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缭绕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秦爱云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在秦爱云的笔下,不见风行日久的文化大散文的滔滔宏篇。她的多数篇什,短小精粹,清浅雅致,不偏不激,一任情怀,娓娓道来。从她的一篇怀乡的《缭绕》中,随意摘取一些句子,可以窥得一斑。

“从旧时光里翻越过来,远方的声音,立刻就清晰可闻了一一家和远方,在梦的两端。梦有所不同,而来自故乡的声音却只有一种,那就是呼唤,轻轻的,却足够执拗的声音,在两地之间,在我的魂梦里,缭绕不去,直到我终于收拾起行囊。”

这样的行文婉约,是合适在近黄昏处,面对一湖秋水,品着香茗,慢慢来读的。

内容推荐

秦爱云著的散文随笔集 《缭绕》,收集了作者一百二十多篇散文及随笔。散文观照现实,写身边的风景和人,抒发性灵,可见作者的爱和恨;亦观照个人内心,对自我的思索,对人的价值的追溯,都体现了作者不满足于小我的心态和情怀,充满了对世界的善意和对亲友的爱。

目录

第一辑 由此而彼

 近处有风景

 正是羽翼丰满时

 水晶之恋

 桃林记

 觅槐寻香

 缭绕

 梨意

 蝉趣

 飞絮

 手擀面

 小事

 美容·美发

 宠物

 真挚

第二辑 以远怡近

 三月三·江南

 等着你,像风一样,迅猛地刮来

 我的心,与你的脚步一起翻飞

 窗外

 晨语

 此中滋味

 哪里的天空不下雨

 飘落在异乡的一场雪

 飞鸟

 刺

 杯具

 拥抱寂寞

 画意

 鸟鸣

 短暂

 走进雨中

 守不住的规矩

 认可

第三辑 沉潜悬浮

 风烟

 方向

 安静

 无心之过

 寄存

 无所适从

 循序

 转换的非定义

 旧话

 如果……那么……

 一朵又一朵

 此岸彼岸

 惹尘

 漫长

 深陷于梦

 黑与暗

 烟雾

 幻象

 空

 视听

第四辑 玄惑臆幻

 幸福的雪

 相思鸟

 每一朵花里都有一个灵魂

 说梦

 臆想

 呓语

 燃

 异术

 绝无仅有

 时光的头轻轻转……

 即景

 痴语

 隐语

 门

 突发事件

 放飞

 两朵云

 悬疑

 镜心

 造访春天的梦

 昙花梦

 泡影

 破碎

第五辑  雪月风花

 消融的另一种释义

 听风

 月·心

 风过有痕

 雪系列

 月夜 不说想念

 痛

 光明

 放弃

 迷茫

 无痕

 初雪

 阑夜

 岁岁年年

 初心

 瑞雪

 问心

 品味孤独

 闲题

第六辑  逝水流光

 得与失

 替补

 我眼里的一些事物

 形与态

 意境·心境·情境

 说逃避

 画皮与面具

 虚言话渡口

 飞渡银河

 浮世新解

 这样的一个寒夜

 也说情感

 希望与失望

 时间和空间

 君子或小人

 新旧论

 过眼浮华

试读章节

我出生在一个叫作白石岭的村庄。四岁那年,父亲从部队复员回来,带我们去县城安家。四岁的记忆里,第一次有了西双湖的影子。那时,我并不知晓西双湖是由南北两个湖构成,只感觉它很大,很辽远,父亲和母亲彼此轮换了许多次,才将那辆装载着我和弟弟及全部家当的平板车,从湖西岸拉到湖东。

一晃多年,我也结婚生子,西双湖的变化始终微乎其微:从东到西的那条土路变成了柏油路,道路也加宽了一些,南湖的东半部分,靠近水域的地方,多出了一道水泥砌成的堤坝。在湖的最东面,还多出了一块指示牌,牌子周围的河岸上,是一圈砌在高处的河堤,紧挨着河堤的,是一棵棵茁壮的树。

春夏时节,我时常会和他一起带着孩子去湖边的河堤上坐坐。领略一下湖光及水色,那时的西双湖,唯一吸引我的是静谧。我尤喜站在堤坝上,看水里那些游来游去的小鱼儿,堤坝不很高,蹲下身子,手就可以够到水面,水里的小鱼儿,看见手影,便会四散逃去。

今年夏天的一个周末,他突然问我:“想不想去西双湖看看?”

我连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想去!”

