈是新中国第一批风华正茂的年轻干部。妈妈曾任北京学联副主席,18岁的时候在中南海与胡耀邦、蔡畅和廖承志一起代表人民团体向毛主席敬酒,妈妈代表的是全国学生。爸爸很本分、很帅且能歌善舞。他们都是国家计委的干部,在这里相识、相爱、结婚。后来妈妈从计委考入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学习,一如既往地以优异的成绩在班中驻足,也一如既往地因率性成为大鸣大放中最醒目的右倾分子,从而被远远发配,告别仕途。单位找爸爸谈话,希望他跟妈妈划清界限,结果爸爸仍然跟妈妈在一起,也被“控制使用”了。20世纪80年代,他们双双被平反,又双双再度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而成为党员。我真的敬佩他们是如此的真诚,年轻时代的理想是如此深深地根植于他们的内心,在经历了这么多大风大浪,受到了这么多的打击和挫折下,他们仍然不忘他们的执着和追求。

妈妈在家里是最严厉的。但她的严厉是概念性的。我跟妈妈之间的互动不是妈妈定了目标要我去完成,而是我完成了目标去获得妈妈的高度肯定。妈妈跟我的同心同德是因为她真的很欣赏也很信任我,很为我骄傲并且认同我追求的所有价值。妈妈不是个表面浪漫的人,但她对于理想的追求和专研精神远远高于我之上,跟我把很多精力放在感情上不同,妈妈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很单纯的共产主义理想上,一心一意地做一名经济学领域的专家。

姐姐像我的第二个妈妈,爸爸妈妈下放时,家里只有我和姐姐两人。姐姐9岁,我4岁半。姐姐经常会抱怨她从小学冲到幼儿园接我往往扑空,然后满院子喊我的名字。我不是从树上就是从某个小朋友家的窗口发出个声音,“我在这儿”。从小就习惯姐姐照顾我,我也习惯有事就找姐姐。我们之间从来没有矛盾,姐妹如一体,这种感觉一直到现在。但我们姐妹性格却完全相反。姐姐不像我这么风头劲,外表看很普通,从来不标新立异,但定力很强,她只全神贯注于她的愿望,知道自己要什么后,就会排除万难,一心一意。姐姐很传统,为了她所爱的人随时准备着付出,不肯轻易拿也不肯轻易地放。到今天,我和姐姐走的是两条路,我是事业型,姐姐是主妇型,但众口皆碑。我在年轻的时候有很多丰富生活不愿意被爸爸妈妈打扰的时候,都是姐姐来替我掩护,帮助我做协调,如死党般同盟着。

从幼儿园到我出嫁。我的最年轻的生命,我的有女初长成全部发生在计委大院。计委大院收藏了我长大成人的所有记忆。它在我的记忆里很美。一条条笔直规整的街道框出环环相接的楼群,清一色的苏式绿门红瓦的三层小楼,雨后散落一地的芙蓉花,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了中古友谊小学的同学,高台上的副食店,宽敞的食堂,大剧院似的红塔礼堂,还有着高高的优美曲线围墙的中古友谊小学,如乌托邦一样的世界。计委大院的孩子们全部都是国家计委干部子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和所有的计委干部一样经历着文革、经历着批林批孔,经历着反击右倾翻案风,经历着打倒四人帮,经历着改革开放。在这十年的时间里,计委大院一丝未变,没有任何的改建工程,只是随着政治风云变幻,父母们以不同的状态在大院里出出入入,孩子们以不同的状态在大院里生长变化。

P3-5

序言

在靠近太阳的地方住下

五月,在笛笛赴美留学四年之后,我来到杜克大学,参加笛笛的毕业典礼。当身穿黑色毕业披风的笛笛随着数千名杜克大学毕业学子列队踏入教堂时,我的眼睛潮湿了。我的笛笛是如此的庄严,意气勃发。在毕业晚会上,美丽的笛笛像一只蝴蝶,在同学中穿梭,翩翩起落,沉浸在四年的友谊中。我在一旁看着她在一尺之遥绽放,心里竞百感交集与不舍,希望画面不再继续,定格在这个青春物语中。画面里,有这个小笛笛快乐的灿烂的身影。

《女人是一场修炼》再版了。这本书也像是我生命的一个定格。画面里,那个尹岩带着潜底的柔软,溅放的激情,心智仍懵懂,却意志坚定,恪守着对生命的追求。纵使今天重阅这15万字,我有几许冲动去调整曾经的见地,但我还是刻意不再触碰。因为正如在初版后记中写的:生命中的每一步都构成了一个个的“明天”,万点成线延至今天,没有遗憾,却有诸多感慨。而接踵而至的每一个“明天”,又会不断地更新今天文字中的人与事和思想,继续延伸下去。也许,没有任何一个时间可以成为我们自传的结点,但回忆自己却是一个美好的过程。就让它成为我生命片段的定格吧。

