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思考(代序)
绪论
第一章 全国调查报告
第二章 区域调查报告
第一节 东部省份11所高校调查报告
第二节 中部某省7所高校调查报告
第三章 工科高校调查报告
第一节 “985”工科高校调查报告
第二节 教育部直属“211”工科高校
第三节 地方“211”工科高校
第四节 地方省属骨干工科高校
第五节 地方一般工科高校
第四章 医科高校调查报告
第一节 中部地方骨干医科高校
第二节 西部地方骨干医科高校
第五章 农科高校调查报告
第六章 教育学类高校调查报告
第七章 经济管理类高校调查报告
第一节 地方综合类骨干高校调查报告
第二节 地方一般经管类高校调查报告
第三节 地方一般综合性高校调查报告
第八章 艺术类高校调查报告
第九章 师范类高校调查报告
第一节 地方“211”师范类高校
第二节 一般地方师范类高校调查报告
第十章 高职院校调查报告
第一节 东部高职院校调查报告
第二节 中部高职院校调查报告
第三节 西部高职院校调查报告
附录
附录一 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问卷(预测试)
附录二 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问卷(正式测试)
后记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客观评价、准确把握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意义重大。魏娜著的《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由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全国调查报告、区域调查报告、学科调查报告、院校调查报告四类调查报告组成,尝试向读者分别呈现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全国总体、东部中部不同区域及工、医、农、教育、经管、艺术等不同学科和师范类、高职等不同院校的多样性,及其各自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毕业高中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性。可供各级领导干部、高等教育管理者、相关决策部门和研究者阅读、使用。也适合相关学科本科生、研究生作为参考资料使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面向未来发展的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时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青年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养成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指出这一基础工程、战略工程的重中之重在于青年。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其价值观养成具有独特的阶段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内在的规律性。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抓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任务十分艰巨而紧迫。
魏娜著的《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是目前市场中唯一一本客观提供社会责任感调查数据的图书,对相关学科研究者具有极强的数据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