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孔府民间档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柏祥伟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柏祥伟著的《孔府民间档案》这是一部以纪实手法,运用文学语言创作出的记录孔府文化对民间百姓以及乡村发展的影响和传播的长篇纪实文学,反映千百年来乡村文明精神文明的发育和成长历程。本书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生动、勤劳善良的社会劳动人民的形象,对民间对孔府的记忆和往事进行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回顾。同时对民间的建筑、饮食、土陶木器铁铜器工艺的起源、创造、发展、兴衰做了精细详尽的解读和演绎,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文的关照和对民众的悲悯情怀。

内容推荐

作者柏祥伟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忠于历史往事,创作了一部反映孔府文化对民间百姓以及乡村发展的影响和传播的长篇纪实文学,反映千百年来乡村文明精神文明的发育和成长历程。《孔府民间档案》用纪实手法,运用文学语言,在保真历史的前提下,塑造一大批鲜活生动、勤劳善良的社会劳动人民的形象,对民间对孔府的记忆和往事进行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回顾。同时对民间的建筑、饮食、土陶木器铁铜器工艺的起源、创造、发展、兴衰做了精细详尽的解读和演绎,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文的关照和对民众的悲悯情怀。

目录

序章一 村庄山峦老人

 第一章 日本人来孔府的那些年

 第二章 一个叫迷糊的日本兵

 第三章 孔府门外的战乱

 第四章 二百斤小米

 第五章 当兵

 第六章 老粗

 第七章 卖辣椒

 第八章 孔府和佃户

 第九章 土匪和汉奸

 第十章 讨饭的地主

 第十一章 二斤豆腐皮

 第十二章 打铁匠

 第十三章 苦命的灰驴

 第十四章 一记耳光

 第十五章 堂姐的辫子

 第十六章 日本军刀

 第十七章 地瓜干碎片

 第十八章 两个窝窝头

 第十九章 春妮的板凳

 第二十章 旗袍

 第二十一章 耍泥瓮和传教士

序章二 村庄山峦男人

 第一章 我生日那天发生的事

 第二章 死在手术台上的二叔

 第三章 扎根树

 第四章 背诵毛主席语录的父亲

 第五章 孔府的哭丧户

 第六章 毛主席去世的那一天

 第七章 一个鸡蛋

 第八章 馒头和乳房

 第九章 长着六根手指头的人

 第十章 种地比赛

 第十一章 高考改变命运

 第十二章 大龄青年李连成

 第十三章 想吃国家粮的李光前

 第十四章 赶集卖布的二老白

 第十五章 三姨的户口

 第十六章 孔仁玉的丧事

 第十七章 改嫁

 第十八章 杀驴

 第十九章 回忆第一次打工

 第二十章 你到底多优秀

 第二十一章 羞辱

序章三 村庄城市时光

 第一章 考试

 第二章 王二的儿子叫王帅

 第三章 第一次送礼

 第四章 韩梅

 第五章 说话

 第六章 唐芬

 第七章 一个神秘莫测的夜晚

 第八章 刘一飞的一次经历

结束 一场迟早要来的大雨

试读章节

我所住的这个小城,由东向西贯穿一条泗河,河床平坦,蜿蜒流淌至微山湖。泗河南北两面,全是海拔二三百米的山头,山上少水,果木也稀罕,山间尽是随意生长的野树,低矮的荆棘。远远望去,山头光秃,一览无余。唯一可看的一座山头是孔夫子出生的尼山,那里还保存着孔夫子家族历代衍生的一些庙宇古迹,对孔夫子心怀敬仰的人们常去瞻仰。

在一个初冬的早上,我换上一身轻便的衣服,脚蹬粗布平底鞋,戴着一顶廉价的太阳帽,背上一点食物和水,步行出城,不缓不急地朝城外的山头走。我避开了大路上呼啸穿行的车辆,神色匆忙的行人,踏上了一条清静狭窄的乡间小道,朝城南尼山方向行走。这条沙土小道上,遍布枯黄的树叶,早晨的白霜散发着清凛的气息,路两旁树权上的麻雀成群飞舞,阳光均匀地洒在大地上,像看不见的风一样驱散着远处淡淡的雾气。我的脚步在沙土小道上发出哧哧的碎响,惊得路旁的蚂蚱蹦跳乱飞。这些细碎的声响分明是从脚底下的土地上生发出来的,就像每一棵庄稼,经过风吹雨淋,霜雪浸染,由青涩到成熟,细密和谐,在耳边抑扬顿挫,使得我的心情无比愉悦。我很庆幸选择了这条弯曲起伏的沙土小道,宛如一曲悦耳动听的歌谣,吸引着我一路向前。

