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陈丹燕散文精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丹燕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成为一棵树

我是一个在城市长大的人,没有与大自然相伴的经验。城市的天空常年是灰蓝的,城市很吵闹。树木由于处在南方,常常是不落叶的,叶子一年四季绿着,竟绿得十分倦怠。在这里长大成人,像一棵在瓦缸背阴处长得又瘦又长又细的豆芽,顶着两小片白叶子,怀着一颗又空又满的心。

有一天,从办公室阳台上仰脸望去,突然看到了一望无云的晴朗蓝天。

同事们都拖了老式的圈椅坐到阳台上来,阳光里面,连男人的手臂和手指也白得像纸。

然后有人说:“下一世一定不要再做人了,真想做一只鸟,飞得远远的。”

说得大家都很沉默。按照佛的说法,一个生命不知要修几世,才修得做人的机会呢。

我想,下一世我恐怕更想做一棵树,就让我在哪一个山坡只管站着,承受雨露阳光,自己唱歌给自己听,自己摇曳给自己看。那天在山坡上,我已经看到过那样的小树,不高也不结实,有沙沙轻响的树冠。

我说:“下一世我想做棵树,住在山坡上。”

马上就有人哼地笑出声来:“你不是怕晒怕累怕蚊子吗?所以下一辈子你还是继续当人比较合适。”

马上闭住嘴没有话说。

的确怕很多样东西。离开城市中的家到远方去的时候,心里的那种不情愿就像是天生的一样随之泛滥。带着风油精怕虫子咬,虫子一咬,我会浑身相应地长出许多极痒的红斑点;带着酒精棉花怕别处的餐具太脏,肉眼不能见的细菌在家以外的地方是无处不在的;还有怕太阳,怕在阳光下走,一路走着,一路只觉得人迅速软下去,肺部凌空而去,身体只剩下了轰轰乱响的头和一步拖一步的腿,马上变成一棵离开了泥土也没有思想的芦苇。

因为这样,总是蜷缩在都市的家里。楼下一个大院子,本来有一个大草坪,楼上的人家总是往下面乱扔垃圾,弄得草地脏得有一点臭。后来就填成了水泥地。这样消灭了草里的蚊子,也消灭了草地的紫色和黄色的小花,很多人说好。院子里本来种着泡桐树、柳树、夹竹桃和冬青树,后来砍了,在空地上做bus库,一进院子满眼都是水泥的灰色。每天早晨七点,汽车沙沙喘着开到路上,接住在院里的中波雇员去外滩上班。车里有空调,一年四季使他们免遭上海挤公共汽车之苦,很多人说好。

家旁边就是五原路自由市场,是上海市区里售价最高的地方,摊主对每个中国顾客微笑,发出那种“虽说你是我主顾,但我比你更有钱”的礼貌、精明但轻蔑的微笑,对每一个外国人欢笑着叫“哈哕”。买卖的喧声终日传来,本来在门柜上挂过一串风铃,麻绳吊的小木桶,小木桶下有两张小铁片,只要有一丝风便津津地响。可在草莓和西风成熟的季节,风铃声不时被喊价声淹没,但买食品可省去很多时间,很多人说好。

家附近是交通要道,马路中央有汽车滴下的汽油污迹,大车和小车不停地走着响着,数不清的自行车像鲨鱼齿间的寄生小鱼一样在汽车之间川流不息。15路汽车站上,常常有大堆疲倦烦躁的上班族,车久久地不来,站上像一个毒蚊子包,越肿越大。男人女人默然望着车来的方向,在梧桐枝叶的穹隆下,街道的空气里有汗味、马路食品味,只是没有空气本身的清澈如水。

住在一栋六层楼里,城里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灰白色的中国现代建筑物,轮值到收电费的时候,敲开一户户人家紧闭的门,会发现极相同的格局。杏黄色的方方的家具样式,床靠在壁柜旁边,写字桌靠窗,墙壁或者是天蓝色,或者是淡绿色。一户户人家走过来,站在黑暗无灯的楼道里看对面楼一扇开着灯的方洞窗,突然发现大城市里的人早已被不知不觉修理成相同的样子。

就像城市里的冬青,虽然活着,但被剪成一模一样的绿色方块,因而变成了一种好奇怪的生命状态。

陈太阳的保姆有一天说起她家乡堤下的大片芦苇荡,夏天的晚上散发出特别的香气。“那么绿。”她对抱在手里的陈太阳说,“那是真绿。”

我在旁边问:“里面有蚊子吗?”

