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披露大量机密信息,揭开“二战”后期美国大举招揽纳粹科学家的黑暗内幕,还原冷战军备竞赛与美国军事霸权地位由来的历史真相;
揭晓美国“二战”后期最轰动的科学家秘密科技计划;从击败法西斯的核心力量,到无视道德的恶魔庇护所,美国经历了怎样的黑暗历程?美国为谋求霸权而被出卖原则,道德和强国是否真的难以共存?
《回形针行动(二战后期美国招揽纳粹科学家的绝密计划)》作者安妮·雅各布森梳理出21位著名德国科学家完整的人生轨迹。
| 书名 | 回形针行动(二战后期美国招揽纳粹科学家的绝密计划)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美)安妮·雅各布森 |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首度披露大量机密信息,揭开“二战”后期美国大举招揽纳粹科学家的黑暗内幕,还原冷战军备竞赛与美国军事霸权地位由来的历史真相; 揭晓美国“二战”后期最轰动的科学家秘密科技计划;从击败法西斯的核心力量,到无视道德的恶魔庇护所,美国经历了怎样的黑暗历程?美国为谋求霸权而被出卖原则,道德和强国是否真的难以共存? 《回形针行动(二战后期美国招揽纳粹科学家的绝密计划)》作者安妮·雅各布森梳理出21位著名德国科学家完整的人生轨迹。 内容推荐 首度披露大量机密信息! 揭开“二战”后期美国大举! 招揽纳粹科学家的黑暗内幕! “二战”期间,希特勒拥有十万吨生化武器,为何最终没有使用? 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就已打破音速障碍?十万吨芥子气炮弹的存量更是盟军闻所未闻? 波恩大学马桶里捞出的“奥森伯格”名单有何玄妙?为何说它决定了美苏战后的地位? 从纳粹信徒到美国登月功臣,冯·布劳恩经历过怎样的历程?美国通过“回形针行动”,到底掌握了多少第三帝国的科技遗产? “二战”后期的混乱岁月中,美国面临诸多艰难抉择,包括如何处理纳粹德国的科学家,他们正是昔日纳粹无坚不摧的战争武器背后的智囊团。一项长达数十年、旨在将希特勒麾下1600多名科学家转移至美国的秘密计划就此展开,这就是“回形针行动”。 这些科学家大多被指控犯有战争罪,为美国效力后却在火箭技术、医疗以及太空科技领域取得令人尖叫的巨大成就!通过对数十位“回形针行动”参与者的亲属、同事以及前情报人员进行独家专访,并参阅大量政府最新解密文件,《回形针行动(二战后期美国招揽纳粹科学家的绝密计划)》作者安妮·雅各布森梳理出21位著名德国科学家完整的人生轨迹。由此,一个被美国军方小心翼翼地守护了70年的邪恶计划就此曝光! 目录 插图 主要人物 权威推荐 推荐序Ⅰ回形针行动——纳粹科学家助美赢冷战 推荐序Ⅱ回形针行动——美国科技崛起的终极力量 前言与魔鬼交易——美国政府的纳粹科学家招安计划 第一部分 战争与武器1 第1章 隐秘的战争 “阿尔索斯行动” “奇迹武器”:V-2火箭 帝国大势已去 第2章 销毁罪证 奥斯维辛“死亡工厂” 魔鬼的礼物——塔崩 藏匿V-2机密 第3章 科技掠夺战 “战利品行动” 奥森伯格名单 格陵兰岛出逃计划 第4章 纳粹科学家 风洞技术 比芥子气更恐怖的毒剂 逃离柏林 第5章 从高官到囚徒 冯·布劳恩:“火箭之父”投诚 奥托·安布罗斯:元首最狡诈的化学家 死亡医生布洛梅 希姆莱之死 第二部分 科技与道德79 第6章 火箭专家 缴获15吨火箭文献 雇用火箭专家? 第7章 死亡医学实验 “5号实验牢区”的秘密 人体冷冻试验 安乐死计划 雇用死亡医生? 第8章 战犯审讯 追捕纳粹高官 战犯赫尔曼·戈林 第9章 生化武器 9/91号蒸熏剂 缔造奥斯维辛的男人 鼠疫、牛瘟武器化 第10章 受雇还是受死? 命运分水岭 “多云行动” 奥托·安布罗斯的罪证 第三部分 冷战171 第11章 洗白魔鬼 苏联谋求世界霸权? 亨利·华莱士的背书 航空医学狂人 第12章 “苏联威胁” “回形针行动”出炉 重启生化武器计划 纽伦堡“纳粹医生大审判” 第13章 科学至上 1000名纳粹科学家将赴美 乔格·里克希:战犯脱罪模式 爱因斯坦的诘问 第14章 扭曲的审判 揭秘人体海水实验 戏剧化的审判 第四部分 脱缰野马249 第15章 美版生化计划 最佳拍档:科学家战犯&CIA 塔崩人体实验 鼠疫病菌实验 第16章 从囚徒到座上宾 致幻剂武器化 该担心的是苏联,而非纳粹 反苏导盲犬:盖伦组织 第17章 释放战犯 施莱伯:纳粹、苏联、美国三重间谍? “回形针加速计划” 战犯复出 第18章 惊天丑闻 “美国空军内部有一名前纳粹高官!” 