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艺往事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作者 牛响玲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人艺往事》为牛星丽与金雅琴之女牛响玲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同名专栏的集结,曾于2010年在黄山书社出版。分为第一章牛爸牛妈,第二章焦菊隐,第三章角儿们,第四章流金岁月,第五章幕后。除了牛星丽和金雅琴之外,还记述了焦菊隐、于是之、蓝天野、朱琳、李婉芬、英若诚、林兆华、濮存昕、杨立新、英达等人的逸事,读来颇有味道。虽文章短小,但以自己几十年人艺大院的浸淫,对这些艺术家有一肚子故事要说,常发人所未言,寥寥几笔,把人物刻画得非常到位。该书的特点,一来文笔京味儿十足,生活气息浓厚;二来对这些大艺术家的描写,避实捣虚,扬长避短。对人艺感兴趣的大众来说,是一本可以捧卷的读物。

内容推荐

牛响玲著的《人艺往事》以一个从小在人艺大院长大的人艺子弟的视角讲述了一群热爱话剧、热爱生活的人艺老艺术家们的故事,不但展示了人艺老艺术家们不为人知的一面,更揭示出人艺的风格以及其之所以享誉海内外的原因。

目录

为响玲出书添个响儿/濮存昕

稚笔暖色写老树/李智勇

往事如昨/焦世宁

自序

第一章 牛爸牛妈

 结婚的代价

 革命年代

 贫下中农的歌星

 尴尬的牛与驴

 倒着游

 小子堆里长大的影后

 打铁的故事

 第四庞四奶奶

 天下第一巫婆

 紧急集合

 歌星舞后

 影后接杯

 都是老姐妹

 “偷笔”

 看见就想哭

 陈道明“找打”

 体验生活——茶汤

 孙师傅

 没学过表演

 “活娃娃”

 朱牛两家的感情

第二章 焦菊隐

 玻璃弹球

 艰难岁月

 继承与传播

 探索的艰辛

 焦先生的另一面

 赤条条来,赤条条去

第三章 角儿们

 只要你来过,就一定会留下脚印

 好书记赵起扬

 快乐的“欧皮”

 脱下来

 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于是之

 戏是怎样好看的

 夏淳好脾气

 与大导演做邻居

 演员出身的编剧

 《雷雨》迷

 褒贬不一的林兆华

 大演员小角色——舒绣文

 好人舒绣文

 再说绣文阿姨

 对艺术的执着

 赵韫如学琴

 海棠院

 被卖了半辈子的宗温阿姨

 “自杀”

 七十岁的跟头

 北京人艺的良心

 不凡的叶子

 叶子阿姨的过去

 没看见

 大头牌朱琳

 台上看戏

 有其父必有其子

 李婉芬的爱情

 样子与虎妞

 爱使女人不老

 英大学问

 前公公马群

 春饼红了

 童家兄弟

 《茶馆》中的庞太监

 童弟与肖榴的婚姻

 不会发脾气的少爷

 老爸爸

 丢下一切孤独地走了

 永远说真话

 背后的温情

 应该记住的人

 王八刀的由来

 像妈妈的黎频阿姨

 开朗的李滨阿姨

 令人难忘的嗓音

 小角色

 小东西

 人艺的三个“小元老”

 “先学做人,再学做戏”

 “大瓷器”韩善续

 不善于说话的话剧演员

 杨立新的感情

 为艺术而生

 淘气的英达

 人艺的儿子

 她只是匆匆来过,但留下的印记很深

第四章 流金岁月

 “流金岁月”与“世纪绝唱”

 他们的精神永存

第五章 幕后

 艺术相通

 人艺的戏不断成长

 舞台背后

 毒死猪的人

 半截王文冲

 一个孩子眼中的老人艺

 丁里

 灯光的语言

 老鄢叔叔心中的“蔡文姬”

 可敬的造型师

 话剧下乡

 干校游泳

 不是演员的好党员

 饭比戏大

 宪武大大的“平凡朴素”

