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德赛》,又译《奥狄赛》、《奥德修纪》、或《奥德赛飘流记》,是古希腊最重要的两部史诗之一(另一部是《伊利亚特》,统称《荷马史诗》)。《奥德赛》延续了《伊利亚特》的故事情节,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作。这部史诗是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是除《吉尔伽美什史诗》和《伊利亚特》外现存最古老的西方文学作品。一般认为,《奥德赛》创作于公元前8世纪末的爱奥尼亚,即希腊安纳托利亚的沿海地区。
| 书名 | 奥德赛(全译本)/外国文学经典名家名译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古希腊)荷马 |
| 出版社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奥德赛》,又译《奥狄赛》、《奥德修纪》、或《奥德赛飘流记》,是古希腊最重要的两部史诗之一(另一部是《伊利亚特》,统称《荷马史诗》)。《奥德赛》延续了《伊利亚特》的故事情节,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作。这部史诗是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是除《吉尔伽美什史诗》和《伊利亚特》外现存最古老的西方文学作品。一般认为,《奥德赛》创作于公元前8世纪末的爱奥尼亚,即希腊安纳托利亚的沿海地区。 内容推荐 荷马编写的《奥德赛》全诗分为二十四卷,共12110行,叙述史诗主人公奥德修斯由特洛伊返国的故事。全诗结构如下。一开始,以天界神明开会,决定让被神女阻留于孤岛的奥德修斯返国为引子,引出两条情节线索:一方面,雅典娜前往伊塔卡传递信息,鼓励特勒马科斯外出探访,打听父亲消息,经受锻炼和考验;另一方面,神使赫尔墨斯受派遣,前往卡吕普索的居处传达主神宙斯的旨意,要她放奥德修斯回国。卡吕普索心中不满,但无法抗拒主神的旨意,只好遵命而行,送奥德修斯出航。奥德修斯在海上又受海神波塞冬阻挠,遭遇险阻,落难费埃克斯人的国土。国王友好地接待他,在得知他的身份后,要求他叙述他先前的漂泊经历,从而引出奥德修斯对此前漂泊经历的插叙。以上情节占了史诗的前半部分。在这之后,一方面是奥德修斯抵达伊塔卡后,雅典娜把奥德修斯变成一个游荡的穷乞丐模样,让他前往田庄探察情况。他在那里见到忠心的牧猪奴,暂时在那里住下来;另一方面,雅典娜前往斯巴达,提醒特勒马科斯回伊塔卡。特勒马科斯返回后,也直接去到田庄,从而使父子二人在田庄意外相遇,一起商量如何报复求婚人。两条线索会合起来后,矛盾冲突集中于奥德修斯在城中的宅邸展开。考虑到求婚人人多势众,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使报复行动能顺利进行,他们决定暂时不让任何人知道奥德修斯已经回来。奥德修斯仍然扮作穷乞丐,前去自己的宅邸乞讨。求婚人肆无忌惮地对奥德修斯进行嘲笑和侮辱,奥德修斯极力抑制自己的怒火。佩涅洛佩听说来了一个浪荡乞丐,很想从中打听奥德修斯的消息。入夜后,夫妻相见,奥德修斯仍然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使得佩涅洛佩以为对方真是一个流浪人。第二天求婚人饮宴时,按照佩涅洛佩的主意,用奥德修斯昔日使用的强弓进行射箭择婚。