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丛书编辑组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读者丛书》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之一,于2017年7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丛书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关主题,从各种图书、报刊、网站上精选600余篇优美文章汇编成册,每册凸显一个主题,为读者奉上了一份精神佳肴和文化大餐。
本书是其中一册之《从中国心到中国梦》,讲述了富强相关的优秀文章。
| 书名 | 从中国心到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读者丛书 |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 作者 | |
| 出版社 | 甘肃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读者丛书编辑组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读者丛书》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之一,于2017年7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丛书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关主题,从各种图书、报刊、网站上精选600余篇优美文章汇编成册,每册凸显一个主题,为读者奉上了一份精神佳肴和文化大餐。 本书是其中一册之《从中国心到中国梦》,讲述了富强相关的优秀文章。 内容推荐 “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读者丛书编辑组编的《从中国心到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紧紧围绕“富强”主题,选取了40余篇优秀文章,结集成册,这些文章集中展现了中国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终于摆脱困境走向富强的曲折历程和坚实步履,是一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俗读物。 目录 说说郑和下西洋 1860,圆明园 李鸿章访美十日谈 李鸿章修铁路 虎门节马 红色殉道者——珍藏在子女记忆中的 瞿秋白、方志敏、刘伯坚 1937:北大清华的最后一课 抗战中非正常死亡的中国文人 不屈的抗俘 熬出来的胜利 彩蝶纷飞的幻觉 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五星红旗的诞生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风雨历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两弹一星”背后的故事 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枚奥运金牌 神舟飞船简史 “太空快递”——走在我们自己的路上 中国高铁依靠实力扬帆远航 中国铁路联通世界 女排夺冠,这很中国 海外媒体眼中的北京奥运会 奥运圣火辉映梦想大地——写在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之际 从抗战胜利到和平崛起 改变全球治理的中国动力——2016杭州G20峰会 我们在证明 一个都没有少 从中国心到中国梦 全球化中的中国利益 不丹的启示:用国民幸福总值替代GDP 绿色GDP 中国人的幸福 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 爱中文,爱上中国 外国舆论中的中国50年变迁 革新中国教育十二策 理性对待高考改革 知识改变中国——写在恢复高考40周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与失 屠呦呦,打开一扇崭新的窗户 30句话读懂“强”态度 计算国家力量 世界继续看好中国经济 国家崛起与中国梦 致谢 试读章节 说说郑和下西洋 古里是中国古籍中的叫法,现在的通用名是卡利卡特或者科泽科德。古里位于印度西海岸,从这里往西,可以直航非洲和阿拉伯半岛;往东,可以前往东南亚。古里既扼东西方海上交通之要道,自身又盛产香料,所以从很早的时候就是一座海上重镇,获得了“香料之城”的称号。在航海史上,古里有一个传奇的历史——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两个顶级的航海家都来到这里,又最终都死在这里。这两个航海家,一个是达·伽马,另一个就是郑和。 郑和与他的船队 郑和的身世其实颇为凄惨。他原名马三保,是云南的回族人。他的家族也算是高门大户,父亲还亲自去过麦加朝圣,在当地很有声望。后来明军灭元,南征云南,郑和家就倒了霉。他父亲死于战乱,10岁的郑和也被捉去活活阉割。郑和从一个有钱人家的小少爷,转眼家破人亡,沦为太监,其间的种种屈辱与苦楚,令人难以想象。后来因缘际会,郑和进入燕王府,慢慢成了朱棣身边的红人。等燕王起兵,建文逊国,郑和也跟着发迹,做了内官监太监。不过据说郑和的相貌很武猛,行如虎步,声音洪亮。永乐帝挑选船队统帅的时候,郑和这种威武的相貌似乎就起了一点作用。 公元1405年,郑和率领着一支庞大的船队出发了。 郑和下西洋这件事,很多地方都扑朔迷离,争论很多。对船队的人数,大家没有多大异议,比如第一次下西洋的时候,全体人员是2’7800人。此后大致保持这个规模,变化极小。船只的数量和种类也没太多争议。还是以第一次出航为例,郑和船队有5种船:宝船、马船、粮船、坐船和战船,共计208艘。 船有多大呢?这方面的看法尤其不统一。大家最关心的是最大的“宝船”。按照传统说法,宝船长44丈4尺,宽18丈。这个数字出自《瀛涯胜览》一书,其他资料都是从此处援引,但是很多研究者并不相信。他们不相信,主要是因为这个数字太大了。它折合成现在的长度大约长138米,宽56米。木质帆船超过90米就大得很不妥当了,在结构应力上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在海浪拍击下更容易变形。138米长的木帆船,多少让人有点难以置信。再说,不少学者认为这个长宽比不合理,觉得这样的船在海上运转起来太不方便,速度也上不去。还有专家出来考证,认为原本《瀛涯胜览》里是没有这个数字的,直到嘉靖年间才有好事者加进去,所以完全不可信。 然而拥护者也有不少,他们也提出了很多理由。关于争论的细节,这里无法仔细罗列,但是各方的意见实在是差别极大,比如南京博物馆考古专家王志高认为宝船排水量超过两万吨,台湾海洋大学教授苏明阳则认为排水量只有1000吨左右。 