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
分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育儿百科
作者 大J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大J著的这本《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是最走心、最有温度的育儿公众号“大J小D”重磅力作,内容是50万粉丝信赖的美国育儿科普知识,涵盖日常护理、疾病防治、早教启蒙、运动发展等9大领域,涉及近100个育儿难题。

“奴隶社会”联合创始人李一诺、纽约路透社主持人陈一佳感动推荐。

内容推荐


\t《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是从最温暖的育儿公众号“大J小D”上挑选父母关注度和点击量最高的文章集结而成。这些文章是公众号创立者大J,通过跟早产女儿的儿科医生、大运动康复师、精细动作康复师、喂养和语言康复师、认知老师和营养师等,多次、反复、深入交流后得到的经验,其内容科学前沿、操作性强,无论对于早产宝宝还是正常宝宝的养育,都具有非常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t本书将这些文章按照日常护理、喂养与睡眠、辅食添加、疾病防治、早教启蒙、运动发展、规则与管教、早产儿护理、辣妈奶爸等主题进行分类,并进行系统的完善和精心的设计,让本书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

作者简介

大J,英文名Jessica,曾是知名外企的高级经理,经公司外派来到美国。女儿小D(英文名Dorothy)因为在妈妈子宫内受到感染,于第28周早产。为此,大J开始了全职妈妈的生活。小D因为早产,在纽约有一个专业的医生团队来帮助她,包括儿科医生、大运动康复师、精细动作康复师、喂养和语言康复师、认知老师和营养师。在跟医生和康复师长期的接触中,大J学到了很多科学的育儿知识,她把这些知识通过自己的理解写成文章,并促成了微信公众号“大J小D”的诞生。很多妈妈的评价“大J小D”公众号是“走心的育儿公众号”“有温度的育儿公众号”等。至今该公号已运行一年多,粉丝量将近50万,受到了广大父母的喜爱和支持。