在这条通往山里的沙土小道上,一路上坐落着十几个规模不大的村庄。我在穿过这些村庄时看到了村庄里的风景,闻到了村庄里的味道。我看到了袅袅弥漫的炊烟,低头觅食的土鸡,嘎嘎叫嚷的鹅鸭,神情淡定的老人,蹒跚学步的孩童,阳光映在石墙上的纹理,暖风飘荡在房顶上的轻盈。我听到了干柴在灶膛里燃烧的噼啪声,老人持续沉闷的咳嗽声,时断时续的狗吠声。一只肥猫从我身边的麦秸垛上像影子一样飘过,它踩落的秸秆在我的注视下徐徐下落,我在秸秆下落的过程里听到了时间流淌的声音。

在一座村庄的南边,我听到了阵阵低沉悲怆的唢呐声,一座红砖绿瓦的房子门口,高挂着黑白醒目的灵幡,一群年龄不同的男女在低声哀哭,他们脸上挂着或深或浅的泪痕。几个孩童在门口嬉戏追逐,发出尖锐快活的叫声。穿过村庄的北边,我又听到了阵阵欢快的现代电子乐器声,一座同样是红砖绿瓦的房子门口,横跨着被吹风机吹得膨胀的彩虹门,门口走动着年龄不同的男女,他们脸上洋溢着让人兴奋的祥乐喜庆,几个青年男人正在对举行婚礼仪式的一对年轻男女发出高亢粗鲁的哄笑,那一对新婚男女涨红的脸庞,像晾晒在墙头上成捆的高粱一样艳丽。

我知道,每个村庄里每天都在经历着这样平淡无奇的生死,正如村外土地上的庄稼和山间的草木一样,生死荣枯,轮回交替。我在这些幸福和悲怆的声音里走出了村庄,这段通往山里的小道逐渐变成了砂石路,上坡下坡也变得起伏不断,距离山根越来越近,路旁的风景也变得空旷宽阔,庄稼淡出了视野,歪斜的野生树木密集林立,空气变得清爽甘洌。  拐过一个上坡,似有似无的鸟啼在空气中回荡,断断续续,辽远又空灵,让人不得不凝神倾听。也就是在这时候,我发现了路旁的一座凉棚下的石凳上,坐着一位干瘦的老人。他戴着一顶圆形草帽,穿着灰黑色的衣服,脚蹬一双褪色的胶鞋。如果没有听到他嘴里发出的咀嚼声,我只会以为这位老人就是这片山根下一棵盘踞多年的老树。他嘴里发出缓慢而有力的咀嚼声,让我想起了在广袤的土地上反刍的老牛。我停下脚步打量他的时候,他也侧脸看着我,中午的阳光从他头顶上草帽的缝隙里落在糙黑的脸庞上,看上去就像几只颜色鲜丽的蝴蝶在飞舞。

我对他点点头,这位老人对我嘿嘿笑了两声,他短促的笑声像山涧里滚落的石子一样叮当作响。我顺着他的笑声走进了凉棚里,看到他身后的草筐里,盛着半筐叶片肥大的野草。老人示意我坐在石凳上,我正犹豫是否坐下来的时候,看到了老人嘴巴里溢出的绿色汁液,在他缓慢的咀嚼中散发出一股让我陌生的清香。

“您在吃什么呢?”我大声问他。

“草。”老人指着草筐中的那丛野草,他的声音像流水一样荡漾在凉棚里,“你不用这么大声对我说话,虽然我八十六岁了,可是我耳不聋,眼也不花。”

“您吃草做什么呢?”我犹豫了一下,放低声音问他,“这草好吃吗?”

“我春天吃白蒿、荠菜、马蜂菜,现在是秋天,我就吃蒲公英。”老人抹了一把嘴巴上的汁液说,“我的胃里长了一个肉瘤,三年前,城里的医生说我活不长了。我不信他的话,我每天都要吃草,我现在还活得好好的呢。”

这位老人略显得意的神情,看起来就像一个考试得了满分的孩童一样可爱。

“只要这山上的草木不死,我就死不了。”老人说着嘿嘿笑起来,“你瞧,这漫山遍野的草木,春绿秋黄,过了冬天又开始发芽,其实呢,人活着也是一样的道理。”P2-4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