如果我们相信郑和的宝船是两万吨巨轮,那确实太震撼了。如果我们采纳最小的1000吨,郑和的宝船就没那么神奇了。 总之,在研究者的讨论中,郑和的宝船就是这样忽大忽小,神奇莫测。 船队是怎么航行的 现在船只航行需要实时了解自己所处的经纬度,可是在郑和那个时代,他们怎么知道自己的经纬度呢?测纬度是有办法的,这个比较简单。北极星几乎就在地球自转轴的正上方(有微小的偏差),你只要测出它的仰角度数,就能够判断出自己所在的纬度。 早在郑和下西洋之前,无论是欧洲人、阿拉伯人,还是中国人,就都会测纬度了。他们用的具体工具有差异,就像欧洲人用航海星盘,中国人则用牵星板,但它们的基本原理是差不多的。郑和的牵星板并不复杂,就是用一个木板放在跟眼睛水平的位置,眼睛和木板的距离固定,然后抬头看星星。配套的木板是严格标准化的,一般是12块,分别称为“一指”到“十二指”。如果还看得见星星,就换一个高点的木板,如果看不见了就换一个矮点的木板,直到木板的边正好对着星星。从木板的高度就能推算出星星的仰角,从而知道自己的纬度。当然,郑和并不需要真去用木板高度算仰角,他甚至可能根本没有纬度的概念,但是他只需要记住现在的位置是几“指”,对他来说就够了。郑和的《过洋牵星图》里都有这样的记载:“丁得把昔过洋看北辰星七指平水。”翻译过来就是:我在丁得把昔这个地方,测北极星时用的是第七块木板。 然而经度就测不出来了。当时全世界的航海者都不会测经度,那怎么航行呢?郑和用的办法是循“针路”而行,这个航海办法并非他的首创,可能宋代就有了。 要解释“针路”这个概念,可以先看一下《郑和航海图》里的记录。比如下面这一段:“官屿溜用庚酉针,一百五十更,船收木骨都束。”这是什么意思呢?P1-3 序言 富强:实干才能兴邦 富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追求的永恒主题。然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国家孱弱、人民贫穷,往往会付出血的代价。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的消亡,是因为国力衰落;近代亚非拉国家贫穷落后,成为欧美殖民者掠夺资源的战场;古希腊曾经繁荣富强,世界至今为之神往;唐帝国一度威加海内,引得四方来朝……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中华民族在追求富强的道路上,经过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人文始祖黄帝播百谷教人稼穑,让百姓丰衣足食;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国富兵强;大唐帝国之强盛,可以从李白灿烂华美的诗篇中领略其风采;宋代在社会生活诸领域,无疑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国家。然而,中华民族寻求富强的努力,也曾被贪渎所侵蚀,被战争所中断,被小农意识所束缚,被闭关锁国所制约,以至于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其教训不可谓不惨痛。这种状况,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国家从贫困落后状况中恢复了过来,并初步建立了国家的经济体系,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变得越来越富强。以2013年为例,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社会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一带一路”战略将中国经济带上了全球化通途,“中国制造”正在转化为“中国创造”。 当今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因为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富强是实现社会民主、文明、和谐的物质基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追求的富强,是以综合国力的强大为基础,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特征,以持续健康的发展为方向的富强。 “富强”包含着两大主体的价值诉求,一是人民富裕,二是国家强盛。 “富强”首先在于富民,即人民富裕,没有民富就没有国强。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之说。马克思主义也认为,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是国家财富的创造,其根本目的都在于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富强”还在于强国,即国家强盛,体现为国家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能够对国家秩序和国际事务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富裕同国家富强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国家富强是为民造福的重要前提,而人民富裕又是国家富强的根本目的。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前者是生产力标准,更多强调的是效率优先,后者是共同富裕,更多强调的是公平为本。我们的富强观,是兼顾生产力标准的效率原则和共同富裕价值标准的公平诉求,从而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也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鼓励发展生产,但往往产生两极分化的富强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要坚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富强与全党、全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富强自然也要依靠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来创造。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13亿中华儿女只要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迎难而上,开辟中国富强发展的新局面。 张北辰执笔 读者丛书编辑组 2017年6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