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远哲传/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朱丹、孟繁玲编著的《李远哲传》是一本影响孩子一生的传记故事。书中史料翔实,注重史料性与趣味性、可读性,深入浅出。家长可以从中思索成功教育的轨迹,善于模仿的孩子们看到科学家李远哲成长的事迹后,将点燃心中热爱科学的火炬,点燃他们探索精神的热情,照亮蒙昧的眼睛,思考关于人生的种种问题。

内容推荐

李远哲是著名华人化学家,1986年以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华人。朱丹、孟繁玲编著的《李远哲传》记述李远哲幼年时家庭教育对其少小立志、刻苦学习的影响,及其献身科学事业的事迹与成就。

目录

 1.钟灵毓秀

 2.父亲

 3.快乐幸福的大家庭

 1.哭声响亮的孩子

 2.爱玩耍的小学生

 3.台湾光复了

 4.拜神是没有用的

 1.“你很有希望”

 2.《约翰·克利斯朵夫》

 3.点亮我,点亮生命

 4.训导长眼中的丙等生

 5.一场大病

 6.天下没有不可能的事

 1.生命要把握在自己手中

 2.在台大第一次得到嘉奖

 3.差的学生很聪明

 4.转入化学系

 5.邂逅爱情

 6.兄弟姊妹之间

 7.在台湾“清华大学”的那些日子

 1.更上一层楼

 2.加州大学好读书

 3.实验精神

 4.与马汉教授

 5.名师出高徒

 1.赫希巴赫教授

 2.化学反应动力学

 3.世界第一台大型交叉分子束装置

 4.在芝加哥大学

 1.两项重要决定

 2.步入辉煌

 3.重视学生的进步

 4.荣获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5.“科学家获奖并不是很重要的事”

 1.迟开的杜鹃花

 2.贤妻良母

 3.学生比孩子重要

 4.打垒球是第一的

 5.给父母的最好回报

 1.访问故国

 2.总有一天我们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3.情系故乡

 4.要改进中国传统教育

 5.陈嘉庚国际学会的首任会长

 6.故土寻根

 1.科学无国界

 2.面向未来

试读章节

在新竹,教书先生一向受人敬重。李泽藩先生从台北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新竹小学当了教师。李先生主教绘画,有时还兼教体育和文理上的其他科目。李先生宽广的知识面和端正的品行使他在学校和地方都有很好的口碑。李先生虽然处世随和,为师却很严格,在学生面前从不轻易谈笑,学生都敬畏他的威严。日本投降后,李泽藩却像换了个人一样,家里常常会聚了他的学生,他们在一起轻松谈天,在画上论经说道。李远哲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描述了父亲在这一时期的变化:“在新竹小学当老师的父亲是位非常严格的老师,学生怕他多于敬他。但台湾光复后转到新竹师范任职的父亲,却是位能令学生亲近的好老师。每每看到客厅里聚了不少父亲班上或是学习美术的学生。”台湾回归祖国给李先生带来的性格上的变化,折射出了李先生在日据时代精神受到的压抑和他的爱国思想。

李泽藩先生为人随和,观念上能顺应历史的发展和变化。有一次一个朋友来到李泽藩先生家中,怒气冲冲地谈起了女儿的婚事,说自己真搞不懂女儿怎么这样傻,会看上一个家庭不怎么样、职业也不怎么样的男孩子,无论怎样劝说.一向听话的女儿竟毫不改变初衷。李先生听了朋友的诉苦,劝说朋友不要将自己的看法、自己一代人的观念强加给与自己不同阅历、不同价值标准的另一代人,应该尊重年轻人的爱情选择,自己的看法和考虑只供年轻人参考。李先生深知古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道理,他也非常尊重学生和自己儿女们的兴趣和个性,他常说:孩子应该让他们自由发展。李先生的开明形象受到了学生和儿女们的爱戴和尊重。

李泽藩还是位慈祥的父亲,闲暇之时,他常常带着儿子到青草湖畔垂钓,儿子心急,鱼儿刚刚咬钩就往上拉,李泽藩对儿子说:“钓鱼和做其他事一样,要有耐心。鱼儿也会斗心眼儿,它在饵旁转呀游呀,看看是否可以吃下这顿美餐。为了安全它会撞碰一下鱼钩作为试探。你如果沉不住气把钩拉上来,鱼儿就游走了。钓鱼是和鱼儿比耐心。”父亲的话令儿子感到很值得寻味,随便的话语里透出生活的道理。

李先生还常带着妻子、儿女去野外写生。这时候他把自己融进大自然中,远离了尘世的喧闹和忧虑,躺在大地的怀抱里,阳光拥抱着自己,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光。李泽藩此时只有一种似醉非醉、似醒非醒、似仙非仙的朦胧感。受李先生的感染,全家都沉浸在这幸福的时光中。直到传来火车的轰鸣和汽笛声,他们才如梦方醒地回到现实的世界。

虽然幼年生活在一个清贫的家庭、一个充满忧患的时代,但有一个慈爱和祥、堪为师表的父亲,却是李远哲十分幸运的事情。

李远哲有一段深情的话回忆父亲:“奔忙于世界各地,每每在头发花白的年长人脸上,看出他们一辈子努力奋斗的痕迹时,便又不禁想起勤俭的父亲,内心泛起无比的温暖。”

读到上面这些文字时,让人油然想起朱自清先生记述父亲的那篇散文《背影》。是母亲孕育了生命,是父亲养育了天才。

“知子莫如父,知父莫如子。”父子情深是大多数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共同感受,从而验证了“父亲是最好的学校”那句话。

P5-7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3: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