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年轻,不够好又有什么关系
一个朋友跟我说,他总是太急了,好像自己还没学会走,就想去跑,所以常常把自己弄得很累。因为自己的实际情况,总是跟自己期许的不一样。这种感受,我也有。
出第一本书的时候,我就希望自己的书能卖三五万册;刚学日语没半年,我就想自己能够考下N1就好了;希望自己可以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一年读上百本书,让自己一下子变得优秀;希望刚毕业第一年就可以拿到很高的工资,吃喝不愁,衣食无忧;写一篇文章,希望一夜之间可以刷爆朋友圈,红得人尽皆知;做一本书,希望刚上市就畅销十万册,令所有人刮目相看……可是,后来这些期望大多事与愿违。当结局总是跟我期望的不一样的时候,我才明白,在成长这条路上,在变得优秀这条路上,我太过心急了。
急于求成,急于被人认可,急于翻身改变命运,急于得到一切。所以,当这些愿望操之过急没有实现的时候,我就同朋友一样,百爪挠心,辗转反侧。我变得焦虑、不安,时常觉得自己无能。
王小波说过:“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我就是伴随着这样的心情,在最深地渴望里,努力着,学习着,纠结着,受折磨着。
我一边给自己打气,要不断努力,成为更好的人;一边又备受折磨,觉得自己为什么还是不够好,为什么比他人还是差那么多。别人红了、成名了,粉丝和年薪都几十万了,而我呢?我还是一个上班族,还在默默无闻地写着书,还在为了被认可,小范围地努力着。甚至,我无法说自己拥有什么,我一直在做的是摆脱,摆脱无能,摆脱自己一无是处、一无所有。
当一个人迫切地想要改变现状而不能实现的时候,真是恨不得把自己撕碎。
坐在地铁里,我经常累到想哭;夜里睡觉的时候,也常是彻夜难眠。我折磨自己,我的自尊心在折磨自己,我不能够容忍自己不够好,我不能够接受自己还不够优秀。
就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也遇到了困境。写到五六万字的时候,我写不动了,我突然发觉自己很匮乏,感到没什么可写的。我当然拖稿了,拖了三个多月,其中一个多月我没有写过一篇文章。在我选择逃避的时候,它变成了卡在喉咙里的刺,时常在我想起它的时候,刺痛我。
我希望自己能够写出更好的文章,自己满意的,读者也满意的。如果连自己这关都过不了,又怎么面对读者或者其他人呢。我承认面对这个世界,我变得“畏惧”了,我开始思虑过多了。我无法像最初写文章那样,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是一种简单的情绪的宣泄。我要求自己,文章写得不够好的时候,我就不写。
那段时间编辑一直在催我快点交稿,我心里很难受。我写不出来,尽管我很想快点写完它。直到某一天,我突然想到一个办法。我写不出来是因为我的思维枯竭了,我的感觉有限,我的故事和题材有限,我应该多去听听别人的故事、别人的经历,为自己的文章提供一些养料。
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就从身边的人开始着手。最开始的肯定是同事,有从房产中介变成总监的领导;有从吃国家饭在出版社稳定工作的编辑变成在图书公司打拼成立自己工作室的主编;有从老家千万里远只身跑来北京追求自己目标的营销;有做一份工作做了六七年的版权代理。我一个一个地约他们吃饭、聊天。在跟他们聊天的过程当中,我的初衷突然变得不那么明显了。慢慢我发觉,他们带给我自身的成长,比写一篇文章更有用。
我羡慕他们、钦佩他们、心疼他们。
