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著的《博弈论(人人都在用的博弈技巧)》是一本讲述社交心理的图书,选取了博弈论的经典模型和案例,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不仅让读者了解博弈论的所有“诡计”,还让读者在纷繁芜杂的竞争与合作中学会戒急用忍的策略,从而在人生博弈中扩大胜利面。
| 书名 | 博弈论(人人都在用的博弈技巧) |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
| 作者 | 徐文 |
| 出版社 | 中国致公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徐文著的《博弈论(人人都在用的博弈技巧)》是一本讲述社交心理的图书,选取了博弈论的经典模型和案例,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不仅让读者了解博弈论的所有“诡计”,还让读者在纷繁芜杂的竞争与合作中学会戒急用忍的策略,从而在人生博弈中扩大胜利面。 内容推荐 博弈,就是在平等的对局中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最初,博弈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但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博弈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引申和运用。 无论你是普通职员还是高级管理者,是产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是设计师还是推销员,只要还在与外界发生着信息交换、人际往来,你就无法阻止与他人的碰撞与较量,无法避开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的心理博弈。 徐文著的《博弈论(人人都在用的博弈技巧)》选取博弈论的经典模型,如囚徒困境、纳什均衡、智猪博弈、协和谬误等,借助生活中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却又总是忽略的心理学现象,向读者展示了博弈中的大智慧,告诉他们在社会和人生的博弈中如何取得真正的成功。 目录 第一章 博弈论,共赢才是硬道理 什么是囚徒困境? 合作,有时是不得已而为之 非合作博弈 绩效考核的上下博弈 合作协议的约束力 如何与对手达成合作? 共赢才是硬道理 第二章 难以逾越的市场经营策略 纳什与纳什均衡 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 警察与小偷的博弈 企业薪酬的纳什均衡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第三章 智者因时而动 情侣博弈 智猪博弈 枪打出头鸟 如何让偷懒的员工不再“搭便车”? 小企业借势生存的策略 为什么大股东挑起监督经理的重任? 散户投资者:做一头聪明的“小猪” 第四章 进与退的两难选择 斗鸡博弈 胆小鬼博弈 别让自己陷入“泥潭”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 协和谬误 房价下跌,“负翁”该断供还是该坚持? 第五章 打破思维定式的束缚 讨价还价博弈 后发制人的策略 好制度在博弈中衍生 简单的规则,复杂的游戏 收益要与付出成正比 凶猛海盗的逻辑 第六章 博彩人生:一夜暴富的梦 边际效用递减原则 说说两块钱一张的彩票 揭开“21点”的神秘面纱 第七章 别干吃力不讨好的事 隐藏的沉没成本 蓓基的选择 皮洛士的胜利 1美元拍卖游戏 期望效用最大化 给对方一条生路 妥协的艺术 第八章 柠檬市场的怪异现象 麦穗理论 你的爱情值5000万吗? 切勿陷入“霍布森选择”的圈套 买方市场下,如何与消费者博弈? 选择越多,抉择越难 柠檬市场:优不胜劣不汰 裁员或减薪的选择 第九章 神奇的概率 概率,并不神秘 美女还是老虎? 幸运者的难题 史密斯的逻辑 不可滥用中立原理 第十章 相互矛盾的悖论 什么是悖论? 自相矛盾的悖论 圣彼得堡悖论 逻辑的套索 激励制度要与时俱进 第十一章 公共知识:大家都知道的知识 “鱼乐之辩”背后的故事 谁的脸上有泥巴? 谎言的“保镖” 悲剧是如何发生的? “教一学”之间的均衡 逻辑推理的妙用 第十二章 信息时代,如何打好信息战? 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策略 因循守旧只会自取灭亡 打好信息战,用好离间计 招聘者与求职者的较量 拍卖,玩的就是心跳 试读章节 什么是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著名的案例之一。所谓囚徒困境,大意是这个样子的。 有一天,某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窃。警方在侦破此案的过程中,抓到了汤姆、杰克两个犯罪嫌疑人,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了被害富翁家中丢失的财物。面对呈现在眼前的物证,他们承认了自己的偷窃行为,但却矢口否认杀害富翁,辩称是先发现富翁被杀,然后他俩只是顺手牵羊偷了点儿东西。 针对两人的狡辩,警方对他们进行了隔离审讯。为了分化瓦解他们,检察官分别对两人说了以下一段话: 本来你们的偷盗罪证据确凿,可以就此判你们1年刑期。但是,按照将功赎罪制度,如果你主动坦白并且揭发同伙的杀人罪行,我们将对你进行从宽发落,判你无罪释放,但你的同伙要被判30年刑期;如果你顽抗到底,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出你的杀人行为,那么你就要受到严惩,将被判刑30年,你的同伙将被无罪释放;当然,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那么你们都将只被判15年刑期。 在这里,博弈的决策主体——汤姆和杰克各有两个选择,即坦白和抵赖。 这两个嫌疑犯该怎么办呢?他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还是抵赖。显然,最好的选择是两人都选择抵赖,都得到最好的结果——只判刑1年(杀人罪按照疑罪从无原则,证据不足无法成立,只能以偷盗罪各判每人1年刑期)。