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曾复说戏剧本集(附光盘)(精)》根据刘曾复先生生前的100多出京剧说戏录音整理出说戏剧目,这些录音弥足珍贵。本书收录的这些剧目现在大多已经绝迹于舞台,故这批录音及这些剧目十分珍贵,不仅能够使我们得到京剧艺术的极高享受,而且对保留京剧历史资料的意义更是极为深远。
| 书名 | 刘曾复说戏剧本集(附光盘)(精) |
| 分类 | |
| 作者 |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曾复说戏剧本集(附光盘)(精)》根据刘曾复先生生前的100多出京剧说戏录音整理出说戏剧目,这些录音弥足珍贵。本书收录的这些剧目现在大多已经绝迹于舞台,故这批录音及这些剧目十分珍贵,不仅能够使我们得到京剧艺术的极高享受,而且对保留京剧历史资料的意义更是极为深远。 内容推荐 《刘曾复说戏剧本集(附光盘)(精)》主要根据刘曾复先生为中国戏曲学院提供的百余出说戏录音为底本,并结合刘曾老在其他场合的说戏录音整理完成的。其中《太平桥》、《盗宗卷》、《梅龙镇》、《辕门斩子》、《摘缨会》、《上天台》、《一捧雪》、《卖马》、《南阳关》的底本是《京剧新序》中收录的刘曾复先生亲自审订的“总讲本”;《马鞍山》、《战长沙》的底本主要参考李舒先生遗作《涉艺所得》收录的刘曾复先生手书稿和传本;《群英会》、《柴桑口》、《平五路》、《七星灯》、《铁笼山·迷当发兵》、《美良川》、《三击掌》、《龙虎斗》、《审头刺汤》的底本则是自刘曾复先生保存的钞本复印件。 目录 渭水河 焚烟墩·挡幽 孝感天之共叔段 马鞍山 焚绵山之介子推、介母、解张 摘缨会 搜孤救孤之程婴、公孙杵臼 战樊城之伍员 长亭会之伍员 文昭关之伍员 浣纱记之伍员 鱼肠剑之伍员 武昭关之伍员 西施·游湖之范蠡 桑园会之秋胡 黄金台之田单 取荥阳 盗宗卷 战蒲关之王霸、刘忠 附:战蒲关(陈超整理本) 闹昆阳之马援 上天台 捉放曹之陈宫 借赵云之刘备 打鼓骂曹之祢衡 汉津口之关公 临江会之刘备 群英会之鲁肃、诸葛亮 华容道之关公 战长沙 黄鹤楼之刘备 回荆州之鲁肃 让成都之刘璋 百寿图 定军山之黄忠 阳平关之黄忠 伐东吴之黄忠 附:伐东吴(陈超整理本) 连营寨之刘备 附:连营寨(陈超整理本) 安居平五路 天水关之诸葛亮 空城计之诸葛亮 战北原之诸葛亮 七星灯 除三害之王浚、周处 审刺客之闵觉 桑园寄子之邓伯道 当锏卖马 南阳关 打登州之秦琼 断密涧之王勇 千秋岭 宫门带·十道本之李渊、褚遂良 取帅印 汾河湾之薛仁贵 沙桥饯别 乾坤带之李世民 芦花河之薛丁山 哭尸 法场换子之徐策 双狮图之徐策 打金枝之唐王 珠帘寨之李克用 太平桥 三击掌之王允 赶三关之薛平贵 武家坡之薛平贵 大登殿之薛平贵 困曹府 附:困曹府(贯大元藏本) 下河东之呼延寿廷 龙虎斗 贺后骂殿之赵光义 金沙滩之杨继业 碰碑之杨继业、苏武 清官册之寇准 辕门斩子 探母回令之杨延辉 洪羊洞之杨延昭、老令公 天雷报之张元秀、贺氏 乌盆记之刘世昌 打棍出箱之范仲禹 铁莲花之刘子忠 宝莲灯之刘彦昌 乌龙院之宋江 打渔杀家之萧恩 硃砂痣之韩廷凤(谭派) 雄州关 镇潭州之岳飞、杨璟 八大锤之王佐 采石矶之徐达 战太平之花云 江东桥 忠孝全之秦洪 梅龙镇 法门寺之赵廉 一捧雪 审头刺汤 雪杯圆之莫怀古 打严嵩 御碑亭之王有道 三娘教子之薛保 大保国之杨波 二进宫之杨波 南天门之曹福 山海关 洗浮山之贺天保 落马湖·访褚 状元谱之陈伯愚 青石山之吕祖、关帝 五花洞之天师 附录一:零段 霸王别姬·山头之韩信 逍遥津之汉献帝 硃痕记之朱春登 蟠桃会之吕洞宾 附录二:抄本(无录音) 柴桑口 铁笼山·迷当发点 美良川之秦琼 主要参考资料 刘曾复先生的唱词之学 后记 跋 试读章节 渭水河 [第一场] 姬昌 [引子]为建帝基,一路平安,到西岐。 