这种沟通和了解持续了一个多月,我见了不下二十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两件事。第一件事,所有我们现在看起来成功优秀的人,在最初的时候大都跟现在的我们一样,两手空空,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不甘心,一点点做到今天的位置上。第二件事,尽管很多人我们天天碰面,打招呼,一起工作,可是如果不坐下来好好聊天,互相了解,你根本看不到一个人内心的世界。
在跟别人的聊天期间,我一边想主题,一边写稿子。后来稿子终于完成了,我很激动。这本书不仅仅是我自己的故事,还有其他人的故事。这些人,他们比我更优秀、更努力、更具说服力,我想把从他们身上收获的东西,也分享给你们。
记得一个同事跟我说,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原谅自己。当自己犯错的时候,当自己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时候,当自己感到累的时候,他选择不为难自己。也记得有一个同事跟我说,她终于肯接受自己无能这件事。是的,我也必须承认自己不够好这件事了。我读书不够多,我的工资不够高,我的粉丝不够多,我的书不够畅销,我没有几百万的房子,也没有什么北京户口,我没做过上百万的畅销书,也没有几十万的存款。
我日语学了一年,还是很差劲;我没有保证自己每天都读书;我上班会迟到,周末会想在家睡个赖觉。那些我想一下子成为畅销书作者,一下子过上毫无压力的生活,一下子功成名就的愿望,都是因为我对现状太过艰难的畏惧和恐慌,在困难的境遇面前,我做得不够彻底,我没有全心全力地去面对。累的时候,我总想要逃,怀疑自己,怀疑生活,怀疑理想的意义。
可是,在我如此沮丧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还是无法停下来。即便我接受了大我五岁的郭敬明已经成为富豪作家、大我十岁的周杰伦已经成为巨星的事实,即便我接受了自己没有天分、不够优秀的事实,我还是不愿意放弃,不愿意停下来。也许我不能一下子成功,但是我不愿意一下子就放弃。 起码我今天要比昨天好,我今年要比去年好,我明年要比现在好。我做不到一蹴而就,起码应该做到让自己越来越好。
事情为什么不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呢。以前我只是喜欢写文章,只是喜欢读书,从未奢望自己会出书,可是后来我也出书了,尽管卖得不尽如人意;以前我只是一个在北京五环外实习的杂志社的小编辑,现在我已经置身于行业里非常有实力的图书公司做产品经理了;以前我一年读三十本书,去年我读了五十多本了;以前我一个粉丝没有,现在我也有几万粉丝了;以前我一本五万册的书都没策划过,现在我也出了几本十万册以上的书了;以前我连日语里面一句谢谢都不会说,现在起码我多少可以说点口语了。
我不全是无能,我只是还不够好,并且对于自己不够好这件事,太过心急,不能坦然接受。
我不是告诉自己今年要读一百本书吗?我不是要求自己文章要写得越来越好吗?我不是在努力让自己升职加薪工资翻倍吗?我不是还打算去学学画画、练练书法吗?我不是对自己、对未来,都比从前更有信心了吗?
“我还那么年轻,不够好又有什么关系”。我能够越变越好,不就可以了吗?
十年前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也大多跟现在的我们一样,一无所有。可是我们拥有跟他们同样的心气和斗志,十年后,我们也不会太差的啊。我们也许会成为他们,甚至比他们更好,不是吗?
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没有上过重点大学又怎样?没有一毕业进入国企、事业单位,有个金饭碗又怎样?没有进大公司获得优渥的待遇又怎样?没有男朋友,没有车没有房没有北京户口又怎样……
如果这些都是暂时的,还能足以击垮我们,让我们觉得人生失败吗?