虽然求婚人个个都跃跃欲试,但是他们甚至都没有一个人能给奥德修斯的强弓安上弦,更不用说准确地射箭中的。奥德修斯乘机接过弓箭,在特勒马科斯和数名忠心奴隶的帮助下,把求婚人一个个射杀,夫妻相认。被杀的求婚人的家属发生骚动,雅典娜促成奥德修斯与他们和解,以此结束史诗。 目录 一、神明议决允诺英雄返家园 二、雅典娜通报信息前往伊塔卡 三、佩涅洛佩思念夫君心凄怆 四、特勒马科斯舌战求婚人 五、老英雄涅斯托尔深情叙归返 六、见后辈忆故友慨叹音讯杳然 七、神使通报主神旨意放英雄 八、卡吕普索为奥德修斯备行程 九、奥德修斯归返海上遇风暴 十、英雄侥幸脱险困卧丛林间 十一、女神托梦公主救援落难人 十二、陷险境智斗波吕斐摩斯 十三、访风王同伴贪婪毁归程 十四、猎奇巨人国船队尽丧失 十五、神明助佑降服魔女基尔克 十六、归途多劫智避妖女和海怪 十七、食日神牛群同伴尽遭殃 十八、告别客主奥德修斯返故乡 十九、顺利回归英雄难辨故乡土 二十、奥德修斯田庄暗访牧猪奴 二十一、久别父子意外相遇不相认 二十二、扮乞丐奥德修斯探察求婚人 二十三、窥探隐情夫妻见面不相认 二十四、王后张弓择偶难倒求婚人 二十五、叙说明证夫妻团圆释疑云 二十六、阔别游子亦喜亦怆见老父 试读章节 一、神明议决允诺英雄返家园(第一卷第1—95行) 缪斯啊,请为我叙说那位机敏的英雄,在摧毁特洛伊神圣的城堡后又到处漂泊,见识过不少种族的城邦和他们的智慧,在辽阔的大海上身心忍受无数的苦难,为保全自己的性命,使同伴得返家园。但他费尽了辛劳,终未能救得同伴们,只因为他们亵渎神明,为自己招灾祸:真愚蠢,竟拿高照的赫利奥斯的牛群来饱餐,神明剥夺了他们归返的时光。女神啊,宙斯之女,请随意为我们述说。 这时其他躲过了凶险的死亡的人们都已离开战争和大海,返回到家乡,唯有他一人深深怀念着归程和妻子,被高贵的神女卡吕普索,神女中的女神,阻留在深邃的洞穴,一心要他做丈夫。但岁月不断流逝,命定的时限已来临,神明们终于决定,让他回乡返家园,回到伊塔卡,只是他仍然难逃争斗,当他回到亲人们中间。神明们怜悯他,唯独那远在的波塞冬,仍然心怀怨怒,对神样的奥德修斯,直到他抵达故土。 这神明此时在遥远的埃塞俄比亚人那里,埃塞俄比亚人被分为两部分,最边远的人类,一部分居于日落处,一部分居于日出地,大神在那里接受他们的牛羊百牲祭。他正欢乐地享受盛宴,其他众神明却聚在奥林波斯的宙斯的巨大宫殿。凡人和神明之父开始对他们说话,因为他心中想起高贵的埃吉斯托斯,被阿伽门农之子、著名的奥瑞斯特斯杀死。他心中牵挂,对不死的神明们这样说:“可悲啊,凡人把它归咎于我们天神,说什么灾祸由我们遣送,其实是他们因自己丧失理智,超越命限遭不幸,如现今埃吉斯托斯越命限,竟然奸娶阿特柔斯之子的发妻,杀其本人于归国时,虽然他自己也知道会暴卒,我们曾警告他,派遣目光犀利的杀阿尔戈斯神赫尔墨斯,要他勿杀阿伽门农本人,勿娶他妻子:奥瑞斯特斯将会为阿特柔斯之子报仇,当他长大成人,怀念故乡的土地时。赫尔墨斯这样善意规劝,却未能打动埃吉斯托斯的心灵,欠债已一次清算。”目光炯炯的女神雅典娜这时回答说:“我的父亲,克罗诺斯之子,至尊之王,埃吉斯托斯遭凶死完全是咎由自取,其他人若作出类似事情,也理应如此。但我的心却为机智的奥德修斯忧伤,一个苦命人,久久远离亲人遭不幸,身陷四面环水的小岛,在大海的中央。那海岛林木茂密,居住着一位女神,诡诈的阿特拉斯的女儿,就是那位知道整个大海的深渊、亲自支撑着分开大地和苍穹的巨柱的阿特拉斯。正是他的女儿阻留着可怜的忧伤人,一直用不尽的甜言蜜语把他媚惑,要他忘记伊塔卡,但是那位奥德修斯,一心渴望哪怕能遥见从故乡升起的缥缈炊烟,只求一死。然而你啊,奥林波斯主神,对他不动心,难道奥德修斯没有在阿尔戈斯人的船边,在特洛伊旷野,给你献祭?宙斯啊,你为何如此憎恶他?” 