姬昌 (念)纣王无道宠妲己,苦害忠良受凌逼。孤王回转西岐地,重整山河统华夷。 姬昌 孤,西伯侯姬昌。只因纣王无道,信宠妲己,苦害忠良,是孤回转西岐,自立基业。那日有一樵夫,名叫武吉,将孤军门打死,拿他问罪。他言道:家有八旬老母,无人侍奉。孤王念他是一孝子,赐他斗米贯钱,限定七日前来抵罪,去了数十余天不见到来。我不免在八卦之中,查看吉凶。 姬昌 内侍, 内侍 有。 姬昌 香案伺候。 内侍 香案伺候哇。 姬昌 哎呀! 姬昌 【二黄原板】 摇动了金钱告上苍,八卦之中显示明详。单见单来仄见仄,查不出小武吉落于何方。 姬昌 (念)春有寅萌芽出土,夏有寅火炼金身。秋有寅黄叶落地,冬有寅滴水成冰。 姬昌 呜哙呀,我道此人还在,原来入土而亡。他今一死不大紧要,可叹他八旬老母,无人侍奉。唉,可叹呐可叹。 姬昌 回避了。 姬昌 【二黄原板】 孤王建业在西方,只为江山昼夜忙。东路反了姜文焕,南路鄂广反陈塘。他两家俱有那书信来往,叫孤王领人马去反商王。臣反君来小犯上,倒不如稳坐西岐乐安康。移步儿来至在灵台上,且做南柯梦一场。 姬昌 【二黄导板】 孤王正在睡朦胧, 姬昌 【二黄摇板】 只见飞熊扑帐中。手执宝剑将你斩,化阵清风无影踪。 内侍 千岁醒来。 姬昌 【二黄导板】 适才朦胧见一怪, 姬昌 【二黄摇板】 醒来依然在灵台。 姬昌 内侍。 内侍 有。 姬昌 宣散宜生上殿。 内侍 领旨。散宜生灵台见驾。 散宜生 领旨。 散宜生 (念)袖里乾坤大,怀揣日月明。 散宜生 散宜生见驾,主公千岁。 姬昌 平身。 散宜生 千千岁。 姬昌 赐坐。 散宜生 谢坐。宣臣来见,有何圣谕? 姬昌 孤王三更时分,梦一飞熊入帐,抓伤孤的左膀,不知主何吉凶? 散宜生 这……此乃大吉之兆。 姬昌 怎见得? 散宜生 主公传旨,郊外射猎,不得虎臣,必得良将。 姬昌 先生替孤传旨。 散宜生 领旨。 姬昌 正是:(念)夜梦飞熊入帐来, 散宜生 (念)郊外射猎访贤才。 [第二场] 武吉 嗯哼! 武吉 (念)胆小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行。 武吉 小子武吉。自从那日上山砍樵,进城去卖,偶遇姬千岁门军,被我失手打死。那姬千岁拿我问罪。我曾言道:家有八旬老母,无人侍奉。那姬千岁念我是一孝子,赏我斗米贯钱,回家见母一面,限定七日前来抵罪。不想行至渭水河边,见一老者,呃,在那里垂钓,他见我面带煞气,必有凶事。是我将打死门军之事,对他实言。他教我一个法术:回到家中,老母床前,挖一土井,宽要七尺,深要丈二,口含灯芯、糯米,睡在井内。躲过七七四十九日,方保无事。今当四十八天,老母腹中饥饿,只得将我唤醒,命我上山砍樵,卖了钱文,买米度日。 武吉 正是:(念)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 [第三场] 南宫适 〈点绛唇〉扶保西岐, 北宫高 〈点绛唇〉同心协力, 辛甲 〈点绛唇〉立帝基, 辛免 〈点绛唇〉四海归一, 众 〈点绛唇〉方显英雄气。 南宫适 俺,南宫适, 北宫高 北宫高, 辛甲 辛甲, 辛免 辛免。 南宫适 众位将军请了。 众 请了。 南宫适 主公郊外射猎,两厢伺候。 众 请。 姬昌 (念)旌旗遮日月,郊外访贤臣。 众 参见主公。 姬昌 人马可齐? 众 俱已齐备。 姬昌 郊外去者! 众 得令。 众 众将官,郊外去者。带马! 杂 啊。 众 前道为何不行? 杂 樵夫挡道。 众 人马列开! 杂 樵夫当面。 武吉 樵夫叩头。 姬昌 下跪可是武吉? 武吉 正是。 姬昌 见了孤王为何不抬起头来? 武吉 有罪不敢抬头。 姬昌 恕你无罪。 武吉 谢千岁。 姬昌 呃嗯——限定七日前来抵罪。