逃亡阿根廷 第19章 人脑控制计划 揭秘“洋蓟计划” 吐真剂试验 第五部分 自我毁灭339 第20章 最可怖的遗产 囤积毒气弹 毒药暗杀项目 霍夫曼落叶剂项目 致命病毒武器 第21章 太空核战推手 多恩伯格:从杀伤性武器到太空武器 冯·布劳恩:从毁灭工程师到登月功臣 斯特拉格霍尔德:从活体实验到“航天医学之父” 第22章 奥斯维辛审判 德国的清算 揭发安布罗斯 布洛梅:背负3.5万波兰人命的富翁 施佩尔:从军备部长到成功作家 第23章 真相的记录 “人皆有报” 沙利度胺与海豹胎惨剧 何为正义? 后记 致谢 主要访谈人物 试读章节 对于普通的德国人来说,哈尔茨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地区。提到这里,人们就会想起黑森林和风雨肆虐的崇山峻岭。凡是读过歌德的((浮土德》(Faust)的人想必知道,女巫和魔鬼就是在这里的布罗肯峰上决一死战的。在美国迪士尼的影片((幻想曲》(Fantasia)中,这片山地也别有意蕴。它是邪恶势力集结力量准备战斗的地方。然而,“二战”即将结束之际,纳粹德国在诺德豪森的地下秘密殖民地已不再是捕风捉影的传言,而已变成千真万确的事实。在米特尔维克,大量法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苏联、波兰甚至德国的公民,被迫沦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奴隶。 1943年8月底,英国皇家空军对佩内明德基地及其以北地区发动轰炸,迫使纳粹党将军备生产迁往他地。次日,党卫军头子海因里希·希姆莱拜见希特勒,提议将火箭生产转到地下。希特勒批准了这一建议,下令由党卫军负责提供苦力并监督工厂建设。诺德豪森的地下工厂从此开始运行,并很快从一座矿井变成一处大型隧道群。扩建工作的负责人是土木工程师兼建筑学家汉斯·卡姆勒准将,在此之前,他曾主持建造了奥斯维辛一比克瑙集中营的毒气室。 1943年8月,第一批107名劳工抵达诺德豪森。他们来自距此50英里处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集中营的铁门上有一行锈迹斑斑的大字:“Jedem das Seine",即“人皆有报”∞。挖掘隧道是重体力劳动,但党卫军担心,囚犯一旦拿到工具就会起来造反,于是他们只能徒手挖掘。这座矿井本来是德军的燃料储存库,其中有两条平行的长隧道深入山底,因此必须拓宽隧道以便轨道车通行。此外,每隔几米还有数条小型的隧道相互交叉,这些隧道需要加长,以扩展工作空间。1943年9月,制造机械和生产人员陆续抵达佩内明德。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负责人亚瑟·鲁道夫。他虽然只_是一名高中毕业生,但后来却对“回形针行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鲁道夫擅长组装火箭引擎。从1934年起,他就开始在冯·布劳恩的手下从事此类工作。鲁道夫是一名狂热的纳粹信徒。早在1931年,纳粹尚未开始兴风作浪时,他就加入该党。为弥补自己在专业背景上的缺陷,鲁道夫对诺德豪森的俘虏极为严苛。作为“米特尔维克行动”的主管,他与党卫军派来的建筑人员一起,建立了这座地下工厂。随后,他直接效命于V系列武器的科学主管沃纳·冯·布劳恩,负责监督装配线的生产。 诺德豪森的俘虏每周7天、每天12小时轮流工作,夜以继日地组装V系列火箭。两个月后,这里的俘虏数量已高达8 000人。逼仄的地下室既是他们的住处,也是他们的劳动场所。隧道里没有新鲜空气、供水设施和通风系统,就连光照也十分微弱。“爆炸时有发生,而每次爆炸过后,这里就会尘土飞扬,人们甚至看不清五步之外的地方。”有报道称,劳工不得不挤在隧道里的木制铺板上过夜。因为没有洗漱设备和卫生设施,他们只能用劈开的木桶充当公厕。许多人饥饿难当、遭受毒打,或者因患上痢疾、胸膜炎、急性肺炎、结核病以及各种炎症而死亡。俘虏们瘦得皮包骨头,有的被氨水烧坏了肺部,有的被迫扛起沉重的零件,随后被压垮而身亡。但死者很快会被取代,新的俘虏源源不断。隧道里早已人满为患,到处都堆放着零件,能够从隧道里出来的只有火箭和尸体。