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没有串供的条件,所以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策略,以及对方采取的策略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心理较量就这样开始了,汤姆和杰克都是绝对精明的人,都只在乎减少自己的刑期,并不关心自己的选择会对对方产生什么影响,对方因为自己的决策又将被判多少年刑期。 汤姆会这样推理:假如杰克选择抵赖的话,我只要坦白,马上就可以无罪释放,获得自由,而我若抵赖则要坐牢1年,显然坦白比抵赖要划算得多;假如杰克选择坦白的话,我若抵赖,则要坐30年牢,坦白却只坐15年牢,显然还是坦白为上策。所以说,无论杰克选择抵赖还是坦白,我的最佳选择都是坦白,还是坦白交代了吧! 同样,杰克也跟汤姆一样会算计,也会如此推理。 囚徒困境之所以称为困境,就是因为这局博弈的最终结果对两个参与者来说都是最坏的,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结果皆被判刑15年。这对他们个人来说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最佳选择,符合他们的个体理性选择。因为坦白交代者可能会被无罪释放,显然比自己抵赖可能会独自承受30年刑期要好。而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两个人都抵赖,每人被判1年刑期就不会出现。 囚徒困境是典型的非合作博弈的范例,为我们探讨合作是怎样形成的提供了极为形象的解说方式,其产生不良后果的原因是两个嫌疑犯都从利己目的出发,最终损人不利己,合作没有实现。反过来我们就可看到:彼此达成合作是最好的利己策略,但合作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定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此基础之上的合作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囚徒困境中,最好的策略直接取决于对方所采用的策略,取决于对方所采取的策略为双方发展合作留出多大的余地。独立于对方所用策略之外的、从利己目的出发的、最好的决策是不存在的。 实际上,囚徒困境是现实生活中许多现象的一个抽象概括,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激烈的价格竞争就是囚徒困境的典型现象。在价格博弈中,只要双方都以对方为敌手,只关心自己的利益,那么不管对方采取怎样的决策,自己采取低价策略总会占便宜,就如同囚徒困境中的犯罪嫌疑人始终认为自己坦白为最佳决策一样,这就促使双方都采取低价策略。如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各大航空公司之间的价格战,等等。 如果双方进行合作,共同制定比较高的价格,就可以避免无休止的价格大战并获得较高的利润。但是这些企业往往处于利益驱动的囚徒困境之中,双赢也就成了泡影。不同企业之间五花八门的价格联盟总是非常短命,原因也就在这里。P2-4 序言 博弈论,又叫对策论,是研究两人或多人之间竞争合作关系的一门学科。用我们日常的语言来说,博弈论就是研究在不同情境下选择策略的一种理论。它既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又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 在经济学上,博弈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通过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害冲突问题。具体来说,博弈论是指某个人或是组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并实施各自所倾向的行为或是策略,从中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 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早在2000多年前,博弈论的原始思想即已萌芽。古代文献中不乏充满博弈思维的案例,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三国演义》等,不仅是优秀的军事著作,而且可以算是很好的博弈论教材,只不过还没有上升到现代博弈论的层次而已。 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的是象棋、围棋,以及赌博中的胜负问题。那时候,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层面上,并没有向理论层面发展,其正式发展成一门学科则是在20世纪初。 1928年,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曼提出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并与经济学家莫根斯特恩合作,于1944年发表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提出了合作博弈的基本模型,并将二人博弈结构推广到多人博弈结构。自此,博弈论被引入经济领域,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人们都把冯·诺伊曼和莫根斯特恩的这部巨著看作是现代博弈理论诞生的标志。 现在,博弈论作为分析、解决冲突和合作的理论工具,已经在管理学、国际政治学、经济学、外交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解决不同实体的冲突与合作提供了宝贵的方法,并日渐发展成为一热门学科。 博弈论是一门现实中非常有趣、理论上又颇有深度的学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掌握博弈论知识对每一个现代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在试图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在取得利益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矛盾与冲突。利益均衡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各自的策略选择,而策略选择问题实际上就是博弈论的本质所在。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