为何今日才来见孤,该当何罪? 武吉 千岁容禀:那日多蒙千岁天恩,放小子回家,见母一面,不想行至渭水河边,见一老者,在那厢垂钓,他见我面带煞气,必有凶事。我将打死门军之事对他言明。他教我小小法术:回到家去,老母床前,挖一土井,宽要七尺,深要丈二,口含灯芯、糯米,睡在其内。躲过七七四十九日,方保无事。今乃四十八日,我母不解其意,将我唤醒,命我上山砍柴,进城去卖,不想撞了千岁御驾。唉,也是小人命该如此,情愿抵罪。 姬昌 可曾问过那渔人的名姓? 武吉 这,不曾问得。 姬昌 垂钓所在? 武吉 渭水河边。 姬昌 将柴担放下,引孤前往。 二太子 且慢。启奏父王:为国访贤,必须换了便服。 姬昌 看衣改换。 众 撒下围场。 姬昌 武吉。 武吉 有。 姬昌 带路。 武吉 领旨。 姬昌 【二黄原板】 樵夫道那渔人颇有奥妙,因此上带皇儿亲走一遭。叫武吉与孤向前引道,青的山绿是水难画难描。 P1-5 序言 《京剧献征》序 一事有一事之运数,其通也不可遏,其穷也不可挽。皮黄独不然耶?方其通也,虽人人言其穷,无益也。有言至谭鑫培而穷者,乃有流派之盛矣;有言至梅、杨、余而穷者,乃有众美之备矣。方其穷也,虽人人言其通,无益也。言样板,言振兴,亦不可谓不有力,而终视其倾耳。 吾言若此,决有恨之者曰:“子非爱皮黄者,故忍为是言也。”岂知吾哉!吾惟惜其之倾也,故有是言尔。盖必知其事之运数,乃能集其事。方其穷也,斯有穷时之应,庶得其道。而反以通时之应,必南北其辕辙矣。 吾所以赏明人之词学者以此。盖当元之季,词为曲所夺,其穷也必。乃有二三子者,斤斤保此宋人之遗作,使不失坠。一逢其运会,竞得清人之再兴,遗惠正自不浅也。且夫宋人,固能填词矣,而未必能知词,必待清人而后知之。无明人保有之功,词学之亡,岂待言哉! 吾人之于皮黄也,亦明人之于词学尔。方其穷也,不汲汲续其将绝之运命,而斤斤保其已得之成绩,静观默存,待其运会。吾不敢必皮黄有再兴之日,后来能因是而知皮黄,则所愿耳。且皮黄者,口耳之传也,非若词之足乎笔札也。文不足征,必征之献。文修献短,其迫为尤亟也。责在吾人,忍视其倾耶!乃与二三同志,辑此丛脞之书,颜以《京剧献征》,识此志也。 甲午九月十七我瞻室序。 后记 余年未及二十,于《学林漫录》见吴小如先生《读红氍纪梦诗注随笔》之文。言其从刘曾复先生之学戏也,有曰:“近年予记忆力衰退,曾复又忙于教学工作,无暇为予说戏,乃借助于录音带。今所录存者,乃一笔重要文化财富,他年予入火葬场,犹愿子孙能葆爱之也。”即心向往之矣。然殊难必得一聆也。又十载,得符均兄之介,往谒曾复先生。先生时为余说戏,多今所不传者,叹未尝闻。因询小如先生所言之录音带,先生曰:“我未尝存也。”余多方搜求,裁得一二十出,不足餍心,每以为恨。庚寅春,符均兄授以光碟一片,曰:“此曾复先生使人寄至者,即小如先生所言之录音带,凡百出。”余喜出望外,逐日聆之。以其中不传者甚多也,乃叩曾复先生云:“请录出剧本以行于世。”先生诺之,并以嘱樊百乐兄。适余有温哥华之居停,暇日稍多,乃以一月之期,录出歌词。然舛误实多。即寄之百乐兄,聊备参用。越明年,余自温哥华归,以剧本行世事商之倪为国先生,得其慨允,授予刊行之契约。因与百乐兄持契往见曾复先生,定其事。百乐兄请见姜骏兄,即制小如先生所言之录音带为光碟者也。余三人因定于曾复先生百岁寿诞日刊出剧本,以为贺。而壬辰之岁,先生遽归道山,竟不见其刊行也。又二年,剧本录成,实得姜骏兄孜孜之力也。余复以一月之期,粗为校阅,请倪为国先生刊行之。是年小如先生亦归道山,其殷殷欲子孙葆爱之意,吾侪竟为偿之,殊可告慰。而余少日心之所向,一旦得餍,有不胜者在矣。乃记其端末如是,并识感涕焉。甲午十一月初八日,钟锦谨跋。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