行动迟缓的劳工经常被毒打致死,违抗命令者会被处以绞刑。战争结束后,调查人员确定,仅在诺德豪森一地,就有约6万人劳累致死。P10-11 序言 喜欢军史探秘的朋友可以读一下安妮·雅各布森的《回形针行动:“二战”后期美国招揽纳粹科学家的绝密计划》。借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契机,雅各布森为读者揭秘了“二战”后期那段不为人知的隐秘历史。 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无人不知,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月球探测计划。宇航员驾着“阿波罗XI号”宇宙飞船飞入太空,承载着全人类的梦想踏上了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的那句“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投身航天事业。 这些宇航员敢于探索未知的领域固然勇气可嘉,但甚少有人关注美国登月计划背后的航天科学家以及航空生理学家。当然,美国政府也在极力粉饰与隐藏这些科学家的真实身份,这也是安妮·雅各布森撰写本书的最初原因:力图还原真相、修正那段被人为扭曲的历史。 美国军方以“防苏”为名,开始了“二战”后期掠夺“战利品”的强盗行为——“回形针行动”就此浮出水面。借此行动之名,美国军方将大批纳粹科学家强行“招募”到美国。 他们是希特勒政权的科技精英人士,其中既有火箭专家,又有专门从事种族灭绝的“死亡医生”。正是这些“死亡医生”的所作所为令第三帝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并酿成了20世纪最惨无人道的暴行。 1944年,当盟军终于踏入希特勒的柏林时,欧洲大陆的每一块瓦砾都在燃烧。一队队的美国科技专家和军方人士也开始大肆“洗劫”纳粹科学家曾经工作过的公寓。无论是生物武器、化学武器还是太空项目的资料,有多少拿多少,毫不客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战后美国之所以能够在这些领域独占鳌头,全赖于劫掠到了这些宝贵的科学资料。 虽然有许多德国科学家是集中营医学谋杀实验的罪魁祸首,并且面临严重的战争罪指控,甚至还有几人曾被推上纽伦堡审判的被告席,但对于美国来说,这些事似乎都不值一提,大可忽略不计。西奥多·本津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纽伦堡被告人名单中,他的名字“被”神秘地消失了。 而后在美国陆军的监管之下,本津格度过了漫长的职业生涯,生活既优越又舒适。他发明了耳温计,一生都在对“熵”进行科学研究。这难道能算是逃过“世纪审判”后的自我救赎吗?也不尽然! 安妮·雅各布森查阅了如山的文件,通过艰辛的调查取证之后,以深刻的笔触写就了这部重磅作品。其中的大部分文件都是根据美国《信息自由法案》向政府提出申请而获得的。书中首次披露了许多历史细节,珍贵且值得玩味。 《回形针行动》是雅各布森对美国政府的控诉,直击战后其“强国梦”的阴暗面。她向我们展示了美国政府狭隘的道德观。为了完成独霸世界的目标,长久以来,美国政府都在精心掩盖近千名纳粹技术专家犯下的滔天罪行,并使其成为许多美国公司工资花名册中的专职人员。 美国人很早之前就已经知道,沃纳·冯·布劳恩是美国太空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但他是一名纳粹分子、纳粹军官,也是制造“纳粹奇迹武器”V-1、V-2火箭的灵魂人物。“二战”期间,德军就是利用这种武器疯狂轰炸大不列颠及北欧各大城市。虽然这些火箭打击精度十分有限,但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恐慌和人员伤亡。然而,冯·布劳恩在效忠美国之后,不仅成为美国载人登月计划的灵魂人物,还成为了NASA的摇滚明星,并与沃尔特·迪士尼公司合作,声誉卓著。 第三帝国的科学家们在战后堂而皇之地登上美国的海岸,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但雅各布森的调查使更多的科学家名字浮出水面,也揭露了他们犯下的更多纳粹恶行,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回形针行动”表里不一、欺世盗名的本质。 