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华著的《汉代琅华照寒烟(2版唯美典藏版)/阅读大中国》》精选最能代表汉代文体特色的乐府诗和汉赋中的名篇佳作,与诸君共赏玩。乐府诗取材于平常生活,原汁原味地写尽喜怒哀乐、离愁别绪,汉赋则上承先秦文学,以丰富华丽的辞藻铺陈叙事,描述盛大恢弘的场景和国家的强盛。我们力图用诗化语言还原汉代诗赋背后的故事原貌,让这些已经作古的风流人物走出扁平的书页,同读者侃侃而谈。
| 书名 | 汉代琅华照寒烟(2版唯美典藏版)/阅读大中国 |
| 分类 | |
| 作者 | 白华 |
| 出版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白华著的《汉代琅华照寒烟(2版唯美典藏版)/阅读大中国》》精选最能代表汉代文体特色的乐府诗和汉赋中的名篇佳作,与诸君共赏玩。乐府诗取材于平常生活,原汁原味地写尽喜怒哀乐、离愁别绪,汉赋则上承先秦文学,以丰富华丽的辞藻铺陈叙事,描述盛大恢弘的场景和国家的强盛。我们力图用诗化语言还原汉代诗赋背后的故事原貌,让这些已经作古的风流人物走出扁平的书页,同读者侃侃而谈。 内容推荐 汉赋作为汉代文学的代表文体,“后世莫能继焉者也”。除却汉赋,汉代更有质朴无华的乐府诗歌为人所称道。两种文体见证了两汉的朝廷政绩、民间趣事。白华著的《汉代琅华照寒烟(2版唯美典藏版)/阅读大中国》是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全新修订,书中用生动的笔触解读汉赋和汉乐府诗,将情感注入,将故事和抒情的文字结合,读来生动,而饶有趣味。 目录 最是那一往情深 爱,而不可得 “上邪式”爱情宣言 千回百转皆是爱 百般相思难收鞘 三嫁终觅美满夙缘 宫廷女人的墓志铭 佳人难再寻 昭君怨,走出深宫又入胡地 后宫妃嫔的自悼赋 红尘妖娆惹人怜 女子之器,女子之形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 食色,皆是性也 捉住长安飞扬的裙角 饮酒求仙乐逍遥 秋风辞,内藏君王心痛 求仙访道,不过一场镜花水月 纵慕风骨,不舍尘世 酒酣浓香溢出多少风流 生年不满百,何不乐为先 未央往事 绝命词与大风歌 痞子气息也需一国礼仪 汉赋里的金缕玉衣 帝王尚武亦享乐 为官,离去 出名太早亦是负累 看破红尘,归隐山林 命运之一种 立世为人之难 明哲保身,班固的处世哲学 一生何不通透 十九载孤独守望 从容淡定,一世磊落 刺世疾,赋中吟 忍把浮名换寂寞 男人苍老的是指望 是锋芒,亦是宿命 不许名将见白头 英雄不死的传奇 忧郁帝王心 牡丹花谢 病榻前的叮咛与挣扎 远行不如当归 牡丹花下,一座殇城 悲歌怅惋王朝暮日 贫穷之时,无言他日 试读章节 爱,而不可得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聪明伶俐的刘兰芝在嫁人之后失去了少女时期的快乐,不过她把那些悲伤冷静地收敛于内心深处,从不外露。因为那是毫无意义的,人世间没有任何一种疾苦、疑惑、悲伤是可以感动上苍,并为受苦人主持公道的。 焦仲卿虽然爱她,却无法给她安全感,因为在那段婚姻中,焦仲卿的母亲也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有着很重的分量。“鸡鸣人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这是刘兰芝离去的理由,她希望可以用无声的离去让婆婆对自己好一些。毕竟刘兰芝是舍不得离开焦仲卿的,她爱这个男人,希望焦仲卿可以说服他的母亲,将她接回家后开始新的生活。 刘兰芝是善良的,这个女人并没有意识到在焦家,焦仲卿人微言轻。刘兰芝的等待换来的并不是她所期望的结果,而是完全与之相悖的结局。虽然身为官员,焦仲卿却无法掌握自己的生活。在焦仲卿母亲的眼中,这个儿媳一无是处;完全配不上他们焦家的门楣。同为女人,却无法得到一丝一毫的理解,恨只能恨在那个时代,长幼尊卑分得过于明晰,以至于刘兰芝进退两难,焦仲卿无能为力。 休妻另娶,是焦仲卿的母亲对他的最后通牒,无法商量,母亲的不留余地令焦仲卿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痛楚。可是,他除了苦苦哀求,别无他法。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一“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无名氏《孔雀东南飞》节选 焦仲卿在他的母亲面前始终是唯唯诺诺的,面对这个生他养他的女人,他无力改变自身的命运。