“没蚊子,”保姆看了我一眼,又说,“不过,不知你们城里人可过得惯。”

P2-4

书评(媒体评论)

陈丹燕持之以恒地描绘和剖析旅行中的世界与自我,用优雅清澈的中文雕刻出苍茫大地中的一山一水、无尽城池里的一室一窗,以女性的细密敏锐感知自然的终极神秘,并神游在与世界各地那些曾经的伟大心灵交流的内心世界中。

——莫言

后记

陈丹燕这个人

陈丹燕这个人喜欢音乐,喜欢很多歌,有时走在街上的服装店里,突然听到了一支歌——《在无人的海边》,站在货架和式样奇怪、宛如死掉多时的金鱼一样的呢制服装中央,觉得心里动了一动。坐在一个小咖啡馆里喝茶,看着四周吵吵的人,觉得心里有点寂寞。突然听到一小段用潘笛吹出来的《爱的快乐》,然而听起来却很哀伤。这样的音乐这样的歌,刹那就被深深地记住了,还有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现在说贝多芬好像有点过时。还有《蝴蝶夫人》,还有清新游戏的莫扎特。作为非音乐人的我喜欢音乐,从不对音乐的流派以及音乐的历史负责,只是因为那些音乐是我的思想和我的回忆的伴奏。然后它们又成了我的回忆的盛器,那里面装着我的童年、我的少年、我的1982年、我的1992年,我的长长的寂寥或者愉快的心境,我的失而永不复得的美丽的碎片。

因此,那时的音乐并不常常听,那些带与碟,轻置于彼,渐渐地蒙上轻尘。那是因为真正深入到你的心灵的音乐是不能反复听的,只能偶尔为之。那个时刻,是滚滚人生中的一个守望的时刻,丢下手里眼里的一切,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看。平时一路听的音乐,顺口唱的一句“我多么多么爱你”,其实全不到心里去。

陈丹燕这个人喜欢墓地,最初知道自己喜欢墓地,是在宋庆龄墓地拔草。那是个清明节,中国福利会的工作人员都去为宋庆龄扫墓。我去拔草,一边看着那些墓碑,看到一个人出生的日子和去世的日子,中间只隔着短短的一道线,而那道线里,却有着谁也不知道的许多欢笑,许多叹息,许多遗憾,许多向往。我觉得心里安静而亲切,就像回到老家。那是个广旷而安静的墓园,单位里的人一下子就走散了,我就在那软软的草地里坐下,继而躺下,压折的青草散发出辛辣的香气。回家的路上,我觉得遗憾,遗憾我不得不离开那地方。后来有一次,我在一个黄昏到静安公园去。只觉得黄昏中儿童乐园的秋千微微摇曳,仿佛宁静而忧伤。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情也随之变得宁静而忧伤,我觉得我是看到了一个小小的灰色的形体坐在秋千上慢慢地摇,慢慢地摇,满心满心,都是对他的亲近。后来我知道这公园在最早的时候就是墓地。我想我是喜欢墓地了。大概我也喜欢死亡这个主题,这是和平人生中最大的日子,最壮丽的高潮,也许还有我从前读过半年护士学校的痕迹?我不知道,墓地对一个人来说,是否意味着回家了。就像一个人来到大海的身边一样,那种无言的亲切与熟稔。

陈丹燕这个人喜欢看洗干净的被单在中午的阳光和风里翻飞。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喜欢洗东西,然后到阳台上去晒衣服。空气中满是清新的水汽,伏在栏杆上看阳光,看风吹过衣服,那时候会想起一首儿歌:小河在它的河床里,小鸟在它的鸟巢里,小孩在他妈妈的怀抱里,上帝在他的天堂里。感到湿湿的手干了,皮肤微微缩起来,指甲很亮很亮,像一只甲虫。

也许我是喜欢有序的生活的吧,即便是做一个最普通的晒太阳晾衣服的女人,远远地伸出手去拉平孩子花花的小小的衣领,也要心灵的安静与平和。我不喜欢生活得乱七八糟,包括心情也乱七八糟,哪怕那种纷乱里包含着一种浪漫的因素。一个人总是慢慢才明白自己,我想我在重大的问题上,并不像表面有的或者别人猜想的那样浪漫无羁,而是理智的。我想如自己喜欢的那样去生活,不让别人对自己的私人生活指手画脚,自己也不愿意轻易去破坏它。

陈丹燕这个人喜欢飞机起飞的刹那,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滑行,然后大声吼叫起来,然后身体往后一仰,一飞冲天。这时真觉得自己像一只鸟儿一样飞起来,一个人能飞到天上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梦想!人只能像歌里唱的一样,仰望着天空,鸟在空中飞着。一个人离开了土地离开了家,离开一切熟悉的东西,就是那样飞啊,飞啊,在有阳光但不安全的天上飞。有时候在飞机发动的时候,我高兴得想哭,因为梦想成真。但是,当飞机着陆的时候,常常也随着同机的人一块为安全着陆鼓掌,这大概,或者是一个人的虚伪,或者是一个人的复杂,或者是一个人的梦想的秉性与现实的秉性之间的完整展现。