西双湖的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的,令我颇有几分惊诧:曾经沉寂清冷的湖畔,如今热闹非凡,行人、车辆络绎不绝,大路小路纵横交错,各种不知道名字的树木、花草,或婀娜,或娇艳,或苍翠,更有一座高耸的水晶塔,安逸地矗立在主道路的北侧,以静制动,默默迎接着有缘人。

远远的,就可以看见那座横跨水面的桥。从正面看去,桥身略显陡峭,从侧面看,却是另一种感观。整个桥看起来很是有型,它总能让我想到一条弓起身体、欲要腾起的龙。

穿过水晶塔右侧的草坪,来到湖边,这里有一座木制的栈桥,它从湖的东边起始,弯弯曲曲地向着大桥的方向通过去。栈桥的一侧靠近湖的边沿,令一侧悬空,故此,不会游水的我,走在桥上,总有点心虚。值得一说的是,夏天的栈桥是整个浸在水里的,即便是最浅的地方,水至少也是淹到脚面,而在更深一点的水里,还有一组音乐喷泉,到了晚上,七彩霓虹下,美妙的音乐声中,看着喷泉喷出的粗细高低各不同的水流,你会忘记了夏天的炎热,忘记了自己置身于何处。

当栈桥走到尽头时,也就离大桥不远了,沿着左边的堤岸,斜着向西南方走上二十米左右,就到大桥了。

桥上最先吸引住我眼球的,是那些桥墩。每一个桥墩上,居然都安坐着一只石头的狮子,它们形态各异,有的正坐,有的侧卧,有的仰起头,有的低着头,有的一脸笑意,有的似在怒吼。它们的目光,向左向右向前的都有,而无论是哪一种表情,哪一种姿势,都让人一样地感觉欢喜。看着它们,忍不住就在心里敬佩起那些敢于在石头上作画的人,能够让一块死石头以各种各样形态复活,真是一件能耐的事情。

不知不觉就走到桥的最高处,站在这里四顾,又可看见一番好风景。桥东的路上,行人们正络绎不绝地向各个方向移动着;桥南。几只小船正在水里悠荡着;桥北,是一片辽阔的水域,因天色的缘故,水面稍微有点暗,轻浅的水波荡漾着,荡漾着,很有一些自得。

沿着桥向西,一条直通向前方的道路两旁,绿化及景观正在逐步地完善中,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树木和花草,各自为营地分布在路边及湖边,再往前大约五十米,有一条向右的路,走不很远,就到了有名的百合园。

顾名思义,百合园必然是百合花的世界,此处的百合,皆是名贵品种,姹紫嫣红的百合们在这里争奇斗艳,香气四溢,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不知不觉中便陶醉了。

回程的路上,还有另一种曼妙。曲径通幽,沿着右侧一条蜿蜒的小路一直向前,走过一片青草地,便可看见一些台阶,顺着台阶向左走,便与另一番美妙撞了个满怀。

这是一片人工的园林,此处的水,被“豢养”在或圆或方的池塘里,池子的中间,有一个小型的喷泉。在我眼里,池子里的水很像是一群被关在屋里的顽皮孩子,它们时而默不作声地注视着你,时而不约而同地一起展示出各种美妙的舞姿,它们所呈现的,是一种动与静交替的美,见到它们,便是你想不喜欢都不可能。

喷泉的四周,随处可见不同种类的树木和花朵,它们各有特点,各有风格地绿着,红着,高着,低着,胖着,瘦着,肆意着,茁壮着,它们的枝条或是凌空舒展,或是随意低垂,它们所呈现的,是真善美,是无愧、无私,与无畏。

再向前走不远,便走进了石头的家族里,此处的石头,每一块都是有生命的,看见它们的第一眼,我便生出这种感觉。它们看起来似乎是沉默的,却谁都会说话,而它们的身姿则是声音之外的另一种语言。那些独自的石头,那些两两相依的石头,那些成群成群拥挤排列在一起的石头,说出的语意也是各不相同的。

P3-5

序言

秦爱云写诗的笔名,叫吉祥女巫。作为第一位有幸通读这本新散文集子的人,我感谢吉祥女巫对我的信任。遵命写几个字,其实不难。但是,我还是读了又读,几次提笔,几次又放下。我是一个自觉抵制散文写作的诗人。这或许缘于我的一个纯属私人化的诗学观念:诗是与散文的对抗。由此,我一直以来,有一个偏执的看法,作为诗人,多写散文,对于诗写,不免是一种伤害。而据我所知,把散文操练得神采飞扬的名诗人,不在少数。据我浅薄的看法,那些名诗人,他们的个人诗写,在到了洋洋洒洒挥写散文的时期,多数已经完成了,再得佳构,鲜有可能;所以,已经谈不上什么伤害不伤害了。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散文的时代,而不是一个诗的时代。我的固执,作为我个人的固执,对他人不会形成伤害,足矣。那么,你们要散文,就去散文吧。