目录

Prat 1 日常护理篇——给宝宝科学、周到的呵护

 01 打造宝宝的“黄金盔甲”——免疫力

 02 天气转凉,给宝宝穿多少才正好

 03 你带宝宝是不是带得太干净了

 04 到底要不要给宝宝把屎把尿

 05 宝宝夏天在家是否应该光脚

 06 为宝宝选好人生的双鞋

 07 宝宝什么都放嘴里吃,这样好吗

 08 宝宝容易受惊吓怎么办

 09 到底该不该用安抚奶嘴

 10 宝宝爱吃手,到底该不该制止

 11 用对方法,让刷牙不再是战争

 12 为宝宝塑造漂亮的头形

 13 宝宝到底需要枕头吗

Part 2 喂养与睡眠引导篇——宝宝吃好、睡好,才能身体好

 01 “厌奶”到底是怎么回事

 02 如何科学判断奶量

 03 美国营养师教我看懂生长曲线

 04 美国儿科医生谈婴儿营养补充剂

 05 宝宝1岁以后到底该喝配方奶还是牛奶

 06 宝宝爱抱睡,放下就醒怎么办

 07 如何应对宝宝的次分离焦虑

Part 3 辅食添加篇——为宝宝学习吃饭打下基础

 01 美国喂养康复师帮我重新解读辅食添加原则

 02 美国喂养康复师指导6~7个月宝宝辅食喂养要点

 03 美国喂养康复师指导8~9个月宝宝辅食喂养要点

 04 美国喂养康复师指导10~11个月宝宝辅食喂养要点

 05 宝宝手指食物全攻略

 06 宝宝不能吃盐,但只是不加盐就行了吗

 07 宝宝1岁后,怎么吃才营养均衡

 08 宝宝6~24个月吃喝方面的里程碑

 09 吃饭时状况频出,该教宝宝餐桌礼仪了

 10 如何让宝宝学会用勺子吃饭

 11 如何避免餐桌上的战争

Part 4 常见疾病防治篇——父母懂得多,宝宝生病少

 01 美国儿科医生推荐的家庭必备幼儿常用药

 02 为什么在冬季宝宝容易反复感冒

 03 流感高发季节,如何让宝宝防患于未然

 04 关于发烧,比体温更重要的4个问题

 05 巧用加湿器,预防宝宝呼吸道疾病

 06 宝宝患感冒时,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07 宝宝打疫苗应该避免的5大误区

 08 如何轻松应对宝宝腹泻

Part 5 早教启蒙篇——帮助宝宝开启佳的人生开端

 01 宝宝1岁内认知能力发展里程碑

 02 我从美国的音乐早教班学到了什么

 03 1岁以内宝宝的语言启蒙

 04 聪明的宝宝会玩,聪明的父母会教

 05 巧用角色扮演游戏化解育儿难题

 06 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07 智商高的宝宝一定聪明吗

 08 你会给宝宝选择幼儿园吗

 09 家长会不会提问,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

 10 如何保护宝宝脆弱的专注力

Part 6 规则与管教篇——爱与规矩并行,让宝宝成为更好的自己

 01 如何管教1岁以内的宝宝

 02 孩子无理取闹背后的秘密

 03 孩子总是说“不”,怎么办

 04 我的宝宝被“欺负”了怎么办

 05 宝宝打人,你管得不对才是大问题

 06 倔强孩子是“绩优股”,关键要看父母如何去引导

 07 爱孩子就要先学会跟他好好说话

 08 terrible two——孩子的次独立宣言,你听懂了吗

Part 7 运动发展篇——四肢发达,头脑才会更聪明

 01 核心肌肉群——宝宝发育问题的根源

 02 宝宝过了1岁还不会走路,怎么办

 03 不要盲目纠正宝宝的“青蛙腿”

 04 “W”形坐姿对宝宝有害无益

 05 如何帮助宝宝练习抬头

 06 如何帮助宝宝练习翻身

 07 如何帮助宝宝练习爬行

 08 到底什么是肌张力异常

 09 手巧才能心灵——精细动作发展的重要性

Part 8 早产宝宝护理篇——致早来的天使,相信奇迹会发生

 01 美国NICU医生送给早产儿妈妈的3句话

 02 美国医生谈早产儿妈妈不愿提的脑瘫

 03 为什么要使用矫正月龄

 04 宝宝在NICU的日子,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问题

 05 早产宝宝出院后注意事项

Part 9 辣妈奶爸篇——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修行

 01 幸福妈妈的秘诀——找到自己的舒适状态

 02 请不要叫我家庭主妇,因为我是全职妈妈

 03 生孩子后,女人的正确打开方式

 04 一位早产儿妈妈的自我修养

 05 我是如何做到一个人带娃,弄个公众号还没发疯

 06 我如何将“猪一样的队友”培养成“超级奶爸”

附录一 我们的年

附录二 我们的第二年

后记 以爱之名——“超级奶爸”是怎样炼成的

试读章节

宝宝爱抱睡,放下就醒怎么办

小D小时候有很多由于早产造成的问题而导致睡眠困难,所以她一直是被抱睡的。随着小D年龄的增长,早产的问题慢慢得到了缓解,但她却养成了抱着才能入睡的习惯,而且一放下就会醒。这一度让我非常头疼,于是我和老公一边学习睡眠知识,一边尝试用各种方法来改善。下面就来分享一下我在宝宝抱睡方面的心得。

睡眠是个系统工程,一开始就要用对方法

为解决小D抱睡的问题,她的儿科医生和我分享了如何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分床睡。从一出生开始,就应该让宝宝睡自己的小床。虽然宝宝刚出生时你觉得抱着他睡很省力,但从长远考虑,抱睡会让宝宝形成依赖,给大人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因此,从一开始就应该分床睡,以培养宝宝独立入睡的习惯。

睡眠安全。永远记得要让宝宝仰卧入睡,床上不要放任何毛绒玩具,以避免发生睡眠窒息。

规律作息。很多宝宝的睡眠习惯不好,都是由于父母的随性养育方式造成的。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帮助宝宝建立规律的作息。这方面,我受益于一本书,即《实用程序育儿法》,小D就是使用了改良版的:EASY模式建立起规律的作息。

先解决放下就醒的问题

小宝宝通常会有惊跳反射,宝宝睡着后大人往床上放时,如果稍微不注意,就会触动宝宝的惊跳反射,导致他们被吓醒。小D由于肌张力低,惊跳反射并不明显,但由于我们放下时方法不正确,所以总是把她弄醒。对于足月、健康的宝宝,如果是惊跳反射导致宝宝放下就醒,可以尝试给宝宝包一个宽松的襁褓。

为此,小D的儿科医生还特地和我们分享了美国的一种“放下宝宝不醒法”,即准备放宝宝之前,先要调整两只手的位置,以保证放好宝宝后自己容易抽手。放下时,一定要先放宝宝的屁股,屁股碰到床后,顺势换手去接宝宝的脑袋,然后再慢慢放下。刚放下时,可以用手掌按压一下宝宝的手或胸部,以帮助宝宝稳定下来。

注意放下的时机

小宝宝刚刚入睡时还处于浅睡眠阶段,所以很容易放下就醒。小D的儿科医生建议,要改掉放下就醒的问题,不要看宝宝一睡着就放下,可以稍微抱久一点儿,等宝宝进入深度睡眠后再放下。通过多次尝试,我找到了一个判断宝宝是否进入深度睡眠的方法,即轻轻抬一下宝宝的胳膊,如果发现胳膊软软的,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他已经进入深度睡眠。即使这样,放下时还是要注意使用上面的方法。