在随后的画面中,我仍在恪守,并日渐清晰。我明白了人生还有更加重要的功课需要我们精进修行。儿时的教育成年后的事业,都是生命中的一个“实业”存在,还有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虚业”存在。曾经的迷失,后来的寻求,都是对它的呼唤。这个“虚业”无限并富有意义。

五年过去了,今天,悠季瑜伽稳步进入它的发展期,北上广的独立校区,遍布大江南北的悠季瑜伽会馆联盟,更有与中青社悠季丛书瑜伽书籍战略合作,与北京大学高校瑜伽人才及科研项目战略合作……不争的成绩却与曾经的拼搏有质的区别。因为,名利得失已经不再是我的终点目的,践行初心,行愿利他,才是一切目的之地。

2003年印度之行,在简单的7天习练中,懵懵懂懂感知自己的苏醒。世界因此而阳光和美好。那时我是一个瑜伽初习者。惊喜于这个体悟,我邀请默瀚老师共同创办悠季瑜伽,只有一个心愿,分享来自印度的纯粹瑜伽,让如我一样的都市人生活在阳光中。带着这个初心耕耘,14年时光流转,在这条路上,我遇到O·P·缇瓦瑞大师,他如师如父般教诲我们,并以他的仁慈、包容,鼓励我们,以不可妥协的、遵循传统的态度影响我们在这个时代的瑜伽之路上不离经纬前行;在这条路上,我亲近上师得以亲自佛法,让我遥望到日常生活之上的生命的庄严;在这条路上,我聆听先生儒释道贯通的先哲智慧,让我洞悟天道不是遥不可及,而是人人皆可尧舜。

今天,我终于明白,2003年印度之行的苏醒,一路走来生命的觉悟,都是因为,遇到瑜伽。瑜伽是一个生命体系的事业,一个回归自然,回归天道,回归生命本质的事业。能够有幸进入这个使命,服务与它是无以言表的福报。也正是因此,我饱含敬畏之心,如履薄冰,在现实中,全力以赴,无论是瑜伽教育,瑜伽会馆,瑜伽出版,等等,同时每时每刻自省这些物质世界的方便没有违背这个事业的本质。

感恩瑜伽,给予我与更高智慧的连结,打开生命的通道,得以先祖之智慧,明白外在事功,内在明德,止于至善;得以佛陀的沐浴,明白生命之广袤与圆满。

借此机会,感恩在这条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因为你们,悠季瑜伽和我本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去腐存真,还原生命。”

愿世界和平,人类幸福,生命圆满。

放任心思,无限的飘,载着我快乐妄想;

翻过重山,掠过海洋,我世界没有框框。

……

漫步云端,

在靠近太阳的地方住下,

不染俗事喧嚣,

真正的自由自在!

赫赫伊尹,

维石岩岩。

无不足好,

大道在学。

后记

2008年,出版社向我约稿写传时,我感到匪夷所思。因为,太年轻,太普通。2010年再次诚邀时,被说服。

我开始动笔。有很多要说吗?好像有。千头万绪。人生走到今天,40余许,写回忆录太早,翻开记忆,却也有一波一波的往事浮上心头。每一个人都有故事。窥及每一个人的世界,各自都有自己的跌宕起伏。

我的呢?

有幸成为60年代生人,有幸与自己的祖国命运跌宕在一起,生命线的高音无一不与她连接,但生命的乐谱还是以它自己固有的规律发生。外界的助力,自我的求索与追寻,带着那永远潜底的柔软,永远绽放的激情,更有永远持衡的坚韧与不拔。

生命总的来说是什么呢?从一个胚胎在母亲的子宫里就是坚持。在这个最初的胚胎中已经注定了生命的所有基调。她不断地接受爱、依赖爱,同时,也回报着坚持下来的成就和自生不灭的存在。

而在这所有的坚持中,在世俗中所有求学、求生、求功、求名中,在我们的主观努力下,却也有另一个能量在注视着你,影响着你,赋予你重生。

2003年,我已经收集了一摞无可厚非的功名,北大骄子,留法学者,传媒精英,等等。但,功成名就的我却迷失了。职场的忘我奋斗,情场的悉心呵护,似乎都只有外人看上去的肯定。晚上对镜自望,静止的脸上,线条是明确的、浅浅的悲哀。我知道在喧嚣的人声中,我的心不可阻止地在自闭。所有的机体在昼夜不停地消化着,消化着我的不适。成功已经在握,幸福却意外的遥不可及。我想知道我是谁,我想了解什么才是自己可称谓的幸福,我想找到接近幸福的一种方式。

