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夏中义集(共6册)(精)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夏中义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内容推荐

夏中义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上海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博导。  

2003年前,曾供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攻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史案研究,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文艺理论研究》杂志编委。1987—1997年间,任华东师大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为钱谷融教授),实际主持文研所期间,于1992年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机构评比中,荣获“文学口”三项第一(人均论文数、人均著作数,总分值皆居首位)。

《夏中义集(共6册)(精)》是他的文集作品集, 

 《夏中义集(第一卷)艺术链》属文艺心理学。它探索性地用近、现代心理学方法,将文学的创作、接受及批评诸环节置于人类审美—文化心理水平,而逻辑地整合成既呈诗意性绵延、又不无分析哲学精微的心理美学专著。  本书诞生于1980年代文论新潮,不曾传染那时节所流行的生硬的“新名词爆炸”,也是其特点。若问中国文艺心理学在新时期的学科重建究竟走了多远,此书或能实在地为你呈示一二。

《夏中义集(第二卷)新潮学案 思想实验》收《新潮学案》、《思想实验》。

《新潮学案》所涉20世纪80年代新潮文论系20世纪中国人文学术的厚重一页。此书评述的诸位学人如李泽厚、刘再复、刘小枫、鲁枢元等,皆是学界公认的新潮文论作者,既然他们或深或浅地影响了新时期思潮,其人其说也就不再是纯个体存在,而已转化为不无思想史意味的学案。此书注重个案研究,旨在通过对上述诸家诸说的逻辑解构及价值重估(微观),以迫近对该时期的大陆人文精神境况的总体俯瞰(宏观)。

此书全部章节,曾以单篇专论在1989-1996年分别刊于《文学评论》《二十一世纪》(香港)《学术月刊》《当代作家评论》等杂志。此书由生活。读者·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11月初版,1997年1月第2次印刷。1997-2002年在著者执教的华东师范大学作本科生“新时期文艺学史案研究”选修课教材。

《思想实验》菟集著者主要撰于20世纪80年代(未辑入《艺术链》、《新潮学案》)的文艺学论文,在1982-1992年分别刊于《上海文论》《文艺论丛》《学术研究(内部文稿)》《文学评论》丛刊、《名作欣赏》《社会科学》等杂志。此书由学林出版社1996年1月作“火凤凰”新批评文丛之一出版。

《夏中义集(第三卷)九谒先哲书》清华园,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文学术的圣地,曾几何时,它荒芜了。故当本书依次函谒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胡适、吴晗、闻一多、冯友兰、王瑶等有涉清华背景的三代巨子,这无异于“盗墓暨招魂”——即在发掘百年先哲埋于其间的睿智、傲骨、苦泪、悔悟的同时,又向21世纪中国学界疾呼“魂兮归来”,魂即“学统”。

本书由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初版,北京,21世纪出版社2013年再版。

《夏中义集(第四卷)王国维世纪苦魂》是一部比较美学专著,重在探究叔本华哲学与王国维人本—艺术美学的关系。王国维是20世纪中西美学关系史的开山祖,又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1908年便有此学术史地位。王国维青春期特有的忧生之苦,是其师承叔本华意志哲学的直接心境动因,也是其再创人本—艺术美学之魂。此书特点不仅是在文献学水平认证了王国维从叔本华那儿接受了什么,更是在发生学水平探询王国维为何要师承叔本华,进而在转益西哲的基础上,又如何再创出有中华特色的人本—艺术美学。

本卷附录包括初版序(刘辉扬)、北大版跋,还有《西学与中国文学的百年错位及反正——以王国维从<红楼梦评论>到<人间词话>的发展变化为中心》,原载《河北学刊》2011年第6期。

《夏中义集(第五卷)朱光潜美学十辨》面对朱光潜(1897—1986)留给百年中国学术的深重背景,本书尝试以“文献—发生学”方法来系统透视《朱光潜全集》,这就亟需本书在予对象作编年史细读且在逻辑上给出整体还原之同时,尚需深入追问其1949年前后美学研究差别何以发生的直接心境动因——这就势必引出百年中国学术史暨知识分子心灵史的宏大背景,因为心忧天下的朱光潜的治学动机,总与他所置身的百年国史变动,微妙相通。

本书由商务印书馆2011年出版。

《夏中义集(第六卷)学人本色》所蒐集的,主要是新世纪以来所撰、未纳入专著的文字,粗分五块:一曰“学术理念”,顾名思义,无需赘言;二曰“学思方法”,是对笔者*创的、旨在研究百年学案的“文献—发生学”方法的生成性独白;三曰“学案新语”,系引导研究生探讨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史案时的即兴言说,全赖弟子一字一句录音整理,再经笔者审定,故亦可视作师生合作;四曰“学庵别裁”,为笔者的疏影横斜,偶然也做点作家、作品批评;五曰“学林识鉴”,可谓业余随笔,心迹墨屑,适性即乐也。

本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初版,新版将酌情辑入《学案·学统·学风》个别篇章,此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出版。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文学素材论

 第一节 素材是多元心理融合的统觉性印象

 第二节 素材的心理内化过程

 第三节 素材域与作家的心理定势

第二章 文学想象论

 第一节 想象自由与素材的心理可塑性

 第二节 想象规范与审美情趣的流变

 第三节 想象动力与人物造型的格式塔质

第三章 文学灵感论

 第一节 灵感情境中的双重主体

 第二节 灵感的非自觉性的心理奥秘

 第三节 灵感的审美空间或心理距离

第四章 文学传达论

 第一节 传达动态:从压缩式到展开式

 第二节 传达的美学情调与符号机制

 第三节 传达媒介的语象造型功能与文本结构

第五章 文学接受论

 第一节 接受的发生、审美形态及其限度

 第二节 接受的合形式性与文化时差

 第三节 接受主体结构的调整与文体实验

第六章 文学批评论

 第一节 批评:文学生命的阐释

 第二节 批评家的超前意识与全球意识

 第三节 批评的非文学化现象及其时态

第七章 文学生态论

 第一节 生态的社会心理模式与艺术链

 第二节 生态的人格中介与单向度效应

 第三节 生态最优化的逻辑起点

附录

 初版序言一

 初版序言二

 初版跋

 理论的长跑——第2版导读

 第2版后记

 完美的极限与极限的美丽——关于《艺术链》理论

 建构的对话

《夏中义集(第二卷)新潮学案 思想实验》

《夏中义集(第三卷)九谒先哲书》

《夏中义集(第四卷)王国维世纪苦魂》

《夏中义集(第五卷)朱光潜美学十辨》

《夏中义集(第六卷)学人本色》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8: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