打破“抱”和“睡”之间的联系

小D养成抱睡的一大原因,就是之前她每次喝完奶就要睡觉,但由于她有胃食管反流的问题,医生叮嘱我们,喝完奶后需要竖抱20分钟再放下。后来慢慢地,她就把“入睡”和“竖抱”联系起来了。所以,要想解决抱睡的问题,需要先打破这种联系。

我开始使用EASY模式时,就是按照“吃一玩一睡”的规律培养她的作息习惯,把吃和睡分开。一开始挺难的,小D吃完还是需要竖抱,每次都昏昏欲睡。我每次都尝试着和她说话,挠挠她,希望把她弄醒。刚开始竖抱20分钟之后,小D只能支撑几分钟就会睡着。即使这样,我也会带她去游戏垫上玩一会儿。我想让她知道吃完饭应该玩耍,而不是睡觉。

现在小D的自主睡眠已经步入正轨,经常有朋友说,你家宝宝真是天使宝宝,其实小D真的不是天使宝宝,她的睡眠从开始纠正到步入正轨,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对于宝宝睡眠习惯的引导,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

自主睡觉是宝宝需要学习的一种能力,因此从一开始就要建立良好的习惯,尽管刚开始可能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每个宝宝的睡眠问题都是不一样的,可以参考育儿书或其他人的案例,但到底该如何执行,一定要根据自己宝宝的情况来定。比如,小D性格比较强硬,如果大人不管,她即便哭到吐也会继续哭下去。这样的宝宝就只能缓慢地进行引导,而不是急于进行睡眠训练。

所有宝宝的睡眠问题都不是单一的,一定要综合分析,把问题一一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要贪心,一个一个逐步攻破,期间肯定会有一些妥协的方法(比如,小D有一两个月的时间白天是在推车上睡觉的),但至少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了。

坚持、坚持、再坚持,无论你用什么理论体系帮助宝宝学习自己入睡,一旦开始就要坚持下去,不能三心二意,不然宝宝会困惑,结果也更加糟糕。

P68-70

序言

在我人生的前30年,我从未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文字会变成铅字。我从小文笔并不好,毕业后进入一家知名外企工作,每天都用英语回复邮件和做PPT。那时的我从来不曾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学霸”,而且学习的内容竟然是如何育儿。

这一切都源自女儿小D的降临,她太着急想看这个世界了,在我怀孕28周时就早早出生了。她出生时没有自主呼吸,左右脑都严重出血。当时医生问我们是否要放弃治疗,我们说“不”。从那一刻起,我们的人生就改变了。

我辞职做了全职妈妈。小D肌张力异常,一开始认知、运动和语言发展都有延迟,还有很多其他问题也因为早产而被放大了。很庆幸,我们在纽约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医疗团队。对于育儿路上的问题,我不满足于只知道答案,而是想弄清楚每个育儿结论背后的原因。我们与病魔抗争的过程,就像游戏中“打怪”的过程,把这个妖怪打跑了,下一个妖怪又来了。在我们带着小D一路“打怪”的路上,我发现自己竟然也可以和身边的父母分享育儿经验和心得了。

在小D1岁生日时,我写下了一篇文章《我们这一年》,当时只发在朋友圈,想告诉很多还不知道我们故事的朋友们。机缘巧合,这篇文章被一个公众号“奴隶社会”所转载,之后我们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祝福,也认识了好多早产儿父母,他们告诉我,我们的故事给了他们很多鼓励。那时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文字的力量竟然这么大,原来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只要用心写,一样可以打动人。

两个月后,我创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大J小D”。刚开始只有几百个人关注,而且都是之前认识的早产儿妈妈们。我当时给自己定了一个小小的目标——写满20篇育儿文章。如今,这个微信公众号已经成立一年半,我写了近400篇原创育儿文章,关注我的妈妈们也达到几十万人,不仅包括早产儿妈妈,还有更多健康宝宝的妈妈和很多备孕、怀孕的朋友。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这一切都太不可思议。记得小D刚出生时,我每天都在哭,觉得上天不公平,为什么我的孩子是早产儿?对于我们一家三口能否挺过来,我当时完全没有信心。但是现在我们做到了!当初选择做全职妈妈时,很多人为我感到可惜,觉得我不应该在事业的上升期就这么全身而退。现在回头看这两年的生活,我觉得自己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得多。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意义,每个选择都没有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踏踏实实过好当下才是根本。