接近大屠杀的真相已然困难重重,我们不得不借助威廉·斯泰伦的小说《苏菲的选择》或《辛德勒的名单》等纪实性作品来回顾那段历史。而评价“回形针行动”的善恶,更是难上加难。 如果没有纳粹科学家的才智,美国还会成为称雄世界的强国吗?其科学技术及医学发展会达到今天的高度吗?绝对有可能,因为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就在制造原子弹的竞赛中击败了希特勒。因此,那么精心粉饰这些纳粹科学家的血腥过去、为他们提供庇护之处,与起诉控告他们的罪行相比,美国政府是否付出了不必要的惨重代价?这一点确实值得推敲。雅各布森的《回形针行动》用终极武器——真凭实据,带领我们探索了那段隐秘黑暗的历史。她直击“回形针行动”美国与魔鬼做交易的内幕,读来着实令人欲罢不能。 如果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那么雅各布森却让我们重新审视:在这段历史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或许,仍有机会“还原真相”才是最大的幸事吧! 后记 “出生证上有一个纳粹十字记号,并不代表我就是纳粹分子。”约亨.哈伯说。那是2014年3月4日,《回形针行动》一书刚刚付梓数月,约亨.哈伯便向我致电,表达他对该书标题的不满。约亨·哈伯的父亲名叫弗里茨.哈伯,后者正是“回形针行动”中的一名航空工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弗里茨。哈伯曾为德意志帝国效力。约亨·哈伯相信,把所有在希特勒手下工作过的科学家称为纳粹分子,是有失严谨的。我们讨论了这一贯穿全书的话题。同时致电的还有·哈伯的妻子卡里耶·沙桑,她自称是一名犹太人。这对优俪结婚已数十年。我很快意识到,约亨·哈伯并不是打电话来和我争吵,他是在寻求关于父亲的真相。 伴随约亨‘哈伯一生的谜题几近无解,也是整个故事的中心。出生证上有一个纳粹十字记号,并不代表约亨·哈伯就是一名纳粹分子。他出生于1945年3月,当时德意志帝国已经进入了崩溃倒计时的最后几周。至于其父弗里茨·哈伯在战时是否为纳粹分子,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答。弗里茨。哈伯并不在《回形针行动》一书重点描述的21名科学家之列。他在全书仅作为世界第一个模拟空间站,即太空舱的联合设计者出现过一次。模拟空间站是美国空军航空医学院的科学实验项目,约亨·哈伯正是在那里长大。约亨·哈伯问我是否了解更多关于他父亲的事情。 知道的不多,我答道。战争期间,弗里茨·哈伯为纳粹德国顶级航空公司之一容克斯飞机制造公司工作。他设计了一种将导弹固定于大型改装机背部的新型运输方式,这种开创性概念后来被称为背负式装运。战后,这种运输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美国太空计划之中。美国航空航天局把背负式装运用于航天飞机的运输,把波音747改装为航天飞机的运载飞船。在“回形针行动”中,弗里茨·哈伯为宇航员训练的无重力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无重力环境下宇航员会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因此模拟舱内的失重飞行被戏称为“呕吐彗星”。但约亨·哈伯早已知晓父亲的这些往事。这些主要信息,在公众领域已公开数十年。更进一步的信息则难以查找,更不用提隐藏在这些信息背后扑朔迷离的真相。我建议约亨·哈伯从马里兰州国家档案与文件署的外国科学家解密卷宗开始。以我多年的记者经验,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只是一系列更为深入且广泛调查工作的开端。文件所包含的关键词会把研究者引向另一份档案,这份档案既可能在美国,也可能在德国。探索真相的过程就像破解侦探案件一样复杂有趣。 35分钟后,我们结束了通话。第二天一早,我收到一封电子邮件。正≯于我在洛杉矶的住所,离哈伯家只有12英里。在此暮春时节,我愿意两次前去造访哈伯的家人吗?