集云神宙斯回答女神,这样反驳说:“我的孩儿,从你的齿间溜出了什么话?我怎么会把那神样的奥德修斯忘记?他在凡人中最聪明,给掌管广阔天宇的不死的神明们奉献祭品最丰盛勤勉。是环绕大地的波塞冬一直为独目巨怪怀恨在心,奥德修斯刺瞎了他的眼睛,就是那神样的波吕斐摩斯,独目巨怪中数他最强大。他由神女托奥萨生育,广漠的咸海的统治者福尔库斯的女儿,在深邃的洞穴里与波塞冬融情媾和。为此缘由,震地神波塞冬虽然不可能杀死奥德修斯,但是却让他远离乡土。现在让我们考虑该如何让他归返,使他回故乡,波塞冬终会消弭怒火,因为他总不可能独自执拗地违逆全体不死的神明的意志,与众神对抗。”目光炯炯的女神雅典娜这时回答说:“我们的父亲,克罗诺斯之子,至尊之王,既然现在常乐的神明们已经同意,让富有智慧的奥德修斯返回家园,那我们便可派遣杀阿尔戈斯的引路神赫尔墨斯前往奥古吉埃岛,尽快向美发的女神通报我们坚定的议决,让饱受苦难的奥德修斯归返回家乡。我自己立即前往伊塔卡,努力激励奥德修斯的儿子,给他心里灌输勇气,让他召集长发的阿开奥斯人开会,向求婚人发泄怨愤,他们一直在他家无情地宰杀胆怯的羊群和蹒跚的弯角牛;然后送他前往斯巴达和多沙的皮洛斯,打听自己的父亲归返家乡的消息,也好让他在人世间博得美好的声誉。” P1-5 序言 古希腊传下两部著名的史诗,这就是通常并称为“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史诗之所以称为“荷马史诗”,是因为相传它们都为荷马所作。 荷马作为诗人,自古至今享有崇高的赞誉,但关于他的生平,在古代就难以溯源确考。这主要是因为所涉时间久远,又是一个文字尚未流行使用的年代,因而相关史事只是凭口传,无文字记录。文献中直接提到荷马,已是公元前七世纪的事情,当时一位抒情诗人把荷马作为众所周知的诗人加以提及。古代曾有不少希腊城市争说自己是荷马故乡。根据现传有关史料,比较肯定的是,荷马是古希腊伊奥尼亚(Ionia)地区人,游吟歌手,目盲,最后卒于爱琴海中的一个岛屿。关于荷马的生活时期,古代说法不统一,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八世纪不等。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前430)称,荷马早于他不会超过四百年。被誉为古希腊“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的这一断言基本被人们接受。根据希罗多德的断称和其他一些有关史料,一般认为,荷马大概生活在公元前九世纪后半期至公元前八世纪前半期期间。根据古代文献,特洛伊战争发生在公元前十二世纪初期,根据考古发掘考证的年代比这要稍早一些。在无文字记录的情况下,各种史事和传说故事只能是一代代口碑相传。特洛伊战争虽然是希腊人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而且规模巨大,但也只能如此,仅是以自身丰富的故事内容成为当时流行的游吟歌手们的理想题材。歌手们对史传进行加工,在竖琴伴奏下,到处漫游吟唱。荷马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在历史长河中,只有他创作的诗歌没有被人们遗忘,而是幸运地流传了下来。 古代希腊人非常富于形象思维,创造了非常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根据古代希腊的神话观念,神祗和人类居住在两个世界,各自生活。神祗常生,比人类强大,也更富有智慧,人类往往有求于他们。神祗和凡人经常往来,互相交混。