身边没上过大学的朋友,后来摸爬滚打也年薪百万了;最初在七八个人的小公司里暗无天日的码字员,最后也凭借经验和能力进入上市公司了;刚开始裸婚的小夫妻,努力几年之后,也开始打算贷款买房了;以前没钱要住没窗的地下室的同事,现在也有能力住在三环独居卧室了。
我们一直在努力变好,不是吗?只是在我们还不够好的时候,我们也要试着体谅自己。我们有的时候是需要时间去改变这些,我们不是无能。当我们累了的时候,我们就坐下来休息休息;当我们口渴的时候,我们就站起来去接杯水喝;当周末休息的时候,我们适当给自己放个小假。
比起成功,我更想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人。比起你飞得多高多远,我更担心你过得好不好,心累不累。只要你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就千万别太着急,别太勉强为难自己。年轻的我们,还有大把时间,用来改变命运。只要我们想要改变命运,我们一定能够改变它,我们只需明白,跟优秀之间,我们不过只差一个时间的距离。
希望努力着的每一个人,坚持并快乐。
2016年6月6日
七月于北京P56-61
PART1 人生无时无刻不在重新开始
你是否也这样,不安于现状却又没有勇气重新开始
二十多岁,我们的人生可以慢慢来
有时候我们能做的只是自己
你想要自由的生活,但是你有钱吗
别纠结了,生活有时候需要简单粗暴
你的人生不会因为一次错误就彻底失败
你是谁比你认识谁更重要
为什么知道自己不够好,还不去改变
生活里,还有那些我们看不见的成功者
你迷茫是因为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PART2 何必害怕无路可走
你那么年轻,却一心只想过老年人的生活
最难过的人笑得最大声
致敬那些敢跟这个世界为敌的少年们
什么时候,我们变得不再轻易关心他人
不要为自己的缺点找理由
为什么我们总不愿意放过自己
当你感到失意的时候,就想想你拥有的
人难免要走一些错路
我们终于变成了不敢哭的人
你不是一个人在努力
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很脆弱
你要做好梦想被人嘲笑的准备
你知道那些事很重要,却从来不去做
PART3 你真的学会好好去爱一个人了吗
你有没有毫无指望地爱过一个人
爱得太卑微就是你的错
你的男朋友是否足够努力
你有没有爱过一个不该爱的人
爱,不将就
我羡慕你的爱气势如虹
姑娘,你那么好,怕什么
你真的学会好好去爱一个人了吗
爱自己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先改变自己的外在,别人才能看到你的灵魂
PART4 有些路,你最好一个人走
喜欢的事,就要坚持去做
被人拒绝的时候,再尝试一次
提升个人魅力,才能保持长久吸引力
有些事,你不好意思也要开口
这一生我们不必非要成为谁
长大比我们想象的可怕
物质匮乏时,我们如何奢谈理想
有些事年轻的时候不做,以后就再也不会做了
我们太贪心了,想要成为最好的人,还想要拥有最好的爱
永远相信这个世界很美好
我们还年轻,不够好又有什么关系
一个朋友跟我说,他总是太急了,好像自己还没学会走,就想去跑,所以常常把自己弄得很累。因为自己的实际情况,总是跟自己期许的不一样。这种感受,我也有。
出第一本书的时候,我就希望自己的书能卖三五万册;刚学日语没半年,我就想自己能够考下N1就好了;希望自己可以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一年读上百本书,让自己一下子变得优秀;希望刚毕业第一年就可以拿到很高的工资,吃喝不愁,衣食无忧;写一篇文章,希望一夜之间可以刷爆朋友圈,红得人尽皆知;做一本书,希望刚上市就畅销十万册,令所有人刮目相看……可是,后来这些期望大多事与愿违。当结局总是跟我期望的不一样的时候,我才明白,在成长这条路上,在变得优秀这条路上,我太过心急了。
急于求成,急于被人认可,急于翻身改变命运,急于得到一切。所以,当这些愿望操之过急没有实现的时候,我就同朋友一样,百爪挠心,辗转反侧。我变得焦虑、不安,时常觉得自己无能。
王小波说过:“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我就是伴随着这样的心情,在最深地渴望里,努力着,学习着,纠结着,受折磨着。
我一边给自己打气,要不断努力,成为更好的人;一边又备受折磨,觉得自己为什么还是不够好,为什么比他人还是差那么多。别人红了、成名了,粉丝和年薪都几十万了,而我呢?我还是一个上班族,还在默默无闻地写着书,还在为了被认可,小范围地努力着。甚至,我无法说自己拥有什么,我一直在做的是摆脱,摆脱无能,摆脱自己一无是处、一无所有。
当一个人迫切地想要改变现状而不能实现的时候,真是恨不得把自己撕碎。
坐在地铁里,我经常累到想哭;夜里睡觉的时候,也常是彻夜难眠。我折磨自己,我的自尊心在折磨自己,我不能够容忍自己不够好,我不能够接受自己还不够优秀。
