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姐的蓝颜知己
余小姐今年二十五岁,经历了人生第一次被催婚。
比她想象中,还早了三年。
大年初一的晚上,余小姐的家人们聚集在她奶奶家,围在一桌合家欢乐地吃火锅。
据余小姐回忆,当时所有人都其乐融融地聊着最近疑似跌到底的股市。二姑突如其来了一句:“妧,你过完年就二十六了,该结婚了吧。男朋友找了没呀?”
由于转折生硬,猝不及防。
一片热气腾腾中,专心吃肉的余小姐被问蒙了。
留给余小姐的,只有咀嚼嘴里一颗鱼丸的时间。
她尽己所能地细嚼慢咽,也没有能够让松弛的脑袋运转起来。于是在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姑二姑还有哥哥姐姐十几双眼睛的注视下,她说:“有男朋友了呀。”
余小姐没有男朋友。
但她有一个十年交情的精神蓝颜知己,和一个五年交情的……肉体蓝颜知己。
说白了,一个闺密和一个“炮友”。
“我是被那句‘过完年就二十六’击倒了。我可是九月生的,刚过完二十五岁生日几个月啊?怎么就说我二十六了呢……”
余小姐这么解释自己在新年第一天的口不择言。
严泽像刚下工的民工一样蹲在路边的炮竹堆边上,捧着白色饭盒,往嘴里扒拉着宫保鸡丁盖饭。
“嗨,这有啥。不就多说了半岁吗,快着呢。你很快就会二十六,然后唰地,三十,三十六。”
余小姐有点不高兴,叹了口气蹲在他身边不说话。
“你又不会一个人老,不还有我一块儿嘛。放心,我永远比你老一岁。”严泽艰难地咽下嘴里没嚼烂的食物,试图往回找补。
余小姐嘴角只上扬了一秒钟,就又一次忧心忡忡起来。
“问题是,大过节的,我上哪儿找个男朋友带回家啊。”
严泽站起身,手中的白色饭盒在空中划出一道抛物线,被准确无误地扔进了三米外的垃圾桶。
他转身揉了揉余小姐的头,说:“要么我再勉为其难地拯救你一次。”
余小姐打落了他的手,从包里掏出梳子梳理被他揉乱的头发帘:“滚滚滚!别拿刚吃完饭的油手摸我头发,我头发是毛巾吗?!”
她仰起头瞪了一眼严泽,看见他黑色羽绒服里穿的是那件她去年春节给他买的高领白色毛衣。
严泽不算白,但脸干净细嫩,五官也算顺眼,高鼻梁薄嘴唇,双眼皮大眼睛藏在黑色镜框后面。
余小姐觉得他穿白色毛衣的时候最好看。 “怎么着?用不用啊?”严泽自然而然地接过余小姐手中的包,从里面翻出湿纸巾,一边擦手一边问。
犹豫了一秒,余小姐摇了摇头,说:“算了,我家里人又不是不认识你。万一玩大了,我妈当真了,以后你成准女婿了,还怎么空手来我家蹭饭啊。”
十年前,或者说,十年前多一点点,余小姐和严泽上了同一所高中。
她的初恋是他。
他的初恋是她高中最好的闺密。
这应该是一个洒满狗血的曲折故事,如果余小姐的星座不是处女座,星盘里还刚好布满了闷骚内敛的“摩羯”和“金牛”,那么这个故事一定像所有俗气的三角恋一样,在高中就点燃了炮竹芯,砰的一声炸完,毕业以后再无回响。
遇见严泽的那一年,是余小姐人生仅剩的,带着孩子般幼稚的一年。
孩子的爱总是真挚热烈。
余小姐会因为等他的一条短信失眠一整夜,然后顶着熊猫眼起床上学,用刚学会的脏话把他骂个狗血淋头;会因为他给自己买了一桶泡面而开心得蹦蹦跳跳转圈;也会因为发现他把几小时前对自己说的话原封不动发给闺密而号啕大哭。
这一切都发生在余小姐心里。
之后,严泽和余小姐的闺密在一起了,两个人中午吃泡面要拉上余小姐,闺密看严泽打篮球要拉上余小姐,去游乐园拉上余小姐,吵了架也要拉上余小姐——来劝他们和好。
余小姐成了他们的爱情顾问。每天的日常就是安慰闺密和数落严泽。
就好像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儿顺其自然地发生了。
她没有问过严泽那些短信、深夜的电话和桌子上的巧克力是她会错了意,还是他的心意真的变得那么快。
所谓的初恋,余小姐用一张波澜不惊的面瘫脸糊弄过了所有人,除了她自己。
跟在十指紧扣的严泽和闺密身后,余小姐偷偷地学会了点着一根烟。
谁疼谁知道。
P2-6
年轻原本就是惶恐的,在爱情面前手足无措的年轻人更是所有文学作品里钟爱的母题之一。她笔下的这些男孩女孩就这样打动了我——其实上帝是公平的,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无论你美还是你颜值低,无论你性格讨喜还是天生别扭——当你确定你爱上某个人的瞬间,那个焕然一新的千分之一秒,世界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那么一点点大。
也许就是一个操场的大小吧。
亲爱的小米,我想祝你幸福。
——笛安
如果注定告别,我希望,这本书就作为和莽撞青春的最后一次重逢吧。
我也好,你们也好。
——米玉雯
爱情永远年轻
我第一次看见小米,是在一个冬天的午后。在一个咖啡馆,我们等着她来面试,结果她塞车迟到了。北京的冬日暖阳总是有种萧条,突然门开了,她冲进来,穿了件粉红色的大衣,脸上泛着一种更像小朋友的红——不知是因为冷还是因为急,她有点慌张地瞪大了眼睛,她说:“哎呀!你真的是笛安……”虽然面试还没有开始,但是那一瞬间,我已经决定了欢迎她加入。
当然,杂志再小,作为一个主编,也不应该如此不理性,值得谴责。