约亨·哈伯和卡里耶·沙桑各自组织了一个读书俱乐部,每月举行一次。他们都希望我能参加,并且承诺这两个读书俱乐部的成员会事先阅读一遍((回形针行动》。我同意了。 卡里耶·沙桑说,她的读书俱乐部有“12位非常聪明的女人,包括两名法官,一名童书作家,两名教育工具生产者,一名位列《时代》杂志‘影响世界100人’名单的重要州级官员,一名景观设计师,一对律师夫妇,一名图书编辑,一名艺术历史教授,一名驻校心理学家以及一名舆论导向专家”。参加卡里耶·沙桑的读书俱乐部令我大受启发。因为那里的每位成员都对联回形针行动》有着独到见解。这让我想起了美国成千上万的读书俱乐部,许多渴望知识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对一本书进行探讨和争论。只是这次,他们讨论的书碰,了是我写的。 出席约亨·哈伯的读书会,又是一次难忘且非同寻常的经历。如卡里耶·沙桑事前向我描述,她丈夫的读书俱乐部“全部由男人组成,包括医学、金融、法律、电脑科学等领域的专家,还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的院长”。出于几点原因,这次的读书会经历非同寻常。在阅读((回形针行动》之前,小组中没有一个肘n道,约亨·哈伯的父亲弗里茨·哈伯在“二战”时曾是一名纳粹科学家。他们大概只知道弗里茨·哈伯是一位对美国太空计划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除了约亨·哈伯和我之外,读书俱乐部中的所有成员都是犹太人。其中两人在东正教家庭长大。另一位医生曾为大屠杀幸存者治疗,并谈到幸存者手臂上的蓝色纹身。还有一位俱乐部成员的父亲是20世纪30年代柏林的一名法官,后来他的父亲遭到纳粹分子的拘捕和监禁。-被释放后,他的父亲携带全家来到美国,再也没有回去。 约·哈伯让他的读书俱乐部成员闭读并讨论((回形针行动》,是一个勇敢而艰难的举动。但他肯定认为自己有必要这样做。当其他人感到畏惧的时候,为什么某些人像约亨·哈伯,却如此勇敢地想要寻找真相呢?这又是一个未解之谜。 本书序言中曾提到,《回形针行动》描述了一个黑暗而复杂的故事。故事中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忠实记录历史的人,这些伟人还将继续涌现。在全国进行图书宣传时,读者来信纷至沓来,我见证了这一切的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科特马德拉市,一名在德国出生的女士分享了她在诺森豪德的成长。她的继父在沃纳·冯·布劳恩的科学指导下进行v.2火箭的研发工作。但事情发生了反转:他们一家并未因“回形针行动”来到美国,而是在1950年前往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孩子们对这些机密细节一无所知,而这位女士依旧非’蒂好奇,自己的继父在叙利亚军工业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又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鲍勃。海尼写信给我,称他的父亲是“V.2特别行动”的一员。这次行动的目的就是赶在1945年春苏联人抵达诺德豪森之前,将V一2火箭运走。-我b罗伯特‘F.海尼先生交谈过,他当时已96岁高龄,曾在美国陆军第144师服役。海尼老先生耳朵已不太灵光,但回忆往事时,思维非常清晰。他向我讲述了隧道里那些令人难忘的细节,以及他在几十年前见过的一些德国科学家。辛西娅。伯切尔在写给我的信中则提供了更多关于其父霍华德.伯切尔的信息。霍华德·伯切尔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医疗中心的一员,《回形针行动》中曾简要提到。她说她的父亲对海德尔堡美国陆军航空队航空医疗中心的建立所作的贡献,比之前报道的要大得多。霍华德·伯切尔在101岁高龄去世后,留下600多页的战时书信。辛西娅·伯切尔与我分享了其中的一部分。信中,霍华德·伯切尔表达了他对“回形针行动”中号称清白无辜的几位纳粹科学家的怀疑。但伯切尔有命在身,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他常常对美国政治和自己任务表现出明显的沮丧之情。”