神祗显然不完全统制人类,但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好恶,介入和干涉人类生活。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特洛伊战争被描写成是神祗间的纷争波及人类而引起的一场战争。根据古希腊神话传说,主神宙斯很喜欢一位老海神的女儿忒提斯,但是命运规定,宙斯若娶忒提斯,他们的孩子将强过宙斯。宙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便把忒提斯下嫁凡间英雄佩琉斯。在为忒提斯和佩琉斯举行婚礼时,所有的神明都被邀请参加,只有纷争女神除外。可以了解,这样的场合让纷争女神出席是不适宜的,但是这样却意想不到地直接激怒了纷争女神。纷争女神知道后很生气,便向婚筵扔下了一个金苹果,上书“给最美的女神”。神后赫拉、宙斯的女儿雅典娜和爱与美之神阿佛罗狄忒都认为自己应。该得到那个金苹果。三位女神争执不下,宙斯无奈,只好让她们去找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评判。帕里斯由于出生时有凶兆,被父母弃于山中,长大后在山中放牧。三位女神气冲冲由天而降,在小亚细亚的伊达山中找到帕里斯。她们向帕里斯说明宙斯的旨意,分别许给帕里斯好处,赫拉凭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许以权力,尚武的雅典娜许以武功,阿佛罗狄忒则许以让世上最美的女子给他做妻子,结果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阿佛罗狄忒。阿佛罗狄忒没有食言。一次帕里斯去到希腊,拜访斯巴达王墨涅拉奥斯。墨涅拉奥斯的妻子海伦是宙斯与凡间女子所生,被认为是世间最美的女子。阿佛罗狄忒从中撮合,让帕里斯拐走了海伦,把海伦带往特洛伊。此事引起了希腊人的不满。他们遣使交涉无果,于是便集合各城邦英雄,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军队,由墨涅拉奥斯的兄长、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统率,征讨特洛伊,从而发生了有名的特洛伊战争。 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互相交织,美妙动人,令人神往。古代希腊人对这场战争确信不疑,并且把它作为自己民族发展史上的骄傲,但是也有不少人产生疑问,怀疑历史上是否确有此事。这样的疑惑一直延续存在,直到十九世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充满怀古心理的德国商人施里曼(1822—1890)对被视为古代特洛伊城遗址的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后来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1851—1941)继承了这一事业,继续对小亚细亚和希腊本土的许多古代遗址进行发掘,才证实了特洛伊战争的历史真实性,从而解开了这一重大的历史之谜。 根据荷马史诗本身的叙述,特洛伊战争进行了十年之久,最后希腊人用木马计里应外合,把特洛伊攻陷。希腊人大肆抢掠,疯狂杀戮,城市陷入一片火海。希腊人把浩劫中幸存的人掳掠为奴,胜利返航。史诗《奥德赛》叙述的就是关于希腊军队重要首领之一奥德修斯由特洛伊返乡的故事。