人的确是复杂多面的动物,所以,任何把自己偶像化单一化的企图,都会是对自己的为难。二十岁的陈丹燕曾经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有两面性,三十岁的陈丹燕则放手不再做这种努力,因为渐渐开始接受现实。

陈丹燕这个人的宽容,常常是限于思想的时候,觉得许多人许多故事许多心情,都是可以一笑就过去的。有时候遇到真真切切的事,也会把所谓知识妇女的风范扔掉。有一次下公共汽车,看到一个高大鲜活的男人,毫不守规矩抢先上车,其实车子不挤,其实如果让他先上我再下,没有什么,只是那时突然觉得被冒犯,突然想要坚持先下后上的原则,在车门口定定地立住,就想先下。然而那男人还是先上得车来,然后我下车。下了车,觉得不甘心,跳上车去,狠狠地击那人一掌,只听那个胸膛像一面鼓一样咚的一声,然后,跳下车去。又怕那个男人万一小肚鸡肠起来,追打的场面一定不堪,于是在路上飞走。然后车子就在那人惊异而愤怒的声音里摇晃着远去。

同行的人远远地站着笑:“好了,好了,一口气出掉了。”

然后,安心买东西,回家,吃饭,睡觉。

陈丹燕这个人看上去单纯、快乐,但是在午夜的时候,常常做目睹谋杀的梦。梦见一些血,一个人被杀死,淡淡的紫色,淡淡的灰色,淡淡的雾气,心情并不恐惧,只是有些惶惶然以及淡淡的悲伤。不知为什么,总是做这样的梦,那就是陈丹燕的噩梦。醒来的时候,总是夜里很黑的时候,睁着眼睛在枕上想,想很久以前的事。

目录

chapitre 1 唯有爱不可辜负

 成为一棵树

 让我再做一次你的孩子吧

 回家

 小姑娘太阳

 妈妈赠与的成人礼

 伦敦铁桥垮下来

 后院的绿草地

 家中的亲情

 父亲的烟

 闲暇时间

 独白

 向北方

 读书的姿势

 2011年,回望我的大学

chapitre 2 静默的上海传奇

 怀旧的理由

 弄堂里的春光

 上海色拉

 张爱玲的公寓

 几乎是最后的温柔乡

 瑞金二路上一间安静的客厅

 八十年代的婚礼

 时代咖啡馆

 旧屋

 姜先生家的感恩节大餐

 欲望的车站

 上海的狐步舞

 白发苍苍的及时行乐

chapitre 3 我所喜欢的女子

 淮海路上的尼可

 美丽的女人翠西

 谜一样的姑妈

 拉大提琴的女人

 天空真蓝

 蒂亚迷失在上海

 我的手风琴伙伴

 两个女子的公园

 上海女子的相克相生之地

 为ELLE描绘上海女子

chapitre 4 相忘于世界的一隅

 一个人的旅途

 相忘于世界的—隅

 偶遇

 来世我愿做托斯卡纳的一棵树

 欧洲的碎片

 巴黎与上海:不夜之城的红唇

 这流浪的中国人

 欧洲旅行与上海生活的经验

chapitre 5 星光下的幸福

 幸福的含义

 中国少女

 星光灿烂之夜

 童话

 半爪

 初夏的河流

 关于婚姻

 纽约的爱情故事

 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关于浪漫

后记

内容推荐

《陈丹燕散文精选》为陈丹燕经典散文作品的全收录,无论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亲情文字,极负盛名的上海记忆,最具小资风格的旅行文学,还是陈丹燕对幸福、命运、爱情等人生命题的深刻思考,都能让读者在阅读中与更美的世界相遇,找到更好的自己和自己想要的生活。本书还将历年来收入各种版本中小学教材、课外阅读中的陈丹燕散文悉数收入,如《上海的弄堂》(原名《弄堂里的春光》)《中国少女》《来世我愿做托斯卡纳的一棵树》等。

编辑推荐

在众多上海书写的女性作家中,陈丹燕以其特有的写作经历和生活感悟描绘和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上海城市,用小说、人物传记、散文和游记等不同文体形式向人们抒发了她的上海情怀。

《陈丹燕散文精选》精选陈丹燕数十年来经典散文而成,作者或怀念少年时光,或描写欧洲上海历史文化,或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抒情达意,皆情感醇厚真挚。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