就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也遇到了困境。写到五六万字的时候,我写不动了,我突然发觉自己很匮乏,感到没什么可写的。我当然拖稿了,拖了三个多月,其中一个多月我没有写过一篇文章。在我选择逃避的时候,它变成了卡在喉咙里的刺,时常在我想起它的时候,刺痛我。
我希望自己能够写出更好的文章,自己满意的,读者也满意的。如果连自己这关都过不了,又怎么面对读者或者其他人呢。我承认面对这个世界,我变得“畏惧”了,我开始思虑过多了。我无法像最初写文章那样,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是一种简单的情绪的宣泄。我要求自己,文章写得不够好的时候,我就不写。
那段时间编辑一直在催我快点交稿,我心里很难受。我写不出来,尽管我很想快点写完它。直到某一天,我突然想到一个办法。我写不出来是因为我的思维枯竭了,我的感觉有限,我的故事和题材有限,我应该多去听听别人的故事、别人的经历,为自己的文章提供一些养料。
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就从身边的人开始着手。最开始的肯定是同事,有从房产中介变成总监的领导;有从吃国家饭在出版社稳定工作的编辑变成在图书公司打拼成立自己工作室的主编;有从老家千万里远只身跑来北京追求自己目标的营销;有做一份工作做了六七年的版权代理。我一个一个地约他们吃饭、聊天。在跟他们聊天的过程当中,我的初衷突然变得不那么明显了。慢慢我发觉,他们带给我自身的成长,比写一篇文章更有用。
我羡慕他们、钦佩他们、心疼他们。
这种沟通和了解持续了一个多月,我见了不下二十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两件事。第一件事,所有我们现在看起来成功优秀的人,在最初的时候大都跟现在的我们一样,两手空空,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不甘心,一点点做到今天的位置上。第二件事,尽管很多人我们天天碰面,打招呼,一起工作,可是如果不坐下来好好聊天,互相了解,你根本看不到一个人内心的世界。
在跟别人的聊天期间,我一边想主题,一边写稿子。后来稿子终于完成了,我很激动。这本书不仅仅是我自己的故事,还有其他人的故事。这些人,他们比我更优秀、更努力、更具说服力,我想把从他们身上收获的东西,也分享给你们。
记得一个同事跟我说,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原谅自己。当自己犯错的时候,当自己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时候,当自己感到累的时候,他选择不为难自己。也记得有一个同事跟我说,她终于肯接受自己无能这件事。是的,我也必须承认自己不够好这件事了。我读书不够多,我的工资不够高,我的粉丝不够多,我的书不够畅销,我没有几百万的房子,也没有什么北京户口,我没做过上百万的畅销书,也没有几十万的存款。
我日语学了一年,还是很差劲;我没有保证自己每天都读书;我上班会迟到,周末会想在家睡个赖觉。那些我想一下子成为畅销书作者,一下子过上毫无压力的生活,一下子功成名就的愿望,都是因为我对现状太过艰难的畏惧和恐慌,在困难的境遇面前,我做得不够彻底,我没有全心全力地去面对。累的时候,我总想要逃,怀疑自己,怀疑生活,怀疑理想的意义。
可是,在我如此沮丧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还是无法停下来。即便我接受了大我五岁的郭敬明已经成为富豪作家、大我十岁的周杰伦已经成为巨星的事实,即便我接受了自己没有天分、不够优秀的事实,我还是不愿意放弃,不愿意停下来。也许我不能一下子成功,但是我不愿意一下子就放弃。 起码我今天要比昨天好,我今年要比去年好,我明年要比现在好。我做不到一蹴而就,起码应该做到让自己越来越好。
事情为什么不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呢。以前我只是喜欢写文章,只是喜欢读书,从未奢望自己会出书,可是后来我也出书了,尽管卖得不尽如人意;以前我只是一个在北京五环外实习的杂志社的小编辑,现在我已经置身于行业里非常有实力的图书公司做产品经理了;以前我一年读三十本书,去年我读了五十多本了;以前我一个粉丝没有,现在我也有几万粉丝了;以前我一本五万册的书都没策划过,现在我也出了几本十万册以上的书了;以前我连日语里面一句谢谢都不会说,现在起码我多少可以说点口语了。
我不全是无能,我只是还不够好,并且对于自己不够好这件事,太过心急,不能坦然接受。
我不是告诉自己今年要读一百本书吗?我不是要求自己文章要写得越来越好吗?我不是在努力让自己升职加薪工资翻倍吗?我不是还打算去学学画画、练练书法吗?我不是对自己、对未来,都比从前更有信心了吗?