吉祥女巫是江东小城东海人。那里有几件值得大大称道的好东西,一个是水晶,一个是温泉。我读过她写水晶的一组诗,印象深刻。她像一位小小的矿物学家和宝石学家,用饱含激情的诗笔,把白水晶、紫水晶、黄水晶、发晶、幽灵水晶等等,一一写来,爱故乡的赤子情怀,一览无余,令我感佩。我爱好收藏古物,对宝石学稍有研习,彩宝各种,不算陌生,各种水晶,也藏了几件。吉祥女巫的水晶诗篇,我看了自然比他人多一分亲切。水晶很美。我见过战国的水晶羽觞,那个小小的杯子,带着两翼翅膀,像一只飞翔的小鸟般的可爱。水晶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四大重要用材之一。而在国际宝石学范畴,严格地表述,水晶是一种亚宝石。她身份不算显贵,和鸽血红宝、矢车菊蓝宝的一克拉数十万美金,不可同日而语。水晶是亲民的,她出身洁净,有大美,不喧哗,喜在无言。吉祥女巫的散文。大抵如此。

这个散文集子,前面的几篇,我特别留心地读了。那就是《近处有风景》《正是羽翼丰满时》和细致描述东海桃林古镇的几篇。她写得投入,写得平实,而又绰绰有风采。“我出生在西双湖的西面,一个叫做白石岭的村庄。四岁那年一一”一本书,就这么厚道地开了篇。吉祥女巫是一位简单而本分的人,她的心境透彻,如水晶一般的透明,里面有什么液态包裹体、固态包裹体、气态包裹体和气液双态包裹体,都是天然,不喜欢藏着掖着,只以爱天然的人为知音。不懂的人,以为是瑕疵,只能去喜欢那人造之物,把人造水晶球和人造水晶烟灰缸子,视如拱璧。懂的人,自然去爱那天然去雕饰的质朴美。

在吉祥女巫的笔下,不见风行日久的文化大散文的滔滔宏篇。她的多数篇什,短小精粹,清浅雅致,不偏不激,一任情怀,娓娓道来。从她的一篇怀乡的《缭绕》中,随意摘取一些句子,可以窥得一斑。

“从旧时光里翻越过来,远方的声音,立刻就清晰可闻了一一家和远方,在梦的两端。梦有所不同,而来自故乡的声音却只有一种,那就是呼唤,轻轻的,却足够执拗的声音,在两地之间,在我的魂梦里,缭绕不去,直到我终于收拾起行囊。”

这样的行文婉约,是合适在近黄昏处,面对一湖秋水,品着香茗,慢慢来读的。

而吉祥女巫,似乎也无心于过多探究文章的深奥作法。她的另外一些篇目,好比是贴着闺蜜的耳边吹的一阵小风,短小到不及展开,就自行结束了。下面这篇,可以算一个稍有趣味的例子,但是,可不能说是我刻意挑选出来的:

风烟

如果你以为,这是一个名词,或一个形容词,那么,你就错了,你一定是被惯常所诱导,走进了陈旧与腐朽。此刻,风与烟的并存,不过只是一种恰巧,对于它们,我的解释是这样:两个具有变异性的物质,在既定妁时间里,相遇。请原谅我不再作出额外的注释,风烟的禀性,我想,谁都知道。

没了?没了。散文理论家、批评家和鉴赏家读了,免不了有些纳闷了一一这个算是,给文章破了个题吧,下面呢,作者要和我们说道些什么高深莫测和微言大义?而凭着吉祥女巫的机灵,未必没有想到这么个事儿。但是,她说“请原谅我不再作出额外的注释”。你们爱“走进了陈旧与腐朽”,也不是我希望看到的事情。我这里吧,就是说了说“风烟”,我说完了,真的说完了,就是这样。

“而那条有着真正水流声的河,却正被疏忽着。”这个句子,摘录自她的另一篇文章《窗外》,可以拿来作《风烟》的注脚,让读了起郁闷的朋友们稍可释怀。天下文章,人人会作,各各妙法,自有不同。吉祥女巫首先是一位好诗人。写诗也好,写散文也好,她的笔下,都是诗语。你想在一位诗人的笔下读到什么呢?如果,你去买一本散文的集子,买回家读了,却读到了诗,又是别样的诗语。哦,朋友,你并没有吃亏和上当。

因为,诗原本是贵的。

是为序。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5:05:53