在焦仲卿和刘兰芝的这段婚姻中,他们只能分离,别无他法。刘兰芝在和焦仲卿一番海誓山盟之后离开焦家,回到娘家,她希望焦仲卿能最终说服婆婆接她回去,只要能再踏入那道门槛,忍受多少屈辱她都愿意,焦仲卿也是作此打算。但是,在日日夜夜的等待中,刘兰芝所忍受的已经不止是屈辱,而是无穷无尽的危机感。 在这场婆媳之战中,焦仲卿的母亲赢了,虽然赢得不怎么光彩,但她毕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她要为焦仲卿挑选一个合自己心意的儿媳妇,至于婚姻的当事人作何想法,她是不会考虑的。不论焦仲卿作何解释,如何劝说,都无法改变母亲的看法,他忍受着内心的折磨,而此时的刘兰芝却面临了新的危机。 在古代,媳妇被婆家赶出家门是很丢脸的事情,刘兰芝的娘家自然也觉得颜面无光,所以,在刘兰芝住在娘家的几天里,她哥哥迅速地为她谋得了一门亲事,并且不顾刘兰芝的反对,将日子定了下来。或许,在他们看来,刘兰芝可以嫁给县令是攀了高枝,但在刘兰芝看来,不能和焦仲卿在一起,比死还要难过。 悲伤接踵而至,刘兰芝一边面对着家里人逼嫁的压力,还要承受焦仲卿的误会。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阿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无名氏《孔雀东南飞》节选 P2-4 序言 这本与汉代文学有关的书,在北京的四月最终完成。草长莺飞、樱花零落的时节,这些文字在键盘上面静静绽放,拥有着自己别样的生命,又如同静静飘落的雪花,远离尘世的喧嚣。它们独自构成了一个不被打扰的宁静世界,里面有荒凉的戈壁,也有千年不倒的胡杨树,还有在那片辽阔的山河大地上徐徐拉开序幕后,演绎的一出出爱恨情仇、是非恩怨。 汉朝建立之初,就因刘邦的一曲“大风歌”激发出狂狷的气质,而后却又隐忍克制,奉行无为而治,终将秦末的荒芜演变为日后的繁荣。但与此同时,汉室的张扬不羁已经在波澜不惊的表面下蠢蠢欲动了。 休养生息,独尊儒术,平定匈奴,天下归一。汉朝雄风忽然刮起,一发不可收拾,当漠北的大风吹起,漫天的风沙席卷而过,掠过那片荆楚大地,一直到海岸尽头,那消散的不仅仅是时光,还有历史中无数的金戈铁马、觥筹交错、倩影翩跹、旷世才情。 这些烙印在时间的脚步中渐渐模糊,却唯独留在了文字中,历久弥新,芳香如故。翻阅枯黄褶皱的书册,仿佛就可以遁身于那悠久的时空隧道,去追寻汉室久远的辉煌。 文学和历史相伴而行,谍影交错,交叠纠结,二者相互糅合,在经历了大汉初期的烈火历练和百废待兴之后,更是难以剥离,在历史不断前进的脚步中,那一曲曲绝响再次唱起。没有诸子百家争鸣的胜景,却有《楚辞》遗风之关感;没有风雅《诗经》朴实的吟咏,却有着繁盛兴荣的一曲高音。 在那滚滚的狼烟与激昂的音韵交错响起时,回望长安古道,仰望当日晴空,谁曾想到这个时代会成为华夏文明永远难忘的记忆?谁又会知道这个时代的文明会源远流长,永不干涸地滋养着这片土地? 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他认为汉代的文学之最当属汉赋,并称汉赋为“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种琳琅满目的文体,在那段寒烟慕华的岁月中,充当了唯一的记录者。 还有质朴无华的乐府诗歌,在苍茫旷野上,它们记录下了那时的风云骤变、民生野趣,以及世间百态。 那些古老而悠远的词句就好像是种在内心深处的一株玫瑰,带着芬芳,在大漠深处摇曳绽放,那千百年来积郁的深厚情感就像是它枝蔓上长满的钩刺,让人不敢轻易触碰,生怕会因不懂轻重而伤了那柔弱的花朵,更怕那茎部上的刺将自己伤害。 这些厚重的行文,就这样辗转走过了千年,它们宛如四月徐徐的春风中飘飞的柳絮,洁白而神圣,让人不忍亵渎,却又忍不住想要细细品味。 汉赋和乐府诗一样难写,不论是诗体本身还是手旁的资料,大多晦涩难懂,当我读着这些美丽的句子时,我深深陶醉于它们所散发出来的浓郁气息,但同时也清醒地知道,它们从历史深处走来,不会独自属于我或者是任何人。它们自身的厚重感令笔下的记忆无法负担,太多的历史积淀要消融进文字之中。虽然那个时代美得不可言说,但那些简短的章节诗歌,却是要用言语来深情款款地道出,道出它的风华绝代,道出它的沧海桑田。 这是一本几乎写尽了世间万般故事的书,那些诗,那些赋,它们与故事相连,却并不一定与故事有关。过去的烟尘寒光熠熠,零落之后终归寂寞。也正因为这些埋藏在诗赋中的故事历经尘埃,仍然难掩光华,我们才将之再度修订,不但更加精准地核实诗赋原文,而且加入更多的客观视角和多元化解读,让读者在获得启发的同时,对那个时代的风华姿态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