辛西娅·伯切尔·帕特森写道。 退休的美国陆军上校乔治·毛瑟写了一则关于西奥多·本津格医生令人讶异的轶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乔治·毛瑟的父亲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美国海军医学研究所第28号建筑机械工厂为本津格工作。乔治·毛瑟与我分享了几张他父亲和西奥多·本津格一起工作的罕见照片。在毛瑟的相册中,还有几张本津格和“水星七号”太空舱宇航员的合影。关于本津格,毛瑟写道:“他是我父亲非常尊重的上级,他对我和我的哥哥非常友好,还经常欢迎上小学的我和上高中的哥哥前去实验室参观。”因此,毛瑟很难接受我在《回形针行动》中对本津格医生战时活动的记录。乔治·毛瑟的哥哥约翰也和我分享了他对高中时代的回忆:“我记得自己曾问过父亲,为什么实验室会里有一个浴缸。他说,这样一来,本津格医生就能把自己泡在冰水中,观察自己身体的生理反应。当时我想,那可真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实验。”的确很奇怪。正如《回形针行动》中所写,本津格的几位同僚在纽伦堡因为在战争期间对集中营囚犯实施类似实验而受到审判,试验中那些囚犯被活活冻死。最开始的时候,本津格确实在纽伦堡医生审判的被告名单之中,但他在纽伦堡监狱度过一个月的牢狱生活后,就在美国陆军航空部队的监护下被秘密释放。几年后,本津格医生在美国海军医学研究所的基地,竟然对自己进行了类似冰冻试验,这实在令人沉思。 并非所有情况都填补了记录的空白。对某些人来说,他们更加认定,真相令人难以面对。在本书宣传行程中,保罗·G.施莱伯主动与我联系。他是前第三帝国军医署长少将瓦尔特·P.施莱伯的儿子。 瓦尔特·P.施莱伯医生是《回形针行动》一书中着重描述的21位科学家之一。“施莱伯医生与纳粹最邪恶的罪行有牵连,他曾把静脉注射致命苯酚作为一种处决麻烦制遣者的快捷手段引入集中营”,纽伦堡战争罪调查员利奥波德·亚历山大医生在给哈里·杜鲁门总统的一封信中写道。 保罗·G.施莱伯,年逾八十,目前住在美国西部。在父亲成为“回形针行动”的一员后,他于1951年和家人第一次来到美国。1952年,瓦尔特·施莱伯医生的战时活动被公开,他们一家人被美国政府放逐到阿根廷。数年后,保罗·G.施莱伯又回到美国,获得了美国公民的身份。“我是许多关于父亲的事件及论战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写道,“或许,更重要的是,我能填补这个故事的许多空白”。保罗·G.施莱伯给我发了许多电子邮件,包括他和父亲在战前、战时和战后的照片。战争结束时,保罗ll岁。“我成了一名小纳粹分子。”他写道。 然而,当我们进行电话通话时,事情很快发生了诡异的反转。保罗·G.施莱伯坚持认为,我从国家档案与文件署等机构所获取的关于“回形针行动”解密文件全都是伪造的;他认为这是苏联阴谋的一部分,是克格勃从中捣鬼,污蔑他的父亲。作为前第三帝国军医署长,他的父亲是一名反共人士。“我父亲是个好人。”保罗·G.施莱伯坚称。“他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老师。父亲瞧不起希特勒。我曾亲耳听到父亲叫希特勒‘Schweinehund’。”也就是“猪一样的狗”,保罗·G.施莱伯解释说。 在面对父亲的真相时,格茨·布洛梅医生设立了更高的标杆。格茨的父亲是库尔特·布洛梅医生,第三帝国的代理军医署长,纳粹生物武器计划负责人。库尔特·布洛梅医生是“回形针行动”的一员。在为本书收集资料时,格茨·布洛梅医生答应我进行一次关于他父亲的采访。他的父亲曾在纽伦堡审判中被无罪释放,于1968年去世。格茨·布洛梅医生当时已经71岁高龄,此前他从未向记者开口谈论自己的父亲。我专程前往德国采访他,深入黑森林腹地,沿着一条蜿蜒的山路向上行驶;下车之后爬到山坡顶端,来到一座小村庄,穿过教堂院落,沿着一条泥土路往里走,来到了格茨·布洛梅医生的家。我敲了敲门,他邀请我进屋。 我问了格茨·布洛梅医生很多关于他父亲的问题。他对我知无不言。最后,我问格茨·布洛梅博士,为什么在沉默数十年后,他才同意接受采访。 “或许,我这一生就是在等待你的出现。”他说。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