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广欣著的《以经术为治术(晚清湖南理学家的经世思想)》是以晚清湖南理学家群体为对象的第一部思想史著作,作者通过研究晚清湖南理学家里四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刘蓉、罗泽南、郭嵩焘和曾国藩,探讨他们在道咸同光前后四十年间如何利用儒家传统学术所提供的资源,为平乱和御侮的政治服务。全书史料翔实,阐述清晰,为研究晚清思想史不可多得的佳作,有较强的学术参考价值。
| 书名 | 以经术为治术(晚清湖南理学家的经世思想) |
| 分类 | |
| 作者 | 范广欣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范广欣著的《以经术为治术(晚清湖南理学家的经世思想)》是以晚清湖南理学家群体为对象的第一部思想史著作,作者通过研究晚清湖南理学家里四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刘蓉、罗泽南、郭嵩焘和曾国藩,探讨他们在道咸同光前后四十年间如何利用儒家传统学术所提供的资源,为平乱和御侮的政治服务。全书史料翔实,阐述清晰,为研究晚清思想史不可多得的佳作,有较强的学术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范广欣著的《以经术为治术(晚清湖南理学家的经世思想)》是以晚清湖南理学家群体为对象的第一部思想史著作。 本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晚清湖南理学家四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刘蓉、罗泽南、郭嵩焘和曾国藩,探讨他们在道成同光前后四十年间如何利用儒家传统学术所提供的资源为平乱和御侮的政治服务。 目录 绪论 一、晚清湖南理学家及其学问与事功 二、以往的研究成果及其不足之处 三、基本构思与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以经术为治术”的理论创发 第一章 现实感与救世精神:刘蓉对理想程朱的建构 一、《思辨录疑义》对陆世仪的主要批评 二、程朱、陆王之辨的现实意义 三、现实感和救世精神 第二章 从批判到参与:太平天国战争前罗泽南的转向 一、批判意识与转向契机并存 二、转向的宣言 三、参与现实的两种途径 第三章 从义理到经世:郭嵩焘对朱子的继承和质疑 一、从《大学章句质疑》看汉学、宋学和经世之学的整合 二、《中庸章句质疑》中的事功和礼 第二部分 “以经术为治术”的实践:曾国藩“礼学经世”说与同治中兴 引言 第四章 “礼学经世”说的提出及其内容和特点 一、礼的涵义和礼学研究的对象 二、“礼统”的建构及其两大特点 三、经济与经世 第五章 “礼学经世”提出的学术源流和社会历史背景 一、学术源流:从理学到礼学 二、社会历史背景:送痘神与求雨求晴 第六章 “礼学经世”的运用和局限 一、礼学齐家 二、礼学治军 三、礼学中兴 第三部分 “以经术为治术”的实践:郭嵩焘对“怀柔远人”的诠释与近代外交 引言 第七章 郭嵩焘与“怀柔远人”的另一诠释传统 一、“怀柔远人”在中国传统文献中的源流和发展 二、郭嵩焘“怀柔远人”观念的形成 第八章 郭嵩焘“远人”观念的变迁 一、署理广东巡抚:“远人”从军事威胁转变为谈判对象 二、出使前后:深入了解“远人”,追求和平富强 第九章 从三代之礼到万国公法 一、郭嵩焘与丁韪良译《万国公法》 二、郭嵩焘对万国公法体系的认识 三、郭嵩焘对万国公法的运用 结论 一、“以经术为治术”:义理、考据和“经世之学”的整合 二、“以经术为治术”的成就和局限:对“礼学经世”路线的再思考 三、湖南理学家“以经术为治术”在晚清经世传统发展中的位置 四、湖南理学家的精神遗产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参考书目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