我想告诉所有即将打开这本书的朋友们,请不要把这本书当成一本教科书,而是把它当成一位普通妈妈自我学习的笔记和成长经历的分享。每个人都不是天生就会当妈妈,但每个妈妈都会因为孩子的到来而变得更好。

本书的内容是我在小D身上亲身实践的经验分享,希望能带给父母们一些启发,但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也希望父母们能够结合宝宝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变通处理。

大J

2016年10月于细约

后记

以爱之名——“超级奶爸”是怎样炼成的

小D刚一出生,大J就开始看各种育儿书籍。我也不甘落后,开始关注各种育儿论坛,阅读育儿书籍。但是我发现,有太多的文章讨论如何调整妈妈的心态,对爸爸这个很重要的角色却只字不提,甚至还有某个早产妈妈论坛谢绝男士加入。网上还有一个传言:“妈妈生,外婆养,爸爸回家就上网。”现在,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除了会上网以外,还会做很多育儿方面的事情。想知道我这个“超级奶爸”是如何炼成的吗?

聪明地分担妈妈的工作

小D刚出院那段时间,大J几乎包揽了所有的事情,因为她不放心,觉得我帮不上忙。结果她越来越忙,我也越来越达不到她的标准。后来我和大J坐下来做了一项关于日常带孩子的价值流分析’。

我们把一天当中需要为小D做的所有事情都罗列出来,一起讨论哪些是必须由大J做,而且对小D来说是增值的(比如给小D读绘本,做康复等);哪些是大J不必做但又不得不做的(比如洗奶瓶、倒垃圾等);哪些是既不增值也不必需的(比如重新布局家居,以减少来回跑动的时间,把需要的东西变得触手可及等)。然后,大J的任务就是做那些必须由她来完成且对小D最重要的事情,而我会在上班之前和下班之后去做那些不增值但又必须做的事情,来缓解大J每天的压力。

技能get——转变思想,能力不强意愿补,有了意愿,就更容易进入角色。

设置Daddy’s Day(父女日)

自从有了小D,我每次都跟同事说:“After having a baby,working days are my weekends,and business trip is my vacatlon.(自从有了宝宝,工作日对我来说就是周末,出差对我来说就是休假。)”然而对于全职妈妈而言,每天都是工作日,而且全年无休。

为此,我和大J约定,每个周末将其中一天设置为Daddy’s Day。这一整天,大J可以完全不用照顾小D,去过“单身生活”,去跑步、练瑜伽、逛街、约朋友吃饭等。当然,前提是大J必须接受周末的小D邋遢一点儿,辅食吃得少一点儿,家里乱一点儿。但收获的却是精神满满、心情大好的妈妈。Happy Mom,HaPPY Baby。妈妈快乐,宝宝才快乐,这对小D是非常有益的。而从我的角度来看,通过Daddy’s Day,我更能体会大J作为全职妈妈的艰辛,同时也可以享受一段父女的亲密时光。

技能get——经过一段完全没有退路的父女时光,我才发现,以前那些我觉得无法胜任的事情,其实完全可以做到。态度决定能力。

陪伴质量远比陪伴时间更重要

由于工作原因,我时常需要出差。平时即使不出差,我看到小D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以至于每次我看到小D都会惊呼她的进步之大,大J就会在旁边冷冷地说:“好像她不是你的孩子一样,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后来我想,既然我陪伴小D的时间有限,那我就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更专心地陪她玩、陪她疯。在出差期间,我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跟小D视频,给小D读她最喜欢的绘本,或者唱歌给小D听,而大J会在屏幕那边和小D一起做手势来呼应我。虽然每次只有10~15分钟的时间,却是一段特别亲密的家庭时光。

技能get——如果我每天只有1个小时用来陪伴小D,这1小时只占我一天的1/24,但对小D来说,这却是爸爸陪她的100%。既然这样,我还有什么理由在陪她的时候玩手机、想工作呢?

如今我这个奶爸已经上岗两年多了,我有时会想,如果我能钻到小D的脑子里,问她爸爸是什么?我猜小D的答案是,爸爸是个大玩具。小D每次看到我,都会拿起我的手指来回端详,然后冷不丁地放进嘴里啃起来;她还会含情脉脉地看着我,用手轻轻摸着我的脸,突然抢走我的眼镜;当我把她高高举起时,她会咯咯大笑,接着一注口水就流到了我的脸上……

我也许永远无法做到像大J一样细致入微地照顾小D,但我时刻明白,爸爸在孩子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在成为奶爸的路上努力着,并且会继续努力下去。当小D第一次对着我叫“爸爸”时,我就深深地意识到,“超级奶爸”不是负担,而是一份甜蜜的责任。

小D爸爸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