史诗中有多处地方提及希腊军队返航的事情。比较重要的情节是特洛伊城被攻陷后,希腊军队准备返航时,希腊军队内部曾发生意见分歧。一部分人以墨涅拉奥斯为首,主张立即班师回国。另一部分人以阿伽门农为首,主张继续进行劫掠,以求获得更多的财富,装运回国。立即回国的那部分船只一开始航行顺利,但在到达希腊东部近海的尤卑亚岛时遭遇不幸,船只触礁覆没,只有部分人得以死里逃生。墨涅拉奥斯带着海伦的返回航程比较曲折。他曾经飘泊到埃及,在那里受阻,滞留了一段时间,然后才得以返回。那已是特洛伊战争结束数年之后的事情,得胜回来的阿伽门农已经被妻子伙同奸夫杀死。奥德修斯与墨涅拉奥斯一起由特洛伊启航,后来便分道,途中遭遇到种种艰险和阻碍,直到第十年才得以返抵故乡伊塔卡。希腊古代除了以特洛伊战争本身为题,分别叙述战争各个阶段和一些与战争本身有牵连的故事的系列史诗外,还曾经出现过一系列叙述各种返航细节的史诗,但它们都失传了,只有《奥德赛》这一部史诗得以传世。 《奥德赛》全诗分为二十四卷,共12110行,叙述史诗主人公奥德修斯返国的故事。奥德修斯是希腊西部近海岛屿伊塔卡的国王,伊塔卡岛附近各岛屿及巴尔干半岛西部与伊塔卡岛相邻的部分近海地区也归他管辖。《伊利亚特》中称,他带着十二条战船参加战争。在战争过程中,他作战勇敢顽强,且足智多谋,诗中有多处地方对他着力进行了描写。据说最后希腊人得以攻陷特洛伊城的木马计就是由他想出来的。战争已经进行到第十个年头,希腊大军对特洛伊久攻不下,最后决定采用木马计。希腊人制造了一匹特别巨大的木马,马肚里藏进希腊最勇敢的将士,然后把木马留在海滩,希腊军队佯装撤退回国,实际上藏隐到海上不远处的一座岛屿的后面。久被围困的特洛伊人见希腊军队撤退,兴奋不已,纷纷走出城来。他们见到那匹巨大的木马,很惊异。他们没有接受祭司拉奥孔有关木马的不祥警告,而是听信了希腊人留下的奸细的谎言,以为那是一件可以令神明喜欢,确保城市安全的圣物,从而把它拖进城市。入夜后,藏在木马肚里的希腊将士爬出来,向隐匿在海上的军队发出信号,里应外合,一举攻陷特洛伊。 特洛伊被攻陷后,一些参战的希腊将领带着夺得的财宝,纷纷回到国内,唯有奥德修斯长久不归,失去音讯。伊塔卡岛和附近其他地区的王公们见此情景,觊觎奥德修斯的王位,贪婪奥德修斯拥有的财产,纷纷前来向奥德修斯的妻子佩涅洛佩求婚。佩涅洛佩对奥德修斯非常忠贞,但由于儿子年轻,孤独无助,从而难以摆脱求婚人的纠缠。她只好采用拖延策略,勉强应付,心中盼望奥德修斯有一天能突然归来。求婚的人们狂傲无羁,终日在奥德修斯家里饮宴作乐,挥霍奥德修斯积得的财产。在这期间,奥德修斯离开特洛伊后经过种种险阻,正受阻于神女卡吕普索的岛屿,后来他终于摆脱卡吕普索的阻留,返回祖国,同儿子特勒马科斯和一些忠心奴隶一起,报复求婚人,把他们全部杀死。 《奥德赛》的故事情节在神话和传说交混的背景下展开,叙述奥德修斯由特洛伊返国的全过程。全诗结构如下。一开始,以天界神明开会,决定让被神女阻留于孤岛的奥德修斯返国为引子,引出两条情节线索:一方面,雅典娜前往伊塔卡传递信息,鼓励特勒马科斯外出探访,打听父亲消息,经受锻炼和考验;另一方面,神使赫尔墨斯受派遣,前往卡吕普索的居处传达主神宙斯的旨意,要她放奥德修斯回国。卡吕普索心中不满,但无法抗拒主神的旨意,只好遵命而行,送奥德修斯出航。奥德修斯在海上又受海神波塞冬阻挠,遭遇险阻,落难费埃克斯人的国土。国王友好地接待他,在得知他的身份后,要求他叙述他先前的漂泊经历,从而引出奥德修斯对此前漂泊经历的插叙。以上情节占了史诗的前半部分。在这之后,一方面是奥德修斯抵达伊塔卡后,雅典娜把奥德修斯变成一个游荡的穷乞丐模样,让他前往田庄探察情况。他在那里见到忠心的牧猪奴,暂时在那里住下来;另一方面,雅典娜前往斯巴达,提醒特勒马科斯回伊塔卡。