 亲爱的大哥

 干净利落的姚师傅

 保卫干部的叫卖

 传达室的故事

 话剧的新风景

 《人艺往事》之后的故事

试读章节

结婚的代价

我爸是个实诚人,干什么事都特执着。他是在1949年前就开始接触地下党的,特别要求进步,就连跟我妈谈恋爱都是组织上给介绍的。

当时,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革命的。当时我妈金雅琴虽然是从白区来的,但也是特别要求进步。她与党小组长胡宗温阿姨住在同一问宿舍里。宗温阿姨是从解放区来的,曾经是红小鬼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妈妈非常崇拜她,她们俩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那时我妈已经快三十岁了,还没有成家。宗温阿姨很关心她1就问她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对象。妈妈毫不含糊地说:“只要是党员就成,别的条件都不重要。”宗温阿姨了解了我妈的条件,就给我妈介绍了正在党员预备期的牛星丽。

刚刚开始时,我爸并不同意,因为我妈是资产阶级出身,而且在1949年前就是响彻京津一带的大演员——白薇(艺名)。爸爸认为不合适,但是热心的介绍人说先相处一下再说合适不合适。结果在接触中,爸爸逐渐认识到妈妈这个人心很好,热情,诚恳。而且在《龙须沟》剧中,他们被分配饰演一对夫妇。虽然是群众戏,可是经过体验生活,共同创作角色,也使他们的感情逐渐升温。

但是到了感情成熟准备结婚的时候,上级组织却没有批准,理由是金雅琴的社会关系复杂。党组织找我爸严肃地谈话,在谈话中爸爸不太服气,他主要是想这个对象又不是自己找的,而是觉小组长给介绍的。现在俩人已经建立了感情,怎么能说断就断汀呢?领导不耐烦了,说:“你到底是要党还是要媳妇?”性情瞅直的老爸真是一语惊人:“要媳妇!”就这三个字,从此爸的党票没了,而且在许多年中爸的工作是受到了影响的。

这么多年风风雨雨都过去了,生活证明,爸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就在肃清了一批极“左”思潮之后,爸的党票被恢复了。准入党宣誓的会上,濮存昕拥抱了我爸。他说:“牛老师,我佩服您。”

其实大家佩服的是爸的真实。记得有一次电视台来家里做节目,记者问我爸:“牛老师,您因为娶了金老师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您后悔过吗?”爸爸坚决地说:“从来没有后悔过。金雅容是个好人,在家里她照顾着老老小小,在工作上认真恳干,在‘文革’中经得起考验。”爸爸说的是肺腑之言。

爸跟妈好像从没有浪漫过,因为爸性格内向,比较喜欢安静的生活,他总是陶醉在自己的琴棋书画中,而妈呢,大胆,热辣,从头到脚找不到温柔俩字儿。妈总是抱怨爸,从结婚到现在从没给自己买过礼物,因此耿耿于怀。爸听了这些抱怨也从不说什么,好像爸对妈的一切都是默默承受。

一次因《茶馆》剧目去加拿大演出,爸头一次给妈买了礼物。我还记得,爸还因此羞红了脸。他吞吞吐吐地说:“你不是总说我没给你买过礼物吗?这次我给你买了。”就当爸把一件葱蕊绿的旗袍展现在妈面前时,妈就像炸子儿一样地爆开了:“啊!这就是你给我买的礼物呀,大老远地跑到外国买了一件中国的旗袍!而且你看看这颜色,如果不是想跳楼,能穿得这么扎眼吗?”妈妈很生气,一点儿也不考虑爸爸的感受。这是爸第一次给妈买礼物,可能也是最后一次了。

平日里全是妈不讲理,爸永远都让着她。有时我跟妈呛几句,爸也是说我。爸说:“别跟你妈较真儿,她小的时候让你姥爷给惯的。”简单的一句话,我能感受到爸有多爱妈。爸爸平日总是对我说:“你妈不容易,小时家境好,没吃过苦,可是长到十七八岁的时候由于你姥爷的去世,家境一下子垮了下来,你妈就靠演戏一个人养活着老妈和四个弟弟。后来参加了革命,在剧院里一直要求进步,特别想入党,但是组织上从没考虑过她。因为她的性格比较直爽,领导说她常常是无组织、无纪律,不分时间、地点、场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嗨!这个脾气呀,吃了一辈子亏,爸爸很为妈不平。