在印度瑜伽之都瑞诗凯诗,我遇见瑜伽。

我仍然记得,在这个恒河边的圣镇,在简简单单的每日瑜伽习练中,我的能量之躯是如何一天天被唤醒;我的心目是如何被一道道阳光渐渐沐浴;我仍然记得那些突然而至的创作灵感给我带来的惊喜;那在太阳雨中回荡的和声唱诵激发的强烈感动。这些不需要推理的快乐,这些不需要经营和努力的享受,就在你的身躯简单有序的活动中,在你不知不觉,无所求地将自己交付给自然的生命,放下所有处心积虑的瞬间,翩然而至了。

一生中,某个冥冥时刻,让你陷入一场裂变;一生中,某个冥冥时刻,让你遭遇激情和感动;一生中,某个冥冥时刻,注定要校正你,回归本来的生命轨迹。2003年的印度之行与我,便是这个冥冥时刻,它在时空中的无限延伸,让这一刻化成片片永恒,渗透在我后来的日复一日的生命中。

后来的时光,生命仍由一个个日常组成。在创业中,我遭遇了始料不及的艰辛,经历了从低谷攀援而上的过程。只是,在这一次的日常中,我有瑜伽带给我的生命观护航,我恪守着自己的生命追求,让成功与财富不再是自己的生命密码,让所有的生活核心内容仅仅成为一个辅助手段,帮助我,用每一个付出收获生命的成长;帮助我,在每一天去腐存真,还原生命。在这个过程中,我找到了空前的自由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我终于明白,幸福不是一个远行,而是叶落归根。

从2010年夏天的应稿,到2012年初春的截稿,之间的黎明,我完全浸淫在以往的时光里,求真求实,与自己在一起,如同用镜头跟随着另一个自己。远景中,那个灿烂光斑中的白衣少女,带着追梦的跳跃,一步步向我走来,天真,渴望,伤感,沉静,直至用坚定的眼睛凝视着我。太多的场景,太多的思绪因这一次的回忆重新闪回到我的眼前。很多人与事,因为只愿意为自己珍存,我没有着墨;很多人与事我可以与他人分享,放在这本书里;很多人与事还在进程中悬念丛生,我避而不谈。生命中的每一步都构成了一个个的“明天”,万点成线延续至今,没有遗憾,却诸多感慨。而接踵而至的每一个“明天”,又会不断地更新今天文字中的人与事以及思想,从而继续延伸下去。也许,没有任何一个时间可以成为我们自传的结点,但回忆自己却是一个美好的过程。合上15万字的书稿,却难以和书中的自己告别。我选择书写自己的故事,将为爱执迷的那个自己暂时隐去,把人生“事业功课”的心路历程记述在这里。这里的文字,对我而言,也是一个女人的半生故事,她的生长,她的成长,也是我的借鉴。我欣慰地读到她在执着地追求接近自己的生命本质,我欢欣的感受在这条路上她持续收获的幸福和快乐。

感谢我亲爱的父母,感谢我宝贝的天使们,感谢我温暖的伴侣,是你们的爱给了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感谢每一个我深深爱过的人,与你们的激情共鸣让我一步步成为今天的女人;感谢我的恩师挚友,你们的智慧、友谊和支持是我生命中的珍宝;感谢我生命中结缘的所有朋友,在与你们的相遇相处中,我获得了持续成长。

感谢阿丁,与你的畅谈让我的回忆更加畅通和客观。感谢中国青年出版社,以足够的耐心和专业操作将这本书送到读者面前。

最后,衷心感谢每一位读者。想到这些文字成为白纸黑字,我非常忐忑。这是一个普通女人的普通故事,没有炫目的光辉和荣耀,希望这个阅读于你,是一个值得。

书评(媒体评论)

尹岩的书,要读。要早读!还要多读!读了她的书,学法语的能知道如何拍电影,拍电影的能知道如何当主编,当主编的能知道如何练瑜伽,练瑜伽的能知道如何生孩子,生孩子的能知道如何学法语!

——知名导演 姜文

尹岩的冥冥时刻,就是让她的生命回归正确的轨道,让一个当年永远风风火火走在时代前沿的追风少女,终于成长为一个有追求也有担当的创业者、企业家。她懂得责任,也敢于承当。在人生的长途跋涉中她已深悟,唯宁静以致远。

——中国VC教父、IDG资本全球董事长 熊晓鸽

尹岩是一个非常坚持自己道路的人,并且走得很好。她愿意为了自己的追求付出她的决心和毅力,她走过的弯路和受过的委屈,相信对于今天没怎么吃过苦的年轻人来说,有很好的借鉴和启发。

——康泰纳仕(中国)董事总经理 曹伟明

她走出时尚圈,却引领着生活方式的时尚,一个越活越自然,越活越美的女人。

——《时尚》集团副总裁 徐巍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6: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