“我还那么年轻,不够好又有什么关系”。我能够越变越好,不就可以了吗?
十年前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也大多跟现在的我们一样,一无所有。可是我们拥有跟他们同样的心气和斗志,十年后,我们也不会太差的啊。我们也许会成为他们,甚至比他们更好,不是吗?
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没有上过重点大学又怎样?没有一毕业进入国企、事业单位,有个金饭碗又怎样?没有进大公司获得优渥的待遇又怎样?没有男朋友,没有车没有房没有北京户口又怎样……
如果这些都是暂时的,还能足以击垮我们,让我们觉得人生失败吗?
身边没上过大学的朋友,后来摸爬滚打也年薪百万了;最初在七八个人的小公司里暗无天日的码字员,最后也凭借经验和能力进入上市公司了;刚开始裸婚的小夫妻,努力几年之后,也开始打算贷款买房了;以前没钱要住没窗的地下室的同事,现在也有能力住在三环独居卧室了。
我们一直在努力变好,不是吗?只是在我们还不够好的时候,我们也要试着体谅自己。我们有的时候是需要时间去改变这些,我们不是无能。当我们累了的时候,我们就坐下来休息休息;当我们口渴的时候,我们就站起来去接杯水喝;当周末休息的时候,我们适当给自己放个小假。
比起成功,我更想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人。比起你飞得多高多远,我更担心你过得好不好,心累不累。只要你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就千万别太着急,别太勉强为难自己。年轻的我们,还有大把时间,用来改变命运。只要我们想要改变命运,我们一定能够改变它,我们只需明白,跟优秀之间,我们不过只差一个时间的距离。
希望努力着的每一个人,坚持并快乐。
2016年6月6日
七月于北京
二三十岁的年纪,所有人都要求我们要优秀、要强大。如果我们不努力就没有房子车子,过不上优质的生活。我们每天都活在这种耳提面命的压力下,想着未来,想着前方,想尽快地功成名就。
然而,在这些不断的人生要求和标准里,我们就没有资格给自己喘息的机会吗?我们就不能脚步走得慢一点,一步步按着自己的节奏去前进吗?
七月著的《我们还年轻不够好又有什么关系》通过45篇关于职场、生活、成长与爱的正能量故事,既是鼓励也是安抚每一个年轻人:年轻人不够好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找到心中的方向,把握好自己的节奏,脚踏实地地往前走,你想要的都会到来。
七月著的《我们还年轻不够好又有什么关系》是一本写给千万年轻人的减压书:要努力,不要急功近利!别让成功绑架了你!
你是否厌倦了那些每天被洗脑、打鸡血的状态——出名要趁早;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你要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你要做最好的自己;你不努力就不配有未来;别再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这些打鸡血的名言金句,几乎每天都充斥在我们耳边。二三十岁的年纪,所有人都要求我们要优秀、要强大,如果我们不努力就没有房子车子,过不上优质的生活,嫁不了好男人,娶不到心爱的姑娘。我们每天都活在这种耳提面命的压力下,想着未来,想着前方,在这些紧迫感和焦虑中想尽快地功成名就,对生活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