特勒马科斯返回后,也直接去到田庄,从而使父子二人在田庄意外相遇,一起商量如何报复求婚人。两条线索会合起来后,矛盾冲突集中于奥德修斯在城中的宅邸展开。考虑到求婚人人多势众,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使报复行动能顺利进行,他们决定暂时不让任何人知道奥德修斯已经回来。奥德修斯仍然扮作穷乞丐,前去自己的宅邸乞讨。求婚人肆无忌惮地对奥德修斯进行嘲笑和侮辱,奥德修斯极力抑制自己的怒火。佩涅洛佩听说来了一个浪荡乞丐,很想从中打听奥德修斯的消息。入夜后,夫妻相见,奥德修斯仍然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使得佩涅洛佩以为对方真是一个流浪人。第二天求婚人饮宴时,按照佩涅洛佩的主意,用奥德修斯昔日使用的强弓进行射箭择婚。虽然求婚人个个都跃跃欲试,但是他们甚至都没有一个人能给奥德修斯的强弓安上弦,更不用说准确地射箭中的。奥德修斯乘机接过弓箭,在特勒马科斯和数名忠心奴隶的帮助下,把求婚人一个个射杀,夫妻相认。被杀的求婚人的家属发生骚动,雅典娜促成奥德修斯与他们和解,以此结束史诗。古希腊著名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非常赞赏《奥德赛》的情节结构,认为诗人是“环绕着一个有整一性的行动构成《奥德赛》”。 史诗的中心人物是奥德修斯。这是一个非常智慧、机敏的人。他在《伊利亚特》中便被称为足智多谋,精于各种伎俩和策略。他的这种特征在《奥德赛》里,在他与各种危险作斗争时,甚至在他报复求婚人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奥德赛》的前半部分主要描写他经历的苦难。在奥德修斯离开特洛伊后不久,海神波塞冬因奥德修斯杀死了他的儿子、独目巨怪波吕斐摩斯而气愤,从而一直阻挠奥德修斯返航,使得奥德修斯不得不同各种意想不到的危险作斗争。当奥德修斯面临危险时,他表现出应有的勇敢和坚毅,不过他克服危险更主要的是靠灵巧和机智。他凭着自己机敏的智慧,使自己避免和摆脱了一个个巨大的危险。史诗的第二部分在使奥德修斯继续保持灵巧和机敏的特点的同时,主要是让他以一个坚定的报复者的面貌出现。他的残酷报复是由求婚者们自己的邪恶和狠毒激发的,史诗中一再强调这一点。除此之外,史诗中还一再强调他对神明的虔诚和对祖国及故乡的热爱。他甚至宁愿放弃卡吕普索提出的让他长生不死的愿望,而是仍然坚持要返回故乡。在他的心目中,故乡比一切都重要,都可爱。史诗歌颂了人与自然的斗争。诗中一再强调奥德修斯善于积聚财产,保护自己拥有的财产,这是氏族制度解体和奴隶制社会形成时期私有财产观念的具体反映,是当时的社会意识特征的体现。 与奥德修斯的形象相比,奥德修斯的妻子佩涅洛佩的形象在史诗中也处于很重要的地位。诗中对她的直接描写并不很多,除了最后对她与奥德修斯的见面和相认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外,她的其他几次出场基本是以让她“亮亮相”的形式安排的,但是它们都让她给人们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佩涅洛佩的形象是古代希腊文学中著名的忠贞妇女的形象之一。 时至今日,史诗《奥德赛》仍然以其特有的动人叙事,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王焕生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