妈妈虽然在小时候是被娇惯长大的,但是她自己一点儿也不娇气。妈跟爸结婚后,养了一大家子人,爷爷、奶奶、叔叔、姑姑。那时我爸因得了胃病,身体一直不好,家里的重担全是我妈一个人挑着,从没看到过她叫苦。爷爷夜间胃出血了,妈妈一个人推着自行车就往医院跑。我长大后听说什么婆媳关系不好相处,都觉得新鲜,因为我从小看着奶奶和妈妈的关系好,她们俩就像是亲妈跟女儿一样。在奶奶老年的时候,到了夏天就不爱吃东西,只想喝一口冰啤酒。我看到每天在吃饭时,妈妈都会亲自把奶奶抱在饭桌前,然后倒上一杯带气的冰啤酒说:“妈!您喝吧,再吃点儿菜。”其乐融融。所以爸爸说这一辈子娶了我妈一点儿也不后悔。

P2-4

序言

在北京市的东城区有一条住过许多名人的胡同——那就是史家胡同。在那条幽静的胡同里,有一个装着大绿门的院子,那就是北京人艺的宿舍,当年是56号,现在是20号。

在那里住着像焦菊隐、叶子、舒绣文等那样的大艺术家,更是住着曾活跃在舞台与银幕上的、受老百姓爱戴的老演员们。大家所熟悉的《蔡文姬》扮演者朱琳,《茶馆》中老掌柜的扮演者于是之,电视剧《渴望》中的蓝天野,《四世同堂》中扮演大赤包的李婉芬,电影《变脸》中的朱旭,《老井》中的万水爷牛星丽,《我爱我家》中的街道主任余大妈的扮演者金雅琴,等等等等。当然了,最后那两位是我的爸爸妈妈。

我就是在那个院子里出生的、长大的,它是我生命的起点,更是我生活中的源泉,它带给我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使我幸福,也让我悲伤。

就是这些年,院子里那些曾经用自己一生去打造剧院的前辈们,都悄悄地慢慢地不知不觉地离开了。就是他们在新中国成立时,用自己高超的艺术修养、炽热的忠心,把中国的文化领域,带领到一种摆脱了贫穷落后帽子的精神世界,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做成了世界一流表演水平的剧院。

但是他们一个个相继离去了,那所院子也变得那么的寂寞、那么的悲凉。只是偶尔在梦中会与他们相遇,我是那么的不愿醒来。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它是东方的明珠,它是中国话剧的典范。像《龙须沟》《茶馆》《蔡文姬》《日出》《骆驼祥子》等这些经典剧目,一演到至今,仍然可以做到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这说明好的文艺作品是不朽的!我就更是对那些老人不愿忘怀!也不希望年轻的孩子们将他们遗忘。一本《人艺往事》对他们的怀念远远不够!我只是在奋力地表达,表达我对他们那份赤诚的“爱”!

书评(媒体评论)

我只希望将来哪怕是失败了,大家能明白,这一切的付出是为了中国的话剧事业,为了有一天中国的话剧能被世界承认,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反对我们的人,也不能不站起来为我们的演出鼓掌。

——焦菊隐

我们北京人艺,再出十个八个的影后也没问题。

——金雅琴

观众看了那么多好戏,喜欢那么多演员,而出好戏、造就好演员的地界儿,是人艺人的生活圈。

——濮存昕

响玲下笔,往往选主角人生中的两三横截面,或生活中一个动作,或舞台上一个眼神,勾其轮廓,少渲不染,戛然而止老艺术家的大半生经历及独特人格,晌玲或得之于父母,或得之于亲历,加以数十年酝酿,全积淀在心;从这三千弱水里边精取一瓢,与随便选一件逸事写写,自然是两码事——恐怕旁人亦难为。

——李智勇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7: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