有时候,“侥幸正确”这种事的确会降临到人生里,还通常被美其名曰“女人的直觉”。加入我们团队之后,她就始终以一种近似喜悦的热情,完成着每一项工作。她能迅速学习,掌握重点,懂得负责,很快便能独当一面,会贡献给我们有想法的点子,还会帮我停车……我一直困惑,一个这么聪明的姑娘,为何就是这么讨厌上学——在我们这里她是实习生的身份,我跟她说过,如果为了准备期末考试什么的,请假完全没有问题,可她总是愉悦地告诉我,真的不用,如果为了工作,不去考试都可以。——于是,我一直知趣地不问她的考试成绩。她总给我一种愉快的感觉,虽然我知道,正常的人不可能永远愉快的,可那是她身上自带的气场。直到有一天,她有点羞涩地跟我说,她的小说集要出版了。
阅读着她的小说,字里行间,看得到一个绝对不会在办公室里出现的小米。坦白讲,这个集子里的小说故事都很简单,但是她是聪明的,她懂得用一种简洁跳跃,却又讲究节奏与留白的方式叙述,于是她的小说就这样生动起来,并且,带上了属于她个人的烙印。我个人其实不喜欢从叙述到内核都很“聪明”的小说,我认为读者没有义务观赏任何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抖机灵和玩自恋——而她,在聪明和轻快的调子里,不加掩饰地放进了因为年轻才显得楚楚动人的无助。
我始终确信,不懂得真正袒露自身软弱的小说家,是没有前途的。
这十几篇小说里,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那几篇关于青梅竹马却没能变成恋人的故事。坦白讲,她的确不是很擅长写年纪再大一点的人物,写到中年人或成熟女人的时候,有些脸谱化的趋向——但是,没错,我自己的确擅长写三十岁的女人,可是这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我十年前就大学毕业了啊。
阖上这本书的时候,准确地说,关上PDF文档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直被她笔下出现过好几次的那个小女孩占据着。在我作为读者的想象中,她应该是清秀并倔强的,说一口脆生生的北京话,在北方寒冬的夜晚,穿着旧牛仔裤和羽绒外套,满脸令人过目不忘的生动。她熟练地翻过中学母校的围墙,她故作若无其事地捏瘪了啤酒罐再点上一支烟,灵动的眼睛里突然一阵潮湿——她的世界此刻只有这个操场这么大,叙利亚战火和欧洲难民,美国大选和英国退欧……所有这些关乎人类的事情,都比不上她凝视着的那个男孩。她想说“我爱你”,她真的想说,可她做不到。
得不到自己深爱的人,也许是件寻常的事情。她小说里十几岁的小姑娘们全都无师自通地明白这一点。这真让人心疼。这也是某种只有青春才会带来的动人。不信?如果换了是我,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告诉我他其实爱我但只是因为害怕失去才只和我做朋友,我会礼貌地叫他滚出去。
年轻原本就是惶恐的,在爱情面前手足无措的年轻人更是所有文学作品里钟爱的母题之一。她笔下的这些男孩女孩就这样打动了我——其实上帝是公平的,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无论你美还是你颜值低,无论你性格讨喜还是天生别扭——当你确定你爱上某个人的瞬间,那个焕然一新的千分之一秒,世界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那么一点点大。
也许就是一个操场的大小吧。
亲爱的小米,我想祝你幸福。
笛安
2016.9.7于北京
《余小姐的蓝颜知己》是《文艺风赏》主笔米玉雯(@米玉雯国王)首部短篇小说集。
收入首发于“ONE·一个”APP2016年4月点赞、评论TOP.1的《余小姐的蓝颜知己》,及《余生有你,不算挥霍》《先庸俗后文艺再生活》《永昼极夜有同一束光》等。
米玉雯既是小说写作者又是电影编剧,文笔透彻明晰,阅读她的每一个小说都是“一次与小说人物的对话”,米玉雯是一个用灵气的天赋写作的写作者。
笛安为本书倾力作序推荐,同时,作者米玉雯是《文艺风赏》主笔,收入本书的每一个小说都是她的精心之作。
《余小姐的蓝颜知己》是《文艺风赏》主笔米玉雯首部短篇小说集,收入在“ONE·一个”APP首发的《余小姐的蓝颜知己》,及米玉雯6年写作及全新写作的作品,是作者首部倾力之作。
本书作者文笔透彻明晰,阅读每一个小说都是“一次与小说人物的对话”。《余小姐的蓝颜知己》在“ONE·一个”APP首发,获得2016年4月点赞及评论TOP.1。同时,本文发于“ONE文艺生活”公众号,获得超高阅读及点赞!
本书由设计师TOPICDESIGN整体设计,封面黑色+亮彩色相互融合,书名、作者烫银,设计感强,寓意明朗,内文设计精美、细致到位,被评价为“每一页彩页就是一个封面”。同时,精选了人气插画家、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会员曾琳姝(@LINSHUZENG)14幅至高水平、内敛、风格鲜明的插画,与本书文字相互映衬。本书精美超乎预期!
本书全书四色印刷,采用手感良好瑞典进口纸张,印刷精良,精美无可比拟,米玉雯首部短篇小说集《余小姐的蓝颜知己》是2017年度必读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